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流 >

第35部分

明流-第35部分

小说: 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要想解决流民问题,最首要的就是解决他们地吃饭问题。要想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首要解决的就是干旱问题。徐再生虽然凭借人工降雨博得出头的机位,但人工降雨受条件限制,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旱情。
    所以徐再生提出一个极为大胆的移民计划。大家知道,此时虽然北地常年干旱,但南方雨水还是稍微充沛不少,干旱的地方也要少上很多。那么南方的南方呢?处于热带地区地越南,泰国,缅甸等地呢?
    那里在后世,可是个粮食主产基地啊。尤其是泰国的香米,更是名扬海内外。所以徐再生的计划就是,招抚所有乱民和受灾饥民,向南方移民。移民的一切费用,皆有大明慈善总会支付。凡是愿意移民的,到达南地后,皆给田数亩,三年不收赋税。
    同时为了防止当地土著的骚扰,徐再生奏请派出军队,进行南地种族聚集地迁徙。同时,对于那些冥顽不化,死不回头的流贼,派出众军,一举擒灭。如此,不需三年,不需太多兵戈,则陕甘等地,平静矣。
    至于移民带来的户数空荡问题,也无需担忧。由于北地多年开发,林木减少。所以徐再生又奏请在北地空荒之地,大力种植林木。日后旱情缓解,可从江南再次移民。同时为了管理南地百姓和土著,徐再生还奏请设立安南都护府。无需委任官员,只需派驻总督一员,带兵维护当地治安及驻守。至于民间纠纷,则有当地耆老组成临时裁判堂,进行审理裁判。如若有命案,可委任一名德高望重者为裁决长,众耆老组成陪审团,其最终意见,会决定案件的裁判结果。不过裁决长,有权反对陪审团地结果,重新组织陪审团进行重审。当然,这个机会只有一次,新的陪审团结果,裁决长无权反对。
    也就是说,徐再生企图在安南等地,试行普通法系。这样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向。
    至于土著大迁徙,有那么多手拿私掠许可证的海盗存在,徐再生可不需花费多少兵力。至于会发生什么,请参考美国当年的印第安人西进运动。
    正文 第六出 新政改革
     更新时间:2009…6…19 13:01:41 本章字数:3685
    江南督师的任命下达之初,徐再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举动,只是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军。即使火器的生产速度跟不上,也要先用冷兵器把部队组建起来。
    总督府下原有三军,升为督师府后,加上日月钱庄在各地解送来大量的金银,使得徐再生有着足够的财力支撑她的扩军计划。他把原来三军三万多人的部队,立时扩建至六军近七万人的规模。
    同时,借着江南督师的方便,日月钱庄更加广布地开到江南各个繁华都市。许多新事物,借着大明快报的影响,开始悄然在民间的萌芽生根。即使有着无数守旧的官僚士人大声攻击,但大明快报的后台是江南督师,谁敢封禁。
    再说很快,北京也出现了一种叫京师快报的报纸,据说是皇上下诏命办的。顿时所有议论声都没有了。看见办报背后强大的利益后,许多势力开始纷纷插足。
    虽然还没等到皇上的诏书,但徐再生的移民计划已经开始了。那些俘虏的流贼,除了留下一些识字的,其余全部押上海船,送往安南等地。
    伴随船队的,还有徐再生越来越强大的海军。与此同时,徐再生还用江南督师下达移民令。把安南等地纳入江南督师府的治理辖区,对当地居民实行迁移令。所有无主土地,先占先得,每人最多可得十亩良田。
    这个命令对那些海盗们也有效,如果发生当地土著反乱事件,他们还可剿灭镇压,把乱民的财产据为已有后上报,缴纳一定的财产继承税后,即为合法所得。
    这一切,都是赤裸裸的侵略和强盗式的占有,与儒家传统的礼仪道德向背离。可以想见。皇上对他的准奏必然既然通过阁臣的署名。所以徐再生根本没有打算等待诏书,直接就开始实行此计划。
    他相信,那些阁臣即使对他地行为再恼怒,谁也拿他没有办法。即使他们认定徐再生不遵圣命,是为反叛。但想要通过决议。派兵抓拿他,徐再生朝中的利益同盟体,也不会轻易答应的。
    尤其随着越来越多商贾们在徐再生的政策下获利,这些商贾们背后盘根错节的势力,也是不可小觑。他们对于利益,有时候比文人们绝对敏感。在徐再生迁徙令一发出,有许多小商贾甚至看到里面蕴藏地巨大商机,倾家荡产,变卖家财。举家奔往安南。一人可圈十亩,我家至少也有七八十人,那得有多少良田?七八百亩?
