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代理人-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佑捻军!袁甲三刚刚写信告诉我,经过他的劝说,直隶总督李明峰也已经投靠我军了!哈哈!这等消息算不算天大的喜讯?”
“啊?!真的?”众人闻言一惊。消息的真假暂且不论,单凭这个消息就已经够让众人震撼的了。
大清的地方官员中的第一人,一品大员、太子太保、直隶总督,百战百胜的常胜军缔造者李明峰竟然要反清了!
苏天福兴奋的道:“袁甲三在信中说,李明峰因为和奕䜣等人不合,屡屡遭其陷害,这才逼不得已而举旗反清!”
“好啊!好啊!”苏天禄和其余的十数员战将闻言都兴奋不已,连声称好。
这时站在苏天福身后的一个身穿长衫,头戴方巾的中年儒生站了出来,面带忧虑的道:“李明峰和清妖不合这倒是天下共知的事情。其手中的常胜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战力非常,据闻有以一敌十之能,连英王爷在安庆城下也吃过他的亏。他要是肯反清,确实是我军一大幸事。只不过,要小心其中有诈!”
这人名为邱青林,本是亳州一个举人。此人虽然是士子,但是却不喜欢读四书五经,偏偏愿意看各种杂书。尤其是对那些描写阴谋诡计、人心叵测的书最是喜爱。
因为他不务正业,所以考到了三十五岁,仍然是一个举人。等到他第三次落榜之时,正是捻军打到亳州之时。
邱青林得知家乡已经被捻军占领,暗想:“我学的全是尔虞我诈的东西,在科举上是肯定没出路的了!既然如此,何不投靠捻子?万一捻军得了天下,我不就是张良、刘基那般人物?岂不是比那皓首穷经要强上百倍千倍?”
于是,邱青林就投靠了捻军黑旗。
因为邱青林有文化,所以一入捻军他就被苏天福召到幕中,负责起草各种文书。苏天福在后来的多次战斗和算计之中,都因为邱青林的提醒而获胜,或者避免损失。这样一来,苏天福自然对其看重的很,最终将他抬到了军师的位置之上。地位仅在自己之下,是名义上的捻军黑旗第二号人物。
“其中有诈,其中有诈!你这话我都听过几百遍了!在你眼里无论什么事背后都有阴谋!”一个粗声传来。
正文 第一百八十章 苏天福
更新时间:2008…8…7 19:13:55 本章字数:2153
“其中有诈,其中有诈!你这话我都听过几百遍了!在你眼里无论什么事背后都有阴谋!”一个粗犷的声音传来。
邱青林闻声,不禁心中叫苦。说话的这个人正是苏天福的三弟苏天寿,此人三十余岁,脾气暴躁,心胸狭窄,不学无术。
苏氏兄弟三人,老大苏天福为人仗义,在乡里受人尊敬,所以才成为这股捻子的首领。老二苏天禄就是个平庸之人,无甚出奇之处,只不过靠着大哥的权势,才成了总黑旗的副旗主。老三苏天寿是最不争气的,根本就是个土匪,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凡是他的部队经过的地方,绝对是杀光、抢光、烧光。
邱青林立志要做兴汉之张子房,扶明之刘伯温,他的眼中又怎么能容的下这种土匪恶行?邱青林多次在苏天福面前谴责苏天寿的暴行。奈何疏不间亲,胸无大志的苏天福认为邱青林是为了争权夺利,所以才告苏天寿的黑状,也就对邱青林的举报视而不见。
后来这些事情都被苏天寿得知,两人之间就算结下了梁子。苏天寿也一直看不过,一个“外人”占据着军师的位置,这次正好趁机抨击邱青林。
“三爷!咱们现在三面是敌,一面是黄河天险。在此危急形势之下,咱们做事更应该谨慎,否则哪怕出一点差错,都是万劫不复之局!”邱青林语重心长的说道。
捻军是以亲属关系连接起来的,邱青林虽然得到苏天福的重用,但是仍然是个外人。在军中他职位虽然高,但是却不得不对这些身份特殊的人物低声下气。
“你休得危言耸听!”苏天寿满脸的不在乎,“西南方是袁甲三的十万大军,南岸是英王爷、沃王爷和苗沛霖的二十五万大军,我军正盛,何来形势危急之说?而且行军打仗,哪有必胜的事情?谨慎!谨慎!要是事事谨慎,咱们干脆做清妖的顺民得了,何必起义?”
邱青林反驳道:“李明峰虽然和清廷不和,但是他毕竟是当朝一品。他已经位极人臣,又怎么会投靠天王?”
