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医生 >

第185部分

唐朝好医生-第185部分

小说: 唐朝好医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平安嗯了声,道:“戒酒是你自己的事,别人帮也帮不上什么大忙。还得看你自己。”他写了药方,一共有三个方子。
    递给洪老二,他道:“这里有三个方子,第一个方子今天你就去抓药,每日一剂,煎三次,分服。连服五剂,洪二嫂子的胎漏症状,就能见好。然后从第六剂开始,服第二个方子,再服四剂,这样就是连着十天。其实第二个方子,是第一个方子的加味,服完第二个方子,症状估计就会全都消失,身子复原了。从第十一天开始,服第三个方子。这个方子就是养胎了,每日一剂。连服两个月,服药期间,必须独宿。两个月后,胎儿便稳,就不用再服药。一直静养,等待生产即可!”
    洪老二接过药方,千恩万谢。珍重万分地揣入怀中,他站起身对王平安深施一礼,道:“平安神医,你是好人啊,又体贴病人,又能开出好方子来小人也见过几位医生。但象您这么对待病人的,却是头一位!”
    王平安摆手道:“回家去吧。好好做生意,好好过日子!”
    洪老二拉过洪二妓的手,又对王平安施了一礼,这才开门出屋。
    一打开门,好么,外面全是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将小院子挤了个。水泄不通!
    士子们见洪家两口子出来。纷纷让开一条通道,让他们通过。洪家两口子挺不好意思,都低着头,快步走出,想早点离开这里,众目睽睽呀!
    在洪老二经过自己身前时,一个士子突然伸出手来,拍拍他的肩膀。郑重地道:“回家好好过日子,一定要过得好好的呀!”
    他一挑头,士子们竟然纷纷伸出手来,去拍洪老二的肩膀,有的道:“少喝一杯,即是善待妻儿。你得记住这句话,以后好好做人,别再让二嫂子替你操心了!”
    别看关门关窗,这帮士子们照样顺着门缝,将里面的事看了个清楚,听了个明白!
    更有的士子道:“好好对待二嫂子,以后二嫂子就托你照顾了啊!”
    忽然,一个士子挡住了前面的路,看了眼洪二嫂,然后拉起洪老二的手,重重地握了下,大声道:“老洪,二妓以后就拜托你了!”
    士子们轰然大笑,手里抱着卷轴的欧阳利笑骂道:“你们这帮读书人。哪有半分正经,别人的老婆,自有别人照顾,用你们拜托什么,真是岂有此理!”
    洪家两口子可不敢多待了,这帮子读书人,也不知他们是怎么读的圣贤书,尽是嘴上无德之辈,虽然没有一句下流话,可听起却大大的不是味儿!他俩快步出了小院,象逃难似的,逃出了灵感寺!
    待他俩走了,士子们又堵起门口来。将王平安堵在屋里,他们叫道:“王大人,领袖,你今天又看好了一对病人,实是功德无量,不如我们以此为题,各人做诗,请您品评如何?”
    王平安热的一脑门子全是汗,心想:“有没有搞错啊,你们这是求知己呢,还是闷知己呢,大热的天,把我堵在屋里,想让我中暑不成?”
    正感为难间,就听院外有人叫道:“大哥,大哥,快出来,宫里有人要见你,是带着圣旨来的!”喊话之人,正是秋仁杰。
    轰地一声,士子们又兴奋起来,带着圣旨来的,那是皇帝对王平安有话说啊!王大人就是王大人,少年得志,平步青云,而且还得到皇帝的宠信,真不愧是长安第一神医,文坛之领袖人物啊!
    其中一名士子反应最快,叫道:“王大人”恩师,就由学生陪您一起接旨吧!”说着,这个士子拼命往前挤,想要挤到王平安的跟前!…工卜也不笨啊,竟然起叫道!“恩师,还是由学生陪您吧一纷纷往王平安这里挤,都想挤起屋去。陪在王平安的身边。
    可还有一些士子,那脑瓜就更好使了,他们见往里挤不容易,索性干脆往外挤。叫道:“恩师,便由学生替你去接旨吧!”
    不管着么说,王平安总是要出屋子的,还要去前院接旨,那何不赶紧去钦差的跟前,先去抢个好地方呢,到时王平安接旨时,不就正好可以跪在他的旁边了嘛!
    士子们一想通这点,呼啦啦地又全往前院跑,争先恐后,深怕别人跑到自己前面!
    前院,出宫传旨的人,正是大总管史忠臣,要换了给别人传旨,他可不会亲自来,但是给王平安传旨,他就主动前来了。
    史大总管手里捧着一道黄色卷轴。正是由他亲自拟定的圣旨,其实很简单,里面只有两句话,他完全可以胜任,拟好这道圣旨。手捧圣旨。正等着王平安出来。
    可王平安还没出来呢,里面却飞奔出一大群的人,个个都是文士打扮。腰里还佩着宝剑,跑得飞快,犹如上战场,勇敢冲锋的样子!
