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科举之男装大佬 完结+番外 >

第58部分

科举之男装大佬 完结+番外-第58部分

小说: 科举之男装大佬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婢子的说话声:“适才还不曾醒。”
  “晚间可唾酒了?睡得安稳吗?”
  “不曾唾酒,睡得很是安稳。”
  ……
  程平快手快脚地穿好衣服。
  听得屋内有声响,婢子进来,服侍程平洗漱。
  程平收拾好了出来,看见陆允明赶忙叉手行礼:“门生昨日孟浪了,占了座主的屋子。”
  看着神采奕奕的程平,机敏大方,行动洒脱,又是那个官场后起之秀的做派,全不见昨晚酒醉后的憨气,陆允明笑一下:“无妨。”
  今日天晴了,吃过饭,陆允明“尽地主之谊”,带着程平去山上游玩,登高看景,还一起去拜访了三清观的观主。
  终南山有三多:隐士多、道观多、别院多。饶是道观多,三清观也是其中最有名的。
  长安百姓传说,这三清观主无尘道长,是南朝时来长安的,隋末的时候一度出外云游。本朝定鼎,观主回来给高祖进献了宝物,又曾预言将有女主之祸。这位道长到现在不知道活了几百岁,平时行踪飘忽,难得一见。
  程平把这话问陆允明。陆允明撑不住,笑起来,笑完佯嗔道,“以后莫要看那些传奇本子了!”
  等程平见到这位传说中的“神仙”,便知道传说确实有点离谱了。
  这位无尘道长约莫五六十岁,头发花白,方脸浓眉、直鼻阔口,身形也很是威武,但说话做事,却有些朝中文臣气派。
  陆允明对他执后辈礼,程平便也随着陆允明行礼。
  这道士看看程平,目露异色,却只点点头,没说什么。
  陆允明与道士去内堂叙旧,有上次陆允明与高僧参禅参了大半下午的经历,程平觉得这叙旧时候也短不了,正琢磨去哪里转悠打发时候,却听陆允明过来低声道:“你别走远,一会儿我带你去逛一个很好的景致。”
  他既这么说,程平便答应着。
  道士看着不远处的陆允明低着头对那女子殷殷嘱咐,神情关切,带着不自知的亲昵,不由得浅笑,诚之到底是红尘中人。
  内堂,略叙几句旧,陆允明便说明来意,“晚辈想求道长赐与一道平安符。”
  无尘道长挑眉:“你不是惯常不戴这个吗?怎的如今也从俗了?”
  陆允明有点赧然,舔舔唇:“一个友人要去驻守边塞,恐她有失,求个符,保她平安。”陆允明虽读道参禅,看重的主要是道理,对玄幻的东西却是不大信的,这会子来求无尘的符,不过是求个心安。
  无尘道长福至心灵,“莫非就是外面那位?”
  陆允明也不隐瞒:“正是。”
  无尘道长愣一下,又失笑道:“想不到本朝竟然会真有女扮男装入朝为官的事。朝中诸公莫非都是瞎的?”
  陆允明笑笑:“也实在想不到有这么胆大的。”
  无尘笑道:“也好,倒是成就了诚之的姻缘。”
  陆允明张张嘴,没说什么,竟是默认了。
  无尘哈哈大笑,“你也有为情所扰的一天。”
  陆允明笑着轻叹一口气。
  无尘去书案前拿黄纸朱砂,细细地画起符来。
  程平在观前绕着黄栌树林小走了一圈,看了会子蚂蚁搬虫子,陆允明就出来了。
  “走吧。”陆允明道。
  程平跟着他,绕过黄栌树林边上的小山丘,竟然是一片湖水。
  秋天的湖水格外清,黄栌树火红的树叶映在水中,夕阳余晖给水中树影镀了一层质感的光,美得好像明信片一样。
  两人围着小湖散步,靴子踩在落叶上,有些微的响声,偶尔离得近了,袍子角会碰在一起。
  日落月出,看着天上和水中淡淡的月影,程平想起那句有名的“水中月为天上月,眼前人为心上人”来2,还真是应景儿啊!此去云州,山高路远,若是做满这一任,就是四五年,若是再连任,就将近十年,再见陆相……一向心大的程平受环境感染,满心里也填满了离愁别绪。
  程平侧头看陆允明,陆允明也扭头看她,两人都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说什么。
  终究是程平先开口。她故作轻松地笑问:“座主与无尘道长悟的什么道?”
  陆允明不似程平胡扯,他从袖袋中拿出那个符,放进自己随身的荷包,递给程平,“给你求了个符,带着吧。”
  程平一怔,没想到他找那样的高人,竟然是给自己求符。对上陆允明认真的眼睛,程平似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却到底只是叉手道谢,又强笑着插科打诨,“座主这香囊里还有香饼子呢,似兰非兰,似檀非檀,把符都熏成香符了。”
  既然说起来了,陆允明干脆说起安排来。
  “也是一州刺史了,再这样孤身一人不合适。你现买人怕是也买不到合适的,我这侍卫多,给你几个。”
  送这种贴身仆役,本是官场大忌,但给程平,陆允明却没什么顾忌——因为笃定她不会多想。陆允明心里突然熨帖了一点,自己与她,终究是不同的。
  程平确实没想陆允明是“安插人”,会刺探什么,只是觉得,又吃了大户,占了陆相便宜。
  “还有婢子,不若把阿湖、阿池——”
  程平赶忙摇手,阿湖、阿池是陆允明的贴身婢子,保不齐与陆相有什么的,他们唐代人太开放,动不动就换婢妾……不行,太挑战三观。
  陆允明不知道程平想什么,但想想,世家婢子娇气,跟着她,确实不合适,便道:“你还是要有婢子,”停顿一下,“可帮你掩藏身份。”
  程平郑重了神色:“是。”
  四日后,程平带着侍卫和新买的婢子,怀里揣着告身敕牒和陆允明写给雁门防御使的信,荷包里折着平安符,一路北行。


