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辰-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丽。。。。。。“你爸就这么教你说话的!你就是这么跟你妈说话的?!”
慕辰看到杨丽站起身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不由往后退了一步,成年人的身形给了他很大的压迫,他还是有点害怕的。
但在这个家里他从来没有挨过打骂。即使偶尔顽劣,慕文也都会好声好气地和他讲道理,爸爸和爷爷甚至都没有和他高声说过话,加上他本身的早学和懂事,老师和认识的大人对他只有夸奖从来也没有指责。
所以在慕辰心里,他认为一切事情都可以好好说,也都是可以说清楚的。
而冲到孩子面前的杨丽虽然很生气,好在还没忘记这是她回家的第二天。孩子和她不亲近很正常,所以只是站在慕辰面前反复强调指责慕辰的无礼并没动手。
正在混乱中慕文回家了。一开门就看见杨丽用手指着慕辰大声斥责,而慕辰像是受到惊吓般半仰着头死盯着杨丽,小小的身体有着些微的瑟缩。
听到开门声慕辰一下子转过头,看到是爸爸立刻扑了过去,眼里蓄了半天的泪水也一下子滚落下来。
慕文是最受不了慕辰委屈的,尤其是慕辰从小就乖得不像个孩子。他心疼孩子几个月没了妈,会惯着孩子,孩子却从不会惯着自己,一直以来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很自立,也很少会哭,即使常被老师夸奖也没有小朋友和他过不去。
这么乖的孩子现在却在哭,慕文的脸一下子冷了下来。他扔掉手中买回来的菜肉,蹲下身双手接住孩子抱了起来,一只手在慕辰背上顺着,一边柔声说,
“不哭不哭,辰辰告诉爸爸怎么回事,爸爸帮你解决。”一边冷冷地看了杨丽一眼。
杨丽的声音被这一眼看得哑在嗓子里。看到这父子俩的互动,仿佛外人再无法插入,而她就是那个跳梁小丑般的外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孩子的妈,却不曾想过孩子根本没这个认知。
她回过神简单地把事情说了一下,强调了慕辰倒衣服的决绝无礼,但在这三言两语的叙述中也发现了自己的恼羞成怒,神色开始尴尬。
慕辰已经不再哭了,但他埋在慕文的怀里不看杨丽。
慕文把孩子抱到床边坐下,声音很温和,“辰辰的想法是对的,洗小裤裤和臭袜子肯定要分开,而且自己的盆自己用,别人不经过你同意是没礼貌。”
看慕辰没反应,又说,“但是辰辰也有一点点做的不好,妈妈刚回来,还不清楚这些盆怎么用,所以她把衣服放错了。这个时候辰辰是不是该好好和妈妈说,而不是把衣服一下子倒掉?是不是也有点没礼貌呀?”
慕辰的声音有些闷,“她知道这些盆子怎么用,昨天晚上你给她讲我都听见了。”
慕文。。。。。。
慕辰没听到爸爸的回答,又接着说,“她还大声吼,爸爸你不是说有理不在声高吗?只有没理的人才会吼人。”
慕文,“。。。。。。 嗯,是爸爸说错了,妈妈不应该没和辰辰说就用了辰辰的盆,还在内衣盆里洗了袜子,嗯,还没和辰辰好好讲道理而是大声吼,嗯,妈妈应该给辰辰道歉。”
慕文温言软语地说着,又向杨丽示意。但杨丽即使觉得自己有些不对也是不会向这么小的孩子道什么歉的,尤其这还是她的儿子,就算她没养他也生了他的儿子,她的面子在哪里?
慕文看杨丽没反应,又继续对慕辰说,“但是辰辰也该好好和妈妈说一声,而不是直接把衣服倒过去,辰辰是不是也要和妈妈道个歉呀?”
慕辰声音小小的,“她先错了,她要先给我道歉,我才会给她道歉。”
杨丽终于适应了眼前的状况,“阿文,孩子不能这么惯,还我先给他道歉,他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妈?”
慕辰不再应声,只是用两只手搂住慕文的脖子,表现出了更大的抗拒。
慕文抬起眼,“孩子昨天才见到你这个妈,今天你就对她大吼大叫,你说他有没有你这个妈?”
杨丽,“。。。。。。”
慕文,“杨丽,不要因为你生了他就认为你对他有什么权利。你要学会尊重别人,这个别人包括孩子。在外面待了这么几年,你还这么没长进吗?”
杨丽只是脾气急燥,倒也并非不讲道理,现在虽然感觉很受伤,但慕文眼中的冷意吓到了她。这么几年没见面,对这个有恩于她的男人她也是很想挽回的,所以她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出来,当然道歉什么的也是不可能的。
她甩了甩手,转身走进卫生间。两秒钟后,卫生间里盆子的叮咣声,自来水冲进盆里的水声接连响了起来。
慕辰把手从爸爸的脖子放下环到了腰上,身体也放松地靠在慕文胸前,“做错了事不道歉,还生气摔东西,真没礼貌。”
慕文。。。。。。
慕辰,“爸爸,你不是说妈妈来自大城市,还是大学生,很有上进心吗?她为什么是这样的?”
