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秦 >

第132部分

霸秦-第132部分

小说: 霸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责公宣国府令法的司丞见状,一时也是乱了手脚,一面命人去取竹席让这些老兵就坐,一面寻思对策。可毕竟他的水平有限,也尚未处理过如此阵仗,自然有些应对失措。也就在他猛擦热汗地时候,只听国府门内突然有人高喊道:“国公出巡!”
    立时间。围在国府门外的或站或坐的人群呼啦啦围了上前,待看清国府门内出来的果然是头戴玄玉冠,身穿大黑国公尚服的君上嬴无敌,便齐齐躬身行礼。此时乃是战国,所讲究的理解乃是后世被称为作揖的拜礼,而非跪礼。
    尚服也就是日常穿的常服,不同与朝服和祭拜天地或觐见周王时的礼服。无敌也是展袖向众人回了一礼,煞有介事地向司丞喝问道:“吕尚,国府门前。何事喧哗?”
    听地无敌喝问司丞吕尚。之前首发讦问地老者当即一脸严肃地站出来回道:“君上。此事与司丞无干。乃是我等老卒不解君上简兵之举。特来相询。”
    “老人家竟是我大秦老卒?”无敌听来。佯装惊讶。当即上前跟老人寒暄攀谈。又命人取来更多地地席在国府门前展开。请人群中地年长者席地就坐之后。便侃侃而谈道:“诸位父老。按说咱老秦人苦盼数十载寒暑。才盼来今日收复河西故地。论理是该大征发、大备战。好好将河西之地守住才对。”
    无敌说得一句。众人都是附和:“对!对!正是这个理
    “可是!”无敌顿了顿。循循善诱道:“为何本公偏偏要在这个时候颁发简兵令呢?这是因为。此时若不简兵。只怕我老秦怕是难以守住这用老秦儿郎鲜血换来地河西之地!”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愕然以对。本来老秦就是军力不济。兵甲不齐。多年来和魏人开战都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无力收回河西。眼下收回河西了。却竟然说是不简兵便守不住。这究竟是何道理?
    见众人愕然以对。无敌便细细分析道:“兵法有云。兵贵精而不贵多。诸位父老可知。昔年河西之地便是魏国吴起练出地魏武卒夺取。这魏武卒便是魏国地精兵。父老可知。这魏武卒精兵若是跟咱老秦儿郎厮杀。一个便可敌地过咱五个!”
    “五个?”一个老兵听见此话便怒了,跳起来喝道:“君上,老卒曾跟老君上在少梁战过魏武卒,老卒一人只凭一把断剑便杀了他七个!”
    “好!老人家真乃我大秦勇卒!”无敌对这老卒竖起大拇哥狠狠的夸了一句,却又立即当头浇上一盆冰水:“可若我老秦的儿郎个个都如老人家这般血勇,也不至今日方才收复河西之地!”
    此话一出,老卒当即被一口气堵在胸口。也是,若真如你说的老秦儿郎随随便便仅凭一把断剑就杀人家七个魏武卒精锐,怎会时至今日方才收回函谷关呢?因此,原本被这老卒激起一口勇气围观群众立时被泄了气去,人群中一些曾经亲历战阵地老兵更是暗暗的叹出一口闷气。
    魏武卒强不强,只要是个秦国老兵,就都知道其中厉害。山东六国,就只有魏国的魏武卒能够用步兵将秦国的骑兵打的满地找牙,也只有魏武卒能够死死的将秦国逼在陇西一隅,看着河西膏腴之地被敌人侵占而不得寸进。
    待众人平和了心气,无敌这才继续道:“各位父老,咱们就来好好说说这魏国的魏武卒。据说,这魏武卒的精兵,每人有铁甲、铁盔、铁剑、铁戈、铁盾一套。十二石强弩一付、负矢五十个。可携带三日干粮,一日可行百里。日常操练,每日练剑、戈、弩各一个时辰,且还要负重五十斤疾跑三十里。因此魏武卒的精兵,每日伙食就得细粮一斗、肉食一斤。”
    “啊也!”人群当中立时发出无数惊叹,一斗细粮足可以让一户五口之家地老秦百姓吃上半月,而这仅仅只是魏武卒精兵的一日口粮,更别说还有那一斤肉食。有了如此丰富的伙食,魏武卒士兵的身体素质自然也就强了,说一个魏武卒能打得过五个秦军也并非是句混话。
    无敌不理众人惊讶神色,继续忽悠道:“我老秦想要守住河西,想要敌的过魏人。光靠咱老秦儿郎的血勇能行吗?事实告诉我们,光靠这一腔血勇是万万不行的。可能有人会说,咱们没有精兵,可这次不是打下函谷关了么?是,这次咱们老秦人是打下了函谷关,可这完全是侥幸。各位父老可知,若不是齐人在魏东攻下了魏军要地桂陵,并且进逼大梁,魏军不得不丢下函谷关前去救援,才让咱们有机可乘一举攻下了函谷关。”
    说道此处,无敌泪腺一酸,动情道:“各位父老可知,这次夺下函谷关,有多少老秦儿郎再也没能回来?本公记得清清楚楚,一共是两千二百一十三人。各位父老,又知有多少老秦儿郎在函谷关下致伤致残?本公也是记得一清二楚,一共是七千五百三十七人。其中有一千九百三十五人瘸了腿、有两千一百五十二人残了手……各位父老,可知道这些老秦儿郎,他们原本是可以不死、不瘸、不残的,只要咱们能给他们装备上铁甲、铁盔、铁剑、铁戈、铁盾……可咱老秦穷哇!”
