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科举之男装大佬 完结+番外 >

第30部分

科举之男装大佬 完结+番外-第30部分

小说: 科举之男装大佬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史。
  三日后,到达廖州,并没在州府停留,而是直接去了盐井最多的瓜县。
  廖州这路啊,是真不好走,这里在过去已经是蜀地了,蜀道难真不是虚言。
  走在山路上,坡陡路窄,两侧茂密的竹林遮天蔽日,那竹子都有大碗口粗细。车队行进得不快,到达瓜县五井乡时,天都快黑了。
  五井盐亭的亭长正在着急发火:“早不出事,晚不出事,这个时候闷在井里,这是要触贵人的霉头吗?这一两天贵人可就要到了……走吧,去看看。”正抄了幞头扣在头上,便听到又有人来报,“亭长,长安来的贵人到了!”
  这下子五井亭长更着急了,赶忙检视一下身上衣装,给了旁边家奴一巴掌,“还不头前带路!到哪儿了?”
  又边走边跟头前来的亭吏说道:“这个时候了,贵人肯定不去井上了。你去那边看着,不管是死是活,明日不能让那些乞索儿露了口声,触犯了贵人。”
  哪知等亭长急慌慌赶到大路才知道,黜陟使一行已经朝着井上去了。
  亭长猛拍大腿,赶忙追了过去。
  陆允明等离着老远,就听到哭声。
  陆允明等快步走了过去。
  盐井旁空地上围了一群人,中间又躺着两个,几个妇孺围着正在哭泣。众人见了陆允明等“贵人”,都急忙跪伏在地。
  只妇孺们还在哭叫。
  陆允明上前探查那两个人,户部诸官是略知他脾气,吴长史还有廖州盐官则是不敢拦,只那瓜县盐监赔笑道:“尚书还是莫要过去吧,免得触了晦气。”
  看他作死,吴长史连忙呵斥:“狂乱悖言,还不退下!”
  陆允明径直走过去,蹲下查看,这二人早已气绝,皮肤都有些凉了。
  见了陆允明,两个年轻妇人胆怯,只小声啜泣,孩子们还不更事,也停止哭泣,瞪着好奇的眼睛看这“怪人”,只一个老妇人不管不顾,伏在其中一个尸身上,哀哀痛哭。
  陆允明看着这痛哭的老媪不由得心里恻然,老来失子,哀伤莫大于此。
  突然,老妇人声音停了,软倒在地。
  陆允明赶忙上前,掐她人中。
  户部两个随行的员外郎以及巡院长史见尚书都不嫌脏嫌晦气,赶忙也上前帮忙,那老妇人却没转醒。
  巡院长史探其呼吸:“已是不行了。”
  见不是普通的晕厥,程平咽口唾沫上前,“下官学得一抢救之法,不知可否一试。”
  陆允明看她一眼,“来。”让出了自己的位子。
  程平看到,暮色中,老妇人面色似乎有些青紫,想来是强烈情绪引发心脏病。程平先打开老妇人呼吸,然后便按照标准cpr程序进行胸外按压。
  程平游泳不错,大学时曾在校游泳馆当过救生员助理,专门学过心肺复苏术,只是没真正用到过,这回赶架子上架,心里颇有点忐忑。
  按压了30下,程平低下头,口对口人工呼吸。
  周围一片吸气声,陆允明也有些皱眉。
  一个乡民后生不顾阻拦上前,“你怎么能——”
  程平又已开始新一轮胸外按压。
  后生跪在陆允明面前,眼中含泪:“贵人,我们虽是贱民,张阿婆年纪大了,也不能让人这样……”
  突然一声呻·吟,那老妇人竟然活转了过来。
  众人舒一口气。
  程平道:“其余的,下官就不能了。还要找个医者诊脉看一下才好,看起来像是心疾。”
  陆允明点头,对众人道:“此为道家救人之法,以生人气度之,乃能成活。”
  众官员做恍然大悟状,看程平的目光就正常起来——道家讲究“气”,度气救人什么的,倒也正常。没想到程主事小小年纪,道法倒是高深。
  程平假笑一下,接受了自己莫名多出来的宗教背景。
  乡民们听不大懂,但也听懂了“道家”,关键那老妇人活了,刚才还要找程平算账的后生对程平咣咣磕了几个响头。
  程平哪能怪他,连忙制止。对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这事,程平也有点犹豫,自己女扮男装,跟老妇人“男女授受不亲”……
  但一来人命关天,一来这是山南乡野,礼教没那么强——沿途程平见过穿露小臂短襦的少女与小郎君调笑嬉戏。关键是情况实在紧急,程平现代人对生命的重视和敬畏压倒了她的顾虑。
  下面就该处理死人的事了。那亭长早到了,见瞒也瞒不住,便上前跪下,说了起来。
  简单地说,这两个人是死于矿难。盐井塌了,把两个盐工埋在了下面。
  了解了始末,陆允明走到那塌了的盐井边,问:“像这种事情,不是一起吧?”
  亭长磕头,结结巴巴地说:“每年总要有几回的。”
  陆允明闭一下眼睛。