    先期开办的大学速成班第一批学员已经毕业。加入督师府的各个行政机构,使得他的政令更加迅速更加有效地被执行。许多苦苦渴求科举之路的士子们一看,竟有如此捷径可以为官,纷纷报读徐再生的后期大学速成班。
    不过这些人入学不久后发现。那些先期毕业地士子们并不是想象中地为官。更准确地说。他们都是吏员。那些威权。那些丰厚地赂金。全都没有。用徐督师地话说。他就是江南最大地苦吏。
    什么?你不相信?就要贪污受贿?好吧。很快监察司。廉政公署。乃至督师府总务司地人就会上门请你去喝茶。然后你就会被送往律法司接受审讯调查。如果你贪污地够巧妙。够新奇。还有有大明快报地记者前来采访你。然后你地大名和事件就会刊载在次日地报纸上。遗臭整个江南。
    这么做官。还有何做头?可是。这份事情做起来。地确薪俸很高。而且你做地出色。还会被徐督师向朝廷引荐。说不定就被皇上看中。进京为官也说不定。
    于是虽然有人打了退堂鼓。但对于大多数地士子们来说。他们最初读书地愿望还是非常美好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是官场这个漆黑地大染缸。让他们无处自清罢了。如果这坛缸里地水都是清水。那么你变黑。反而就格格不入了。
    所以徐再生地大学速成班三个月一届。接连开了十多届。前来报名地士子还是络绎不绝。于是徐再生把速成班地时间增至一年。并要求以前地学员定期回校进修。并要参加各种考试。如果考试成绩多次不理想。结合你地政绩。说不定就会被辞退。
    也就是说。哪怕只是个辛苦地吏员。也不是终身制地。
    看着手上拿着地五块免死铁券,徐再生简直哭笑不得。虽然上次的免死铁券拍出了上百万的价格让他很是意外,但物以稀为贵,你把免死铁券当成货物披发,哪能每块都卖出高价。
    “来人,把这五块免死铁券送往拍卖行,发出公告,就说皇上拍卖五块免死铁券,一个月卖一块。此后,拍卖行永不接受免死铁券的拍卖!”
    “还有,把拍卖所得,全部捐给大明慈善总会,就说这是皇上的意思。”
    “可是……大人,皇上在手诏上说,所得皆用于置办贡品等物。”总务司一名值班的司务官疑惑道。
    “皇上说了,你不懂,按我说的去办。另外让总务司在苏州置办一些新奇的东西给皇上送去,费用全从皇上内帑税中扣除!”
    徐再生丢下这句话就出去了,他还要安排其他事情,可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多纠缠。
    “是,是大人。”小小司务官虽然一次次被徐再生的行为惊到,但身为臣子,竟然可以不把皇上地诏命当回事,绝对是自古从未有见。
    果然不出徐再生所料,朝廷中争论许久,就是对他地移民安南计划争执不下。反对者竟然占据上风,如果不是朱由检被三年平定陕甘之乱的日程表打动,比较倾向于徐再生,恐怕此时早已尘埃落定。
    所以崇祯也没有办法,发给徐再生地诏书只好糊弄其词,命他便宜行事。
    既然便宜行事就好办了,徐再生立即召集诸将军议。命令夏广复率第一军,入河南山西,李四海率领第三军入陕西,平定流贼乱民。有降者受抚者,押往青岛等港口,立即移民安南。不愿受抚者,杀无赦。同时,韩章率领第一舰队,沿途护送移民海船,不虞有失。
    可以说,除了留下三军正在训练的新军,徐再生把他手头的所有嫡系部队,全部派了出去。他敢肯定,他的这个举动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不过皇上命他便宜行事,我只是在便宜行事罢了。
    即使会有圣旨命他收军,徐再生也有借口拖延。他此次行军,唯有迅速。只要一举把陕甘等地的暴乱之火减弱,那么届时即使撤军,流贼所留下的后患,也会降低到可以控制的水平。在上任江南督师半年后,徐再生终于开始对江南各省采取了行动。首先,命令江南各省的赋税,全部交由日月钱庄,解押京师。其次,在江南各省实行利商免税,惠农减租改革。鼓励商人地主兴办工厂,招雇工人从事手工业生产。对于各地地主佃农,根据土地情况,限定最高田租不得高于六四,耕六田四。如有违反此令者,处以重罚,乃至没收地契。
    商业和农业改革推行的同时,还在各地推广新学。不过新学的推广方式比较缓和。不强求入新学,但适龄孩童却必须入学。私塾要钱,我们新学免费,你自己选择吧。
    为了他的政策能够得到彻底贯彻,徐再生首先改组各地的军队。把所有军户所撤销,所有军户皆可从工从商从农从学,不再受限制。虽然名义上并未撤销军户户籍,但实质上军户已经名存实亡。
    另外,把各地守城军编为巡检司,负责各地的巡逻治安。所有巡检司军官,皆要来苏州接受培训训练,并有徐督师的亲自任命,并从督师府新军中委派副手,加以协助。
