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重生制霸影视圈 >

第126部分

重生制霸影视圈-第126部分

小说: 重生制霸影视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训伸手揽住了徐思淼的腰。
  他勾起一个挑衅的笑,说道:“这倒没有,不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我——”
  “要对老婆好一点。”
  徐思淼垂下视线,看着那只放在自己腰部宣示主权的手。
  他难得没有计较,握着手上遥控器,偏过头去吻在韩训得意的嘴角,低声纠正道:“是我对你好一点。”


第138章 
  盖路的爷爷奶奶们,并不能一个接一个的密集接受拍摄; 录制纪录片的时间不太固定。
  于是韩训乐得过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日子; 在家里改徐思淼的惊悚剧本; 回报家里老婆的航母宠爱。
  虽然他严厉鄙夷过徐思淼的双男主思想; 但是静下心来整理故事线,发现双男主能让剧情更加丰满。
  当然,不需要毒气室绝命炮拖时长的那种丰满。
  既然徐思淼喜欢,韩训不介意提高冒险五人组其中一人存在感,剧本之中每一个人都目的不纯,改成双男主也不影响后续走向,甚至可以帮外貌气质描写超过四十个字的男主角; 分担一下主角光环。
  韩训的暗地里的修改; 并没有告诉徐思淼。
  任凭徐总每天期待的说起荒岛绝恋; 韩训都八风不动; 假装自己没有心动; 让卧底男主角一个人独自承受与生俱来的帅气。
  因为天气不适合出海; 徐思淼暂时放弃折腾心头最爱热气球; 终于将雷克斯解放了出来; 自己老老实实上班去。
  韩训完全可以根据他在眼前晃悠的频率,判断罗斯投资的繁忙程度。
  最近,徐思淼应该很忙。
  他终于把惊悚剧本卧底情节线从头到尾理顺; 看了看时间,已经接近凌晨一点,而别墅的大门还没人推开。
  韩训放下剧本; 拿起手机,发现未读消息里,果然有徐总的血泪信息。
  ——今晚我不回来,你早点休息。
  语气冷淡得连颜文字和表情包都没有,足见徐思淼是十分特别非常的忙。
  只不过,韩训头昏脑涨的全是剧本里纠缠复杂的爱恨情仇。
  他皱着眉觉得,这句话简直像是渣男出轨前兆,发完消息要去酒吧暗戳戳约一炮的那种。
  本着编剧乐于实践一切可能的精神,韩训准备将网络流行的“我要@这个人,不回复就是在约炮”桥段,悄悄的在消息框发了一个问号。
  瞬间,手机弹出震惊的回答。
  ——你还没睡?
  秒回。
  韩训为自己无耻的想象默哀,徐思淼不仅没能拥有花天酒地的生活,这个点了还在为了万千罗斯投资员工辛苦工作。
  他一个电话打过去,刚接通,徐思淼就在那边笑。
  “想我想得睡不着?”
  韩训握着手机心虚,清空大脑里关于剧本的全部设定,严肃的说:“看你出轨没有。”
  徐思淼的笑声更加猖狂,“暂时还没有,要不然你送上门,再挽回一下我的心?”
  韩训都能想象到他在满是相片的办公室里,得意的神情。
  这么光明正大的办公室约会,韩训自认没法像徐思淼似的厚脸皮,只能说:“我去睡觉了,你忙完也早点休息。”
  “休息不了啊……”徐思淼在那边累得叹气,“看起来还要忙上几天,公司的事情雷克斯能做的有限,徐家那边老不死的又铺天盖地满天搞事,真的心烦。”
  听语气,他还挺嫌弃雷克斯不能全权代理董事长职务,恨不得把公司都交给雷克斯,自己去与徐家大战三百回合。
  韩训自从姜书记接受调查的新闻之后,确实没再见过徐家姜家的动向,按照徐思淼睚眦必报的脾气,这两家倒大霉,他必定狂买通稿到处刷大字报搞得人尽皆知。
  死而不僵的道理,韩训十分清楚,而且在国内,仅仅依靠徐思淼个人力量,很难扳倒盘根错节的巨木。
  他听着徐思淼的抱怨,只想伸手摸摸他的小狮子,让徐思淼能够稍稍忘记这些烦恼。
  韩训问道:“徐家的事情很麻烦?”
  “麻烦,但我能解决。”徐思淼在韩训面前总是自信满满,“可后续牵涉的东西复杂,我害怕他们报复到你身上。”
  徐思淼已经在国内销声匿迹,只剩丹尼尔。罗斯这个身份四处活动。
  然而韩训在明处,如果他把徐家逼急了,徐家顺着韩柏江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到韩训身上,他害怕会出现令自己后悔的结果。
  于是,徐思淼声音温柔的说:“你有没有考虑出国旅游什么的?”
