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阿斗 >

第24部分

阿斗-第24部分

小说: 阿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阿斗只听到远远有两个人地脚步声传来。从脚步声踏地地力度和步伐地频率判断。来人不像是练过武地。
    “永儿。先生来了!快做好!”阿斗说完。便正襟危坐。而刘永也学着阿斗安分地坐在那里。
    门被推开。从外面进来了两个文士。这两个文士有一个共同地特点。那就是太年轻了!
    两名文士看起来才二十来岁。左边那人身穿绣纹锦袍。风度翩翩。嘴上没有多少胡子。面容宽和。头上带着一顶书生帽。手中拿着一大摞地书简。而右边那人比左边地略矮半分。一身青袍罩身。头发一丝不苟地扎了起来。一脸严肃地表情。一看就知道是那种特别认真地那种人。
    难道这就是我地老师?这也太年轻点了吧!
    一直以来阿斗都以为,像是马良、向宠等人,在刘备军中已经是够年轻的了,如今不比几年前,毕竟关张都过了五十岁,赵云也是奔五的人了,像是诸葛亮和庞统这样的三十来岁的人,在刘备军中已经是非常年轻的一代了。
    本来阿斗以为刘备会找两个大儒来教自己和刘永,可是没想到,如今自己竟然见到了两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这跟阿斗印象中那些饱读诗书大儒差距也太大了!这么年轻,能有多大的本事?莫不是这两个人是骗子把刘备给骗了?
    随后阿斗有否定了这个想法,有诸葛亮在刘备身边,只有他骗人,没有别人骗他的时候!可是眼前这两人,也太年轻点了吧!
    就在此时,左边的锦袍青年说话了:“见过两位公子!两位公子可能不认为我等。在下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费祎,字文伟,荆州江夏人!”
    而右边的青袍青年接口说道:“见过两位公子,在下董允,字修昭,南郡枝江人!今天起,我二人就负责两位公子的功课!”
    阿斗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两人!
    蜀国有四大名相,这四人全都是治国良才,至少在同一时期,魏吴两国没有人能比得上这四人,这四人便是诸葛亮、蒋琬、费祎和董允。
    特别是费祎和董允二人,曾经给后主刘禅当过太子舍人,跟刘禅的关系非同一般,在诸葛亮死后,这二人尽心尽力的辅佐刘禅,为蜀国尽心尽力。可以说弱小的蜀国能够撑到三国后期,这二人功不可没。而且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也有提到两人。
    费祎是江夏人,小时候父亲就死了。于是费祎便先往益州投奔了自己的族中伯父费仁,而这费仁不但是费家的家主,费仁的姑姑更是刘璋的母亲。后来刘备入蜀,费祎便投靠了刘备。
    历史上,诸葛亮对费祎的评价非常高,诸葛亮曾经私下里评价姜维和费祎一文一武,算是得到了自己的真传,诸葛亮临死前,曾经向尚书李福嘱托后世,说蒋琬可以代替诸葛亮为丞相,李福又问若是蒋琬死了以后找谁,当时诸葛亮回答的就是若是蒋琬死了以后,就找费祎为丞相,可见在诸葛亮心中,费祎的地位是多么的高。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人才,最后却被人刺杀而亡。如果费祎能够多撑几年,想必蜀国后期也不会出现山穷水尽无兵可用的情况。
    董允则是董和的儿子,董和原本是刘璋的手下,曾经力阻刘备入蜀,后来刘备攻取益州,董和随刘璋投靠了刘备,被刘备封为中郎将,署左将军大司马府。这左将军大司马府实际上是当时身为军师将军诸葛亮的地盘,所以说来了董和是诸葛亮的助手。
    而董允则是董和的儿子。董允为人刚正不阿,在董允在世的时候,经常劝诫后主刘禅,要说后主刘禅怕的人,一是诸葛亮,二就应该是董允了,就连当时刘禅的宠臣黄皓,在董允面前也得乖乖的夹着尾巴装孙子。
    不过历史上这两人是刘备当上汉中王以后,立刘禅为太子,才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当上太子舍人的,而且那时候这两人是刘禅专属的下属!如今距离刘备自称汉中王还有一段时间,但是这两人却已经出现在了阿斗的面前,还当了阿斗跟刘永的老师,而不是阿斗自己的专属下属!
    想到这,阿斗的嗓子一阵干涸,难道这历史又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改变了么?
    ——————————————————————————
    馋虫设计了个太极派,深得大家诟病!这个门派嘛……馋虫是肯定要写的。
    馋虫的构思当中,太极派将来会发展成类似于锦衣卫那样的东西,负责收集情报,渗透敌方势力,刺杀敌人要员,监视自己地盘上的不稳定因素……一个情报机关不是说建立就能建立的,一个情报人员也不是三五年就能够培训出来的,所以阿斗要在现在开始写这个太极派,若是等到阿斗即位以后再写就晚了!要说那种几天就成了一个情报机关,然后只见全国各地的情报纷纷而来,主角立马变成了无事不知的圣人,就连曹操老婆穿什么颜色内裤都能够轻易打听到,那是瞎扯!
