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重返男神之路 >

第101部分

重返男神之路-第101部分

小说: 重返男神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理科的硕士,钟岳仁……”
  也不知这个医生给叶禹凡是什么样的诊断,等等,首都医学院?
  官鸿泽想到了芮北年,他似乎也是从这个学校出来的。
  看了眼时间,他当即拨通了国内的电话,从官凤鸣处确认了芮北年的母校,又辗转问到了芮北年的电话号码。
  官鸿泽:“喂,芮叔?有个事儿想麻烦您……”
  芮北年:“哟,是鸿泽啊,难得!”
  两人寒暄了几句,官鸿泽就直奔主题。
  官鸿泽:“请问,您认不认识钟岳仁?”
  芮北年:“钟岳仁?认识认识,他是我的直系学长呢,交情还不错,怎么了?”
  “是这样的,我有个同学,他得了精神方面的疾病,两年前在钟医生那儿治疗过……”还未等官鸿泽说完,芮北年就警觉地竖起了耳朵,他故意耐下心来听官鸿泽说完,“我挺关心他的,所以想找当年治疗过他的医生询问一下,您看您能不能帮忙托个关系……”
  “呵呵,侄儿,你这要求有点让我犯难啊。按理说,精神病诊断病例内容都是签保密协议的,你跟你那个同学非亲非故,几乎不太可能问得到,不过……”芮北年话锋一转,“你要是信得过我,不如跟我说说你那个朋友的症状,我也可以帮你分析分析。”
  以芮北年的能力,替官鸿泽“解疑”根本不在话下,官鸿泽稍加思索便毫无戒备地把叶禹凡的“情况”说了出来,但他隐晦地带过了“夏骁川”的名字,只是提了提叶禹凡与一位已逝艺术家的关联之处,与他觉得蹊跷的部分。
  官鸿泽完全不知道,芮北年早就对他所提及的这位“朋友”的病情,有着超越任何人的熟悉与了解……
  芮北年:“你觉得他怕你?”
  官鸿泽:“嗯,我能感觉的出来,是那种发自内心的。”
  芮北年:“你肯定之前有没有见过他?”
  官鸿泽:“是的,我确定。但是他有极高的艺术天分,感觉,不想是同龄人会有的才华,所以我特别关注他。”
  “基本确认和人格分裂相似呢……”芮北年沉吟着,转而又提议道,“这样吧,下次他在再你面前发病,你可以试着陪他‘演戏’看看。”
  “演戏?什么意思?”官鸿泽不解。
  “你是不是觉得他把你当成了别的什么人?你就装成他所认错的那个人,然后,陪他演下去,譬如,问他是谁,他说什么话,你就配合他往下说。”
  “这……”官鸿泽皱了下眉头,“可以么?”
  “听我的没错,有什么情况,及时打电话给我。”挂了电话的芮北年两眼一转,感觉整个人又活了过来,自从在柏长青那儿碰了壁后,他一直都举足不前,看来现在又有了新的线索了!
  查了一下日程表,芮北年开始计划着亲自去西里一趟。
  一周前他得到柏家二少悄然前赴西里的消息,看来,叶禹凡身上发生的事,还真是不简单啊!
  
