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鉴宝灵眼 >

第52部分

鉴宝灵眼-第52部分

小说: 鉴宝灵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徐迩看来,最重要的是,陈知北有一身极为精湛的厨艺,下到普通家常小菜,上到龙虾鲍鱼,没有什么是他不会做的。
  因此和陈知北住在一起,徐迩一直在努力地锻炼身体,就是怕自己变成一个胖子。
  可是陈知北厉害的是在一日三餐上面,点心啊糖水啊这些东西,那是几乎没有什么天赋。
  徐迩虽然不是非常喜欢甜食,但是遇到了也会非常高兴的品尝,偶尔长时间不吃,也会嘴馋。
  听说乔如玉曾经给自己做了点心,但是自己却没吃到,心里自然是非常可惜。
  “明天我带你去吃好吃的。”陈知北有点理亏,打算明天带着徐迩去吃点甜食,至于桌子上的那包东西,陈知北将它扔到了垃圾心里面,“这个不能吃了。”
  点心虽然好吃,但是都已经变味儿的东西,就算是小时候饿极了,徐迩也没有吃过。
  徐迩恢复了以前天天早上去逛东台路的习惯,每天吃完午饭,都会自己开着车去那边,累了渴了就会去三叔的超市坐一坐。
  只是也不知道是现如今市面上的好东西越累越少了,还是最近的运气不太好。
  总之,徐迩最近一直没有遇到可心的有光晕的古玩。
  偶尔也会遇到几件有着大约半米半径光晕的宝物,可是那些东西不是已经被人发现了价值,就是被人捷足先登了。
  连续小半个月的一无所获,让徐迩第一次如此直观的了解到了古玩界的水,真的是很深,自己以前竟然能捡到那么多的真品,也算是运气极好的了。
  其实大部分的收藏家,都是像现在徐迩的状态一样,空有满腹学识,但是却无用武之地。
  就在徐迩打算转战妖都,到别的地方碰碰运气的时候,已经持续了一个月的一无所获状态,终于有了改变。
  这天,徐迩像往常一样的开车到了东台路,和几个认识的包袱斋老板打了招呼,就打算去看望张老,但是却在街口转弯的一个小弄堂里,看到了一抹极为漂亮的犹如火烧云一样的光晕。
  徐迩不急不缓的顺着光晕的来处走了过去,就看到一个新摆的摊子,上面放着大约七八件瓷器,还有几件老式的木雕盒子。
  摊主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女人,看起来很忧愁,眼神有些涣散,身上穿着一身洗得很干净,但是一看就是七八年前的旧衣服。
  女人的身边跟着一个少年,正在百无聊赖的蹲在一边,手里拿着一跟雪糕棍,在地面上戳来戳去。
  在这种地界摆摊的,一般都是男人,甚至于老男人,因为这样的人看起来比较像是对古玩有研究的。
  虽然偏颇,但也是现状,做古玩这一行的,女人很少,有的地方甚至没有。
  弥漫满天红色光晕的是一尊象耳瓶,上面有着凤凰纹作为装饰。
  这个瓶子的名称应该是釉里红双凤纹象耳方瓶,至于年代,因为还没有上手,徐迩也不能判定。
  摊主,也就是那个中年女人,看到徐迩走到了自己摊位这边,连忙招呼,“先生,要看看东西吗?我这些都是家里从建国前就传下来的。”
  徐迩点点头,但是没有说别的话,这在古玩街很正常,买家怕开口漏了底,让卖家觉得自己是冤大头,而卖方也从来不计较买房开不开口。
  不过这对母子一看就不是古玩行当里面的,甚至于对这些显而易见的事情都不了解。
  女人看徐迩没有搭话,心里很是忐忑,少年见徐迩没有搭理自己的母亲,很是生气,想要站起来与徐迩争吵,但是没母亲拉了一下,只得愤愤然的蹲了回去。
  这摊子上,除了那件釉里红双凤纹象耳方瓶以外,其他的倒也多多少少带了一些光晕,不过都没有象耳方瓶耀眼罢了。
  就说在象耳方瓶旁边,有一个挺不错的甜白小碗,光晕有大约小半米宽,颜色虽然淡了一些,不过素色有着素色的美感,拿回家里摆在多宝阁上面,倒也赏心悦目。
  徐迩先是拿起这件甜白小碗,仔细的用手抚摸着小碗碗壁,细细的感受这上面温润的触感。
  “这小碗怎么卖的?”徐迩站了半天也没听到对方报价,只得放弃所谓的规矩,出声问道。
  古玩行当的老规矩,价格先有由卖方出价,然后再由买方还价。
  货主持有古玩欲卖出时必须先开价,卖家不开价,买家绝不会给价。这是防备货主卖古玩是假,摸行情估价格是真。
  遇到了一个不懂规矩摆摊子的,一般都不会有人来看,但是徐迩知道这里的的东西是真的,又不能光顾着规矩,而和看上眼的东西白白错失,因此只好问价。
  “十万块。”中年女人犹豫了很久,才开了这样一个价格。
  清中期的甜白小碗,这个价格有些过高,“三万。”
