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梦呓黄土 >

第46部分

梦呓黄土-第46部分

小说: 梦呓黄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茂林婆姨说:“这还麻烦,按理说,应该两发两蒸。看你们急的,多一份功夫,多一份香甜!”
  腾出石板,放上糜面,一股甜香充满灶房。北京娃做惯了馒头、发糕,小芸赶紧拿来碱面。茂林婆姨直摆手:“俄滴个神,全凭发面香呢。搁了碱面还弄个甚!”这里摊面、擀面,做剂子,边指挥支油锅、倒油、热油。一看灶火,火苗妖娆,炭火温恬:“不行,不行,赶紧找些暴柴来。”树青抱来一堆刚砍的硬柴,还是“不行,不行,赶不及的。”文莉出去抱来一堆干沙蒿。茂林婆姨说:“赶紧塞进去。”文莉往灶眼里塞进沙蒿秆,火苗立即窜出老高:“僚、僚、赶紧热油,别让火熄下去。”文莉塞柴,树青拉风箱,火呼呼响着跳起了大舞。
  那些沙蒿是文莉和小芸砍回的。两个女娃光逛风景了,不敢走远,听了龙脉的故事,东山的梢哪敢去砍。寻不到砍柴的去处,就在村子附近踅摸。九阳山峁子阳坡有一块前些年撂荒的麦地,长出了一坡沙蒿。沙蒿就是一种高杆野草,夏秋季长得绿葱葱的,嫩的能出水,但牲口并不愿吃它。天一冷,就变成干黄的一片。砍柴人也不愿动它,嫌它不经烧。沙蒿虽说不重,但体积膨大,再使劲也绑不紧,一坡沙蒿,要背好几背才能背回,不够烧两顿饭的。芸、莉不懂,沙蒿又极好砍,一溜镢头砍下一大片,背起来又轻,离家又近,乐滋滋的背回堆在睑畔上,堆起老高,占了好大的地方。树青和村里一些后生唾笑:“砍柴砍回一堆乱草,能做何营生。”文莉不服。这回炸油馍用上,文莉得意的直冲树青笑。
  茂林婆姨说:“关上灶房们。”
  树青说:“烟熏火燎的,关门作甚。”
  茂林婆姨说:“跑了气,油馍就不香了。”手里不停歇的把那些剂子做成一个个中间空洞的小圆饼,飞快的放入油锅中,教小芸用黍杆做的大筷子翻动油锅里的油馍,并把炸红透的油馍拣出放入筛筐中。小芸拣了一只油馍放到碟子里,递给文莉说:“赶紧尝尝。”文莉吹了几下,咬了一口,油润甜滑,酥软可口,又赶紧几口把整个油馍嚼下肚中:“好吃、好吃!”不绝于口。
  窑洞里甜香气味越来越浓,弥漫着叫人醉倒。外面乱哄哄的一片娃叫声。茂林婆姨拿了一摞油馍用菜刀切成四瓣,叫树青:“给娃们分分吧,老规矩了。”文莉抢过,跑出门外,一片欢呼之声。
  睑畔上一堆乱蓬蓬的沙蒿烧完,一缸糜面也炸了个一干二净。
  树青把炸好的油馍码得整整齐齐的摞放在面缸里,盖上被子,搬进库房的冷窑中。再没有拿出来吃一个。


