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医的世界你不懂 >

第14部分

中医的世界你不懂-第14部分

小说: 中医的世界你不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走,赶紧站了起来。
  孩子的父亲也抱着孩子站了起来。
  唐明远把桌子上的零食收了起来,退到了一边。
  一直在旁边实习医生也站了起来叫到,“赵老师。”
  被叫赵老师的是一个快五十的女医生,她对实习医生点了下头,看向办公室里的陌生人,唐明远包放在椅子上,笑道,“赵医生。”
  “他是程姐的弟弟。”实习医生说道。
  赵医生说道,“小程和我说了,你先坐会。”
  唐明远应了下来,赵医生看向那一家三口,特别是小男孩说道,“来这边坐,我先给孩子看看。”
  见赵医生这样好说话,孩子的父母心中都松了口气,跟着赵医生走到办公桌旁,等赵医生坐下了,孩子的父亲才把孩子递给妻子,让妻子抱着孩子坐下,自己站在他们身后。
  赵医生带的两个实习生站在赵医生的后面,赵医生一边抽新的病历本一边问道,“这孩子多大了?”
  “快七岁了。”孩子的母亲说道。
  赵医生问道,“你们家是哪里的?听着不像本地人。”
  唐明远就坐在不远处听着,其实有些人认为医生问这些是没有用处的,其实并非如此,有些病情是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或者环境的,甚至家附近有没有大型的工厂一类。
  等孩子的母亲把病情说完了,赵医生考虑了下说道,“我看看鼻科的李主任有没有时间。”说着拿起电脑,在桌子上压着的电话单上找到鼻科的打过去,“李主任?我是儿科的赵医生,就是想问下你现在……”
  等挂了电话,赵医生说道,“李主任马上过来,我也看了你们这些年的检查报告,我觉得不太像鼻炎,不过我也拿不准,让专业人士来比较好。”
  先不说最后能不能治好病,赵医生这样的态度都让这对父母放心了不少,不像是有些医院还没问几句就开了一堆检查让他们带着孩子去做,钱还算小事,孩子被折腾的不轻。
  没多久李主任就过来了,一并来的还有张黎,张黎走到唐明远身边说道,“正好碰见祁家人,师父先跟他们过去,我来接你。”
  唐明远说道,“师嫂笑起来特别好看。”
  张黎有些得意,说道,“那当然。”
  李主任已经用随身的小手电检查了孩子的鼻子,问道,“他是一年四季都流鼻涕吗?”
  “是的。”孩子的母亲说道,“而且他都这么大了还尿床。”
  李主任皱了皱眉头,赵医生问道,“是脑漏吗?”
  一听脑漏,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病,可是关系到脑子就让人有一种很严重的感觉。
  也怪不得赵医生会这样怀疑,因为脑漏的症状就是流鼻涕多,也是鼻炎的一种,而且鼻涕会越流越多越流越重,其实流的鼻涕就是脑髓,时间长了会出现健忘等脑病。
  李主任拿不准,没有回答而是拿起了男孩以往的病历翻看了起来,问道,“你们找中医看过吗?”
  孩子的父亲说道,“看过,只了几次药也没好,说是鼻渊什么的。”
  李主任看向了张黎,张黎说道,“中医的鼻渊在西医上也叫脑漏,我觉得不太像,但是拿不准。”
  “不如一起来看看吧。”李主任家中也有孩子,也希望早点把孩子治好,不用受那么多罪,现在是夏天冬天的话一直流鼻涕多难受。
  张黎见赵医生也没有反对,就带着唐明远一起过来,说道,“我师弟得了我师伯真传,我师父都说他比我强。”
  李主任和赵医生都以为张黎是带唐明远来多见见病症,又怕被他们小瞧了才这样说的,虽然没觉得唐明远这么年轻有多大本事,还是点了点头说道,“英雄出少年啊。”
  张黎看了下孩子的鼻子,又给孩子把脉,他虽然后来转了西医,可也是合格出师的,把完脉后并没有说什么,而是适宜唐明远去给小孩把脉,唐明远不仅给孩子把脉,还借来了小手电检查了一下孩子的鼻腔,说道,“伸舌头给我看下。”
  小男孩张开嘴伸着舌头,唐明远仔细看了看说道,“好了。”
  张黎见唐明远诊完了才问道,“这孩子流的鼻涕一直是这样的吗?会不会浑浊?”
  “大多时候都是现在这样的。”孩子的母亲仔细想了下说道。
  张黎问道,“还有别的症状吗?比如头疼鼻塞?或者感觉到疼痛?”
