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代理人-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起的流寇,你一追,他就跑,你掉头前进,他就在后面远远的跟着。时间久了,联军也发现他们就是捡漏罢了,也就不再理睬。
听龚橙这么说,李明峰也无言回答,只能叹了口气说到:“我也不多劝了,但是最后有一句话要告诉大哥你,所谓史家笔直,你这么做,是要在历史上背骂名的!”
龚橙听了这话,也不回答,扭头就回了营地,李明峰也跟着回去。
这时,有侦查兵来报,发现一股清军迅速靠近!
正文 第九十二章 巴夏礼来信
更新时间:2008…8…7 19:13:39 本章字数:2255
从北京方向追来了一股清军,据侦察兵估计,约有一千余人。
额尔金下令整军待战,联军迅速列阵迎敌。清军靠近之后,两军对峙。
额尔金用望远镜观察,发现清军装备极其简陋,一点火器也没有,再加上人数太少,所以额尔金通过常识认定,他们不是来进攻的。
果然,过了一会,清军派了传信兵过来。
威妥玛不在,这种翻译的事情就轮不到李明峰和龚橙,一切事宜全是交由英国人负责。本来老李认为这次的机密事情他是没有机会参与了,哪知远远看到,传信兵递过来的是一封信。
老李心中偷笑,看来还要靠自己。这些英国翻译会点基础汉语就算厉害的了,对大清那套之乎者也是一点都看不懂,到头来恐怕还是要找自己来看。
果然,不一会,额尔金就遣人来召李明峰和龚橙。两个人到了近前,从英国翻译手中接过北京出来的信件。
一看,原来是恭亲王奕䜣写的信,通篇都是华洋理当友好,中外合该通商的话语。其实,总结起来就是求和两字!
奕䜣在信中还说,附带了巴夏礼的来信,李明峰一瞧,果然还夹着一封英文信。李明峰偷瞄了一眼,看了大概的内容,然后就将英文信转给额尔金。
巴夏礼如今被囚,命悬人手,可怜的老巴也只能顺着清廷的意思写。信中大意就是:我国来此,全为通商而已,并非攻城略地,当以和议为首要。不如大军暂退通州,等恭亲王派人去议和。恭亲王这人十分明白,以我看来,合约很可能达成。
其实这封信早就写成了,不过都是英文,整个朝廷无一人认识。因为害怕巴夏礼在信中写一些意料之外的话语,所以没敢将信送出。后来经过多番搜寻,才在民居中找出几个没来得及逃跑的传教士,让这些传教士给翻译了一遍。翻译之后,一经审查,发现并无不妥之语,恭亲王就主张将信送出,进行就和。
恭亲王是主张现在就立刻求和,但是留守的其他几个大员却有不同意见。兵部尚书陈孚恩等人主张再战一场,如果失利再求和不迟。就因为内部有分歧,所以这封巴夏礼的信一直没有送出去。
直到今日,联军抵达德胜门,试探一下,发现北京城十分难攻。额尔金听取了龚橙和沙俄公使的意见,大军西移,奔圆明园方向杀去。
这一下可惊住了城内诸大员,要知道圆明园可是皇帝行宫,万万不能有损失。而且颐和园也与圆明园相隔不远,圆明园出事,颐和园恐怕也难以保住。
因为皇帝出逃太过仓皇,所以所带的人员和物品都十分有限,圆明园和颐和园还有许多嫔妃、宫女、太监在其中居住。奕䜣主政之后,害怕城内居民都逃了出去,出了大乱,也为了防止敌军攻城,所以就将九门都用泥沙砌死,内外彻底被断绝了。这一断绝,城外两园里的留守人员就无处可躲的了。
洋人如今兵锋所指圆明园,奕䜣等人真是骇掉了三魂七魄。想那洋人如果攻入了圆明园,劫掠些财宝还是其次,要是发生点什么**皇妃,太妃,宫女的事情来,那大清王朝的脸可就丢净了。
到时候,咸丰一怒,恭亲王轻则丢掉亲王衔,重则圈禁宗人府。奕䜣丢掉亲王衔,这些其他的留守大臣恐怕丢的就是脑袋了。所以原本主战的,也不再坚持,奕䜣于是就遣人拿了巴夏礼的信来求和。
再说额尔金听了龚橙的翻译,又看了巴夏礼的信,闭着眼睛考虑半响,说到:“退兵求和是不可能的,要想求和,先放联军进驻北京,否则免谈!联军现在就去攻取你们皇帝的园林,希望你们能早点给我们回复!否则这个伟大的东方园林就将在十天之内消失!”
英国翻译将话翻译了过去,清军传信人连忙记录下来,回去复命。
李明峰万万没想到额尔金竟然这么强硬,连求和都不理会。李明峰知道,要想阻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恐怕机会不多,老李连忙上前向额尔金说到:“伯爵阁下,西方的作战习惯一直是求和之后就不再进攻了啊!而且我们是为了通商而来,要求满足就可以了,何必非要结仇呢?”