    史大总管心里一惊,怎么回事,这是要打群架吗,看这架势,简直就是群情激动啊!士子们奔到他的跟前,一起跪倒,叫道:“恭迎钦差大人,学生名叫,”
    院中一片自报家门的声音。士子们大声将自己的名字喊了出来,深怕史忠臣听不清,一个喊得比一个声音宏亮!
    史忠臣皱起眉头,怎么搞的,王平安没出来呢,怎么冲出来这么一大群的人?他道:“诸君,各位”你们都谁啊,干嘛的?”
    士子们叫道:“吾等都是王大人新收的弟子,跟从他学习做诗,顺便学医,刚刚恩师正在给我们讲解如何治疗妇人滑胎之疾!”
    史忠臣啊地一声,心想:“王平安收徒弟了,还收了这么多,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就在这时,在另一大群士子的簇拥下,王平安快步来到了前院,见到史忠臣,他连忙过来,撩起衣襟。跪倒在地,道:“臣王平安,恭迎圣旨!”
    跟着他出来的那些士子,见前面已经跪了好几排的人了,都没地方插脚了,心中懊悔,刚才怎么没再机灵点儿,没抢先出来占个好位置呢。能在钦差大人的面前露个脸也成啊,别的不说,先混个脸熟也好!
    他们赶紧叫道:“香案,香案。迎圣旨要有香案,恩师先不要接旨。让学生去准备香案!”
    王平安擦了把脑袋上的汗,心想:“我什么时候收你们当学生了,看你们叫的这个亲热劲儿!”
    史忠臣也是一咧嘴,摇头道:“不是嘉奖,无需摆案焚香,你们懂不懂颍矩啊!”他不理会士子们的胡乱忙乎,打开手中圣旨,果然是一道很简单的圣旨,连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都省了,只是对王平安道:“圣上有旨,传崇贤馆学士王平安。即麾入东宫崇贤馆面圣,钦此!”
    王平安啊了声,这才想起自己的另一个身份,他同时还是东宫伴读。是崇贤馆里的一名学生,当然东宫里的学生,那就不叫学生了,要叫学士,如果接着历史的发展,再过个千八百年的,一提学士,只要前面加个大字,那就是宰相的代名词了!
    他道:“臣王平安领旨!”双手接过史忠臣手里的圣旨,交给一旁的秋仁杰,叫他收好,这才道:“史大人,怎么这点小事儿,竟劳你亲自出宫了,天气这么热,”
    史忠臣笑道:“哪里是小事儿。只要和无病你有关的,统统都是大事!”他笑着拉过王平安的手,大声道:“皇上去了太子那里,要在崇贤馆里见你。有很要紧的事情和你商量!”
    “皇上有事要和恩师商量,是商量?”士子们大喜,一起与师共荣焉。有的士子忍耐不住,问道:“敢问史大人,皇上有什么事儿,要和我家恩师商量啊?”
    这话要放在其它时间,史忠臣一瞪眼睛,非得出口异责不可,皇上有什么事,你竟然敢问,好大的胆子,找抽不是!
    可今天他却不是这样,反而笑眯眯地,而且声音很大地道:“你家恩师”哎呀,我说无病,你收的学生可真是不少,你教得过来吗?你家恩师向皇上提出天花恶疾,可以预防,可使天下百姓不再受这大瘟疲之苦,皇上已然决意辨证,这才要召无病,也就是你家恩师进宫,太子也要听听!”
    说罢,他哈哈大笑,心里却想:“无病啊,你收的学生未免太多了。竟和咱家收干儿子似的,一下子就收个一两百的小宦官们是集体认父,你这到好,是集体收徒!”
    王平安忙道:“史大人莫要误会。下官没有收他们做学生,是他们自己乱叫的!”
    士子们却兴奋起来,今天没白来灵感寺啊,竟亲耳听到了一个特大消息!有的士子叫道:“预防天花恶疾?这是真的吗?天花乃是不治之症。竟然可以预防?”
    有的士子喜道:“恩师竟有这等本领,太好了,学生还没有得过天花,以后终于不用再怕了!”
    更有的士子叫道:“学生略懂医术。可以为恩师做助手!”
    史忠臣笑着一拉王平安,带他出了院子,赶往皇宫。士子们竟然一路跟了出来,叫道:“学生恭送史大人,恩师,学生就在寺里,等您回来啊!”
    出了灵感寺,王平安坐上史忠臣的马车,车中只有他们两人。王平安这才问道:“史大左,天花之事。长孙大人一再叮嘱,不可以外泄。怎么您今天当众说了出来?今天寺内人太多了,而且俱是好事之徒。你这么一说,怕是用不了明天早上,就得传遍长安啊!”
