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小花匠的农园生活 >

第2部分

小花匠的农园生活-第2部分

小说: 小花匠的农园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如同村名一样,村子里面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陈姓和宝姓的人家。
  以村中心的那条小溪为界,东边生活在地势较高坡地位置上的基本都是陈姓人家,西边生活在土地平整位置上的则都是宝姓的人家。
  小溪西侧的宝姓都是蒙古族,据说祖上在旗,有族谱有家庙。
  按照宝家族谱的记载,这一支的宝姓是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的后代,属于“黄金家族”的孛儿只斤氏后裔,最开始居住在现今内蒙古,清初的时候迁居到此。
  而小溪东侧的陈姓则是民国时期闯关东过来的关内汉族,因为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流离失所,陈家家堂内编修的那本家谱对于迁徙之前的事情所记载的并不多,只是提到这一枝的陈姓应该是从山东那边迁徙过来的。
  据说在建国之前,两姓村以村中的那条小河为界,是两个村子,分别是宝家村和陈家村。
  后来因为土地水源等等问题,二个村子合二为一,成为了现在的两姓村。
  周全的家修建在小溪的西侧,归属的却是河东的陈姓。
  周全的爷爷当年逃荒到这边,娶了陈家村末支家的大女儿,也就是周全的奶奶,从此在这边落地生根养儿育女。
  家堂就是村中人家供奉和祭祀祖宗牌位和家谱的地方,家庙的功能和家堂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两姓村的人家为了分辨宝家与陈家,所以对两家的祖庙做了特别的区分。
  如果按照古时的规矩,如同周全爷爷这样因为娶了本家的女儿而留在村子里的老人去世之后是没有资格在陈家的家堂里面供奉牌位的,因为不论是周全的爷爷还是他的后代都不姓陈。
  除非和大表舅家的小姨奶那样招了上门女婿,否则异姓的男性死后想要进入别人家的家堂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陈家的人感念周全爷爷当年无私的对陈家人的帮助,所以很早之前就说过,周全爷爷的这一支族系,只要愿意就可以进入陈家的家堂里接受香火供奉。
  在周全这一代人看来,什么香火供奉的,人死如灯灭,那都只是后辈们用来寻求心里安慰的一种仪式而已。
  但是对周全爷爷那一辈的老人们来说,这真的是一种代表认可与归宿的荣耀。
  在家堂里面给爷爷奶奶,老爹老妈上过香,嘀嘀咕咕的念叨了一阵子之后,周全心满意足的从里面走出来。
  回家的路上,快过桥的时候周全碰上两姓村现在的村长,文礼哥家的大表舅。
  两个人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先认出了周全的大表舅就高声的对他说道:“阿全,正好遇到你了,不然我还得到你家去找你。你小姨奶知道你回来了,特意抓了只老母鸡给你炖了,走,到我们家吃饭去。”
  被力气很大的表舅抓着走的周全眯着微微近视的双眼,随着对方的力道快走了几步之后突然想起什么说道:“大表舅,等一等,我先回家取些东西。”
  “哦,那你快一些,家里的蘑菇炖鸡马上就出锅,那道菜趁热最好吃。”
  “嗯嗯,知道了知道了,你们肯定还会给我留着鸡腿的。”
  “哈哈哈,你小子从小就爱吃,长大了也还是没变,放心鸡腿肯定还是你的,两条都是。”
  匆匆赶路的周全回到家中,快速的将自己的行李打开,从里面翻出茯苓夹饼和好几条中南海香烟。
  这些是周全特意从帝都背回来的当地特产,带回村里给乡亲们尝一尝的。
  茯苓夹饼一会都给带过去,小姨奶爱吃这种软软糯糯的东西,中南海则带过去两条,剩下几条留着拆开成盒,分给村子里的老少爷们。
  其实周全是不抽烟的,但是村子里面的老烟枪却是很多,所以周全觉得比起名满世界的帝都烤鸭,这种一百多块钱一条的帝都香烟应该会更受大家欢迎。
  眼看天就要黑了,抱着礼物出门的周全一脚跨出大门的时候却又折返回来,特意把自己屋子这边的窗户给关上了。
  在东北即便是已经四月下旬,晚上的气温也时常会跌落到只有几度而已,周全可不想回来之后发现自己的宝贝吊兰被冻伤。
  赶在天黑之前,周全来到了河东的小姨奶家,可他还没等进门,就被几只‘拦路虎’给挡住了。
  一群挥舞着翅膀的大白鹅,从周全接近陈文礼家的院子开始就啊呀啊呀的叫个不停。
  后来见到周全不顾它们的警告,依然想要进入院子,领头的那只大公鹅立即从休息的地方一摇一摆的快速跑了出来。
  只见它夹紧翅膀,伸长了脖颈,鹅头低垂下来,与颈部形成一条没有任何弧度的斜线,眼睛则是牢牢的盯在周全的身上一副凶相毕露的样子。
  周全见状立即停下脚步,从小在村子里面长大的他当然知道这是大公鹅进攻之前的征兆。
  不要小看了看家的大鹅,在东北一只好鹅比的上一只好狗。
  尤其是有护窝习性的大公鹅,对陌生人接近的时候警惕性非常高。
  周全小的时候曾经因为调皮被大鹅扦到过,扦这个字在东北是个动词,意思是被鸡鸭鹅等禽类用嘴啄过。
  在周全小小的记忆当中,大鹅扦人可疼了。
  它可不是叼一下就松开,而是夹住一块皮肉,牢牢的叼住,左右摇头使劲的拧。
  大家都知道被捏住一块皮转圈拧的感觉吧,就是那样的一点都不差。
  当时小周全被大鹅欺负的痛哭流涕,从此就留下了心里阴影,对那些嘴巴扁扁脖子细长的东西,只要是看到了就绕着走。
  刚才在院子外面听到鹅叫的时候,周全后背的汗毛嗖的一下就全部炸了起来,要不是想着现在天黑了大鹅很可能视线不好,他早就扒在门口向里面求救了。
  听到院子里面的声响,大表舅披上外套出来查看,一眼就看到了表外甥被自己家的大鹅拦住严重警告的画面。
  猛然想起来周全这小子怕这种东西,大表舅立即快步跑过来呵斥道:“走开,走开,没长眼的东西,家里人也拦,没看见虎头一声都没出吗?”
