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小花匠的农园生活 >

第87部分

小花匠的农园生活-第87部分

小说: 小花匠的农园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钙羊肉、茼蒿娃娃菜拼盘、魔芋粉、蟹子福袋,阿焵,你的本店老四样。”
  “谢谢陆姨,麻烦你了。”
  “不麻烦,你能常常过来吃,我就很开心了。”
  老板娘离开,熟悉这里一切的宝大厨将蔬菜、魔芋粉和蟹子福袋都丢进汤锅里面炖煮,把留下的高钙羊肉向着周全那边推了推说道:“那些东西都得煮一会才好吃,羊肉直接涮就行了。”
  所谓的高钙羊肉,就是在包羊肉卷的时候,有意的往里面添加了脆骨,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口感,还能加强营养。
  常吃羊肉爱喝羊汤的周全对羊货很挑剔,这家的这盘高钙羊肉,好吃倒是真的很好吃,但还在预料之中,对周全来说没啥太多的惊喜。
  蔬菜和魔芋粉也是一样的,茼蒿清脆微苦,娃娃菜干脆清甜,魔芋粉脆弹挂汁,都是很好吃的东西。
  宝大厨这店内老四样里,又给了周全惊喜的是那份蟹子福袋。
  蟹子福袋真的很有福袋的样子,把豆干切掉一个边角,做成口袋的样子,调好味道的蟹黄蟹子填入其中,在用韭菜丝系住袋口,一个像模像样的蟹子福袋就做出来了。
  因为里面填的是生东西,因而蟹子福袋入锅之后很是炖了一段时间,当周全把它们夹出来送入口中的时候,顿时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福袋的豆干是一种非常挂汁的食材,其吸汁的能力一点都不比粉丝差,吹凉了之后连同里面的蟹子一起轻轻的咬上一口,高汤豆腐配蟹滑的奇妙感觉顿时充盈口中。
  豆制品的香味、汤汁的鲜美、蟹黄的鲜滑和蟹子那嚼过之后一粒粒在口中爆开的感觉,混合在一起之后简直说不出的神奇。
  从来都对螃蟹很是不感冒的周全,这一次居然守着蟹子福袋埋头猛吃,连桌上的煲仔饭是什么时候被送上来的都不知道。
  坐在另一侧的宝大厨,一边用勺子拌着煲仔锅里面的饭菜,一边笑盈盈的看着周全,仿佛能欣赏他吃东西,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不管那些食物是不是自己做的。
  当吃的嘴角全是油印子的周全抬起头的时候,正对上了宝大厨带着笑意的双眼,让他感觉很是不好意思。
  比起周全宝大厨就自在多了,喂饱周周是他的责任,很快一碗满满的腊肉、腊肠煲仔饭就被递到了周全的手中。
  和北方的稻米不同,这一锅煲仔饭用的是南方常见的长条细米。
  油润晶亮的细米,搭配上切成薄片的腊肠和腊肉,在加上一点点锅巴,一勺子舀起来,全部送入口中,香甜脆软越嚼越有味道。
  “嗯嗯,好吃,腊肠是甜的,腊肉也带着甜味,就连里面的米粒也是甜甜的,穗州人这么爱吃甜吗?”
  “这边的甜味就和咱们家乡的咸味一样,是一种基本味道,菜、饭、汤、甚至腌制的腊味,甜都是必比可少的一种味道。”
  “原来如此,可是皇上皇这个名字好奇怪,有什么寓意吗?”
  “因为陆姨制作的这款煲仔饭,里面用的腊肠是皇上皇家的,那可是知名品牌,当然也亮出来让大家看到。”
  “原来如此,老板娘还真舍得下本钱。”
  “用好材料才能作出好食物,这一点吃货都知道。你快吃,这款煲仔饭要吃热乎的,凉了就不香了。”
  一阵杯盘狼藉之后,宝大厨带着抚肚皮的周全离开了那家小饭馆,看了一下时间,没有回宾馆,直接打车去了他师祖家。


