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重生制霸影视圈 >

第162部分

重生制霸影视圈-第162部分

小说: 重生制霸影视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是熟悉韩训强烈个人风格的文航,看了新剧本之后,都无法从这出情绪碰撞剧烈里找到属于韩训的影子。
  电影人物各种负面与正面的话语交汇在一起,令他在愤怒和惋惜之间左右徘徊,最后只能化作一阵叹息。
  他说:“韩老师,这电影说出去都没人信是你写的。”
  韩训摊手,无奈笑道:“我自己都不信。”
  他很少在剧本里进行人性拷问,以至于电影的黑白分明,无需观众为了反派产生什么动摇,只会坚定不移的站在正义的一方,为主角所做的一切欢欣鼓舞。
  可这部电影,完全汇聚了“支教”这件事的全部焦点话题,它没有一个正确的结论,每一个人都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为自己抗争。
  它是好故事,好剧本,但不是韩训带给人刻板印象的主旋律。
  文航翻来覆去的看手上初稿,脑海里都是破旧教室无辜孩童的身影。
  他合上剧本,封面一片空白。
  文航问道:“你的剧本名字呢?”
  “《星星之火》吧。”韩训没写上去,可这四个字已经坚不可摧的印在了脑海中。
  在他心里,星星之火足够坚定顽强,才能燎原。


第185章 番外老天爷说,去写个新剧本6
  《星星之火》可能是韩训、文航合作中最低调的电影。
  编剧的位置写着“化石先生”,四个字往上一摆,明眼人都知道是个马甲。
  热衷炒热度,蹭名人的影视圈里,这样的披马甲行为并不多见。
  当文航携着这部讲述支教的电影出现在大众面前,所有人的视线都投向了沉默的韩训。
  虽然韩训否定自己写支教剧本了呢,但是这位籍籍无名的“化石先生”也太可疑了,一撇一捺都隐约透出“我是韩训”的暗示。
  文航执导新电影,消息出现在哪儿,讨论化石先生的话题就跟到哪儿。
  网络侦探的神经,在这件事上敏锐到极致,只凭电影备案信息里的剧情简介,他们都能脑补出一部“韩式”大剧。
  大学生心存善良,决定留下,主角一定像《支教日记》的作者似的,在破败土房里培育未来的花朵,讲述一出城里人与山里人的赤诚故事。
  特别红,特别善,特别韩训。
  哪怕韩学家知道这是瓜民侦探编造的故事,仍是贷款感动,提前跑到韩训微博下面嘤嘤嘤的表示韩老师没关系,你就算披马甲我们也爱你。
  然而,徐姓家属存在感爆棚,直接发图击碎韩学家的真挚幻想。
  当《星星之火》宣布即将启动选角时,韩训在蓝天碧海的沙滩上戴着墨镜晒太阳。
  当文航发布深山老林破楼房,表示选角条件是演员必须要吃苦耐劳时,韩训在比萨斜塔合影留恋。
  当剧组向圈内广发公告,附上试镜片段,欢迎在校大学生参与选角时,韩训在熟悉的罗斯庄园划着爱情的小船故地重游。
  《星星之火》的动作不断,韩训却像一个圈外人,活跃在徐思淼的微博上,刺激得韩学家双眼赤红,酸成柠檬。
  别人在忙!你们居然真的去度蜜月了!
  多少年老夫老妻了!还度蜜月不害臊吗!
  因为徐思淼的微博内容过于频繁,秀韩训的频率实在太高,一看就是董事长又翘班带夫人满世界跑的样子,完全不是韩老师沉默进组,忙碌的准备选角开拍的风格。
  然而,执着于扒马甲的侦探们不甘心。
  他们在各大论坛奔走呼号,召唤舅舅党,不肯相信自己判断失误。
  结果,掌握了宇宙真理的舅舅党横空出现,轻飘飘的留下一句话:《星星之火》已经开始选角了,文导说编剧不是韩老师,是他一位拥有支教经验的编剧朋友。
  新闻越短,信息量越多。
  舅舅党见多识广,一看就是内部人士,三十几个字惹得侦探拍桌,闹得瓜民叹息。
  唉,还以为韩老师披马甲呢,文导朋友是谁啊?
  问题指向性十分明显,收到舅舅党千里传音的瓜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将编剧“化石先生”和《支教日记》作者等同起来。
  看起来,这位去支教写报告的作者,还是一个深藏不露的大佬。
  不仅认识韩训,还认识文航,还能写剧本!