额尔金说到:“不行!十月六日了,我们没有冬衣,而且火炮在冬季也很难使用,我们要尽快完成战争。联军的军舰还停在白河,我们必须赶在白河结冰之前做完一切的事情。十一月中旬我们必须全部撤退回军舰,十一月一日,这是极限,我们必须在这天之前签署完条约。”
“如果刚才答应了清国,那不是能更早的谈判吗?”李明峰不解的问到。
额尔金刚刚接待了来求和的信使,此时心中十分高兴,继续解释到:“现在我们退回通州,主动权就在清国手里了。那个恭亲王很可能在十天八天里也不派人谈判,而且即使开始了谈判,他们也会在一些问题上纠缠不清。一旦时间过长,万一谈判破裂,我们又失去了作战的最佳良机。那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
看到李明峰在琢磨自己的话,额尔金有些炫耀的说到:“年轻人!这就是计谋!我看出了他们害怕那座园林被攻占,那我就去攻占这座园林,到时候我就掌握了主动权。就可以逼迫他们接受我的一切条件!”
李明峰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本来是想劝额尔金回到谈判桌上的,谁知道竟然让额尔金给自己说服了。李明峰听完额尔金的分析之后,也不得不承认,额尔金的战略是非常正确的,自己实在是没有任何借口来反驳这个苏格兰老头。
“好了!继续出发!占领了皇帝的园林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额尔金发布了命令。
正文 第九十三章 激战圆明园
更新时间:2008…8…7 19:13:40 本章字数:3567
北京城内的恭亲王奕䜣接到了洋人强硬的回信,连忙召集留守的诸位大员来讨论该如何处理。
此刻,还留在北京的重臣有恭亲王奕䜣、九门提督文祥、东阁大学士桂良、兵部尚书陈孚恩、礼部右侍郎兼内务府大臣宝洌АI窳智吆褪けR擦粼诹吮本还蛭ㄖ莺桶死锴帕蕉日桨埽饺硕急幻饬酥埃挥凶矢裨俨渭痈卟慊嵋榱恕�
至于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北京城里多的是,不过也没有差事,也无权参加高层会议。
真正掌权的这五位大人聚在恭亲王府中密议,听了传回来的口信,兵部尚书陈孚恩先怒了:“这洋人也太过霸道!要是让他们进了京城那还了得?!”
不但是陈孚恩怒了,就是一直主和的奕䜣和桂良也感觉洋人提的条件简直是漫天要价。如果让洋人进了北京,万一他们起了歹心,想要谋取大清江山,那该如何是好?
“让洋人进京如同引狼入室,此事万万不可!”九门提督文祥说到。
“不答应洋人入京,洋人就要去攻圆明园啊!诸位大人赶紧先想个应急之策也好,再晚,恐怕就来不及了!” 礼部右侍郎兼内务府大臣宝洌В钤疲┧档健�
众人低头考虑半响,最后九门提督文祥说到:“洋人欺人太甚!丰台大营与西山锐健营尚有精兵三万,本官就择优带走两万去救援圆明园,本官就不信,这洋鬼子还天下无敌了!”
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是北京的柱石,士兵是由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子弟组成,按制都是由皇帝亲自统帅,其他人无权调动。不过,此时奕䜣是监国亲王,奉了咸丰圣旨,也有权调动这两座大营的士兵。
众人听了文祥的话,考虑了许久,洋人条件太过苛刻,实在无法答应,求和不成,也只能战了。于是,恭亲王下令,文祥率两万人马救援圆明园!