第109章 路途见故人
  程平拐了个弯儿去关内道河西县探望阿姨及杨华。
  看着县衙外牵着马对自己笑的程平; 杨华快走几步,在她身前停住; 手把住她的肩膀; 上下打量; 终于搂住她,“好兄弟!”
  程平拍拍杨华的背,笑道:“可备的有好酒?”
  “你来了; 怎能没有?”
  两人把臂走进县衙; 一起去了杨华的廨房。
  叶县令只以为是杨县尉的故人来访,便笑呵呵地给杨华放了假。自杨华来了; 叶县令轻松不少。叶县令于宦途没什么大念想,平平安安的就好,日常养鸟听曲种花看书,过着神仙样的日子。看杨华能干; 便把县中事悉委于杨华,一个图省心,一个要政绩,相得得很。
  吏人对县令笑道:“县尉那位故人也是年轻得很; 带着侍卫婢子; 气度卓然,听说姓程,莫非出自渤海程氏?”
  世家子……那应该见一见; 再说也是给含英面子; 叶县令笑道; “那我们也去见一见客。”
  待听了程平的自我介绍,叶县令目瞪口呆,赶忙站起来重新行礼,“下官不知是程使君驾临敝县,还请恕罪。”
  便是杨华也是才与程平寒暄过,并不知道自己这位故友已经是一州刺史了。
  程平赶忙扶住叶县令,笑道:“是某冒昧了,只想来见一见含英,不想,竟惊扰了贵县。”
  叶县令赶忙道“惶恐”。
  然后三人便说起官面话,叶县令倒也有些眼力劲儿,说一会话便找托词出来,把时间留给两个老朋友。
  杨华歪着头看程平,笑道:“单知道你在江南当县令当得好,怎么一下子就跳了十来级,成了云州刺史,莫非坐了传奇中的飞车?”
  程平简要地跟杨华说了汴州事,又道:“关内道离着云州不远,那里你还不知道吗,不过是以安危博前程罢了。”
  杨华点头,神色郑重起来:“这般危险,你又立了大功,圣人酬你刺史之位也是应该的。”又笑道,“卢户部诗曰:‘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1你此去云州,可以好好体会一番。”念这样豪放的诗,杨华也是豪气万千的样子。
  男人们大约都有个沙场驰骋梦吧,就连杨华这翩翩浊公子挂的也是如此,可惜去边城的是自己这个就想混吃等死过小日子的。程平笑道:“你说的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们,我去了,若是遇上外敌,只能龟缩城中。”
  程平说的不是虚言,中原政权对上外族入侵,一般都是守城战,当然汉唐算是强的,然而大唐王朝发展到现在,早没了初期那个到处开疆拓土、雄姿英发的劲头儿了。
  杨华认真地说:“城守好,便是功绩。”又道,“一定要去拜访雁门防御使和安北都护府。”
  程平笑道:“不敢不去啊。”
  杨华笑起来,认真打量这位老友。比初识时高了不少,少年青涩已然褪去,唇上也有了青色,眼中带着点经过事情的雍容和淡然,神态气度倒与那年见的陆侍郎,不,现在应该叫陆相了,有些像。只是——如何悦安就比自己和周通都面嫩呢?看这脸细致的,好像女郎们一般。
  程平摸摸自己的脸,挑眉:“怎么了?”
  杨华笑道:“还记不记得那年白别驾挑剔你,说体貌不够‘丰伟’的事?如今可打了他的脸了。”
  老朋友就是这样,随口就揭了老底儿,程平摆手笑道,“我这辈子怕是丰伟不了了,先父到过世,也没丰伟过。”
  杨华叹一口气,自出来做官,就没回过家。
  两人是同乡,不免一起怀念起家乡来。
  县令对程平这过路的刺史很是客气,整治了酒席,给她接风。
  故而程平到傍晚才来到自己从没来过的“家”中。
  看见程平,姜氏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六,六郎——”
  程平笑嘻嘻地看着她。
  “六郎!是六郎回来了!”姜氏眼里闪出泪花。
  当时看程平的架势,姜氏总觉得她这个官恐怕当得不太平,但自己又不懂,她也一直是个有分寸的孩子,只能随她去。
  后来周郎君,还有县尉杨郎君来过几次,问着,只道很好。终究男女有别,又不熟,不好拉着人家硬问,姜氏这心里每天都惦记着,每逢初一十五就去县里小庙烧香,求神佛保佑。
  姜氏笑着轻叹一口气,决定回头一定要去庙里上大供还愿,但且审不到那个。姜氏张罗着要给程平做饭,让王大去买肉。
  程平笑着拉住她,两人去堂上说话。程平新买的婢子曰“阿杏”“阿橘”拜见了姜氏,都颇有眼力劲儿地去帮阿桃做饭。王大买了肉回来,领命安置三名侍卫。
  王大到底当了那么久的县令“管家”,虽觉得这几位侍卫气度不一般,不晓得阿郎从哪里买来的,但入了程家门,便是程家人,倒也没在新人面前露怯。
  不知道陆允明怎么跟三个侍卫说的,侍卫们对程平恭谨地很,并不因自己原来是宰相侍卫而骄人,做事很是踏实。程平对陆相这调理人的本事佩服得紧。
  听闻程平又升了官,姜氏喜忧参半,这在皇帝面前都挂了号,以后若被拆穿,可怎么好?
  程平知道她担心什么,对自己因为眷恋权位害得阿姨担心自责了一会子,再次下决心,“阿姨,好阿姨,再许我十年好不好?到三十岁,我就辞官。我们或者就在这里,或者去江南,或者去洛阳,你喜欢哪里便去哪里。”
  姜氏看着程平神采奕奕的眉眼,谁家女儿能似我家阿平这般?写文章,入朝堂,走南闯北……能这样活着,真好!
  “你莫念着我,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我帮不了你,但不会给你拖后腿。”
  若不是顾念“男女有别”,程平真想搂搂她。
  但相聚总是短暂,第三日,在同州刺史手下当幕僚的周通也赶了过来,三位至交好友在程平家痛快地喝了一夜酒,程平又安排了一下家里,留下些钱,第七日,程平泪别阿姨,再次启程,折向东北。
  没想到中途竟然遇到了前云州刺史王棣!
  程平更想不到的是,这位王刺史的夫人出自京兆柳氏——便是进京赶考途中听说的那个出国色的京兆柳氏,而这位柳夫人在同辈姐妹中行一,当年在长安仕女中因才貌出众,颇负盛名。
  程平睁大眼睛,陆相的前未婚妻!