  “没有,除了老尿床。”
  开始孩子尿床他们都没当做一回事,毕竟小孩子控制不住尿床上是正常的事情,可是等孩子大了却还是这样他们就觉得不对了。
  张黎说道,“我觉得不像是鼻渊。”鼻渊的主要症状是鼻流浊涕,量多不止,常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窦区疼痛等症状,此病多因外感风热邪毒,或风寒侵袭,久而化热,邪热循经上蒸,犯及鼻窍;或胆经炎热,随经上犯,蒸灼鼻窍;或脾胃湿热,循胃经上扰等引起,“师弟你看呢?”
  “不是鼻渊。”唐明远说道,“应该是多涕症。”
  李主任和赵医生看向唐明远,唐明远心知自家师兄是特意让出机会想让他表现的,也没有拒绝他的好意说道,“这孩子鼻前庭红赤粗糙、潮润,鼻腔有分泌物,舌薄苔,脉平。”
  唐明远说的都是孩子的病症,“肺怯则肺液磅礴,肾虚则摄纳失权,尿床恐怕成了习惯,好在可以金水同治,黄芪十克、白术和防风各六克、乌药五克、山药、百合、柯子肉和益智仁各十克,喝七剂。”
  “真的假的?”忽然有个人嘟囔道,“中医靠谱吗?不是都说中医是伪医学吗?”
  作者有话要说:  案例参考《中国现代名中医》这本书。


第21章 
  这话一出,没等唐明远开口,赵医生和李主任就皱了眉头,李主任扭头看去,见说话的竟然是自家侄子,斥责道,“你不懂不要乱说话。”
  青年有些不服气说道,“我怎么不懂了?我导师说过中医都是骗人的,摸摸手腕就能知道病情?就算骗人也起码像一点。”
  李主任气的脸都红了,“闭嘴。”
  青年见李主任的模样,以为是被自己揭穿后的难堪,心中有些得意,嘴上却不停说道,“现在都要讲究科学,特别是治病救人,都是关系人命的,你们这样良心安稳吗?如果真的摸下手腕就有用,那些医疗设备研发出来是看着好看的吗?”
  “那你说应该怎么给人看病?”张黎并没有动怒,对中医产生质疑的这个青年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更难听的话他们也都听过的,当初甚至有人指着他师父的脸说他是庸医骗子的。
  青年是知道张黎身份的,虽然觉得张黎是靠着家里门路才当上副主任的,一想在他面前显摆一下,二也是不敢真的得罪了,说道,“起码先做常规检查,拍个片子、化验下血……”
  “这些他们没少做。”赵医生点了点病人带来的检查资料。
  青年根本没把那些当一回事,“谁能保证那些检查做的足够准确?再说我们医院的仪器是最先进的。”
  李主任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看过这些检查结果吗?没看过就否定了,真的是为病人考虑吗?有些检查并不便宜,让病人避免这类的重复检查花费,难道不是一个医生该为病人考虑的吗?”
  “怕花钱来什么私立医院。”青年根本不把那些放在心上,“来医院做检查不是应该的吗?”
  这话一出,孩子的父母脸色有些不好了。
  唐明远说道,“看病花钱是天经地义的,只是能花十块钱看好的病,为什么要花一百呢?”
  “你才多大?哪个学校毕业的?”青年看不惯的就是唐明远,讽刺道,“真喜欢当医生,起码多看几本书。”如果不是因为父母,他都不愿意回国,果然和同学说的一样,华国就是靠关系的,哪怕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只要关系够硬就能身居高位指手画脚的,他一个归国的高材生得不到重视,这些人偏偏去捧一个小年轻?
  青年叹了口气,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华国这样下去怎么可能留得住人才?在M国大家看的都是自身的水平,真正有学历和本事的人才能得到重视。”
  唐明远忽然笑了下说道,“难道你觉得回国浪费了你的才华?还是你觉得你有本事却没得到重视?”
  青年虽然是这么想的,却不会真的说出来,“我缺少的只是机会而已。”
  唐明远眼神扫向青年的小腹,然后又看向他的脸,说道,“也不怪你脾气这么不好,换成谁便秘了一周脾气都好不到哪里去。”
  这话一出,青年整个人愣了,倒是李主任和赵医生有些诧异地看向青年,张黎似笑非笑地看了过去,虽然师父当初被人指着骂骗子,可是后来那些人最后不都哭着求着来找师父治病吗?实力是对所有质疑的最好反击。
  李主任问道,“你真的便秘一周了?”
  青年脸色变了变,脸涨红说道,“我有点上火所以……”
  李主任皱眉说道,“怎么没去检查?”
  “小毛病。”青年嘴硬道,心中却有些心虚,这个人怎么看出自己便秘的事情,还在这么多人面前说出来,让他格外的难堪,“我自己弄了点药吃了。”
  唐明远说道,“吃的是败火的药吧?”
  青年说道,“难不成我还吃上火的药?”
  唐明远姿态悠然,甚至没有提出把脉的事情,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在青年第一句话开口的时候,唐明远就察觉他气色不对,再仔细观察下,确定了心中的猜测,“如果败火药有用的话,为什么你至今还便秘?”