  哪怕没名气,也不是随随便便的无名氏。
  有了这样的认知,参与电影试镜的演员不少。
  除了主演要求的大学生之外,还来了一些经纪公司新人。
  有的人是文鹤山叫来的,有的是刘冶发消息请来的,大多数公司看在泰山北斗和顶尖制片人的面子上,仔细挑了几个符合要求的新人,送来试镜现场,并没抱有多大希望。
  文航身上奖项够多,拍电影的风格却非常极端,继承了文鹤山一样的艺术家脾气,兴致上来了,很有可能拍出一部无法过审的支教电影,成为国外某些知名奖项的获奖作品,单单无法在国内上映。
  经纪人们在试镜场外,边等边聊。
  发现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
  有戏拍就让新人去试试,选不上也没什么可惜的。
  这年头想一炮而红,还是得靠韩训这样的剧本,又红又专又正派,拿不到奖项都能拥有无法比拟的国民热度,趁机接到更好的资源。
  然而,等第一位试镜的演员出来,门外等候的经纪人,立刻看出了不对劲。
  “怎么回事?”经纪人暗道不对,难道真如他们所料,文航要来一场大尺度支教,逆主流前行了?
  结果,演员犹豫再三,说道:“我看到了韩老师。”
  姓韩的很多,能在试镜场上被称为韩老师的只有那一位!
  经纪人们心里一阵卧槽,只觉得这个圈子太可怕。
  徐思淼的微博还在秀他与韩训欧洲之旅呢,怎么韩训本人就悄悄坐在了试镜评委席,来了一次面对面的惊喜!
  还好他们没拒绝!
  圈内消息传得快,一个群接一个群的八卦起来,当晚影视圈里的人,都知道“化石先生”的真正身份了。
  可惜,徐思淼还在微博秀恩爱,摆明了不想让韩训暴露马甲的态度,搞得圈内人小心谨慎,只能模模糊糊的对外透露:化石先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大人物,但他不是韩训。
  影视圈的人,都懂什么叫睁眼说瞎话。
  这么大一个资本家在头顶立着,态度十分明确,所以,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为韩训保驾护航。
  于是,神秘舅舅党再次出动,混迹在各大实名、匿名论坛,一出手就带来了《星星之火》的重大内幕。
  1、编剧身份很叼,所以才用马甲,但他不是韩训。
  2、故事有些剑走偏锋,流量鲜肉肯定抗不下来,所以大概率启用素人。
  3、不是大饼,文导拿去争奖的概率更大,不用太期待票房。
  后续还补充了一点儿选角细节,但都是没出道的业内新人,勾不起大家的讨论**,仅仅第一条就足够瓜民们坐在瓜棚思考人生了。
  不是韩训的大佬虽多,可他们就爱韩训这样的优秀编剧,为了一个编剧,他们甚至可以不管谁当主演,都能盲选买票,不带犹豫。
  可惜,不是韩训啊……
  瓜民散了散了,向远在他方的文导投去加油的目光,然后在失落的心情里,把舅舅党的消息传遍国内各大角落,顺便感受韩学家们呆若木鸡的嗷嗷痛哭。
  于是,业内关于韩训写的《星星之火》传遍了,消息一到外界,都会自动替换成化石先生。
  在圈内知心媒体与外圈家属的鼎力协助下,韩训的马甲稳稳当当的披在身上,哪怕不用刻意乔装打扮,路透和剧透宣传,都会避开他的身影。
  资本力量过于强大,就会让媒体人思考再三。
  爆料虽好,但炸号很痛。
  倒不如顺着韩老师的心思,看看他们准备做什么大事。
  然而,《星星之火》的前期宣传并不高调。
  选出来的演员大多数是新人,他们浑身学生气息,连笑容都带着不经世事的单纯,硬照发布出去,观众都要以为是青春爱情电影了。
  毕竟,照片的风格很美好。
  女主角魏可可梳着长马尾,拿著书本,站在破旧老教室,给学生们读课文的样子,简直是现代版贤妻良母,带给观众莫名的善良感动。
  也许,文航转型了,不拍人间真实,改拍温暖人心了?
  围观群众每每看到演员们和孩子们合影的灿烂笑容,都会产生一种文航回归正道的错觉。
  果然近朱者赤,喜欢剑走偏锋冷静撕破社会假象的文航,也学着离开韩老师之后,独自做一部感恩电影。
  因为题材和平时官宣画风的关系,让围观群众对《星星之火》误会很深。
  他们还以为这是文航转型之作,要从支教下手,歌唱一下祖国。
  可事实上,这电影拍好杀青之后,差点儿过不了审。
  支教问题向来尖锐,它作为国家大力支持的教育形式,给出了足够的激励措施。
  而《星星之火》,竟然敢在激励措施上大做文章!
  看惯了无私奉献的支教老师,审核人员一看《星星之火》就皱起了眉。
  支教团队里五个人里,四个大学生,全是怀着加分目的,开启的支教旅程,哪怕是经验丰富的团长,都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模样。
  目的不纯,政治不正确的基调下,支教的过程当然不会顺利,支教学生和当地教师起冲突,和当地流氓起冲突,甚至还和当地陋习婚姻起冲突!