    无敌说道此处,便已经开始泣不成声,而围观的老秦百姓,也是集体抽噎起来。无敌强忍着悲痛,绘声绘色地描述道:“今次攻函谷关,最先攻上函谷关,把我大秦军旗插上城头地勇士叫做白大,是县白氏族人。他只凭一把断剑便死死护住了我大秦的军旗,最后脱力战死,至死都是以身死死护住战旗……可是……可是他使地是一把断铜剑,穿的是一副烂皮甲……若是能给他穿上铁甲、使上铁剑,他便能活着回来,做我大秦的功爵勇士哩!各位父老,本公有愧哇!本公竟没能给我大秦的勇士,备上一副铁甲、一把铁剑……”
    无敌说至之处,竟是当真自己把自己感动了,当街捶胸顿足号哭起来!
    而围观众人,也无不被无敌的真情流露所感动,见国君竟为了不能给将士配备兵器甲胄而愧疚,当街嚎啕大哭,也是齐齐哭倒在地,纷纷喊到:“君上!君上!请节哀呀!老秦苦穷,怪不得君上,怪不得君上呀!”   
第一【第164章】 赳赳老秦
    一时间,国府门前哭声震天,原本被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围住的国府正门外,近千的围观百姓在口耳相传得知事情经过之后,也是被国君地悲愤感动的难以言喻,都是齐齐抽泣起来。
    自打秦简公五年,周威烈王十七年(公元前409年),吴起攻取秦河西地区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元里(今澄城南),并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郑(今华县),筑洛阴(今大荔南)、合阳(今合阳东南),尽占秦之河西地。至今已是五十余年了,老秦人至今依然能从长辈的口中得知昔日河西膏腴之地的富庶。
    陇西苦寒,地力贫瘠,众所周知黄土高坡并不是一块适合耕作的沃土,自打老秦人被周室册封在陇西后,厚道的老秦人不得不放下手中的马鞭,跳下了马背,拾起了中原民族丢下的扒犁、锄头,从游牧民族转而向农耕民族衍化。可陇西的这片土地是在太过贫瘠了,土地不生谷光长草,大片大片的荒滩和盐碱地侵蚀着人们的生存空间,年年冬天的大雪和春天的戎狄劫掠吞噬者老秦人生命和血肉。
    但上天还是公允的,它给了老秦人河西之地,这片只要刀耕火种便可丰收的膏腴之地。
    可今天,当带领他们收复失地的国君当街嚎啕痛哭时,他们才恍然明白了河西之地是怎么丢的,又是怎么夺回来的。
    是啊,老秦人穷哇!
    种地吧,老天很多时候不赏脸,收的粮食便是丰年也不过糊口而已。放牧吧。草原牧场至今已全部落入戎狄部族之手。至于什么工业、商业更是不提,而六国商人也不屑来秦国贸易,至多有些黑心的商人会以高价贩来少许地盐茶铁器,贩走的却是秦国的妙龄少女和人口奴隶。
    这些年来。老秦人的心中原来都是在拧着一根筋,认为只要大征发、大备战,人多就可以打胜仗,收复失地。可是这些年,却是屡战屡败,大战数十场,小战无数次,大胜有。小胜也有。可秦军地脚步却被魏人死死的堵在了河西之地的门外。
    原来,打不过魏人的原因并不是咱们秦人不够勇猛,也不是咱们秦人贪生怕死,更不是咱们秦人比魏人低了一头。而是魏人的兵卒都是精兵,他们有铁甲、有铁剑、有上好的兵器。有严苛的训练,还有丰富的伙食。
    原来。装备地铁甲、铁剑地魏武卒,当真是一个打咱们五个的!
    老秦人动容了。他们开始反思自己地无知。也开始渴望从国君地嘴里听到可以让他们雀跃地消息!
    不知何时。一个身穿黑色尚服地伟岸身影来到了国君面前。他双臂高举。猛然大喝道:“赳赳老秦!”
