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男装大佬 完结+番外-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大宴,酒菜没有热乎的,应酬了一阵子,程平的肚子越发疼了。别人喝了酒脸都红红的,只有她面色发白,额头挂着冷汗,这会子不只肚子疼,似乎头也突突地疼起来。
好在程平是明经第五名,皇帝以下是高官显贵们,显贵后面是进士们,进士后面才是明经,程平这种敬陪末座的离着那些人老远,旁边是明经第四和第六,半生不熟的,大家都用羡慕地目光看着前面穿朱着紫的或者出头露脸的那些,又随时准备为他们做的诗、说的笑话捧场,与程平碰杯心不在焉得很,倒也没人发现她的异常。
酒过三巡,皇帝本人、重臣们、状元公都做了诗,恭贺皇帝又得良才的漂亮话换着方式说了几遍,皇帝终于“不胜酒力”先撤了。
太棒了,真是个知情识趣的皇帝啊,程平行礼送行的时候带着十二分的诚心,大佬都走了,大家快散了吧?
散倒是没散,但席间秩序却是松了下来,众人有拼酒的,说话的,对诗的,出去更衣的,干嘛的都有。
杨华走过来:“你面色不好,这是喝多了?”
程平顺手推舟地点点头。
杨华看看周围,也是没办法,他们身份卑微,皇宫这种地方岂容他们造次?
程平笑道:“你去忙你的吧,别管我。”
难得遇到这么多达官显贵,再清高的也知道要去敬杯酒混个脸熟,程平岂能因为自己让杨华错失机会。
杨华又嘱咐她几句,到底去了。
不知道这皇宫“更衣”的地方隐私性强不强?程平又怕露了底,又想去厕所,要不先去看看?不行就不上。
程平离了席,找宦者打听了方位,顺着小径往偏僻处走,哪知还不曾解决自己的尴尬事,却碰到了别人的尴尬事。
“陆郎,我着人给你送去的一点小东西,你如何不收?不是什么贵重的,却着实有趣。”
看见前面拐弯处一男一女的身影,程平来不及退了,赶忙往小径旁边的石头后面一藏。
“臣年纪大了,又公事繁忙,早失玩乐之心,况且长公主小娘子家,送臣礼物,于礼不合,以后还请莫要如此了。”陆允明沉静的声音。
“你——我——”安阳长公主咬着嘴唇,“你就这么讨厌我吗?”
陆允民抿抿嘴,没说什么。
“我与姑姑、阿姊们不同,我,我一定都听你的,谨遵妇德,不以身份骄人。”安阳的口气里带着点娇娇的哀求。
程平吃着这意外而危险的瓜,心里感叹,长公主这真是“低到尘埃里”了,单恋着实是个苦差事啊。
“我去求圣人,不让你因为,因为我,影响了仕途。他自小疼我,又信任你,一定会答应的。”安阳情急之下抓住陆允明的袖子。
长公主长得美,得皇帝疼爱,一腔真情,再解决了驸马不担任实职的问题,程平想不出陆侍郎为什么不答应来。
然而陆允明就是不为所动,“公主请回吧,站在这里不好,以后也莫要再提这样的话了。”
长公主到底是有脾气的,跺脚道:“我便这么敌不过那柳氏吗?”
程平联想到上次风雪夜听到的,陆侍郎这位前未婚妻不知是怎样风华绝代的人物,后面的姑娘一个个都拿她当标准靶。程平又揉揉肚子,等着陆允明把公主气走。
“公主请回吧。”陆允明再次不喜不嗔地说。
长公主到底年纪小,近几年又被捧着宠着,现在被人这样拒绝,哪里受得了,带着哭腔儿:“陆允明,你会后悔的。”说着跑走了。
陆允明缓步走回宴会,却不想扭头间看到石头边上的影子,当下皱眉走过来,然后便看到一脸尴尬笑容的程平。
两人的目光中都有点一言难尽的意思。
正要说什么,听到小径上由远及近的说话声。
“今天陆允明倒是不居功,本来他是座主,这些进士都是他的门生的。”
程平看看陆允明,默默往里挪了挪,给他留个空儿。
陆允明抿抿嘴,到底也站在了石头后面——不然俩人站在这儿干吗呢,说不清楚。
“他打得好算盘,向圣人卖好,其实,这些进士明经还不是把他当座主?”
“咳,我算看明白了,座不座主的,也没意思。等待铨选的人随岁积,每年才多少职位?这帮才及第的愣头青怎么跟去地方上历练过的比?即便选上,从八·九品一点点爬上来的又有几个?到有个人样儿了得二十年以后,那时候我们都致仕了。”
“我听说今年的吏部试……”
两个穿绯袍的渐渐走远了。
已经没心思关心吏部试了,程平觉得此地不宜久留,就想着赶紧撤。
陆允明也觉得与个士子躲在石头后面不像话,当先走了出来,程平随后跟上。
突然感觉似乎有点“发作”,程平面色一变,踢在一块略凸起的石砖上,差点绊倒。
陆允明停住脚,皱眉道:“想什么呢?”