第122章 师门
  周全以为宝焵哥的师祖应该是住在繁华的市区; 毕竟他们师门的人只要是顺利出徒; 就没有人为钱发过愁; 徒子徒孙都是这样,师祖就更应该不差钱了。
  不差钱的师祖应该是什么样子?还没见面的周全脑补了一下。
  大概就是住在大房子里每天教导徒孙在侍弄一下花草,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
  然而下了出租车来到目的地之后周全才发现; 宝焵哥师祖住的地方的确很热闹,只不过并不是他脑中的高门大院,或者是独栋的大别墅; 而是弄堂深处; 一栋看起来并不高的老式小二层。
  那是一栋砖瓦结构的二层小楼,楼不高青砖灰瓦老虎窗; 外墙上爬满了爬墙虎。
  小二层是独栋,两侧与其他同等样式的其他小二层相连; 看起来普普通通没有任何异常的地方。
  带着路上买的水果,宝大厨轻轻的叩开了大门; 给他们开门的是一位五、六十岁,穿着灰色运动装的中年人。
  “师父,我们回来看您了。”
  面对着站在门内侧的开门人; 宝大厨这么说道。
  一听宝焵哥的称呼; 周全就知道开门的这位应该就是那个带父亲收徒的宝焵哥的师父。
  “回来就好,你师祖正在楼上等着你,他从小豆子那边知道你回来了,开心的让我把他钓回来的鲜鱼都用清水养起来,说是要烧给你吃。”
  “那太好了; 我可是好久都没吃到师祖的手艺。”
  “哈哈,我的徒弟里,能顺利吃到我阿爸手艺的也只有你了。”
  在他们师徒叙旧的时候,周全就安安静静的站在一旁,也不说话就默默的看着。
  宝大厨的师父,是个不太显眼的人,普通的样貌普通的身材,再加上一身市面上最常见的灰色运动装,那样子真是丢进人群里就再也找不出来。
  很难相信就这么一个普普通通,街上随处可见的老大爷,居然会是穗州甚至是整个华南地区都赫赫有名的明月楼邹家菜的这一代掌勺人。
  师徒二人站在门口寒暄了几句,宝大厨让开身子将后面的周全亮出来,为二人介绍道:“师父这是阿全,我发小也是现在民宿的合伙人,阿全,这是我的师父,快叫人。”
  周全闻言乖巧的走上前,非常有礼貌的问候道:“师父好,我是周全,周到的周,十全十美的全。”
  第一次被带出来见宝焵哥师门长辈的周全显得有些紧张,傻女婿登门一样的如此介绍自己。
  听到宝焵带过来的男孩直接叫自己师父,宝大厨的师父先是愣了一下,看了一眼徒弟却发现对方没有纠正的意思。
  他想了想没多说什么,只是很客气的笑了笑回道:“我知道你,阿焵的发小,他学厨的时候提到过。听说你是特意跟着阿焵从东北过来给我父亲拜寿的,好孩子多谢你了,你前些日子送过来的那些寿礼我父亲非常喜欢,为我们的寿宴凑了几道大菜。”
  周全闻言受宠若惊,连连表示只要老爷子吃的喜欢,他每个月都可以定时定点的给往这边邮寄。
  邹师傅闻言哈哈大笑着说道:“你们有心我们就高兴,一会你进屋的时候别忘记和老爷子说,他一准开心。”
  邹师傅带着周全和宝大厨两个人往楼上走,年头估计比他年岁二倍都要大的老式木质楼梯在众人的脚下咯吱咯吱微微做响。
  二楼楼梯的尽头,粤剧独有的腔调咿咿呀呀的飘了过来,在床边阳光照过的位置,藤制的轻轻的划着弧线,摇的坐在里面的人都开始昏昏欲睡。
  “阿爸,您看看是谁回来了?”
  摇曳的藤制摇椅闻言突然停下,原本安稳躺在摇椅上的人翻身而起。
  那是一位老人,头发花白身形瘦小却精神矍铄。
  周全来之前曾经听宝焵哥说过,这是他师祖的八十八岁大寿,也就说现在站在他面前的这位看起来非常精神的老者,已经八十八岁了。
  年纪是到这里了,但是人的精神状态看起来却一点不像,人站起来之后自有一股别人没有的精气神。
  “回来了?”在家里面穿着细棉衣和手工布鞋的老人如此问道。
  “嗯,回来了,回来给您过寿。”进屋之后就一直拎着水果的宝大厨如此回答。
  “这位小友是?”
  “他是周全,就是我曾与您说过的那个阿全。”
  人生少有这么紧张的周全闻言上前几步,恭恭敬敬的说道:“师祖好,我是周全,是宝焵哥的发小。”
  老人闻言视线在周全和自己徒孙的身上扫了几圈,笑着说道:“我知道你,阿焵叫你小周周。孩子,谢谢你的寿礼,我很喜欢。”
  “唉,您只要喜欢我以后常常给您送。”
  “哈哈哈,你这孩子真心实,难怪阿焵总惦记你。既然过来玩就别拘束,就拿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有什么想要的需要的一定要说出来。”
  说完这句宝大厨的师祖就把视线移回到自己徒孙的身上,这孩子是他师兄的外孙,当初他师兄不好的时候打的长途希望他能照顾这孩子,他念着几十年的师兄弟情份,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本来刚把这孩子接过来的时候,他是打算当成故人之子,好好的照顾,想着这孩子如果想继续上学,他就供他读书,考到哪就供到哪。
  如果这孩子不愿意读书想学个手艺,那他也愿意教导,总之一定得让这孩子学到一技之长,将来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生存,也就不辜负他和师兄的情谊。
  结果这孩子选择了学艺,状态超出了他的想象,到他身边的宝焵,就如同一块干渴的海绵,疯狂的吸收着周围一切湿润,拼命的壮大自己。
  两年学艺三年精技,五年的时间这孩子就完成了同门其他的师兄弟们十年也不一定能完成的基础训练。
  就算这孩子是带艺拜师,能有这样的成绩也是足够耀眼,要知道他们粤菜的师父对基本功的要求在八大菜系里可是出了名的。
  出徒之后的宝焵和其他的师兄弟们一样,到了宝月楼帮厨,半年的时间从切墩干到掌勺,一年之后就连他师父也压不住他,退位成了厨师长,他则是明月楼当之无愧的主厨。
  本来邹老以为他会和邹家派系其他的扛鼎之人一样,在华南甚至全国的厨师界创出自己的名头,甚至开创出自己的派系,结果这小子居然带着几个师兄弟出国淘金去了。
  邹老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气到不行,那些外国洋鬼子知道什么叫做美食吗?
  那些用不同的刀和工具去处理食材的家伙们知道什么叫刀工吗?
  那些掐着时间,用克来剂量食物和调味品的家伙们知道什么是火候和技术吗?
  按照他们的方法十个人都会做饭,做出来的东西还都是一个味道,作出这种东西的人还能叫厨师?和那些机器人有什么区别?
  当时已经八十多的邹老怎么都想不明白,他那个淡泊名利一心求艺,满身都是匠人精神的徒孙为什么会突然那么看中金钱。
  越欣赏就越失望,最疼爱宝大厨的邹老整整一年都没有主动给对方打过一个电话,他打过来邹老也不接,让别人接自己在一旁听着。
  就这么僵了一年多,和宝焵一起出国淘金的师兄弟陆陆续续回来好几个,最开始回来的人都说过的不好,吃不好住不好还总有人找茬,听的老头子直上火,半夜睡不着猛喝菊花茶。
  后来就好了,听说徒孙在那边找了位靠谱的合伙人,生意渐渐做起来,日子就好过多了。
  邹老爷子听到这里才算放心,但依然骄傲的不肯先给身在国外淘金的徒孙打电话,非得让他先打给自己才舒心。
  半年前小豆子那个家伙和自己说宝焵回国了,邹老爷子满心欢心的等着徒孙归来,结果却听到那小子回东北经营家族房产,开民宿去了。
  这回老头肯主动打电话了,毕竟孩子回来了,两个人视频聊了一整夜之后,邹老爷子表示理解徒孙的想法,支持他回报家乡父老。
  之后的日子虽然他们之间隔着千山万水,但是有小豆子那个超级大嘴巴在,阿焵的一举一动老爷子这边还是能了解的。
  听着那小子开业一个多月就赚了一百多万,民宿火爆省城一房难求的时候,老爷子的心中是欣慰又骄傲的。
  十年磨一剑,这个孩子终于展翅高飞了。
  时隔四年这是老爷子再次见到宝大厨本人,和走的时候相比他壮实了也成熟了。
  手艺人见面自有他们的相见方式,从摇椅旁把自己的围裙拿起来,老爷子一边往楼下走一边说道:“阿焵,过来给我帮厨,让我看看你出国这么多年有没有长进。”
  宝大厨闻言脱下外衣挽起袖子笑道:“师祖,帮厨可看不出深浅,想要知道我的技术,不如您老来给我做帮厨如何?”
  “吆,真看不出来,出去几年回来不但人壮实了,心也变野了,敢让我给你小子帮厨,你可真敢想,你师父都不敢说这句话。”
  “师父不说我说,师祖,麻烦您今天给我帮厨。”
  “行,小子你有胆。厨房的水缸里都是我今天新钓回来的河鱼,我就给你帮厨,看看你能作出什么来,做不好我让你小子回来重修。”