  “这,先生,这东西真的是老物件。”女人为难的看着徐迩,这才注意到,对方也只是一个比自己儿子大不了多少的男人,自己刚才出得价格,对方大概却是拿不出来。
  “先生,这个价格太低了,我们不卖的。”
  想了想,中年女人还是回绝了。
  “那你回个价格吧。”徐迩为难的挠了挠头,“漫天要价就地还价,你总得给我一个机会不是?”
  “那,八万。”女人一听也是,于是犹豫着出了一个价格。
  “三万五,说实话,你这价格真的太高了,这东西放到旁边的古玩铺子里,卖给老外都不会高过五万。”徐迩耐心的给对方解释,“三万五,我给你开张。”
  女人犹豫了很久,后来像是想到了什么,狠狠心,点头答应了下来。
  “转账还是支票?”
  徐迩看对方松口了,连忙问道。
  “我想要现金。”
  “这里其实也不太平,小偷什么的不少,你确定?”徐迩可没有带那么多的现金,之前到是带了不少,但是今天雅阁就没想到能有收获,因此没带大钱包。
  “那就,支票吧。”中年女人一看就是以前生活得很好的那种人,因此对这些不是很懂,听到对方说的有道理,于是便同意了。
  釉里红双凤纹象耳方瓶就在旁边,徐迩自然不会错过,于是等到对方收了支票,又拿起釉里红双凤纹象耳方瓶,仔细的端详了起来。
  瓶颈部饰对称象耳衔环,寓“太平有象”之意。本器呈长方体,唇口,束颈,鼓腹,圈足。通体釉里红装饰,绘青花釉里红双凤穿牡丹图,枝叶繁茂的牡丹丛中,一对凤凰正翩翩起舞,造型华贵,姿态优雅。
  徐迩将瓶子倒了过来,就看到下面有着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底款和徐迩在张老那里看到的,另一个真品釉里红天球瓶一模一样,抛开徐迩眼睛看到的光晕,也可初步断定这瓶子有八成的可能性是真的,而该瓶最值得称道之处就是其釉里红装饰,如此鲜亮纯正之釉里红,就是在乾隆盛世亦不多见,众所周知,釉里红向为明清时期的名贵品种,以烧造难度大而着称。
  这个瓶子整体器形完整,没有破损之处,保存完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釉里红真品。
  “这个釉里红瓶子,是什么价位。”
  徐迩看到瓶子完好,没有任何损伤,很是开心,但是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对方虽然是个外行,但是徐迩举得自己也应该表现的专业一点。
  “这个,二十万。”
  中年女人衡量了半天,出了一个价格。
  比市场价格至少低了四、五倍,徐迩心里很犹豫。
  价格对于他来说非常好,可是对方看起来应该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才想着把东西拿出来售卖,二十万,也不知道够不够她解决问题的。
  这次徐迩干脆就没有还价,只是让中年女人拿了一个雕刻有山水人物的木盒,做了添头。
  徐迩买到了自己想要买的东西,心里很开心,决定再出去转一圈,说不定今天就是转运的日子,可以再淘换到什么东西。
  于是徐迩想去了张老那里,将东西寄放到楼上,然后脚步轻快地下了楼,继续自己的寻宝之旅。
  临近晚上六点钟的时候,东台路上的人开始收摊,也有几个摊主,打算坚持到晚上七点之后,那时候会有吃完晚饭出来闲逛的,说不得还能再做一笔生意。
  徐迩看天色不早,于是开始向着张老的店铺走去,无意间路过下午买釉里红双凤纹象耳方瓶的摊子。
  中年女人已经开始收摊子了,那个一直蹲在他身边的少年,正拿着一个热乎乎的包子,自己吃一口,然后递给中年女人,一脸不耐烦的让女人咬上一口,然后自己再吃一口。
  一个不大的包子,两个人却都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着,直到女人将摊位收好,包子还剩了一点点在袋子里。
  徐迩觉得自己非常羡慕那个男孩,因为他可以将包子分给自己的母亲,或者说他非常嫉妒那个男孩,有一个会将包子馅留给儿子的母亲。
  徐迩踌躇了很久,然后走了过去,叫住了母子二人。
  拿出纸笔,将剩下的几样东西的名字,大约的市场价格写在了纸上。
  回到家,徐迩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子非常好问的饭菜香味。
  看着正在厨房里做饭的陈知北,徐迩突然觉得之前自己的感伤全都是矫情出来的。
  “北子哥,我们要个孩子吧”
  “什么?”陈知北听到徐迩回来,也知道徐迩在看着他,于是饭做得更加卖力,开了大火来了一个爆炒,结果炒到一半听到徐迩的话,愣了一下,差点把菜都扔了出去。
  