慕文,“辰辰,爸爸今天再给你讲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已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所以不要用你的标准来要求别人,这样你会没有朋友,或者会很烦恼的。”
说完低下头,看看显然没听明白的孩子,“算了,这些你可能现在不清楚,以后长大了就会懂的。辰辰呀,你只要记得做好你自己就可以了,不要太要求别人,不是每个人都像我儿子那么优秀的呀。好了,宝贝先下来,爸爸去收拾做饭。”
那天过后,杨丽不再试图教导孩子。
因为没有带过付出过,这种没有共同生活所产生的隔膜,让她对慕辰本来就有一点微妙的心虚,现在发生了这样的冲突,本以为不是什么事儿的事儿却让慕文对她冷脸恶言,这让她对慕辰更加不喜。
更何况孩子其实被慕文养得很好,自己会吃饭,会洗自己的小内裤小袜子,会折被子还会帮慕文扫地。杨丽也就不再对孩子多管。
慕文本来就是很温柔的人,杨丽回来后,慕文做饭又开始以米饭为主,现在有条件一个月里吃三十天白米饭了。
早餐还是面条面片,里面卧上两个荷包蛋,这是父子俩都习惯的。杨丽早上一直是吃泡饭就咸菜,慕文觉得没营养,每天都会给她单独煎上两个溏心蛋,那是她喜欢的硬度。
中午慕辰上幼儿园不回来,家里是一定做米饭的。晚上也多是米饭炒菜,或者做些饺子馄钝葱油饼之类,那是杨丽也喜欢的面食,慕文丝毫不怕麻烦。就是爷俩吃面也会在中午时多蒸些米饭留出来给杨丽做碗炒饭。
看到杨丽回来没几天皮肤不适应这边干燥的气候时,又默默地用蜂蜜,甘油等等调配出护肤品。
这种不经意的柔情从前的杨丽是熟视无睹的,但现在失而复得之后让她珍惜心动不已,疲惫的身心在回家后都被这个男人的细心体贴熨平。
不到一个月杨丽就去了劳资报到,分进了办公室,作了一名普通文员。下班之后和慕文一起做做家务,调调护肤品,周天去村里老家陪一天慕爷爷,终于在半年后和慕文真正和好,从小床回到大床。
第16章 同学
16、同学
这样和睦的生活持续了三年,八五年慕辰上小学一年级时,厂里换新领导了,改革工资制度,产品转型,开始生产更多的民用品。
在别人还对工厂变化议论纷纷时,杨丽第一个揭了招贤榜,从稳定的办公室进入销售科,成为了一名拿提成的销售人员,开始了一年中有□□个月出差的生活,孩子和家重又撂给慕文。
杨丽大学学的是企业管理,性格中的要强让她比别人更努力,一年后她每月的销售提成就是全科第一名了,而年终奖更是比厂长还要高,成了当年工厂的一大佳话。
又一年之后她因业绩突出升任销售科副科长。当时工会赵秀兰的丈夫朱胜利也同为副科长候选人,这是在销售科的老人了,杨丽的黑马之势挡住了他上升之路。
男人虽然不说什么,赵秀兰却没什么好话,在如赵秀兰一样的大部分人眼里,杨丽就是个不安分的女人,对那么好的老公孩子都不重视,说是事业型女强人,但其实在她心里大概是自己最重要了。
这些话虽然酸得透出了几分嫉妒,但也不算说错,只是杨丽不会因此而改变什么,当然这并不妨碍她对赵秀兰一家的恶感,也因此凡是有赵秀兰掺和的事情她都会本能的厌恶排斥。
慕文深谙这一点,也就不再作声。而慕辰是早已习惯杨丽的无事生非,是的,在慕辰心里,杨丽就是那个只顾自己不会把别人放在心上的人,但那也没什么,他有爸爸就够了。
再说杨丽只是冷淡他,至少还不打骂他,高兴时给他的零用钱也不少,又给钱又不管不也很好嘛,至少这一点让徐蓉蓉和丁博文很是羡慕。
饭后,杨丽把自己打理好,从行李里取出另外两条大火腿出了门。
这是青岛特产,一根要近三十块钱,她打算去销售科长家串门,科长的妻子老家是山东的,应该很喜欢这个礼物。
慕辰收拾碗筷。慕文把杨丽的行李箱打开,化妆品看看都还没有用完,就整理了一下继续放在箱子里,这是杨丽出门时带得那套,大部分都是慕文所配制。
其余的衣服,把干净的拿出来挂在柜子里,脏的外衣放进洗衣机开洗,内衣和不经洗的裙子泡在水盆里。
没有给爷俩的礼物,事实上,也只有最初的几次出差杨丽给慕辰买过衣服和鞋子,给慕文买过皮带和钱包。
也许是慕辰没有表现出十分的惊喜,慕文更是让她不要买这些,省下来在外面好好吃饭,车次不合适了就去开钟点房休息,而不是舍不得钱在车站硬熬着,这种费用厂里是不报销的。