第三节 归来
  知青们陆陆续续的结伴回来了,孙建光和杨涛、邢飞和耿瑞、葛振文和汪燕、梁大山和陶玲各自搭伴先后回到了冷庙沟,都是前后脚。倒是苏元兵和李新华稍晚回来了几天。他们绕陕北转了一圈,一方面寻勘主席转战陕北的足迹,另一方面陪新华去看望下放在榆林的父母。
  刚从京城千里迢迢回来的学生娃喝着冉粥,嚼着油馍,还是皱起了眉头。不是油馍不好,而是刚从京城回来,油水太大,又都带了些零食,那种酸甜油腻的味道好长时间引不起他们的胃口。拿出来,嚼几口、剩下,又放回冷窑。直到学生娃累得、熬得、饿得开始追逐油香的时候,冷窑中的油馍变酸、起毛。到最后,小芸和树青只好把油馍切碎,和在冉粥里煮烂,知青们狼吞虎咽吃下它的时候,已经没有了过年的馨香。树青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也才明白,陕北人为什么把油馍评为陕北的第一美食——受苦人是从最苦难的生活中品味美食的呀。
  不但是油馍变酸。天变暖后,那半窑枣和青核桃发出一股酸甜加苦涩的味道,打开窑门一看,枣已开始变烂,核桃全部黑呼呼的成了煤球。树青懊悔不已,一冬天只忙着背粮、打柴,却忘了这一窑枣、核桃。村里受苦人这顿骂呀“败家的学生娃”、“解不下挨饿受苦的罪”、“糟蹋!”、“可惜!”。树青想收拾出来一些还能吃的,臭的谁也不愿帮忙。扔了吧又可惜,找孙建光几个商量。建光说“你也太大意了,这一冬咋就没照看一下,损失确实有点大,扔了可惜,送给贫下中农吧。”建光就近叫了几家社员,像申有福,驴娃娘,老段,一抢而空。老贾、老胡离着远,都没得到,还有意见,批评树青说,这种事要交队上处理,分配不公,会产生矛盾。知青批评、村民埋怨,树青遭了一身不是,委屈不得。
  粮食搬家遗撒的事,有那多嘴的村民拾翻着闲传,告知了一些同学,说是损失不少。多数同学并无概念,建光把这事看在心上,心痛不已,去库房把那裂了缝的囤子用泥抹上了。树青看在心上,知那是无声的批评,懊悔不已。
  都回来了,连苏元兵和李新华都从北边转回来了,就是金豆子迟迟未归。大家相互问询,耿瑞说“先在我家住过几天。”建光和杨涛也说“在我们家也住过。”秀才说:“他妈被□□,他是躲着不想回家。后来实在蹭不定了,偷偷跑回家,他妈给他做好吃的。正在吃饭,红卫兵又来斗争他妈,质问他为什么不在农村好好改造,不是断绝关系了吗?怎么还回来跟牛鬼蛇神共进晚餐?他当时就做了检讨,第二天,写了血书大字报挂在宿舍门口,把他妈臭骂一顿,又彻底断绝关系。说是要以血刨心来表达对党对领袖的忠诚。后来就不知哪儿去了。他妈是看到这个大字报才来找我的,哭的背过气去了。”秀才和豆子家住的很近。
  邢飞说,“小金豆面子薄,性子倔,一定是离家出走了。”陶玲说,“豆子也是大人了,就是离家出走也是回冷庙沟啊,能跑到哪里?”秀才说,“他是写了血书的,以血明志,似乎要干一番大事业。”元兵说,“这就对了,有可能他跑去云南边境了。那天他到我家聊天,一帮哥们神侃,说现在南边好几个国家都在打战,不少知青跑去参战,支持世界革命。金豆子来了兴趣,直问如何报名。”新华说,“你怎么不劝劝他啊。”元兵说,“我劝他?我还想去呢。要不是我爸说一号指令下来,北边也紧张,说要打大战呢!”大家心里一紧——元兵他爸那是从高层传下来的的消息——茫然所失,各自想各自的事情去了。临回窑歇息时,孙建光拉住元兵说:“豆子的事你多操心一下,他年纪小,性格又各涩,在外面乱跑,别出什么事,你要有消息知道他跑哪儿了,赶紧想办法叫他回来。”元兵答应了一声:“知道了。”回窑睡去。
  建光回到窑里,其它几人回来都把床铺收拾的干净利落,只有豆子床铺还是临走时乱糟糟的样子,就过去把它拾抖整齐。衣物被子叠好,拽过枕头抹平床单,又发现枕头底下那块黑黝黝的石头。去年搬进这窑洞时,豆子说送给他这块石头,建光把玩了一阵,又放回豆子枕下。建光老成持重,不想拿这小孩的东西。今又看到,还是喜欢,那石圆形似扣,黝黑发光,握在手里光润柔滑。建光端详了半天,心中似有所悟。出来到灶房拿给树青看。树青正忙活明天的早饭。拿在手里看了一眼,说:“要是块煤就好了。”树青心思都在灶房上,一下就想到灶上烧的,为驮碳之事煞费苦心。建光说:“你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这虽不是煤,有可能是煤精,听人说,有煤就有精,有精就有煤。要真是那样就太好了。”树青说:“那敢情好,不用驮碳了。”
  跟柳树青一聊这块石头,建光越觉得像是煤精,又拿去给申有福看,有福说等有机会咱们把这事给捅上去。