    第十一卷:四面伏击
  第134章秦兴的软肋
  
  幽静的茶室内,两个男人相对而坐,其中一个看上去有了些年纪,另外一个外表还稍年轻。
  “……秦叔叔能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见我,真是我的荣幸。”年轻的那位道。
  “哪里哪里,时隔那么多年,再见到故人之子,我也很高兴,只是寒舍简陋,不便接待,所以选在这里,”说话的这人气质深沉,语调稳重,显然不止在年龄上占上风,“你这次回国,是打算回来发展?”
  “秦叔叔您真是……我这才一张口,您就知道我要说什么了。”
  说话的这人,正是MR的年轻老板陶思非,而坐在他对面的则是A市的市长,秦兴。
  秦兴道:“呵呵,这几年国内经济发展得很不错,你若有这心,我很支持你。”
  陶思非:“有您这句话,也是给我鼓了不少劲儿。”
  秦兴点头,感慨道:“年轻人有机会还是要多做点事,那你是想在哪方面发展?”
  陶思非:“我既然回国来,自然是做回祖辈的老本行。”
  “古董买卖和艺术投资?”秦兴赞了一句,又道,“可是,国内在这一方面的形势较稳,你既然想做这个,也应该了解过官、柏、唐这三家,尤其是前两者,他们在这一领域领头多年,经过数十年的竞争磨合,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平衡,如今几棵大树盘根错节,根基稳固,你若坚持要发展艺术产业,势必要跟他们碰上……这点你可有过心理准备?”
  陶思非:“我们陶家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也曾因家藏古董而闻名一时……”
  秦兴:“历史悲剧,可惜,可惜。”
  “并非如此,”Kevin惨淡一笑,“当年的革命对我们的文明的确是一场毁灭性的的打击,但我陶家的悲剧却可以避免。”
  秦兴打断他道:“小陶,当时的社会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各人都明哲保身,在那种时刻为了自保而牺牲他人,是人的本性……有些事啊,过去了就让他过去了,你也别太记挂在心上,人嘛,还是要往前看的。”
  陶思非心中苦笑,知道在秦兴面前打“感情牌”毫无用处。
  陶家上一辈的社交之情经历了时代变迁早就所剩无几,而官、柏二家能在国内的艺术行业屹立不倒数年,也必定吃透了国内的“游戏规则”。
  他只能抛出更诱人的条件,才能让眼前这只老狐狸动容。
  “秦叔说的没错,”陶思非话锋一转,“当年官伯伯一家也对我们这些小辈多有提携照顾,后来我出国发展,他们还给了不少资助,没有他们,也没有我的今天。”——只是,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只是为了“赎罪”,为了赎他们出卖陶家,使陶家家业毁于一旦的罪!“就如您所言,我这次回国,也做了充分的准备,肯定不会让您失望。”
  秦兴哈哈大笑,指着陶思非道:“好小子,像你爸,有志气!”
  陶思非笑道:“我在欧洲这些年,从各国收来不少艺术藏品,都是有价无市的顶尖画作,改明儿挑一幅送给秦叔。”
  秦兴忙摆手道:“诶诶,这些东西我欣赏欣赏便罢,可无心私藏。”
  陶思非立刻意会,转移话题聊各自对艺术的看法。
  秦兴回忆起往事,不由敞开来谈:“我记得还是七几八零年那会儿,高考才刚恢复,我南下进修,所在的学院里有个很大的湖泊。一日我早起排队去打热水,经过那湖,放眼就是一片密密麻麻的荷花莲蓬,那花,仿佛是在一夜间长起来的。当时天还蒙蒙亮,我傻傻地站在湖边,望着这片荷莲,脑海里涌出许多古人赞荷的诗句,最出名的要属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看着、念着,忽然觉得,那些荷花仿佛也在看我,那样高尚、高雅,这让我感觉自己也变得高尚起来……”
  陶思非:“没想到秦叔还是个‘哲学家’!”
  秦兴感慨道:“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低俗和卑劣,然而人却并非只能看到黑白二色,像我们这样,平日里最常接触到的,其实是介于黑白二色之间的‘灰’,灰色才是最容易蛊惑人道德底线的颜色。所以,自从那日以后,我不管多忙,都会抽时间去艺术馆、博物馆,经过时间洗礼而存留下来的文明与艺术,才是能让人的心灵与高尚、高贵、高雅直接对话的东西。”
  陶思非:“我听说,令子也醉心艺术这一领域,年纪轻轻就有了自己的画廊和公司。”
  秦兴笑了笑:“阿元那都是小打小闹,要不是他那几位叔伯照顾着,也搞不起来,不过,他喜欢那些玩意儿却是受我影响。”
  陶思非:“秦叔您又谦虚了,都说虎父无犬子,您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令子的所作所为不正好是了您的夙愿么?有机会我一定要见见秦弟弟,咱们志同道合,必定有共同话题。”
  秦兴点头道:“是应该让阿远多跟你磨练磨练,你年长他十岁,从小赴西洋拼搏,能有今天的成就实属难得。”
  “我是运气好,多靠祖辈积德庇荫,”陶思非谦虚道,“话又说回来,秦叔喜欢艺术那么多年了,可有钟爱之人或特别喜欢的作品?”
  秦兴:“中国人么,自然是喜欢看咱们自己的东西,要说钟爱,也没有很特别,就是傅老前辈的山水画,我很欣赏。”
  陶思非:“沪上傅家?的确,傅家也算是近百年来国画世家中根基深固的了,目前挂牌在卖的作品也多。但傅家再繁盛十倍,也无法超越当年的传奇家族,姑苏夏家。”
  秦兴道:“可惜夏家墨宝早就付之一炬,夏家唯一的后人也英年早逝。”
  陶思非顿了顿,垂眼道:“当年夏先生随柏二少回国,我受官大哥引荐,有幸跟夏先生学了几年画,据我所知,老师曾在那段时间留下了大量画作。”
  秦兴闻言不语,又听陶思非道:“后来我随表舅出国经商,在国外得知老师去世的消息,非常悲痛,打电话给官大哥,想要一幅老师的墨宝留作纪念,官大哥却告诉我说,夏家家规有定作品不外传,所以那些画都随老师火化入葬了。”
  秦兴惋惜道:“我也听说夏家有这样严酷的家规。”
  陶思非看了秦兴一眼,道:“虽然如此,但夏先生却还有一些作品留存于世。”
  秦兴面色一变:“哦?”
  陶思非:“我打听到了老师曾经就读过的院校,亲赴佛罗伦萨数次,才得知他在海外留学期间曾出展过几幅作品,这几幅作品并未被销毁。”
  秦兴:“真的?”
  陶思非点头:“这些作品本来被夏先生的导师菲安娜收藏,但菲安娜几年前患癌去世,这些画作就传到了她女儿手里。”
  秦兴激动起来:“现在呢?”
  陶思非笑了笑:“我联络到菲安娜的女儿,跟她多次谈判,她已经同意交易,这些作品现在正在回国的路上了,我看过照片,绝对是夏骁川的手笔!”
  秦兴:“这可是大新闻啊!”
  陶思非:“的确,夏家后人的作品一旦公布,一定能在国内艺术界引起轰动。”
  ……
  数日后,A市的某私家会所。
  封闭的会客室里,一份文件被搁置在茶几上。
  一人道:“你要的东西都在里头。”
  “没想到,您会这么轻易地答应我的要求,”说话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几日前会见秦兴的陶思非,“在看到这份资料之前,我都仍然怀疑您答应与我合作的诚意。”
  陶思非对面的人稳如泰山地坐着喝茶,仿佛事不关己。
  “其实,我非常不解,就算您和我陶家一样曾受过官腾龙的迫害和打压,但这几十年来,官家也待您不薄,能给您的您都有了,”陶思非直视着面前的男人,问,“为什么在我找到你时,您会毫不犹豫得选择出卖他,钟大哥?”
  钟伯终于抬起头,嘴角浮起一丝诡谲的笑容:“你说呢?”
  三十年几前,同受XX牵连的官腾龙为自保,设计让身为官家司机的钟父顶罪,致使他父亲在街头被人批斗、活活打死,之后不久,他母亲也自缢而亡。
  那一年,老钟十三岁,他佯装受刺激失忆,被官腾龙送进孤儿院,但他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副假惺惺的面具之后,真正的恶魔脸孔。
  老钟也很清楚,自己只是个没受过任何教育的“粗人”,以他一己之力绝无可能扳倒官家这棵大树,所以,他一直在等一个机会。
  ……
  陶思非也笑了,因果报应,循环规律,世间真理。
  回宾馆后,他抽出资料细看,心中大震,心道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官林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掏出手机,陶思非约秦兴第二次会面,声称有“要事”相谈——对艺术的痴迷只是秦兴的其中一个突破点,而他的另外一根软肋,则是他的儿子,秦孟元。
  
