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巨星重生_Ar18 >

第120部分

巨星重生_Ar18-第120部分

小说: 巨星重生_Ar1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买账就只能默默无闻。这就是这个圈子的规则,没有什么好讨价还价,跟你是不是怀才不遇、观众是不是不懂欣赏,都无关。
    可是对于这个圈子里的人来说,一味地注重他人的评价,却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心态。
    观众总是在变的,就算是再红的明星,永远不离不弃的死忠粉都只是少数。相比之下,作为一个产业想要争取的那些更大的目标群体,口味会更加善变而挑剔。观众支持你的时候,你可以肆无忌惮横行霸道。可一旦哪一天你的作品让他们不满意了,遭受冷遇甚至批评谩骂,你却没有力量来应对。
    年轻的艺人总是在想尽一切办法,让更多的粉丝喜欢自己,仿佛那些喜欢会化为实体,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进。然而想在这条路上长久地走下去,真正的力量必须来自于自身内部。
    你就是你自己。你拍的每一部戏、演的每一个角色,唱得每一首歌,都必须且只须对自己负责。
    过来人都懂这一点。而那些没有学会这点的人,大多红过一阵子,就在圈子里销声匿迹了。
    一直以来,韩竟始终以为,娱乐圈之于夏炎,只是一个太过遥远的梦想。那里太险恶、太严酷,并不是夏炎这样单纯的人能够承受的。何况以夏家对他的保护,他根本也不需要认认真真地去打拼什么。他喜欢电影,无微不至地呵护着他的父亲和姐姐,就会在这圈子里为他搭建起一座温室,让他过家家一般去玩些征战娱乐圈的游戏。
    韩竟从来没有想过,会有那么一天,这个孩子能够凭自己的力量从那温室里走出来。并且面对外界刺骨的寒风仍不会跌倒,还能以最强健的体魄,去与那些阻碍搏斗。
    然而夏炎就是做到了。短短的一年半时间,从那个会因为缆车的故障惊慌失措的孩子,成长为现在无比坚强的模样。夏奕那时曾说,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为他打造一个远超他驾驭能力的舞台。而对于现在的夏炎,韩竟无比确信,无论是金鸡奖、金熊奖、甚至奥斯卡——这世界上再没有一个舞台,是夏炎不敢去面对的。
    他守护了一年半的孩子,真的已经长大了。
    夏炎看着韩竟不说话只盯着他看,就在他眼前打了个响指,“……怎么了?我脸上有花么?”
    韩竟像是噎了一口,半晌才说:“……我只是觉得——我老了。”
    “你说什么呐?”夏炎笑出声来,往韩竟脸上拍了拍,就势又捏了两下,“瞧瞧这张脸,说你老了你那十亿镜子可要哭了。”
    韩竟稍微垂下视线,“嗯,然后——你长大了。”
    夏炎沉默了一会,仍是微笑着轻声道:“说什么呐……我这都马上20岁了,不是早就长大了吗?”
    韩竟没再说话,只是伸手为夏炎理了理额前的头发。而后夏炎那么自然地凑过来,与他交换了一个格外温柔而缠绵的吻。
    “……好甜。”四唇分开的时候,夏炎额头抵着韩竟,笑着说道。
    ————————
    1月21号,儿童基金会香港委员会正式任命韩竟为中国地区亲善大使。之后紧接着为期两周的考察团,韩竟需要全程参与。
    只跟夏炎呆了两个月不到就又要分开,韩竟走得极其不舍。夏炎倒是对依依惜别相当不以为然,笑嘻嘻地帮韩竟收拾箱子。
    “不是两个星期就完事么,很快就又见面啦。我还想说你赶紧走呢,2月放假回来就要交初稿,我现在连个大纲都还没定,导师都要被我逼疯了。放这么几天假还要写论文,还要剪德语字幕版的《父亲》,还哪有时间跟你卿卿我我啊?算我跟你打个商量,你赶紧走,啊?让我消停两天。”
    韩竟哭笑不得,“我走了之后,你吃的喝的怎么办呢?忙起来没时间做饭吧,要不要请个钟点工?”
    夏炎连连摆手,拍拍胸脯,道:“煮个泡面的时间总是有的,你放心吧,我记得多加俩蛋。”
    ……本来还没怎么担心……连吃两周泡面,胃是不打算要了么?