第56章 真不是调戏
  当晚; 黜陟使一行并没去瓜县馆驿; 而是就在盐井附近村寨空地上安营。
  上到吴长史下到五井亭长; 所有地方盐官心里都是一沉; 陆尚书这是真动怒了啊。瓜县盐监脸上的笑挂得很辛苦; 尤其收到吴长史的眼刀以后。
  有本地官员处理死难者后事、安抚乡民; 户部诸官没什么事; 官阶高的一些候在陆尚书跟前; 而程平等低阶官吏吃了晚饭后就自动散了。
  程平胡噜胡噜肚子,带来的胡饼有点干硬、腌肉脯也不好消化,好在还落着两口热水喝; 不然胃该造反了。前世程平有个铁胃,这一世却不大好——这一世的爹胃就不好,或许是遗传。
  出了帐篷; 往四周眺望; 莽莽山岭黑黢黢的; 在并不明亮的月下,显得有点吓人。在不远处的山坡上就是盐场; 场边小屋的灯火很明显。程平提着灯笼朝盐井走去。
  离着还有一段距离呢; 便听到犬吠; 程平停住脚。盐场有人举着灯火喝问:“什么人?”
  程平对本地方言半懂不懂的,但这么简单的还是能听出来; 便喊道:“我是户部盐官; 来探看一下盐井。”
  拿火把的两人赶忙接过来; 近了又给程平行礼。
  程平拦住:“你们带我在这转转吧; 黑灯瞎火的。”
  这一片盐场不小,有三口盐井,今天埋了人的那口盐井最大,看直径大约有八·九米。井上面又有架着的辘轳滑车,旁边有储存盐卤的池子和一排煎盐用的灶眼。
  程平问看井人采盐的工序流程,其中一个汉子连说带比划地跟程平介绍了一遍。
  简单地说就是用大绳拴着大牛皮囊,垂下井去取卤水,然后用辘轳提上来,倒出卤水,再垂下,如此往复循环。从早晨到午后,不间断进行这一操作。
  到午后泉脉卤水渐渐少了的时候,就需要把盐工垂下去人工取卤了。
  到傍晚时分,卤水正好取光。第二日盐卤泉脉还会再涨上来。
  从井里取卤的同时,同时把卤水上锅煎煮提炼,才能得到白盐。
  其中最费人力、最危险的是取卤过程。
  程平问:“若下井出了事,家里老小怎么办呢?朝廷给多少补偿?”
  两个看井人想来是得了嘱咐,都讷讷的。程平叹口气,便不再问。
  一圈,心里越发闷了,走回营地去,略洗漱,躺在帐内,听着山风和偶尔传来的犬吠声,程平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日,程平是被隐约的号子声吵醒的。她穿好外袍,走出营帐。不只她,也有别的官员出来探看。大家彼此打了招呼,正要回去洗漱,陆允明出来,对大家淡淡地说:“既然都醒了,一块去看看吧。”
  晨曦中,一群光膀子的汉子拽着大绳正在用辘轳提卤水,灶眼也已经点上了火,妇孺老弱则在烧灶。号子声、说话声、吱吱嘎嘎的辘轳声,交织成一片热火朝天的气氛,仿佛昨日的悲剧不曾上演一般。
  五井亭长一晚没睡,眼袋越发深了,昨晚被瓜县盐监训了一顿,自知这个亭长是当到头了。这会子看到贵人们混在亭户当中,不由得战战兢兢的,很怕有个砖头瓦块让贵人磕着碰着,那真是十个自己都赔不起。
  昨天靠听的,到底不详细,今天亲眼看见,程平才真正了解了采盐制盐的过程——以及辛苦。
  就那大牛皮囊,不知是由几块整张牛皮补缀而成,这一囊,估计要有三四百斤的卤水。十几个壮汉不断地用绳索把皮囊拽上,倒出卤水,再放下去。这样的天气,盐工们不穿上衣,还都汗淋淋的。
  程平听说有官井用犯人来做这苦工的。这个盐场也是官井,采盐的却是服徭役的普通亭户。
  瓜县也有民井——大多是士族豪强的,也有一些是村镇宗族共有的。
  井盐与海盐不同,挖井采盐需要的人工多、技术性也强,不是普通散户能负担的,所以井盐大多被官府和豪强控制着。
  另一边一群人在修昨天闷住人的井。挖一口井不易,摸准“泉脉”也不简单,故而,井眼是不会随便被废弃的。一般若是塌方,再重新挖开就是了。
  看见不断用辘轳吊上来的土石,程平心里揪揪着,下面不知道有几个人,真是用生命在挖井采盐啊。
  程平想起前世小时候见过的水井来。那时候程平在乡下奶奶家住,田间到处是那种浅水井,口径大约六七十公分左右,露出一截水泥管子来。
  程平不只一次被告诫离着井边远一点,下面有吃小孩的妖怪。
  程平还有幸见过一次钻井场面,声势比这盐场要小得多,几个人而已。恍惚还记得那钻井的喊这么一句话:“钻够深了,下管儿吧!”
  当时小,不知道,现在揣度着,大约当时是用旋转电钻头冲击地层,够了深度,然后下水泥管。
  陆允明问亭长还有积年的老盐工度脉、挖井的一些问题,其他官员们也略散开,有的问煮盐的事,有的只到处看看,当然也有亦步亦趋紧跟着陆尚书的。
  一行人近距离观察了采盐制盐过程,回去吃了早饭——瓜县盐监让人连夜去县城带了两个厨娘来并一些果蔬食物来,程平早晨便吃上了江米粥和羊肉饼。
  这一天,陆允明带着众人又走了两个盐场,一个规模差不多,一个略小一点,工艺程序都是一样的。第三天则接待了几个来拜见的士族代表。
  接待士族,没程平等什么事,程平在帐篷里啃着手指头拿笔乱画——真的没有办法改进现在的挖井和采卤技术吗?
  钻头——动力——管子……程平深恨前世没多读点理工科学的书。
  傍晚时分,琢磨了一天的程平出去透气。
  夕阳的光透过竹叶照进林里,程平顺着小径往旁边山上走。突地想起一事,程平捡了一根竹竿拨拉着——千万别碰到蛇。
  突然听到“嗤”地一声笑,吓得程平差点把竹竿扔出去,细看,竹影中不是陆尚书又是哪个?看起来他似乎是往下走,恰与程平对头碰见。
  看程平那滑稽样子,陆允明皱眉笑道:“既然怕,还往山上走?一惊一乍,成何体统!”
  程平咳嗽两声,开始胡编,“门生本是不怕的,刚才听了座主的笑,座主又面貌俊美,门生恍惚间,还以为见到了屈大夫说的被薛荔带女萝、既含睇又宜笑的山鬼了呢。”1
  陆允明让这滑稽小子说得,怒也不是,不怒也不是,到底板不住脸,笑骂:“尽胡说!你才是山鬼呢。”
  程平赔笑,随口敷衍:“是,座主是公……”突然刹住嘴,原诗中山鬼与公子可是情·人关系。这个,我真不是想调·戏你。当下连忙补救:“门生是想这盐井的事呢。”
  陆允明没听清她胡说八道的头半句,见她说起盐井的事,挑眉正色道:“哦?说说。”
  程平为解决自己调戏座主的尴尬,只得把还不成熟、想得豁豁牙牙的办法拿出来。
  “门生在想,能不能挖出小口的井来,不用人下去,自动取卤。盐工这样太危险了。”
  陆允明看着她,等她继续说。
  程平拍拍竹子,“就有用它。”
  程平觉得这竹子如此粗长,把中间挖空,不就是管子吗?套用衔接起来,完全可以代替水泥管,起到隔绝淡水、防止井壁坍塌的作用。
  至于自动取卤,也用竹筒,在最底部做个单向阀门就是了。
  把略细的带阀门的竹筒作为汲卤筒,放进粗竹管中,卤水挤入汲卤筒,用辘轳把它提上来……取得干净利索。2
  程平越说越兴奋,陆允明也点头,“倒还真有些意思。”
  “只是,怎么钻这竹井,门生就想不出来了。”没电啊,怎么办?
  对程平这种惯常画大饼、顾前不顾后的行为,陆允明都有点习惯了:“我觉得甚好。我们集思广益再解决没解决的事体就是了,想法是很好的。”
  程平嘿嘿笑起来。
  陆允明经过她身边,见她肩膀上挂着草叶,便伸手摘下,皱眉笑道:“自己才‘被石兰’‘带杜衡’呢,还说别人是山鬼。”3