第四节 春旱
  虽说下了几场薄雪,墒情并不见好,没下一场春雨。几个老汉上山转了一遍,回来说,今年恐怕要球势,土墒有点象老贾抓走头年春的样子。
  “老贾抓走”已经成了冷庙沟的一个标志性历史年代:大灾、大难、大悲,人们忘不了那时饥饿的恐慌、开荒的激情、灾祸的降临。
  春旱已经非常明显,推迟了大田的耕种,赶紧先种一季豌豆。一听说种豌豆,婆姨、女子、老汉、老婆都上了阵。知青们奇怪,正是春耕大忙时节,是最苦重的时候,婆姨女子一般都不愿下地,顶多在村里擂个粪、选个种什么的轻活。再说,豌豆不就是时令蔬菜吗,何必这样兴师动众。桂芝娘说:“那是救命粮,种得早,收得早,度过春荒、赶上夏饿。今年要是真有大旱,这豌豆就是活命的吃食,谁家敢不来人,都是经受过的。”还有一点没和知青说,豌豆分配只按工、不按人,这是自从“老贾被抓”以后历年春荒种豌豆的规矩,这才是“谁家敢不来人”的真正理由。
  春旱急得焦人,一件接着一件的大事□□天的受苦人应接不暇。
  第一件大事就是公社的康家坪大坝工程,给各大队摊派民工和建坝物资;
  第二件大事就是县、公社、大队三级战备工程,也要上人力。
  队里也有几件事让大队书记贾顺祥烦心:
  去年打了大半年的首阳沟大坝进水了,坝被泡在水里,随时有坍塌的可能;
  老贾原计划一年建一个小坝,今年想在板蛋沟再建一坝,康家坪工程、战备工程抽走不少人,今年开工建坝的计划可能要泡汤;
  开春化冻以后,牛圈前面泥泞汪洋,牛们没出卧歇,病倒几头,影响春耕,又是一件烦人的事情。
  ……


第五节 牛圈
  耿瑞回来第二天就奔了牛圈。春耕马上就要开始了。耿瑞一方面想捉一头好牛在新春之际大显身手,更主要的是想看看牛圈的状况到底怎样了。
  春暖化冻,牛圈前一漫稀泥。牛们多数都站着反刍。吴有茂在给牛窑垫土。耿瑞问,牛们怎样?
  “一冬都好,下了几场薄雪。开春坝前就化得不成样子,场地一漫泥的不行,又病了两头。”
  陕北的牛,冬天是不放养的,全部圈在圈中,夜里在窑中喂食,白天拴在圈外场地上反刍,以此养膘。陕北有谚:“卧牛不乏,乏牛不卧”。健壮的牛是要卧着反刍的,因此各村牛圈外面都有个干燥的场地,以便牛们卧下反刍。可是今年春天这泥泞的坝地怎么卧得下去呢。有茂叨唠着:“说是盖棚,一冬过去了,也没见个动弹。”
  自打去年秋底下耿瑞捉的老牲牛病死在牛圈旁,耿瑞就关心起牛圈来,晚间没事,时不时来牛圈帮助有茂喂牛、整圈。修圈盖棚就成了他最大心愿。不仅仅是心愿,他在努力暗暗实现它,让劳累无助的牲灵们有个安生之处。
  “快了,快了,过些日子就可以盖棚了。”耿瑞安慰说。
  还没等他实现这个心愿,队里分派他和几个后生去康家坪出民工。
  工程浩大,耿瑞这一去就至少到年底了。他只好推迟实现他的心愿,临走时他去问了一下树青,队上有多少分红。树青告诉他:他最多,三十来元。但有些同学不够口粮钱,需要以高补低,当初集体灶这样定的,问他是否要钱急用。耿四赶紧说:“不用,不用。”回过头来,他关照秀才,给他盯着汇款单,如果队里要建牛棚,让等一等,他那笔打工的钱寄来马上就给队上买牛棚木料。原来冬天回京,他在校办工厂打了一冬的工,没等发工资就赶回来了。他留了地址,让厂里给寄来。
  担了一桶水,上脑畔山看他的大柳树,浇上水,就对着那二十八根大支叉说:“好好生着,回来我还来看你。”