  整部电影,是将全国的支教问题都集中在了这一座小小的山村。
  审核人员心情随着剧情起伏不定,刚刚升起对角色的鄙夷和轻蔑,下一刻又会被激烈的意外打散,升起沉重的思考。
  电影结束,整个放映厅都响起了叹息。
  按规定,这片不能过,必须改,理由是:抹黑支教事业,丑化村民形象。
  可是他们从电影里获得的思考,又让他们写评审结果的笔,变得犹豫。
  抹黑……真的抹黑了?
  丑化……真的丑化了?
  审核一犹豫,就会无限期后延。
  可是审核人员没想到,这部电影居然各界大佬都发来了热情慰问,还旁敲侧击的说道:“没有反动意图就给过了吧,上面还等着看呢。”
  反动的帽子,谁敢随便扣?
  搞审核的也是一群人精,立刻察觉到电影的特殊,赶紧通过,然后再去问怎么回事?
  他们原本想着,会不会是文航接的内部任务,继承文鹤山的光荣事业,做一位批判型电影人了。
  但他们没想到,得到的回答却出乎意料。
  编剧化石先生就是韩训,既然是韩训的电影,哪怕不够红不够专,也得看在他以前红专奋进,感动海陆空三军,敢动东风的份上给过了。
  说不定,这次连支教都能改改现状,唤醒一批真正能够为乡村教育做出贡献的沉睡灵魂。
  期望给得太大,韩训都有些诧异。
  他和文航在中宣的亲切慰问下受宠若惊,极力拒绝了官媒宣传的殊荣,甚至反对《星星之火》像东风快递一样登上c站,提前预热。
  韩训只是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安安静静低调上映,摒除所有的干扰,让观众找回思考和评判的能力。
  于是,在多方期待和合作下,《星星之火》的宣传如同普通的文艺电影,和风细雨般的出现在电影售票app的预售栏。
  可惜,预告片全然不是什么温柔善良的风格,夹带着刀枪棍棒,打散了单纯朴质的气氛。
  曾经所有因为“支教”升起的梦想气球,都在预告片里被尖锐的话语狠狠刺破。
  砰砰砰的声音,将支教暗藏的残忍摆在明面上。
  它的走向像极了文航拍摄的各种新锐电影,一点儿余地都不留下来。
  熟悉文航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位导演的风格,有时候他会强烈讽刺底层人民的无耻,有时候他会直白的抨击社会自以为是的平静安宁。
  看他的电影,必须仔细挑选,否则扑面而来的绝望和迷茫,能令人惶恐的感叹:我果然不懂这些电影为什么会获奖。
  他和韩训不一样。
  看韩训的电影,跟风就行了。
  不能跟风的观众,现在看了预告就头痛,转身打开微博,在徐思淼坚持不懈秀恩爱的照片下面,痛苦留言写道:“老板,咱们韩老师什么时候能回来,就那部科幻剧本写成什么样子了,我想加入联合国为地球而战!”
  相当无助。
  临近上映档期,《星星之火》的剧情也逐渐显山露水。
  这是一部从电影预告到故事简介,都充斥着利益冲突和贫富差距的现实电影。
  宣传照上青春靓丽的女主角魏可可,其实是一位娇蛮跋扈的大小姐。
  她能用尖锐的话语,直白的告诉衣着破旧的乡村教师,“你自己也读过大学,你不觉得这么欺骗他们很可笑吗?”
  预告片里满是争吵、冲突、尖叫,彷佛一出经典批判电影,即将带领观众去面对深藏在大山里,名为“支教”的丑恶真实。
  习惯了轻松愉快爆米花电影的观众,见到预告片就主动退散了。
  他们对《星星之火》期待值不高。
  在他们心里,这又是一次文航导演的剑走偏锋,追寻着文式拍摄角度,无情挑开中华大路上的疮痍。
  这在一片歌颂声音里,太出挑了,充满了逆潮流的锋芒,弄得围观群众不敢随便下手。
  文航自由洒脱的电影口碑,让《星星之火》的网络风评走向两个极端。
  推崇的人认为,这是一部值得深思的电影,文航必然继承且发扬了文老悲天悯人的现实视角,看在他拿过那么多奖的份上,应该去看一看。
  观望的人认为,文航行事向来叛逆蹊跷,现在搞了两男两女的配置,说不定就要重现当年下乡知青的丑恶,还是等先驱者试过毒再买票比较保险。
  没有编剧韩训的名字,网络对电影的判断又回归了理智,让这一部没有造势、没有点映、没有大牌明星的电影,顶着文航的过往口碑,安安静静的上映。
  《星星之火》如同它的片名一样,夹杂在各种大片里迎来了少量的首映观众。
  而更多的人,沉浸在恋爱电影,搞笑电影之中,捧着爆米花,喝着快乐水,渡过了愉快的晚上。
  大部分的围观群众,回忆起文航的这部电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