    史忠臣笑道:“要的就是传遍长安。不但如此,三天后,皇上还要在承天门告天,将此事昭告天下。”
    他看着王平安,一脸欣赏的表情,道:“皇上已然决定了,到时门楼上,就由太子殿下,将你带到皇上跟前,说出你的建议。记住,你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在太子殿下的指导下才有的,你明白咱家说的意思吗?”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多提提太子
    王平安啊地声,道:“这个自然。下官能得预防天花熙浴。是在”是在崇贤馆里翻书,并在太子殿下的指导和启发之下,这才找到的方法,全是太子之功,下官只是经手之人,照着太子殿下的授意。按吩咐办事罢了!”
    史忠臣呵呵笑了两声,拍了拍王平安的手,道:“你是个聪明少年。凡事只要一点就透。”
    他想了想,又道:“无病啊。咱家一直把你当成是自家子侄般的看待。有些事情呢,对别人咱家才没兴趣多说呢,但对你却有一些话要嘱咐。”
    王平安立即改口,道:小侄听着呢,请史叔叔教诲
    在他的眼里,史忠臣不象是一个宦官,不是那种没本事,却偏爱玩弄权术的人,可能是由于皇帝的关系吧,在李世民这种强势君主的跟前。也轮不到史忠臣耍手段。但史忠臣不象宦官,却象极一个大官僚。说话行事,统统都是按着耸官人的习惯来的,而且还爱粘假胡子,如果脱下宦官衣服,穿上三品官服,往中书省或者门下省门口一站,还真容易让别人误会,以为他是一名相爷呢!
    史忠臣道:“当官啊,要想当的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功劳大到没边儿,就象长孙大人那样,他的功劳大,所以他谁也不用在乎,但即使是这样,他有了功劳,也不会说是自己的,而一定会分给别人一些。另一种则是慢慢积累功劳,以图升迁,获得爵位,这就比较困难了。这种做法,有了功劳,千万不要独吞。别以为功劳是自己一个,人立的,所以奖赏就应自己一个人全得,而要将功劳分给别人,你明白咱家说的意思吗?”
    王平安嗯了声。点头道:小侄明白,史叔叔这是告诉小侄,要想取之,得先予之,只有让大家都得到好处,他们才会让小侄愕到更多的好处”。
    史忠臣拍手笑道:“好个聪明娃,咱家一说,你就能明白。
    你想啊,如果你立了一个功劳。本来只有三分,但你分了两分给别人。让大家都得到好处,那么你千万别以为只剩一分功劳,得到的奖赏就只有一分。
    大家得了好处,不但不会分了你的奖赏去,反而会把你的功劳使劲儿往上捧,一直捧到十分,因为只有你的功劳大了,这样才会顺带着让他们分到的功劳也大,他们捧你。其实就是在捧他们自己。如此一来。你那剩下的一分功劳,就很容易变成十分的,而你立下的三分功劳。加上分给别人的,往往会变成十七八分。或者更多,这样一来,大家得到的好处,岂不就是一起增加了么!”
    王平安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教他当官呢,教他怎么在官场中,能混得更好。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在现代经常可以碰到。比如家人做业务做的好,有了大业绩,开会受表扬时,一定要说首先要感谢谁,其次要感谢谁”,其实我什么也没做,都是大家的功劳,如何如之何的说一通,然后再说自己只是运气好,其实一点能力都没有,都是在大家的帮助之下,才有了今天的业绩,再如何如之何的说一通。
    那下面就会掌声一片了,领导和同事纷纷表示满意,这次发给这人奖金,以后涨工资,捞外快的时候,保准大家都会接着想起这个人来!
    要是讲演的时候,这个人忘了说感谢谁,没把功劳分出去”,那就麻烦大了,后果严重,就等着看吧。保准小鞋一只接一只地给这个人穿上!
    古今同理,亘古不变,这种事天天都在上演,一点儿不希奇!
    王平安明白这个道理,却不太懂得具体怎么说,他怕说错了,结果好事没办成,却反而成了坏事。他道:“史叔叔小侄以前倒是从没做过这样的事,到底该怎么做,还请你教我!”
    史忠臣笑着点点头,虽然车中并无旁人,但他却还是压低了声音。道:“见了皇上之后,你要这样说,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听完史忠臣的“指导”之后。王平安心里真叫不是滋味儿,心想:“李治啊李治,这么多人帮你,费尽心思地给你铺路,你以后还没当好皇帝,真是不但对不起你自己,都对不起别人啊!”
    原来,李世民在东宫召见王平安。这就明摆着,要将功劳分一勺儿给李治,他这个太子儿子,除了是从长孙皇后肚皮里钻出来的外,再没一点可以拿得出手的了,除了根正苗红之后,再也没有别的了。
    可根再正苗再红,不也得长成大树么,要想长成大树,做为一国之君。为天下子民遮风挡雨,光靠老娘的肚皮好是不够的,总得有点本事。总得有点叫得响的政绩出来。可李治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