    韩竟临走还是特意去超市,买了不少微波加热的速冻食品回来,分成每一天每一顿要吃的小份,放冰箱里屯着。这些东西虽然营养方面差强人意,但是赢在方便不费事,微波几分钟就能搞定。这回都标好了号,也省得夏炎一忙起来真的忘了吃饭。
    跟着儿基会的行程极其顺利。一路上探访了许多特殊儿童教育机构,尝试与这些孩子们沟通交流、尽力融入他们世界的过程,让韩竟总一有种特别的心酸和感动,觉得自己真的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说起来,像这种没有媒体跟踪报道的行程,不少明星通常都只是摆摆样子而已。韩竟却能始终如一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这让不少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也非常感动。
    1月底的时候,《寒山》终于杀青了。刘锐去年在好莱坞主演的新片《秘宝奇航》在柏林参加展映,因此这边刚一结束,又要马不停蹄地飞德国。他对韩竟尤其欣赏,一早给韩竟发了邀请函,邀请韩竟同去参加柏林影展。
    当然不是为了叙旧,而是有人要见。
    《秘宝奇航》这部片子的导演名叫凯文?徳劳因,在好莱坞是拍冷兵器战出名的。这些年来,他执导大片无数,屡屡创造全球票房奇迹,捧过三次小金人奖杯,可说是世界影坛的传奇人物。
    而这位有着1/4亚洲血统的导演,始终有一个愿望——拍一部电影,来讲成吉思汗的一生。
    纵观全球影坛,已经有太多的人拍过这位史上独一无二的枭雄了。俄罗斯人拍过,日本人也拍过,为什么好莱坞不能拍?反过来讲,好莱坞几乎已经拍遍了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英雄,怎么能把成吉思汗落下呢?
    不过,在好莱坞拍摄这种纯亚洲题材的电影,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演员太难选。所有人都必须是亚洲面孔,而一部历史战争题材的片子,需要的撑得起的主要角色,可绝不仅仅是一两三四个而已。亚洲人能在好莱坞打拼出头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珍兽级别,就算把所有的亚洲演员都算上,要拍这么一部电影,恐怕还是不够。
    德劳因十年以前就已经写好了剧本,接下来就开始了无休无止的选角工作。刘锐与他合作多次,相互之间都是好哥们,不仅早早被预定了位置,还主动帮忙出谋划策,物色人选。
    这一次,他就是看中了韩竟。
    当时刘锐把韩竟的简历和作品给徳劳因发过去,大导演隔了两天,只回复了一句:请他一起来柏林。
    到底是什么看法、有戏还是没戏,倒一个字也没有说。
    说实话,就这么去见好莱坞顶级的大导演,韩竟不可能不紧张。好莱坞是他上辈子从未实现过的梦想。他现在已经站在了比前世更高的位置,要说多出来的那十年经历能给他什么指导,这回真的没有了。见面会问些什么,试镜会着重哪方面的表达,或者大导演有什么异于常人秉性和癖好,他都一概心里没数。
    刘锐可一点都不担心,只说他有那种气质和能力,绝对能够胜任。
    韩竟犹豫着问刘锐他为自己推荐的是哪个角色,功夫巨星爽朗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大汗。”
    ……呃……哪个大汗?成吉思汗么?第一主角么?
    韩竟的笑容完全僵在脸上,只觉得听这一句话好像坐了一回过山车似的,刺激得不得了。
    他在酒店里熬夜背了一晚上英语,什么“如何说地道的美语”、什么“美式口语200句”、什么“商务英语速成教程”……下载了一堆音频视频跟着练。
    韩竟虽然只读到高中,英语基础还是不错,后来进了娱乐圈自己苦学了一阵,基本上阅读唱歌日常会话都没什么问题。可他常年在中国混,一共也没几次机会跟老外去讲英语啊。这一晚上说说背背“咻”一下就过完了,下载那堆材料根本还剩一多半,他顶着黑眼圈去吃早饭的时候,心情简直跟没看完书就要上考场的小孩子差不多。
    