  虎头是大表舅家养的一条看家狗,周全上高中的时候抱回来的,现在已经很老了。
  这条老狗还记得周全的气味,所以在他上门的时候只是在狗窝里面抬起头看了几眼,耸动了几下鼻头之后就又重新趴回去了。
  听到主人叫自己的名字,老虎头睁开眼睛抬起头,望着主人的放向。
  见主人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叫它过去的意思,老虎头舔了舔两边垂下来的上唇,又重新把大头搭回自己相互交叉的前肢上。
  被主人呵斥的大公鹅明显很不甘心,它摇摇摆摆翘着尾巴往回走的时候,拳头大的鹅脸上满是对周全的蔑视和不屑。
  被大鹅鄙视了的周全:。。。。。。。。。。


第3章 老母鸡炖红蘑
  垂头丧气的周全随着大表舅一起进到屋子里面,厅堂东屋的灶台旁,周全的小姨奶正在往灶台里添柴火,而他的表舅妈则守在厨房里切肉、切菜。
  听到有人进屋,周全的小姨奶抬起头,一看是周全,快要八十岁的老人家,笑的满口假牙都露出来了。
  个子不高的老太太小心的从坐着的草蒲团上站起来,小碎步迈的非常急,向着周全这边走过来。
  周全见状赶忙迎上去,他知道小姨奶年纪大了腿脚开始有些不太方便。
  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见到周全的老太太用手在周全的脸上摸来摸去,一边叨叨着瘦了瘦了,一边用手背抹了抹自己的眼泪。
  周全奶奶没的早,父母在他小学的时候也因为单位事故离开了。
  有段时间周全基本上就是在小姨奶家长大的,所以老人对他这个外甥孙子疼的很,一点都不比自己的亲孙孙差。
  将带过来的茯苓夹饼递给老太太,香烟则塞给大表舅,周全搀扶着小姨奶往里屋走,一边走还一边安慰老人道:“小姨奶,我是长大了不是瘦了,脸上只是没了婴儿肥多了些轮廓而已。”
  老人闻言用粗糙的手又摸了摸周全的脸,不太相信的说道:“明明就是瘦了,我上次摸到的时候还是肉肉的。幸亏我给你炖了老母鸡,一会记得多吃一些。”
  在村子里面母鸡是要比公鸡珍贵的,因为母鸡可以下蛋。
  以前经济不好的时候,村民们家中的油盐酱醋可都是指望着母鸡们下蛋换回来的。
  而且在老一辈人的眼中,老母鸡是最补身子的,比那些养到一两年就杀掉的公鸡有营养多了。
  因而在这边下蛋老母鸡是用来给媳妇坐月子,或者家中病人调养身体的。
  虽然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吃鸡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在小姨奶的家中,唯独周全登门的时候,小鸡炖蘑菇里面的那只鸡会是小姨奶亲自挑选的家养老母鸡。
  扶着小姨奶进了屋子里,周全看了一眼问道:“咦,文礼哥还没回来。”
  夹着烟跟进东屋的大表舅文闻言说道:“他开的那条线最后一班车要六点多发车,每次他开晚班回家都得快八点,咱们不用等他。”
  “那么晚,时间很长吗?”