“清妖残暴无道,有识之士无不揭竿而起。袁甲三也是当朝一品,他这不也反清了?”旁边的将领看不惯邱青林‘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出言反驳。
“你们。。。”邱青林气的面色发红,但是却词穷了。
“大爷!邱某跟随您南征北战多年,自问忠心耿耿,绝无二心。邱某这次也不多说什么了,只希望大爷能谨慎行事,千万不可轻信他人!”邱青林说完之后,头也不回的出了县衙大堂,返回自己的居所。
“哎,他就是这么个牛脾气!”苏天福看着邱青林的背影,不禁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不知道大哥为什么这么重视他,这厮连一个清妖都没杀过,也配封侯?”苏天寿说道。
“放屁!”苏天福不悦的说道,“没有邱先生咱们早就完蛋了!关羽、张飞再厉害也顶不上半个诸葛亮,你这个夯货!”
苏天寿听到大哥骂他,虽然不悦,但也不敢反驳。
苏天福知道,邱青林一走,他手下的这些人中就没有能提出稍微智慧一点意见的人了,索性也就中断了讨论,道:“邱先生说的有道理,李明峰未必是真心归降。只不过这次的事情和常胜军无关,咱们也不用防备着他!”
苏天福扬了扬袁甲三的信,道:“袁胖子来信将文祥和僧格林沁的军事部署讲的一清二楚,并且约我军于三日后共同进攻文祥。老二!”
“大哥!”苏天禄站了出来。
“三日后我亲自率四万人马北上进攻文祥,你留守!”苏天福道。
“是!”苏天禄道。
“这次袁胖子和李明峰都会配合我军进攻,此战必胜。”苏天福满面的自信,“即便李明峰是假反清也不怕,反正咱们军队也不和他们照面,打仗的时候咱们就多派出几波探子,常胜军要是露出攻击我军的意思,咱们就迅速退回禹城!咱们谨慎点没错,谁也休想害我!”
“旗主英明!”众将齐声道。
苏天福万万没有料到,李明峰根本就没想过谋害他,老李只不过是祸水东引罢了,将苏天福这个带刺的家伙交给文祥去处理。
朝廷本来打算借这次的战争彻底剿灭或者削弱地方势力,只不过被老李早一步发觉了。恼羞成怒的李明峰不再顾忌其他,也打算借这次的战斗削弱朝廷的嫡系部队。互相拆台,各凭本事!
现在朝廷的嫡系部队处于前线的就是僧格林沁和文祥两部,僧格林沁部实力太强,而且僧王对李明峰还算不错,老李就将目标定在了文祥身上。
文祥的五万八旗兵战斗力和五万捻军相差无几,要是捻子和他死磕,文祥定然会损失惨重。
李明峰现在已经和奕䜣、慈禧彻底决裂,他在保定自封官员,已经和扯旗造反相去不远。若不是朝廷现在兵力有限,得罪不起这个大爷,保定早就遭到朝廷大军的讨伐了。
同治元年八月底某日深夜,和袁甲三“约定”好的苏天福率领四万捻军星夜出城,直奔禹城北方六十里处的文祥大营!
第二天清晨,正在熟睡中的文祥就闻听鼓声阵阵,喊杀声震天。
“妈的!苏天福这是疯了!不去打人少的,反倒来攻我?”文祥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后,立刻破口大骂。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战(上)
更新时间:2008…8…7 19:13:55 本章字数:3700
文祥知道,现在不是研究苏天福为何挑上自己的时候,连忙爬了起来,点齐人马,出营观战。
文祥驻军在禹城以北七十余里处,他在此处扎下十几座大营,绵延十余里。苏天福自知兵力有限,所以只选择文祥军团西部的四座大营进行攻击。
李明峰驻扎在德州,处于文祥的西部,苏天福算计着,李明峰假如是真的反清,还可以配合他的进攻,所以才选择攻击的这个部位。
苏天福发动进攻的同时,他也派出了大批的探马,打探各方动向。令他稍感安心的是,在苏天福大军抵达文祥大营的时候,袁甲三在东昌府的军队也开始行动了。
僧格林沁因为消息的滞后性,所以至今还没有动静,苏天福估计,蒙古军速度再快,哪怕就是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但是算上集结军队,发布命令,再加上这上百里路的行军时间,恐怕也得在两三天以后才能率军抵达。
苏天福依靠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探马又回报,常胜军也没有动静。苏天福暗自算了一下,即便李明峰反清是假,但是只要袁甲三能在十个时辰以内抵达前线,和他配合攻击文祥。他们就可以在僧格林沁抵达之前击破几座文祥大营,打乱清军布局,运气好的话,甚至可以直接歼灭文祥全军。