  一旦徐思淼有大动作,就想把韩训往外送。
  在一堆豺狼虎豹面前,韩训还不如舒舒服服躺在海岛上晒太阳过养老生活更惬意。
  “不去。”韩训拒绝得果断,“你要做什么,放心去做吧,我过几天跟盖路的摄制组继续跑,进军工厂、去航天城,这些地方,比国外安全多了,不用担心。”
  韩训善解人意,徐思淼困意全无。
  “宝贝,你怎么能这么懂事,我现在就回来睡你,等着!”
  韩训立刻拒绝,“徐总,批你的文件吧,我要睡觉了。”
  “好吧……晚安。”徐思淼十分遗憾。
  韩训松了一口气,“早点休息,晚安。”
  既然家属忙得不着家,韩训在纪录片上就主动了一些。
  等他联系了盖路,才得知这几天盖路一直在拍摄军工厂的外景,以备剪辑使用。
  纪录片的拍摄繁琐且复杂,他们手上的剧本只能指出方向,等到最终剪辑的时候,才知道片子能够做成什么样。
  除了外景,盖路还要去提当年的黑白录像资料,走程序打申请,一项流程都不会因为他是红后代而减少。
  他将没有特殊要求的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们的拍摄时间定在前面,将想见韩训的爷爷奶奶们排在稍后的位置,保证韩训的充分休息,不必两头奔波。
  然而,喜从天降,韩训说想跟着项目组一起跑军工厂、航天城、研究院,盖路立刻答应,激动无比。
  韩训每天背着电脑包,悠闲的跟进跟出,参观着国内安保极为严密的地方。
  盖路轻车熟路,带着摄制组一路拍摄,显得韩训不像是来干活的,反而是来观光的。
  韩训学习纪录片编导工作的过程异常轻松,经常能够在他们采访院士、总经理的时候,了解有关军工的建队、改制的历史。
  而且,韩训还见到了早已离开岗位的前任总设计师与副总设计师,他们白发苍苍,年纪比顾爷爷和孟奶奶还要大上不少,说话并不清晰,可聊起当年的事情,总是气势凌然,瞬间回到那个热血岁月。
  韩训彻彻底底的当了旁听,却收获不少。
  他没想到盖路的拍摄对象,还有当年东风导弹的总工。
  这位总设计师,聊起东风导弹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过程,情绪激动,做出力道十足的手势,来讲述那段艰苦却豪情万丈的岁月。
  老人八十多岁了,还能有这种精神气,韩训旁听起来都觉得格外兴奋,这可是在教科书上见不到的活历史,更何况,他谈的还是至今威震八方的东风导弹。
  总工不止一次提到当年合作的技术员,说着说着,他竟聊到了张总工。
  “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那个张国庆,当年是我们圈子里有名的高材生,到处都抢的人才,后来被调去……调去搞那个什么机?”
  盖路补充道:“歼击机。”
  “对,歼击机,还有驱逐舰。最开始就是来我们东风导弹干了一段时间,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总设计师浑浊的双眼都透着亮,“他是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当年我就想叫他留下来,但是国家需要,说调走就调走了,大家都在忙着做实验,好多年都见不上一面。”
  老年人称呼另外一位老年人为年轻人,语气里都是感慨。
  “小张啊,什么都好,可惜身体不好。你们瞧瞧我,上个月还去院里转了转,画了个图纸,他要是能多干几年,又能解决多少问题了。就算不去院里,去学校教教学生也好,国家现在不缺钱了,可还是缺人。”
  人才空缺已经成为了全球性难题,当年埋头苦干忍受贫穷生活的研究员,亲眼看着祖国强大起来,心头的期盼仍旧朴实。
  总设计师知道他们认识张总工之后,聊起来更是精神奕奕,直接讲张总工在东风导弹里的杰出贡献。
  韩训听不明白那些军工生产的监测数据,却明白设计师对张国庆的赏识。
  他们心里几乎没有什么嫉妒、排挤的情绪,能为国家做好研究,就是革命同志,值得托付全部的信任。
  结束了总设计师对东风导弹的回忆,韩训的当花瓶的工作继续启动。
  韩训去过顾爷爷孟奶奶家里之后,再去其他爷爷那儿,明显感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小韩呀,孟妹子跟你聊张工了吧。”
  “小韩啊,我这儿也有好多张工的照片,你们拍一点儿。”
  在老人的热情面前,盖路都得靠边站,仿佛韩训才是纪录片的负责人,他们一定要拉着韩训,面对面的唠嗑。
  即使是一群陌生的老年人,韩训也觉得他们热情得可爱。
  也许是他能够从他们话语里感受到一种纯粹的追求,不为名利,不为钱财,只因为这是国家交予的任务,他们就会竭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的完成。