  “长倒不是很长,他们上下午倒班的。咱们市跑郊外线路的公交,就数他们那一趟线忙,人多时间还晚。”
  说话只见周全已经把自己带过来的茯苓夹饼拆开一袋,取出里面米白色巴掌大的夹饼递到小姨奶的手中说道:“姨奶,这是帝都那边的特产,茯苓做的夹饼,听说很养身子的。”
  另外一边大表舅也没和自己的外甥客气,拿着中南海的烟条看了看说道:“好家伙,这是中南海?以前可是只听过从来没见过的。听说中南海里的那些领导们好多都是抽这个,我尝尝这啥味?今天托你小子的福,我也享受一把中南海老领导们的待遇。”
  可惜还没等大表舅把烟条拆开,在厨房准备晚饭的表舅妈突然走近房间出声说道:“老陈,家里面酱油没了,你快去村口二龙家买些回来,我一会炒菜要用。”
  宝二龙家开着村子里面唯一的一间杂货铺,当然二龙不是真名,只是个大家混叫的小名而已。
  周全闻言表示自己可以帮忙去买酱油,舅妈忙说:“不用你,你不知道买什么牌子的,还是让你表舅去。”
  周全闻言搔搔头没多说,他记得宝二龙家经营的酱油貌似只有两种,一种是那种乡下作坊自己勾兑出来的散装酱油,另外一种则是他们市内自己酱油酱菜厂生产的一种塑料桶承装二升装酱油。
  市里酱油厂生产的大升装还算好的,虽然比不上名牌产品味道鲜美,但好歹是经过审核检验的常规产品。
  散装的完全就是咸盐加水加色素块勾兑出来的,吃起来味道除了咸之外其余的什么都没有。
  所以这两种酱油有什么好挑的?难不成是自己多年没回来,宝二龙家的那间杂货铺又进了新货?
  想想也是有可能的,毕竟与其他的村子相比,两姓村的经济条件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杂货铺那边扩大经营也算合情合理。
  陈家大表舅乖乖的按照媳妇的吩咐出门买酱油去了,周全趁着这个机会将一块茯苓夹饼塞入了表舅妈的手中。
  “大舅妈你也尝尝,这是帝都那边的特产。”
  大舅妈闻言在茯苓饼上咬了一口说道:“味道挺淡的,老太太应该很爱吃。”
  大舅妈这句话说的太对了,只是几分钟而已,周全的小姨奶已经吃完了第一块茯苓夹饼,现在很自然的在吃第二块。
  周全见状笑了笑把剩下的茯苓饼都往小姨奶那边推了推却对着他表舅妈说道:“大舅妈,文娟这几天回来吗?我在帝都买了两套化妆品,一套适合你另外一套是给文娟的。不过行李太多我就托快递帮忙邮寄,地址写的是文娟的工作单位,估计明后天就能到,到时候你们试试好用不。”
  陈文娟是陈文礼的妹妹,周全的表妹,初中毕业之后在市内读的卫校,毕业了进入县医院成了一名护士。
  周全与这个性子活泼的表妹关系很好,所以临走的时候直接微信告知对方,就把要送给她和表舅妈的礼物打包邮寄回来,省的在行李箱里面挤挤摔摔的。
  表舅妈闻言笑着说道:“阿全就是心细,文礼那个臭小子才不会管他老妈老妹用什么化妆品的。你去年给婆婆邮寄回来的那个补骨头的药吃着很好,婆婆说骨头缝不那么疼了。”
  小姨奶上了年纪之后患上了关节炎,周全从小表妹那边知道后,就买了硫酸氨基葡萄糖和钙片给老人邮了回来,他有有一位同事的父亲是大医院的骨科大夫,说这两种东西对治疗和缓解骨关节炎是有效的。
  “那太好了,医生说钙片要常吃,那个氨基葡萄糖一年吃上两三个月就可以的,明年我再给姨奶送过来。”
  “不用,我们都把包装留下了,等要吃的时候拿着包装到街里的药店,或者你妹妹的医院去开就行。”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院子外面的路上响起了嗡嗡的声音,没一回儿一辆载着两人的电动摩托车就行驶进来。
  趴在门口狗窝的虎头这一次依然没叫,而是从狗窝里面缓缓的走出来,向着车上载着的两个人慢慢的摇尾巴。
  拎着酱油和酒,陈家的大表舅和文礼表哥两个人一起走进了屋子。
  “咦,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下班?”
  看了一下屋子里面的老式挂钟,表舅妈向着自己的儿子问道。
  “同事知道咱们家今天回来人,帮我顶班所以就早回来了。”
  “这样也可以?太麻烦别人了。”
  “不麻烦,想当初他老婆生孩子,我也替他顶了不少班的,谁没家里有事的时候,相互帮一下很正常。”
  “哦,既然这样你陪着阿全说说话,我去厨房把菜炒了。”
  表舅妈干活非常的麻利,除了婆婆亲自照料的那一锅小鸡炖蘑菇外加锅贴饼子之外,四道炒菜一道拌菜表舅妈弄好只用了半个小时。
  陈家表舅将炕桌放到平时吃饭的位置,周全和他表哥一起抬着一个圆桌面,将它盖在下面的方形炕桌上。
  安置好圆桌面之后,兄弟两个又去厨房帮着传菜。
  酒席之上多日未见的亲人们相互聊着近况,小姨奶把老母鸡的两个鸡腿都给周全夹了过去,看的陈文礼在一旁假模假样的摇头叹气。
  其他人见状哈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