第六节 正式拦羊
  公社召开春耕生产暨康家坪工程动员大会,要求各队的主要干部到会。一开就是两三天。老胡只好把羊交给梁子。不用叮嘱,梁子拦羊已驾轻就熟。
  可惜今年春旱,草苗稀疏,梁子尽量往远去,以寻好的草场。越走越远,有时晚上赶不回来,就躲在一个山洼中过夜,好在陕北开荒开的狼豺渐少,也不必担心它们祸害。只是缺了两顿饭,肚饥难耐。陶玲着急,趁着早工,担着两罐冉饭给送去。
  干部开会回来,工程摊派之事赶紧分派,民工好说,叫耿瑞几个赶紧去了。物资之事叫人烦心,要50个抬筐,五十多斤明硝(做□□用)。冷庙沟是个山沟穷队,根本没有积累,哪有钱买这些东西,只能自力更生。筐子只好砍些雾柳(或柳条)自编。早先老胡熬过硝,熬硝的事就让他负责了。老胡又兼着财务、治保、负责知青等一些杂事,腿脚又不好,哪有功夫再去拦羊。
  看见梁子尽心尽力把羊群侍弄的周周贴贴,老胡就建议干脆把这群羊交给梁大山,他好专心熬硝。干部们没啥意见。
  这一来,梁子心劲可大了,决心要把这群羊养的膘肥体壮,在六月六也得个头彩,在知青中也拔个份。冷庙沟近处田地多,荒地少,加之又闹春旱,每天羊群要跑好远的路才能吃到好草。他在外面待了两晚,觉着省时省力,就决定把羊圈迁出村去。他知道树青打柴跑的地方多,就跟树青商量。
  树青一听,就觉得梁子这小子真是热血心肠,一个人住荒郊野外,那得经受多大的艰难困苦啊。他马上就想到了一个最合适的地方,但是马上又把它否定了,他舍不得……思量再三,他说了出来:“去锅塌沟吧。”那地方虽远离人烟,但本来就是一个村子,有窑洞、有锅灶、有碾盘,还有羊圈。树青盯着梁子的眼睛说:“不许在锅塌沟附近拦羊,不许砍柴割草、不许掏地种菜。尤其后沟。千万别触动后沟那些牲灵。千万别喝前沟的水。”梁子是个实诚的娃,看着树青这么郑重的交代,他心里知道有一个人,至少在冷庙沟有一个人这么信任他,把他心中最宝贵的东西送给他。他心中热血升腾,本来就不会说话,只是一个劲的点头、一个劲的:“恩嘞!”的答应着。树青又说:“别跟母狼较劲!”梁子去年秋天碰见过母狼伸冤,知道母狼的厉害,说:“俄害哈(知道)。”树青还是千嘱万叮,唠唠叨叨,一万个不放心,以致说道:“不许摘后沟的花花草草!”梁子唾笑:“你放心吧。”
  还有一个人不放心,就是陶玲。两人相好,陶玲外向,并不避嫌,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