    三军新军训练始毕,立即派往各地重要据点城池驻守,轮流换防。同时苏州城的另外新募三军将士,也在抓紧训练之中。
    随着各地巡检司的改变,律法司和监察司也开设各地。律法司专负各地诉讼案情,把这个权利从各地知府县令手上剥夺。监察司则是监视各地官员的不法行为。既往不咎,新犯重惩。
    这样,不但在财政上,控制了各地,还从军事,政治上,极大地改变了江南的格局。可以想见,徐再生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立即就引起了巨大的浪潮。许多省的巡抚总督纷纷抗议,拒不执行督师府的命令。
    不过徐再生也没犹豫,你不执行是吧。请看,尚方宝剑在此,对不起,我也不杀你,请你给我回家歇歇吧。你要上京面圣?对不起,除了你家里,任何地方,你都不能去的。为什么?因为这是徐督师的命令。
    而徐再生的商业和农业改革,在民间的反应,却普遍较为乐观。利商免税,商人们大大欢迎,全部成为徐再生忠实的拥护者。为了这项政策能够延续下去,他们加入徐再生的阵营,帮他鼓吹改革的好处,鼓出徐再生新政的好处。总之,徐督师就是好的,你们不能反对,谁反对,谁就是与我们商人集团为敌。
    而地主阶层的反应也没多大激烈。六四田租,还在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原先大多数地主家的田租,都在五五,如今不过减了一成而已。尤其在看见几个贪婪的地主家被查出没收田产后,这些人就更加乖顺了。
    何况,徐再生不是还鼓励兴办工厂吗?咱把闲钱拿去开设厂房。什么?再免租一城,可享受免税一年的优惠。这个,考虑一下吧!
    正文 第七出 欧洲之行
     更新时间:2009…6…19 13:01:46 本章字数:4043
    整个江南地区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徐再生所在的努力,只是给他一个合适的外部环境,让他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明末资本发展,有着欧洲等国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经济社会的高度繁荣,世界白银大量涌入江南的确,所以资本发展的原始积累没有障碍。大量北地灾民的涌入,又有着大量可用的廉价劳动力。世界贸易的飞速交融,使得生产出来的商品,又有着广阔的市场。
    资本发展的所有要素全部齐备,加上徐再生又给他们创造合适的环境,江南的确的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这期间,徐再生一边集中精力扩军,因为他明白,如果没有强大军力的保护,这种良好的势头,必然会被中断。另一方面,他积极组织远洋贸易船队,扩展对欧洲,尤其是西欧的贸易。与此同时,大量引荐西欧的技术工人和学者,来江南地区讲学。
    在推广新学的基础上,他大力推广西学。明末社会本就处于一种思想极度变革的大时代,对于各类新事物接受程度比较高。只是由于朝廷的取官入仕制度还未变动,所以新学的推广,在传统士人层面很艰难。只有那些眼光超前的士人,借助徐光启等大学士的影响力,才使得新学可以勉强地维持下去。
    “报,圣旨到,江南督师徐再生接旨!”
    当督师府的人听见圣旨到来,没有发生慌乱或者意外的情形,每个人都停下手头的工作,彼此对视傻傻发愣。
    宣旨太监进府半晌,手臂托举圣旨都开始酸痛,还不见徐再生迎旨。不由暗恼地尖着嗓子道,“徐督师何在?还不接旨?”
    这时徐府中人才反应过来,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者匆匆上前,一脸歉意地道,“回禀公公。我家大人不在府中!”
    “那你等还不去找,累死咱家了,快搬来椅子,让咱家歇会。”
    “好嘞,不过公公,你可要多等些时候,因为我家大人,去的地方比较远。”
    “很远吗?哼?有京师到苏州远吗?快快派人前去寻来!”
    “是。是。是。”老者连忙恭敬地应道。“不过那欧罗巴州。应该是在西边万里之遥。比之京师。恐怕要远些!”
    静!小太监傻张着小嘴。半会才反应过来。不确定地道。“你是说。你家大人……去了欧罗巴洲?那个极西地蛮荒之地?”
    “是啊是啊。我家大人是如是说地!”
    “咳咳。那……那应该是比较远地。哎呀。这可麻烦了。那这圣旨怎么办啊!你家大人需要多久回来?”小太监急地直拍
    “我家大人才走不久。应该……应该需要一年半载!”
    小太监差点晕倒,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