    毕竟《阿斗》不是玄幻奇幻,也不是武侠仙剑,说白了《阿斗》还是一本历史小说,别看现在又很多武侠元素,但是最终,馋虫会让这些元素都巧妙的回到历史当中。
    另外馋虫改过的第一章大家可能已经看过了,没看过的馋虫在这里简介一下,改过后的第一章主要是介绍了刘禅那不明不白的前生,再新的设定里,刘禅前生还是一个大侠,不过年代是清末,抵抗八国联军的时候战死。
    对了,这是今天第二章,晚上还有一章,求下推荐!
第一第十九章 费祎的踌躇
    三国时代的授课本来就跟后世的私塾学校不一样,虽然自从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三国时代还不像后世明清时代那么重视八股文,虽然也学《论语》等儒家著作,但是更多的是侧重于理解和实践,而不是后世那样摇头晃脑的死记硬背四书五经。
    一般来说,费祎和董允两人会在上午讲课,然后留下课业,等到第二天或者第三天的时候再来检查两人的功课。
    费祎和董允所留的课业当中没有多少是死记硬背的东西,相反不少东西是需要思考完成的。而这也课业,也不一定有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
    阿斗比刘永大三岁,所学的内容自然也不一样,但是阿斗的实际年龄却是个成年人,有着成年人的思维逻辑,加上阿斗有着一千多年更加丰富的经验,所以费祎和董允所出的题目从来没有难倒过阿斗。
    但是在费祎和董允二人眼中,阿斗可就是一个天才了,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比如一道函数题,若是一个高三学生做出来的话,大家会认为是理所当然,可是若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做出来的话,大家一定会惊呼这个小学生是天才。
    而刘永则是那种乖宝宝,每次都答的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由于上课时间比较宽松,有时候费祎或者董允留下的题目甚至会留给两人两三天的时间来思考解答,这些题目刘永可能要想上一两天,可是对于阿斗来说,只需要片刻便能够解答出来,所以阿斗有了很充足的空闲时间。
    不过阿斗可从来没有闲着,在峨眉山可还有一个太极派掌门的位置等在那里呢!于是阿斗经常上午上完课,下午就偷偷的跑去了峨眉山,等到第二天晚上再连夜赶回来。虽然有些累,但是对于阿斗来说却无所谓。阿斗甚至可以用着路上的时间来修炼轻功。
    ……
    几个月的授课下来,阿斗和刘永也逐渐对费祎董允两人熟悉起来。
    这天正赶上阴天,天上笼着一层灰蒙蒙的阴云,太阳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大家只觉得这天闷的很,坐在堂上不动弹都能燥出一身汗来。
    费祎和董允两人一大早就来到了府上。但是讲了没几句。天公就下起了大雨。两人看看外面地天色昏暗。连带着屋里也暗了几分。一些老书简上地字。若是不掌灯都看不清楚。两人商量了一下。觉得今天就到这吧。于是留下了功课。然后告辞离去。
    费祎是骑马来地。而董允则是坐车来地。这天上下着大雨。费祎自然不可能再骑马回去。于是就搭了董允地车。让董允送自己一程。
    车上。费祎透过车窗看着外面雨中急匆匆地过往地人群。听着路上吧嗒吧嗒雨点子地声音。不由得想起了一件心事。费祎转过头来。开口对旁边地董允说道:“修昭。你觉得两位公子如何?”
    “很不错!”董允开口答道。
    “就这些?”很明显。这不是费祎希望得到地答案。
    董允略微思量了一阵。道:“大公子聪敏。世所罕见。我想就是那十二岁拜相地甘罗。也不过如此!二公子虽然也很聪明。但是若比起大公子来。还是多有不如地!”