  第77章 气愤
  
  “你想要个孩子?”陈知北将锅里的菜盛了出来,放到餐厅,但是说话的时候一直没有看向徐迩。
  “就是突然觉得,有个孩子家里能热闹一点。”徐迩没说今天自己是受了刺激,只是随意说了一个理由。
  陈知北倒是没有在意,“三年后吧。”
  “哦。”其实徐迩也知道自己和陈知北这样的家庭,根本没法子领养孩子,除非是过继一个。
  可是自己这边他就是老大,先不说没有可以过继的人选,就是有,徐迩想家里人也都不会舍得。
  到时陈知北那边很有可能,陈知北哥四个,他是最小的,上面三个哥哥都是早早结婚有了孩子,每家都有两三个孩子。
  至于陈知北说三年以后,徐迩以为陈知北是想好好选一个孩子,听说陈家又要添两口人了。
  这事儿徐迩还是从二爷那里听来的,二爷徐栋梁说这事儿时候那是满脸的羡慕。
  这让徐迩觉得很愧疚,若不是自己非要和陈知北在一起,自己应该现在也可以让二爷抱上孙子了。
  不过徐迩也就是在吃饭前感伤了一会儿,到了吃饭的时候,看着一桌子的海鲜宴,什么烦恼都忘记了。
  其实要是再有一盘红烧肉那就更完美了,徐迩一边吃一边在脑子里想着。
  吃完饭,徐迩就把今日的收获拿了出来,坐在书房里,对照着书籍里的内容,逐一比对。
  明天他要带着这尊象耳瓶去看望张老,因此要提前做好功课。
  晚上的时候两人过得很愉快,确切来说陈知北过得很愉快。
  陈知北不知道从哪里自己淘换来了一本《龙+阳+十八式》,和之前的那份卷本的不太一样,陈知北的这本更加古怪一些。
  徐迩不明白,做这种事情为什么还要配合吐纳和呼吸,不过不可否认这一次陈知北虽然折腾了他一个晚上,可是第二天却不会那么难受了。
  唯一让徐迩感到难为情的,就是每次结束后,陈知北都会将一种带着一股幽香的药膏抹在徐迩的身上,说是可以缓解酸痛,可是这股子味道虽然很淡,却会一直呆在徐迩的身上。
  第二天徐迩抱着淘换来的釉里红双凤纹象耳方瓶,去看望张老,一上楼就看到张老和两个中年人,围绕着一把玉壶春瓶,讲解着一些历史知识。
  徐迩不敢打扰,于是小心的站在门边,等着张老讲解完,自己再进去。
  “小二来了,过来坐,这两位都是你师叔我的衣食父母,打个招呼吧。”张老作为聚宝堂的大掌柜,算是半生意人。
  “哎呦张老,你这话可是抬举我们哥俩了,我们是什么品牌上的人物啊,您可是我们魔都首屈一指的杂项大家。”一个瘦高的一脸书生气,戴着眼镜的男人连忙摆手说道。
  “就是就是,张老,您不会是嫌弃我们哥俩没文化,丢您老面子了?”
  另一个稍微敦实一些,一脸风霜的男人也连忙接话,一脸谦逊。
  “呃,您们好,我叫徐迩。”徐迩最是听话,连忙向两人打了招呼。
  “周老板和杨老板都是温州人,这次是来参加一个展销会的。对了小二,你来找我什么事儿?”张老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然后转头问道。
  其实看到徐迩手里抱着东西,张老就知道徐迩这是又淘到宝贝了,昨天徐迩就来了,可是他当时没在,看徐迩今天就把东西又拿回来专门给自己看看,还是很高兴的。
  人年纪大了,总有些小孩子心性,徐迩这样做,让张老觉得自己在小辈心里,非常的有地位。
  “师叔,你这玉壶春瓶,终于舍得出手了?”徐迩指着做桌子上的那尊玉壶春瓶,打趣道。
  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典雅》中有“玉壶买春 ,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 的句子;“玉壶买春”四字的意思是用玉壶去买“春”,也就是酒,而玉壶指玉制的壶或是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壶。
  由此可见这种形态的瓶子,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作为酒壶出现的,直到宋代,才逐渐演变成一种装饰品。
  张老的这尊玉壶春瓶出自明代官窑,全称应该是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高35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13厘米,拿在手里非常有重量。
  整个壶身通体青花纹饰沿口绘有忍冬纹饰,腹部四朵牡丹连枝缠绕,周围装饰有回纹、草纹。
  造型端庄稳重,纹饰布局疏朗,颇有一些元蒙遗风。
  从历史意义上来讲,青花玉壶春瓶要比同时代的釉里红瓷器,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张老这里的这尊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算是聚宝堂最为贵重的几件产品之一,说它是聚宝堂的镇店之宝,一点都不为过。
  这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