  接触的人多了,韩训发现,这些可爱的老人,负责的项目并不是限定在某个领域。
  造飞机的技术员,也去研究过卫星。
  搞导弹的工程师,也被调去研发过舰船。
  经验丰富的老一辈工程师,似乎个个都是军工全才,哪怕是离开了熟悉的岗位,他们也能欣然接受新的工作,解决新的困难。
  然而,无论在哪儿,他们都会说起张总工。
  当年资源、人才无限匮乏的境况,导致国内的优秀人才不可能专一的钻研擅长领域。
  在老人们的集体回忆中,张总工负责的项目,横跨海陆空,除了改造航母,他都参与了。
  “造航母的时候,他在带队搞远程空空导弹,后来我就参与到航母改造工程里了。”其中一位爷爷说起航母,颇为得意,“那是我退休前最后一个任务,时间紧任务重,熬完那段时间,我住了院,还好没死,不然就要错过我们的自主研发的003了。等003航母正式命名,出航那天,我得仔细看看,然后去给他炫耀炫耀,这才能死得瞑目。”
  古稀老人笑出一口老牙,他完全没有对死亡的畏惧,面对镜头说出自己的期望,甚至高兴的等待着死后可以再见老友。
  漫长的纪录片拍摄,一点儿也不枯燥。
  韩训浑身沉浸在老人们的回忆里,脑子里都是抑制不住的新剧本设定。
  也许是口齿不清的叙述感动了他,也许是齐心协力的智慧震撼了他,韩训总觉得不能白白听完老人们的故事,而不去做点儿什么。
  他白天跟着盖路到处奔波,晚上住在招待所里抬手敲字,一点一点的还原出那个年代的记忆。
  韩训指尖敲打键盘的声音,清脆得令他头脑兴奋得发昏,不管主角台词多么不符合时代,他也手随心走,写出了他最为直观的感受。
  反正只是一个构想中的初稿,韩训怎么编造都可以。
  唯一值得仔细推敲的,是他笔下的主角。
  即使总设计师话语里的张总工,没有全程参与过东风导弹的项目,韩训仍是将这位沉浸在东风事业中的归国高材生,冠以张姓。
  一位奋斗在中国的张姓研究员,一步一步的从技术组走向设计组,成为总设计师的虚构故事,浓缩了那个时代深受尊重的所有军工人的影子。
  沉重而惨烈的年代剧本,饱含了韩训式的冷幽默,穿插在文革里的尖端科技研究,似乎研究人员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暗藏着重重危机。
  可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与赤诚,东风导弹终于走到世界舞台,成为威慑美国的主要战略武器。
  他一边写,一边勾起淡淡的笑意。
  哪怕年轻观众对六七十年代的老黄历充斥了抗拒心理,他们也一定会喜欢观看东风系列导弹诞生的故事。
  谁叫他们天天玩梗,说什么“东风快递,全球包邮,使命必达”呢。
  就连韩训都会想着这样亲切的玩笑,笑着敲打出东风快递的创业剧本。
  有了剧本的雏形,韩训聆听老人们的聊天更为专注。
  剧本故事需要的戏剧性,在这些老人们的亲身经历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如同活着的传奇,不自知的将韩训带入了那个充满了军绿色的时代。
  徐思淼在董事长办公室忙于签署文件,处理姜家牵涉的受贿、涉黑的材料递了出去,解决了一些姜家的附庸,仍旧没有伤害到姜家要害。
  这个家族延续了几十年的官途,没有直接有力的人证物证,绝不可能轻易的终结。
  在姜家彻底倒台之前,雷克斯都是徐思淼的保命符。
  否则丹尼尔。罗斯=徐思淼的等式成立,徐家肯定会像疯狗一样搅浑这池水,不能伤害到罗斯投资,也会伤害到艾玛。
  徐思淼不希望母亲再次受到伤害,虽然亚德里恩十分可靠,但徐思淼已经是成年人了,总不能像雷克斯似的,躲在艾洛夫羽翼下心安理得的等待别人的帮助。
  签文件的徐思淼,签着签着又发呆。
  他双眼无神的游走在办公室满墙的照片上,用视线勾勒起韩训的容颜。
  果然,只有这个男人能让他心绪平静。
  徐思淼转了转手上的戒指,犹豫片刻,拿起了手机。
  徐思淼:在吗?忙不忙?
  在某些方面,徐思淼直男得可怕。
  韩训见到这条消息的时候,甚至开始觉得,徐思淼应该和文老多接触接触,收一点儿新潮流行的表情包,学会发照片、发表情来替代直男开门大礼包。
  韩训站在操场上,看盖路拍摄研究员们打篮球,他直接拨通电话,行动回应徐思淼的问题。
  “不忙,很闲。”韩训握着手机,靠在铁丝网上,盯着研究院篮球对抗赛,语气轻松的说道。
  徐思淼只是想听听韩训的声音,并没有特别的想法。
  他说:“纪录片拍得怎么样?”
  “片子拍得差不多了,但是我考虑到报纸上还没有头版头条庆祝徐家姜家暴毙,所以还在研究院里跟着盖路继续拍外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