第123章 鱼糕鱼拆烩鱼头
  邹家的厨房在一楼; 和整座陈旧的小二层比起来; 厨房这边就要整齐气派的多; 简直能够称得上是别有洞天。
  一座厨房占据了一层至少一半的面积,里面灯光明亮各种设施齐全,周全他跟着那对祖孙二人来到这边的时候; 差一点以为自己是出了那间小二层,来到了某家顶级酒店的中央厨房。
  虽然多年没有回来,但是看得出来宝大厨对这边的情况还是很熟悉的; 他找到厨房这边隐藏在装修装饰里的柜子; 很快就换好了一身厨师服。
  一旁的邹老爷子这时也套上了套袖,戴好了厨师帽; 整理一下衣服老爷子说道:“今天厨房里没有别的,主菜只是鱼; 掌勺的你看看咱们要怎么做?”
  厨房的西侧立着一座大冰箱,四开门的一看容积就不小。
  宝大厨很清楚他师祖摆放食材的顺序; 因而打开保鲜室翻到最底下的一层,果然一排排冰鲜的河鱼被放置在了这里。
  这些河鱼都是邹老爷子出去一天带回来的战利品,因为是钓上来的野生鱼; 所以大的小的什么品种的都有。
  宝大厨大致的数了一下; 里面的最起码得有十几条,不由得说道:“师祖今天好运气,钓回来的鱼不仅数量多,还有好几条大家伙。”
  邹老爷子闻言得意的说道:“也不都是我钓的,我今天也就提了十杆; 上了七、八条鱼。这里面躺着的几条大鱼,是我那些老钓友知道我们家今天回来人,特意匀出来送给我的。”
  老爷子爱好钓鱼十几年,在市内的钓鱼圈里小有名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