十几分钟之后,文祥所在的主营就已经全军完成了整备。
“情况怎么样了?”文祥问道。
“捻子进攻甚猛,西部的四座大营都遭到了攻击。不过兄弟们拼死抵抗,捻子一时半会还休想攻破营寨!”文祥麾下的一个将领答道。
八旗将领都是官场上厮混的人物,油滑得很。苏天福总共出兵四万,其中还有一万人马在外围阻挡中、东部的清兵援军,发起进攻的捻军只有三万人。而西部四座大营有两万大军,还有占着地利优势,论实际局势实际上双方应该是相差无几才对。
可是满洲八旗兵养尊处优,战斗力低下,以两万人占着地利优势抵挡三万人,开战不到两刻钟,竟然显露出了颓势,实在是太过丢人。
不过,这明显丢人的事情到了文祥麾下的将领口中却变了味道,成了八旗兵英勇抵抗了。
文祥也知道手下这些兵将的毛病,暗叹一声,连忙下令从中军大营和东部六营中调出一万五千人马救援西部四营,并且连忙派人到僧格林沁大营中求援。
僧格林沁驻扎之地距离文祥大营有一百多里,文祥知道援军短时间内无法赶到,所以亲自率领援军救援,以加强士气。
苏天福特意留了一万捻子抵挡援军,这一万捻军由苏天福的三弟苏天寿率领。苏天寿虽然有许多缺点,但是在战场上他却不失为一个彪悍至极的将领,看到文祥率军杀来,苏天寿手执大刀,一马当先的就杀了过去。
捻军士卒看到主将勇猛,士气大振,也拼死向前。
两军到也算旗鼓相当,从中午杀到傍晚,各自都损失过半,虽然惨烈至极,但却没有分出胜负。
不过,苏天福和文祥都知道,此战的关键在于援军的问题!苏天福盼着袁甲三大军早些到来,文祥也盼着僧王铁骑能抓紧赶到。哪方的援军能提前赶到,哪方就能占据绝对优势。
太阳偏西,苏天福得到消息,德州的常胜军已经向此处移动。
“能看出来他们是敌是友吗?”苏天福骑在马上对报信的探子问道。
“看样子常胜军很可能是真的反清了!他们穿的都是一种奇怪的衣服,不是清妖军服!”负责情报的将领答道。
“好!看来袁胖子这次是真的立了大功了!”苏天福兴奋的说道,“哈哈!天亡清妖!天亡清妖!”
军服是一支军队归属的最明显标志之一,即便是地方团练,所穿的衣服也和绿营兵相同。常胜军使用一种新的军服,基本就算是反清了。
常胜军使用的虽然不是捻军和太平军的服饰,不过这事也在苏天福的意料之中。李明峰毕竟是直隶总督,他即便反清,恐怕也会自立门户,绝对不会屈居人下。
捻军众将得知常胜军易服,都是兴奋不已,连声道“天佑捻军”。
“旗主,天色晚了,咱们收不收兵?”称颂完毕之后,有稳重的将领问道。
苏天福高声说道:“传令下去,全军连夜猛攻,一定要在袁甲三和李明峰赶到之前拿下这四座大营,让他们看看咱们捻军的军力!别让人瞧小了咱们捻军黑旗!”
“是!旗主!”众人都高声领命。
现在的形势对捻军来说绝对是大好,所以众人都兴奋非常,常胜军反清的消息传了下去,捻军兵勇士气高涨,攻营之势更猛。
当夜子时,捻军攻陷清军大营一座,屠清兵五千。清晨,苏天福亲自率军又破大营一座,再屠清兵五千。
连破两座大营,文祥也乱了阵脚,拼了老命,将苏天寿率领的捻军打的连连后退。
直杀到第二日午时,苏天福看到文祥援军即将杀到,这两座大营已经没有希望再度攻破,而且手下人马杀了一天一夜,早已经又饿又疲,所以下令收兵回营。
文祥大军抵达之后,看到当地惨状,虽然愤怒到了极点,但是却理智的没有攻击捻军大营。捻军现在士气正盛,清军士气低落,而且清军人手不足,一旦进攻,捻军反倒会偷笑。
文祥下令连这两座大营也彻底放弃,直接率领四营残兵返回中军。回到中军大营点查之后,文祥得知这一役竟然伤亡了一万七千多清兵。
清军文祥大营。
“中堂大人!大事不好!大事不好!”正当文祥召集众将讨论如何报仇的时候,探子冲进了军帐。
文祥闻言,不禁暴怒道:“来人!把这厮给本官拖下去打上三百鞭!”
文祥此刻正在气头上,听到‘大事不好’就气不打一处来,准备直接打死这个报信的探子。
“中堂大人息怒!”
“大人息怒!”
众将见状,纷纷劝解。
怒气略消的文祥也知道,这个命令很荒谬,完全是因为自己盛怒之下才发布的。
调整了一下心态,文祥又道:“将他带上来吧!这次先绕了他,三百鞭暂记下来,下次他要是再敢妖言惑众,绕我军心,本官直接砍了他!”
探子被带上来之后,脸色虽然苍白,但仍然强打着精神说道:“常胜军已经抵达了宁津!常胜军韦志俊部正在向庆云开进!”
“什么!”文祥闻言不禁大惊。
宁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