第57章 美女蛇故事
  “……”看着陆允明的背影; 程平有一种被反调戏的错觉。
  陆允明回头挑眉看她,程平立刻微笑跟上。
  来到营地,程平叉手道:“先时门生画了些东西; 取来请座主看。”
  陆允明点头。
  程平回到自己的营帐拿了画的勉强算图纸的东西去找陆允明。
  外面天色还明亮; 帐内已经开始点灯了。程平把图纸铺在便携小桌案上,指给陆允明看:“这是大竹筒; 两根竹筒之间如何套接; 还要请教匠人;这个汲卤筒头上的塞子是单向的; 卤水可以挤进去; 但是流出来时就卡住了,或许可以用铁片加熟皮来做……”
  陆允明凑近细看; 图上画着规规整整的套筒,倒也清楚明白; 筒上又标着尺寸——这尺寸不知用什么数字标的,与梵文倒有些像。早知道他杂学多; 只是不知道会杂成这样,再想到那古怪的救人之法; 不知道他那位夫子是怎样的异人,才教出这样的弟子。
  程平哪知道柳夫子被陆尚书打上了不明觉厉的标签,兀自拿出底下另一张纸; 上面画了几种后世常见的钻头形状——麻花形、金刚石形、三·棱·刀·形,后世应该还有其他的; 但程平只知道最普通的这几种。
  麻花型和金刚石形从形状上就能看出其作用来; 程平指着最后的三·棱·刀·形道:“主要靠快速旋转来钻孔。”
  作为高智商学霸; 陆允明能听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