    费祎点了点头,董允说的是实话。不过此时,费祎脑子的思维却飘向了另一件事。
    几个月前,有一个自称江东周善的人曾去过费家,找到了自己的族伯费仁,希望费家能够支持刘永,当时自己恰好在场,而费仁也口头答应了。
    不过这也仅仅是口头答应而已,左右逢源,才是这些大世家的生存之道,费家在也是传承了百年的大世家,自然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当中。而像是费仁这样的老狐狸,更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而这次费祎担任阿斗与刘永的老师,费家也给了费祎一个任务,那就是考察考察这两位公子到底如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公子刘禅简直可以用天才两个字来形容,费祎自问博学多才,可是也没有见过如此的天才人物。而二公子刘永虽然也不错,但是比起大公子阿斗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也正是因为这样,让费祎觉得十分为难。
    要知道刘永背后可是孙尚香和整个江东撑着。如今刘备虽然势力不小,但是还不足以跟曹操所抗衡,而诸葛亮也曾经私下向自己透露过,联吴抗曹是诸葛亮为刘备未来十年所定下的策略。
    刘禅虽然是长子,但是背后没有势力,即便是刘备立阿斗为嗣,在刘备死后,阿斗能不能坐稳江山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一直以来,在费祎眼中,刘永的机会至少有七成。
    但是,如今阿斗的天资却让费祎犹豫了。若是阿斗和刘永差不多,哪怕是阿斗比刘永聪明一点点,费祎可会毫不犹豫的靠向刘永,如果刘永上位,至少和江东方面的关系会缓和许多。但是如今,阿斗却比刘永强上太多了!
    长子原本是阿斗的唯一优势,可是如今,聪明的脑瓜又为阿斗增加了筹码,费祎甚至能够看到,在未来了几十年内,蜀地在这位少主的带领下走向辉煌,哪怕是没有东吴的联盟,有这么一位英明的主子,巴蜀也不惧怕曹操。
    费祎知道,自己都能够想到这一点,刘备又不是傻子,自然想得到。但是君心难测,刘备到底是怎么想的,心中是偏向那一边,费祎也猜不出来。
    如今,费祎和整个费家都到了一个三岔口,到底是支持其中一方还是静观其变,费祎真的很难抉择。
    “文伟,有时候,你总是想得太多一点了。”董允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费祎一愣,皱了皱眉头,此时费祎已经感觉到,董允恐怕已经猜出自己心中所想。再说了董允的父亲董和是蜀中名臣,周善应该也早跟董和接触过,所以眼前的董允怕是不必自己知道的少,想到这费祎问道:“还请修昭兄赐教!”
    董允看了不看费祎,双眼空洞的望着前方,手却指了指胸口心脏的位置。
    费祎一愣,旋即恍然大悟,董允的意思是只要问心无愧便可!这种答案大概只有董允这种刚直不阿的人才能给出,费祎无奈的笑了笑,垂手说道:“多谢修昭兄赐教。”
    ——————————————————————————————
    今天第三章送到。
    没想到这周才两天不到大家给了这么多推荐票,顶上上周半个星期的了。
    那些感谢的话话馋虫就不多说了,说来说去还是那几句,太虚了。馋虫纯爷们,自然得来点实在点的,所以今天多更一章,回馈各位支持本书的读者,也就是说一会还有第四章送上!大家要还有推荐就砸过来的,今天没有了明天砸也行啊!
第一第二十章 郁闷的庞统(四更求推荐)
    时间过得飞快,秋去春来,转眼间就遇到了建安二十二年。
    话要从两年前说起,在建安二十年的时候,曹操听闻刘备得到了西川,而汉中则是西川的门户,所以当时曹操为了遏制刘备的攻势,先下手为强,亲率十万大军征讨汉中张鲁。
    在这时候,刘备刚刚得到西川,正在安定地方和收编刘璋的残余势力,无暇顾及汉中,于是被曹操捡了便宜。建安二十年七月,曹操大军攻下阳平关,而后兵发南郑,建安二十年十一月,张鲁投降,汉中被曹操攻下。
    同样也是在建安二十年的时候,孙权向刘备所要荆州,刘备本来不想将荆州还给孙权,但是就在这个时侯曹操拿下了汉中,未免两面受敌,刘备便将长沙。桂阳和江夏三郡给了孙权。
    而后的建安二十一年四月,曹操被封为魏王,可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从此曹操也成了大汉朝第一位异性为王者。
    这一切,都深深地触动了刘备的神经,终于,在建安二十二年的时候,刘备按耐不住了,开始向葭萌关方向调兵遣将,准备进攻汉中。
    此时西川已经基本上安定下来,刘璋遗留下来的问题基本上都被解决,士兵也被刘备收编的差不多了。而荆州方面因为暂时还给了孙权江夏、长沙和桂阳三郡,孙权也暂时消停了,此时正是进攻曹操夺取汉中的好时机。
    本来刘备派人联系孙权,让孙权配合一起进攻曹操,让曹操首尾不能兼顾。但是这时候,江东大都督鲁肃却病逝了,江东水陆大军面临着一次新的整合,所以孙权并没有出兵。
    鲁肃是建安二十二年死的,这一年他才刚刚四十六岁,正值壮年,也算是英年早逝。对于鲁肃的死,诸葛亮表现的很伤心,亲自为鲁肃写了祭文,在阿斗的印象中,好像只有周瑜享受过这种待遇。
    但是从更深的一个层面来说,鲁肃是江东的鸽派,一直以来都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