  第135章大厦将倾
  
  早在回国之前,陶思非就托人调查过这个秦姓的太子爷,“成熟睿智、广结良友、年少有为……”他身上的几乎全是正面的评价。
  今日一见,陶思非再次眼前大亮,没想到这青年长相也极其出众。
  “陶大哥,幸会。”秦孟元微笑着上前跟他握手,一点不拘谨,“在家里就听父亲提起你在海外的事迹,崇敬不已。”
  “谬赞了,倒是小秦你,”陶思非转向秦兴,开玩笑般得竖了竖大拇指,“长得真是一表人才!”
  三个人外加双方的司机、秘书一行人簇拥着进了酒店,方落座,陶思非就跟秦孟元聊了起来,从艺术鉴赏到国内外时政制度,从价值理念到人生目标,虽年纪差了一轮,却格外地志趣相投,一时谁都插不上嘴。
  “秦叔叔,”几十分钟后,陶思非终于看向笑吟吟坐在一边的秦兴道,“小秦这孩子正是前途无量啊!”
  秦兴摆手道:“小孩子年轻气盛。”
  陶思非道:“我有个弟弟,去年刚刚从F国商学院拿到MBA学位,同样出身优渥,得天独厚,可他跟小秦比起来,真是个十足十的绣花枕头,像小秦这样有自我追求的年轻人,已经很少见了!”
  秦孟元谦逊道:“陶大哥说笑了,我还有很多地方要跟您学习呢。”
  陶思非敬了他一杯:“咱们辈分不分高低,你既叫我一声大哥,我知道的自当倾囊相授。”
  秦孟元笑着饮了,又问:“你弟也是从商的?现在在做什么?”
  “虽然学的是商业,但他做的那些事却完全谈不上‘从商’,哎,给他几年时间锻炼锻炼罢了,”陶思非似笑非笑道,“不过现阶段这小子倒是在西里忙着谈情说爱呢。”
  秦孟元问:“西里?A国皇家艺术学院所在城市?”
  陶思非问:“嗯,去过没有?”
  他正想邀请秦孟元去A国旅游,就听秦孟元道:“前年圣诞节去过的,还去看了官鸿泽呢!”
  秦兴眼神埋怨,语气却带着一丝自豪:“他念大学这几年,逢年过节也没正经在家呆上几天,光顾着到处晃荡了!”
  陶思非:“嗯,鸿泽今年还在西里念书,不止他,还有柏家那对双胞胎和唐家的小公主,呵呵,三大家族的继承人都齐聚西里了。”
  “没办法,A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教学水平的确在全球首屈一指,”秦孟元轻笑,“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