    随着这声怒喝。围在国府门前正哭得落花流水地老秦百姓突然之间似乎有了主心骨一般振作了起来。纷纷抬起头。声嘶力竭地用尽全力回应道:“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渐渐的。怒吼汇合成了一陇西民谣为曲的哀歌,以国府为中心向四周蔓延开去。栎阳城中,不论是策马巡街的公安校尉、还是沿街叫卖的贩夫,或是阴天打孩子闲着无事的寻常百姓,但凡听到这歌声的,都会停下脚步和手中的活计,一面跟着哼唱、一面向国府走去。
    “二哥!”哀歌声中,国公嬴无敌抹干了脸上的泪水,看清了这伟岸身影正是他的二哥嬴渠梁。嬴渠梁来至无敌面前,也是跪下身来和无敌紧紧抱在一起,悲道:“三弟,要怪怎也怪不到你身上。得怪二哥,得怪公父他老人家至终都没能明白这个道理,只知道征发备战,让咱老秦儿郎赤手空拳地用血肉之躯去和魏人拼命。Dao。***”
    “二哥……二哥!”听见嬴渠梁如此自责,无敌也是哽咽着不知道说什么好。其实,对这个时代来说,怪谁也是没用地。“三弟呀三弟!”嬴渠梁也是动了真情,一抹眼泪却是欢声道:“可上天有眼哇!上天看见了我老秦人所遭受地苦难,所以上天为咱老秦人把三弟你给送来,从此咱老秦人便有了指望,咱老秦人便有了指望哩!”
    看着嬴渠梁破涕为笑,无敌只觉得自己内心深处深藏着的那根琴弦似乎被一只无形手轻轻拨动起来,一种难以言喻地感觉由内向外弥漫开来,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一种终其一生都不可多得的感觉。
    正因如此,无敌暗下决心,绝不辜负老秦人一腔热血和期盼。
    旋即,无敌搀扶着嬴渠梁站起身来,示意群众人停止哼唱哀歌之后,正色道:“正因我老秦苦穷、连年征战,百姓民生不济,所以本公才决定行此简兵、精兵之策。我大秦,也要练出一只精兵来,一只堪比魏武卒的精兵,一只比魏武卒更强的精兵。”
    “好!”群众立时暴起欢呼之声。
    “可是!”无敌话锋一转,直言道:“练精兵要钱、要粮、要肉食、要甲胄、要兵器,以咱老秦举国之力,只能练三万人!所以,本公下令精简兵员,让老卒卸甲归田,并且发给他们牛羊和土地,让他们去河西耕作。如果这三万精兵练成了,就能死死守住少梁、临晋、函谷这三个关隘,那么老兵们耕作收获的粮食就能供应给咱们的军士。如果这三万精兵练不成,或守不住,河西的所有老兵就是咱老秦人和魏人死战的先锋大军!”
    “好!”跛腿老卒高喝一声道:“君上!今日有君上一席话,老卒我就是死了,也能够瞑目了!”
    无敌忙安慰道:“老人家!您老可得活好了。您还要瞧着日后咱大秦的精兵大败魏人,也要瞧着咱大秦的精兵攻进魏人国都安邑,报仇雪耻地那天!”
    “好!好!我一定活得好好的,等着瞧!等着瞧!”老卒感动得热泪盈眶。却是一抹眼泪道:“君上,老卒只求君上答应一事!”
    “老人家请说!”无敌道。
    老卒伸手中怀中摸出了一个小布口袋,递给无敌道:“君上,这五百钱是国府发给咱们老卒的抚恤,老卒家中有儿女赡养,花不了这钱,求君上用这钱给儿郎们换两副铁甲吧!”
    老人才将说完,围观的群众中当即站出了数十个老卒。都是纷纷掏出身上地钱袋。那个据说用一把断剑杀了七个魏武卒的老兵也是将钱袋送上,说道:“君上,这是咱的抚恤,就按老哥哥说的,给咱老秦儿郎换铁甲吧!再不能让咱老秦儿郎拿着脆钝的铜剑去跟魏人拼杀了!”
    哪知无敌却是伸手一推。将钱袋推了回去,斩钉截铁道:“不!这钱本公不能收!”
    “君上。这是为何?”众人不解问道。
    无敌道:“诸位,老卒抚恤,是我大秦对戍边守疆、保家卫国的秦军退役将士地褒奖,也是对那些为国征战受伤致残的老兵解除后顾之忧的福利。你们为咱大秦,为咱老秦人流了血,出了力,所以现在咱大秦就得对你们尽以道义。诸位父老,这钱今日本公不能收,日后也不可能收,休要再提此事!”
    见无敌如此决绝。众老兵很是失落。可心中却是渐渐泛起了阵阵暖意。当初这老兵抚恤发放,对他们这些为国征战却落得一身残疾地老兵而言。无疑是自打盘古开天一来破天荒地头一遭。自古以来,这天下没有任何一国会对他们这些因为伤残而卸甲归天的老兵给予什么抚恤,且这抚恤还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每月都有。
    “好!”跛脚老卒也是干脆,便将钱袋放回怀中,却是拱手作揖道:“君上,今日一席话,老卒算是明白君上简兵之意。老卒今年五十有八,家中还有一个幼子已经成年,老卒只求君上能将老卒幼子收入军中!”
    “可是家中独子?”无敌问道。
    跛脚老卒摇头道:“家中尚有二子,也是卸甲老卒!”
    无敌便道:“好!本公收了见无敌收了这跛脚老卒的幼子从军,围观群众当中不少人也是立即站出来要求收其从军。当下这原本的国府重地立时变成了热闹地参军报名点。无敌一看人群汹涌,立时招架不住,急忙让司丞吕尚出来顶缸,然后便拉着二哥渠梁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