    第165章 大导演
    
    仨人约在早饭时见面,也并非正式的商务场合,只是随意叙一叙。徳劳因的飞机是半夜到柏林,旅途劳顿加上时差,晚上根本没怎么休息。大导演一早就来餐厅,顶着双熊猫眼,微微弓着背,脸色差得能把周围的气温拉下来好几度。他啥也不吃,往那一坐就是一杯接一杯地喝咖啡,不一会已经把自助台上的续杯壶喝见了底。
    韩竟进去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人坐在椅子里,一手端着咖啡杯,神色严肃地盯着桌面沉思的样子。大导演周围气压太低,已经天然形成了一道隔离带,周围一圈桌子都没一个人敢坐,中间那桌唯一坐了人的,俨然就是台风眼。
    这是要自己往台风里跳么……韩竟默默吞了口口水。偏偏刘锐到这时还没来,他连个给他说情的都没有。
    可是事情走到这一步,机会就摆在眼前,他总不可能转身再缩回去。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得上去说道说道,老话还讲死也要做个明白鬼么不是。
    韩竟拿了盘子盛了点吃的,沉了口气朝一圈空桌子中间走去。周围的人多少都在留意着那个自带“生人勿进”标志牌的男人,韩竟不管不顾往里闯,当时就觉得几条视线唰唰唰扎在了自己身上。
    他干巴巴地笑了两下。谁说只有中国人愿意看热闹来的?外国人还不是一样,都等着看他怎么死呢。
    他走到徳劳因的座位跟前才停下来。大导演仿佛根本没注意到有人靠近,仍是手握咖啡杯垂眼盯着桌面上的一点,紧皱着眉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难题。韩竟等了一会,略微俯下身,指了指徳劳因对面的位置,礼貌地问道:“早上好,我能坐这里么?”
    徳劳因稍微抬了一下眼睛,用那种西方人特有的友好客气答道:“当然可以。”还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韩竟于是道了谢,在他对面坐下来。这还算开了个不错的头,可紧接着,俩人之间就陷入了漫长的冷场。大导演仍是手握咖啡杯跟桌面死磕,根本当韩竟就是空气。
    对话根本进行不下去啊!
    韩竟嘴角抽了两下,分明感觉到扎在自己身上那几道视线,都多多少少带上了点嘲笑的味道。现在这个时间来柏林,大多都是电影圈里面的人,又有哪个没听说过徳劳因的大名?虽说柏林电影节官方是拒斥商业电影的,从来连个提名都舍不得给好莱坞,可再怎么说那是好莱坞啊。就算是擅长文艺片的欧洲人,谁能真心说自己一点不想赚钱、不想去好莱坞?
    估计从徳劳因进到餐厅里的第一秒,周围想上去递名片的人已经排队排到门外了。之所以谁也不敢往上冲,就是因为德导那脸实在太黑,摆明了谁上去谁就是捅了蜜蜂窝,至于是能尝到蜜还是被蛰一脸包,全看个人的运气——不过这么看起来。被蛰的概率大概有99%,能尝到蜂蜜的概率,就是那1%的零头。
    韩竟正好做了那个第一个去捅蜂窝的人。周围那些担心被蛰不敢上的,这会就多少有些幸灾乐祸。瞧瞧那个冒失鬼啊,我们都没上,就你偏偏要出风头,现在傻眼了吧?
    韩竟想到这,倒把自己逗乐了。他心里之前一直砰砰砰跳得不行,现在真正坐到徳劳因身边来,紧张反而平复了不少。说台风眼处往往风平浪静,看来这回放在大鼻子老外身上,也没例外。
    绷了整整一晚上,神经一放松下来,韩竟马上就觉得饿了。他低头开始消灭盘子里的东西,也没过分端着,该怎么吃就怎么吃,只当是一个人吃顿寻常的早餐。他边吃边拿余光打量着徳劳因。大导演还不到50岁,看起来相当年轻,身材颇为不错,身板有种西方人特有的壮实,又几乎没什么赘肉。徳劳因有1/4的蒙古族血统,不过到他这一辈,也只有从黑色头发和细长的眼睛,还能看出些许亚洲气质来。
    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最基本的能力都是观察。韩竟明显能够感觉到,在自己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徳劳因的时候,对方也在注意着他。尽管两人没有目光的交流,但是相互的注意力,都有很大一部分落在对方的身上。
    既然徳劳因浑身散发着一股“不想说话”的气场,韩竟也就顺其自然,一言不发默默吃东西。他无论动作还是神态都格外自然,等到吃完了,又稍微坐了一会,就朝徳劳因点点头,道:“那么,恕我失陪了。”
    常年围绕在徳劳因身边的,基本都是些争着抢着想要巴结他的人。特别是演员,几乎无一例外希望能从他这里得到几个好角色,因此在他面前总会显出过剩的表现欲。像韩竟这样不急不躁全程自己吃自己的、压根当他不存在的演员,徳劳因还没怎么见过。果然韩竟起身要走的时候,大导演就沉不住气了。
    “——请等一下。”他轻声喊道。
    韩竟于是又坐下来,向徳劳因抛去一个询问的眼神。徳劳因托着下巴想了好半天,开口倒蹦出一句极不标准的汉语:“泥——出背井靠氩吗?”
    ……哈?
    不谦虚地说,美国导演这中文说得可比韩竟的英语烂多了,不仅是语调乱七八糟,吐字发音也很模糊,想听清楚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韩竟无奈地笑着,摊摊手表示自己并没听懂。老外死较劲,非得不说英语,又把那句中文翻来覆去说了好几次,每次跟每次都完全不一样,说得韩竟一头雾水。
    他集中精力听了半天,总算灵光一闪,“你是想说北京烤鸭么?Peking Duck?”
    老外猛点头,“对对,背静靠氩!”还让韩竟教他正确的发音怎么读,弄得韩竟哭笑不得。
    外多人大多对“北京烤鸭”有独特的情结,似乎提到中国美食,唯一最好吃的、能统一全中国的食物就是烤鸭。事实上,莫说中国从没搞过哪道菜最好吃的评比,中国南北八大菜系,每一个菜系口味都不相同,拿来评比哪个能代表全中国,本来就是不现实的事。而这样复杂的体系,老外大概是理解不了的。
    徳劳因费了半天劲,其实是想问韩竟是否爱吃烤鸭。韩竟也费了半天劲才听明白,却没想通他这问题到底有什么深意。总说天才都是有些怪,难道说大导演不看演技,要凭一个人爱不爱吃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