当日晚间,英法联军抵达圆明园,当时,两园尚有守军两三千人,太监宫女数百。圆明园有大宫门,二宫门两道大门,进去之后就是正大光明殿。其实,英法联军没有比较硬攻宫门,因为圆明园的城墙只有三四米高,别说用梯子,就是一个人蹲下,另一个人踩着下面的人都能翻进园内。
紫禁城的城墙颇为高耸,城外还有护城河,那是因为当时建立的时候是处于战乱年代,建城墙是准备御敌用的。而圆明园建于雍正年间,正是康乾盛世,哪做了战争准备?不但是圆明园,就是颐和园也同样,这两座园子的虎皮墙都是装饰用的,连贼都防不住,更别提军队了。
联军当然不会重视一座园林的守军,额尔金都懒的指挥,命令其麾下的格兰特将军负责进攻。
一阵火枪,宫门附近顽抗的侍卫全被击毙。联军用火炮轰开大宫门,直杀入二宫门。二宫门也抵挡不住火炮的轰击,几声巨响之后就被轰倒。
这时,从里面冲出上百个执刀的太监,试图与联军决战。哪知几百声枪响之后,这些太监全部被射成了筛子。
只用了区区半个小时,英法联军就占领的正大光明殿。
在圆明园后园的皇太妃闻讯,未免受辱,自勒而死,驻园大臣文丰也投了福海。
李明峰见到联军将外围扫清,连忙又找到了额尔金进言到:“阁下,我有个建议。这座园林内部拥有许多珍宝,一旦让士兵进去,恐怕会发生骚乱,我看不如在园外驻扎。”
额尔金不以为然的说到:“战争的事情,我比你精通,你还是做好你的翻译工作就好了。”
这时,有侦察兵前来报信,发现有大股清军来援。额尔金问明情况,得知来敌起码有两三万人,也不敢大意,连忙命令联军准备迎战。
此刻,在前方充当先锋的法军有一小部分已经进了圆明园内部,后面也因为刚才的厮杀而不成队形。现在又是晚上八九点钟,仅仅靠几个火把如何能够看得仔细?所以即使接到命令,联军仍然动作缓慢,乱做一团。
一个多小时之后,文祥率五千骑兵先到,得知圆明园已经先开了战,也不敢再等步军会合,立刻下令猛攻。
夜色漆黑,联军火炮也找不到敌人在哪,就是乱放一通,本来火枪有效射程是一千多米,但是在这个时间段,人的眼睛只能看出去三十米,枪的射程优势荡然无存。
两军一接战,洋人就受了损失。不过,火枪毕竟还是有优势,一枪击毙一人,而且三十米的距离优势,也是优势。文祥五千骑兵,在数量上,在武器上都占了劣势,厮杀了半个小时,骑兵损失过半,步兵才从后赶来。
步兵失去了骑兵的速度优势,效果更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英法联军冲入园内的士兵都撤了出来,逐渐站稳队形,清军形势更显恶劣。
火枪的排射阵容一旦摆好,即便是再多的马步军也是无用。只见一波波的清军士兵冲了过来,然后又被射死,倒在地上,李明峰心中也是不好受。这纯粹就是无谓的送死而已,即便清军再多一倍,两倍也丝毫不能再给英法联军带来伤害了。
文祥在后督军,战了两个小时之后,也看明白了,知道今天是有败无胜。但是圆明园就在前方,文祥实在不敢弃园而逃,所以只能下达命令,拼死进攻。
此刻他麾下士兵都是满洲上三旗的子弟,具为皇帝近卫,也晓得此战之重要,也拼死进攻。
厮杀到了午夜,英法联军逐渐显现出了要合围的趋势,文祥看到己方损失过半,再不撤退,仅是无谓送死而已,今日之战,结局完全出乎文祥预料,却也无法,只能下令撤军。
英法联军也有数千骑兵,此时立刻追击而去。
步兵靠两条腿逃命,骑兵是四条腿追击,满洲八旗兵又被联军从后射杀无数。也亏得洋人专注射杀步兵,才让八旗骑兵得到空隙逃回了北京城。
天刚刚放亮,文祥率军撤回北京。本来德胜门都被泥沙砌住,但是昨夜要救援圆明园,所以又将大门挖了开,文祥此刻就从德胜门逃入北京城。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城内得知文祥精锐也被击溃,重又纷纷出逃,即使绿营士兵也有许多趁乱而逃。
英法骑兵追击到北京城下,发现德胜门大开,无数百姓士兵疯狂外逃,连忙趁机攻城。此刻城内早已乱成一团,只一刻,德胜门便被英法骑兵控制。
德胜门被洋人控制,百姓自然不敢在从此门外逃,纷纷另寻他路。
恭亲王得到消息,也惊恐万分,一方面,立刻遣人释放巴夏礼,送巴夏礼去求和;另一方面,立刻调动一切可调之兵往德胜门附近阻截洋人。不过英法骑兵知道己方势单力薄,也不进攻,单单占了德胜门等待援军到来。一时间,德胜门附近数万大军对峙。
额尔金听到德胜门被占,喜出望外,分兵一半去北京城,另一半驻扎在圆明园,等待事情的进展。
十月七日午时,清军送巴夏礼等十六人至圆明园。额尔金与葛罗,普鲁斯亲自接见。这一见可好,额尔金怒发冲冠。
原本被俘三十余人,其中一大半被清国给剁了,仅剩的一十六人也遍体鳞伤。
“野蛮!太野蛮了!清国竟然赤裸裸的侵犯国际准则!”普鲁斯惊呼到。这次清国不但送来了巴夏礼等十六人,还将数百段尸体也送了来。其中的泰晤士日报的记者,都被剁成了肉泥。
额尔金气的脸色发青,立刻下达命令:“我们要给他们的皇帝留点纪念!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国际准则!”
由于法军中的一部在昨日晚间就已经攻入了园内,所以已经夺了一部分珍宝。但是额尔金本以为昨天战败之后,大清能够迅速求和,他也就不需要用一些过激的举动来逼迫清政府了。而且以后两国还需要建交,不能压迫太过。更何况,在欧洲的惯例也是取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