  青年一时间哑口无言,唐明远说道,“你回家用连须蒜头三个,姜一块,盐三克,豆鼓十来粒,捣碎弄成饼状烘热以后,敷在肚脐上。”
  在场除了张黎,都没想到唐明远会直接告诉青年药方,就连青年自己都满脸惊讶。
  唐明远说道,“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用,只是败火的药还是不要再吃比较好。”
  李主任忍不住说道,“你看看你,再看看人家,真是……”说到最后叹了口气。
  青年满心的难堪,却又说不出讽刺的话,说人家没学历?可是人家只是看了几眼就发现了他的情况,甚至连吃什么药都猜出来了,伸手揉了揉小腹,要不等会下班偷偷去别的医院检查下?他还是信不过中医,特别药方又是蒜又是姜的,怎么都觉得不靠谱。
  李主任见到侄子低着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对唐明远说道,“不用搭理他,不管什么行业都是达者为先,最忌纸上谈兵,学历再高有什么用处,还不是个糊涂蛋。”医学上最忌讳的就是纸上谈兵和倚老卖老,“药方黄芪、白术、防风、乌药、百合、山药、柯子肉和益智仁,能给我说说为什么用这些药吗?”
  “多涕症最早见于梁代的《玉篇》,称为‘鼻鼻曲辰’,隋朝《广韵》注‘鼻曲辰’字谓,‘多涕鼻疾。’而在《诸病源候论》中称为‘鼻涕候’。”唐明远说这么多并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而是为了开解病人的父母,这个病自古就有,当时中医就能治好了,所以不用担心,中医治病从来都是有理可依有据可考的。
  “所以我不是脏小孩,我是什么侯是大官对吗?”小男孩第一次主动和唐明远说话,眼神中带着期待,“大官才会得这个病对不对?”
  唐明远蹲了下来,摸了摸小男孩的头毫不犹豫地说道,“对,这是大官才会得的病,所以你要更加努力学习才对,而不是不去学校。”
  小男孩鼓了鼓腮帮子说道,“他们都说我脏,不和我玩,老师也不喜欢我,从来不叫我回答问题,那些我都会的。”
  “那是他们不对。”唐明远知道小时候的经历对一个人的未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你看电视,侯爵是不是很大的官?”
  “是的。”小男孩使劲点头,吸了吸鼻子说道,“很大了,出来很多人都要跪下的。”
  唐明远掏出纸巾给小男孩擦了擦鼻涕,说道,“所以你看这个病叫‘鼻涕侯’,说明大官才会得的。”
  小男孩恩了一声。
  唐明远温声说道,“虽然是大官才得的病,可是也要治好才行,要不冬天鼻子多冷啊,你妈妈还要买很多卫生纸,以后病好了省下来买卫生纸的钱给你买书看好不好?以后你也好当大官。”
  小男孩大声说道,“好。”
  唐明远笑道,“药很不好喝哦。”
  小男孩拍着胸脯保证道,“我是男子汉,以后要当大官的,才不怕呢,我会乖乖喝药的。”
  唐明远说道,“好的,男子汉要说话算好。”
  小男孩点头。
  唐明远这才站起来接着说道,“这个病多发于儿童和老人身上,中医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肺肾阳虚,七窍缺温煦之照,垂髻皓首,五液缺摄纳之权。’其实就算不治,也会慢慢痊愈的。而他尿床也是因为肺肾同虚,肺金、肾水,金水同治就可以了。”
  这说的病理和治疗的方案,唐明远接着说道,“其中黄芪补气、固表,壮脾胃,脾胃一虚,土不能生金,则肺气先绝;白术补脾、燥湿;防风,发表、祛风、胜湿,如果补脾胃,这味药是很重要的;山药可补脾肺,入脾肺二经,可以补其不足、清其虚热;百合润肺,《黄帝内经素问》一书中有‘肺为涕’,涕出于鼻,润泽鼻窍,肺开窍于鼻,故涕为肺液;乌药有顺气的效果,上入脾肺,下通肾经;柯子肉有涩肠、敛肺、泻气的功效;益智仁有燥脾肾、补心肾,心为脾母,补火所以能生土。”
  唐明远说的详细,只有更多人了解中医才能使得中医有更好的发展,他不怕别人把方子学走,“中医治病是从根源来治的,有时候可能见效慢一些,却能拔出病根的。”
  小男孩的父母虽然不懂医学上的事情,可是唐明远说的清楚,他们也能听明白,更是知道好坏的,连忙说道,“谢谢大夫,谢谢。”
  而在场的医生心中却各有思量,有个实习医生说道,“怪不得当初老师让我没事多看看中医的书,我原来还没当回事,现在才意识到是自己太过肤浅了。”
  李主任看了侄子一眼,再看向唐明远心中叹息。
  唐明远忽然看向门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