感觉到似乎有东西流淌,为了赶紧与这位没眼色的先生分开,程平豁出去了:“门生在想圣人之言。”
陆允明挑眉:“哦?说说。”
程平的肚子似乎突然被扯了一下,她额头的筋一跳,勉强维持着刚才的平静口气:“‘非礼勿言’。”
陆允明被气笑了,“圣人还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呢。”
程平破罐子破摔,“实在是太也凑巧。”
程平等着他拂袖而去,陆允明却皱起眉:“你面色不对,是怎么了?”
求你,快走吧!程平假笑:“点着了风寒,又喝了酒,不碍事。”
陆允明负着的右手动了动,又看程平一眼,转头走了。
程平终于松一口气,钻到石头后面,等着刚才去厕所那俩官员回去,然后看能不能去收拾一下自己。
又等了一小会,那两位终于姗姗地走了过去,程平检查过,外袍目前还没有问题,赶紧蹿到厕所,生死时速地简单收拾了一下出来。
情况还不算严重,但是不能坐下,程平琢磨着要不还去石头后面、或者竹林子里待一阵子,差不多散席再回去?但怎么确定散席时间呢?
程平想了想,来到小径通宴会厅这头的一棵树下倚着,捂着头眯着眼做醉酒状。这个位置好,上厕所方便,赴宴的人出来也能瞧见。
正祈祷不要再流了,宴会厅出来一个人,来到程平身边:“程郎君,阿郎使我给你送件披风来。”
程平装做迷瞪地睁开眼,辨认一下陆侍郎的侍从,笑道:“多谢侍郎。”然后不客气地接过披风搭在自己身上。
侍从看看她,行个礼走了。
有了这件披风,就有百分之八十的几率可以混过去了,程平为刚才自己对陆允明的不礼貌不好意思起来,这个,哎呀……
看一眼空着手回来的侍从,陆允明接着与中书舍人司马襄说话。
第29章 “安漂”的日子
靠着陆侍郎的披风,程平有惊无险地熬完了领御宴环节,回去以后又庆幸好在屋子富余了,现在自己独居,不然在杨华面前露馅的可能性也很大。
杨华却问:“晚间我去照顾你吧,你这样,我实在不放心。”
程平皱眉:“你还真把我当小娘子了。”
杨华无奈地摇头笑笑,只好让仆人去买治风寒的药饮子,程平都偷着倒在了牡丹花根子上当了花肥。
也因为这“风寒”,程平错过了曲江探花、雁塔提名这些事。
杨华笑道:“反正你也不爱去。”
程平悠然地坐在榻上,搂着隐囊,喝着蔗糖热饮,“‘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1何等畅快荣耀,我怎么会不爱去呢?”
杨华虚点她,笑道:“口不对心!”
程平也笑,“看破别说破嘛。”
又过了两天,程平好了,看着那件绣竹叶暗纹的披风发愁,人家对自己也算有救命之恩,是不是应该去感谢一下?
但是去的话,就又翻起了那天的尴尬,这不是感谢,这是给人添堵呢。不去……陆侍郎会不会觉得自己太忘恩负义?