慕文还反复说过让她住好一点的宾馆,小招待所安全性差,她一个女人要小心,超过报销标准的部分自己家里添上就行了等等。。。。。。这种种不积极的语言打击了她的热情,让她在以后的时间里再没给这爷俩专门买些什么。
当然特产还是会买的,比如这次的火腿,只是比起带给家里,她更经常地会用这些特产和领导走动而已。
也会买衣服,但不是给慕辰而是给一些领导的家属孩子。奇怪的是,杨丽给慕辰买的衣服不是大就是小,要不就是不合慕辰的眼,但买来的裙子围巾和一些小首饰却常常精美非常,都会受到很热情的欢迎,是很好的外交礼品。
慕辰第二天早上没在家吃早餐,他把火腿切了厚厚的三大片装进袋子里,在路上买了三个白饼,请卖饼的师傅把饼劈开把火腿塞了进去,到了学校给了徐蓉蓉和丁博文一人一份。
这是昨晚就和慕文说好的,天气还热,即使是咸火腿,没有冰箱也不能久放。同时也说好,下午给余勇带一份过去,才不过两天没见,爷俩都有点放心不下这个小屁孩。
徐蓉蓉是慕辰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的同桌,同时也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是个快乐的小话痨,什么时候都能听见她的叽叽喳喳,不过她学习成绩很好,又热心,在班里很有人缘。
她的父母都是xx厂的普通职工,对女儿也是放养,但家里环境宽松和睦,一家人总是开开心心的。
丁博文相比就内敛许多,他的父母都是本校的老师,父亲是初中部教物理的丁老师,母亲就是教他们数学的胡老师。
小学里老师带班总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周而复始,但听说胡老师为了亲自带丁博文,硬是把带了四年准备升至毕业班的上届放弃了,那时小学还没有改成六年制,五年级算是很关健的一年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她要从一年级带起,五年级就只能换上那个刚毕业分来准备带一年级的小姑娘。
因为是子弟学校,家长对老师不像一般的学校那么敬畏,这件事当时被许多家长老师诟病。对于家长来说,这很不负责任,对于其他老师来说这是不信任,但胡老师还是一意孤行了。
这同样给了丁博文很大的压力,毕竟他的妈妈常常会强调这件事对她的影响——连续几年评先进都没她的份。
可能是当老师的职业病,胡老师对待丁博文很严历,就像她对待学生一样,甚至更严苛,至少她不会随便对学生体罚,但对自己的孩子就完全不用顾忌了。
而在家中丁老师很少发声,因为他的反对会激起胡老师更大的反弹。
如果丁老师说孩子还小,钢笔字一天写上一篇就可以了,胡老师就一定要丁博文每天写两篇,还把她不满意的作业撕掉让重写。如果丁老师再次反对,胡老师就会大吵大闹大哭,两父子只好噤声。
在这样的压力下,丁博文一直保持年级第一的成绩,同时他还学着书法,学着小提琴,这是胡老师多方打问给他找的老师。彼时专业的兴趣班很少,就是有,一般也是学手风琴居多,但丁博文就是这么的高大上。
曲高和寡,再加上胡老师对他的全方位监控:比如可以交慕辰这样的朋友,因为慕辰本身足够优秀,虽然杨丽非议多但也很强,而慕文是个十足的好人。但不可以交班里那些调皮学习差的孩子,家境差的不上进的也不行,等等。
丁博文就这么被高冷,被内敛,上了几年学朋友就两只,徐蓉蓉还是被母亲勉强通过的,这娃虽然家境一般,但学习好,品行也不错。
带到学校的饼徐蓉蓉吃了一半,丁博文则是因为在家吃过早餐而吃不下去,但他也很认真地谢过慕辰。
慕辰人缘好,看他给丁博文和徐蓉蓉推荐新式早点,就有几个同学不客气地围过来,慕辰就把自已的那份又掰下一半分给两个同学,然后拿过丁博文的那份也是如法炮制,嘴里还念着,“这可是丁博文请客啊!”
听说饭要抢来吃才香,最后,在第一节课后,连丁博文都把那半个饼吃下去了。
第三节课后,坐在最后一排的大个子体育委员刘小刚过来约球,“慕辰,下午放学去踢球,一班上次输的不服气,约我们再比一场,记着把你爸给你买的新足球带来!”
慕辰爸爸给他买了个真皮的新足球,要五十多块呢,比学校那些软蹋蹋的旧球好太多不说,更不用放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