程平还没纠结出个结果来,吏部铨选告示贴了出来。有博学鸿词——考诗词文章,进士们的专利,有书判拔萃——考判案,对律令要熟悉,甚至连针对明算的也有,就是没有针对明经们的。
得,之前还怕考不中,现在这是根本不用考了。
程平这种就想混着、不想认真走官途的还好,其余明经们的失望可想而知——除了杨华。
他拿出《唐律疏议》来复习。
……太强了!程平简直对这位大哥有点崇拜了。
杨华也只是笑笑,“若做亲民官,这是必须的啊。”
程平一口老血。
因为这事又拖拉了两天,这么久了,程平更不好意思去还披风了。
馆驿可以让士子们住到铨选后,程平这些不参加的,人家虽然没赶,自己也要早做打算。
大多数都想着出去赁房子,等待下一次铨选。
程平跟着一起去看房,又算算自己的银钱,“长安居,大不易”,得去找个工作了。
士子们找工作,最好的是入了贵人的眼当幕僚——这个,之前博得些名气的进士们或可一试;
其次卖诗卖画卖文卖字赚润笔,文笔好、字也好的做这种自由职业最好,听闻有一个字三匹缣还嫌少的。2
再次,是去豪贵之家当西席,包吃包住受尊敬还能看自己的书,这个拼的除了名气人脉还有运气;
但以上这些与普通明经们都不相干。
长安的“安漂”实在太多,多数没钱没名没才的只好选择去帮书馆抄书,帮人做刻印之类活计。所以才有之前府试时听到的,一个老明经死了,家人连归乡的路费都没有。
程平打听了行市,也出去转悠了几天,无奈并不比别人多点什么,只好也接了几个抄书的活,每日奋笔疾书,写到手疼胳膊酸。
杨华几次想说点什么,终究没说出口。
抄完了拿去书馆给书馆主人交差,被嫌弃太慢了,又建议学写时世书体,“如今流行的是邓相公的书法,洒脱飘逸,郎君的字未免太过圆融方正了……”
程平唯唯,领了新的书拿回去抄,心里凄凉得很,难道就要过这样的日子过几十年?这样活着,也只落个活着罢了。
再说杨华。
那日去参加吏部书判拔萃考试,问他考得如何,只说颇为严厉,其余也说不上什么来,程平便跟他一起忐忑着。
直到吏部告示上贴出“齐州杨华授河西尉”,从七品实职,竟然是这一波授官的人里面最高那一列的。
程平很为朋友高兴,但这也意味着离别。
看程平困顿着,杨华虽富,却不能直接给朋友钱,然而别的又给不了,临行前终于劝她:“你或可去找找陆侍郎,我看他是很器重你的。”
程平苦笑,你单知道他器重,却不知道那些阴差阳错的“孽缘”……但感念杨华的好意,便点头答应着。
在盛夏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里,程平汗流浃背地送别了这剩下的另外一个朋友,彻底成了孑然一身的“安漂”。
拒绝了别的明经们去住寺院的建议,程平搬到了长安城南的贫民区,周围住的都是引车卖浆者流。
房东是一对老夫妇,带着个小孙子过活儿,他们住正房,程平住南房。
一番打扫,程平终于又安顿了下来。
第30章 找到新工作
程平两脚战战地爬上墙头,再爬上屋顶,小心翼翼地把腰上拴着的桶用绳子垂下去。
房东老丈铲了灰泥放到桶中。虽然只半桶,程平拽上去也是呲牙咧嘴的,然后挪着小步,拿抹子一点一点修补屋顶上破漏的地方。这是附近居民这几天家家都在忙的事,趁着天气还好,把屋顶都加固修补一下,不然等变了天,就“秋风秋雨愁煞人”1了。
老丈看她那样子直咧嘴,但再看看自己的腿脚、看看小孙子,把嘴就又闭上了——没办法,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能上房的就只有小程郎君了。
程平这被赶着上架的鸭子,在屋顶上很不熟练地忙活着。虽天气凉爽了,但因为干的是力气活儿,不大会儿里衣就都溻湿了,脸上也流起汗来。
抬脸擦汗的空儿,程平看到一辆华丽的马车行过来,停在巷子口儿。
车上下来几个人,程平近视不严重,一眼看出是吴焕和另两个同年。
这是?
吴焕等不提防程平会蹿到屋顶,还是一个仆人先看见她。
看见这样的程平,同年们俱是一愣。程平穿着短打褐衣,脚上一双黑色布鞋,手上身上都是灰泥,一些散落的头发合着汗沾在脸上,哪有半分及第士子的样子,分明就是个田舍汉。
程平倒还坦然,笑着与诸位见礼,又与房东老丈赔不是,剩下的一半只能等改天了。
老丈很是惶恐,不知道原来程小郎君竟然有这么多贵人朋友。
阿婆更是躲在内室不敢露面,倒是小童阿佑在门板后露出半个头好奇地看。
吴焕对程平笑道:“这届同年们还留在长安的商量好要一起去终南山登高,只缺你,我便自荐来接你。”
还不待程平说什么,一向嘴有些促狭的乐新已经先笑道:“没想到悦安已经‘捷足先登’了。”
吴焕看乐新一眼,程平倒是不以为意,哈哈笑道:“维初说得好,适才我在屋顶见到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2,已经先诸位赏过秋了。”
吴焕看看天,笑道:“好一句‘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悦安随口所言便可入诗了。”
程平尴尬笑道:“随口引用不知道哪里看来的,炳光莫要错赞了我。”
吴焕一笑,却是不大信。
程平让他们稍等,自去洗手洗脸换了衣服,辞别了房东老丈,登车与吴焕等上车走了。
阿婆出来,“那些贵人们是做什么的?”
“那是程郎的友人。”
“程郎竟然认识那么多贵人……”
老夫妇互相看一眼,老丈严肃地说:“往日是我们太轻慢程郎君了,以后要恭敬着些。”
……
程平等在明德门外等到另外的同年们,大家一路向南,去往终南山。
山中已经一片秋意,层林尽染,水碧青碧青的,映着云彩和树,有一种独属于秋的寂清。山路上时见往来的道士还有骑马乘轿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