第110章 前任们其人
  程平是在投馆驿的时候遇到前王刺史一行的。
  王棣世家子; 又带着家眷,车马甚多。程平轻车简从; 见对方有女眷,便让一让,让对方先行。
  两位当家人互相叉手; 通报身份,然后便尴尬了——前后任!
  好在王棣洒脱,程平混不吝; 倒也没人把这尴尬当回事,程平更是厚着脸皮表示想登门拜访——云州到底情况恶劣到什么程度才会让这位连刺史都不想当了?即便谈不了那么深,能多了解一些总是好的。
  王棣看看这位长相清秀、说话做事倒也不讨厌的继任者; 点头答应了。
  程平对这位前任观感也不错。王棣约莫三十四五岁的年纪,长着一双好看的凤眼,身材高大; 是位俊俏郎君。唐人好动,又尚胡风,一般郎君们穿的多是直袖圆领袍子,而这位穿的却是宽袍大袖,行动间衣带当风,很是洒脱优雅。程平怎么看他也不像懦弱的,再看王家奴仆车马虽多,却颇为整肃; 所以; 也不是无能的……心里越发疑惑起来。
  打过招呼; 程平便往远处避了避,然到底还是看到了人家的家眷。虽只一瞥,程平却在心里“哇哦”一声,这位夫人——怎么说呢,美自然是美的,但你见到她的第一感觉绝对不是“貌美”。不能不说世间是真有气质这回事的,其娴雅从容,宛如从仕女图中走下来的人物。
  程平本着外男的礼貌,垂目敛容,等女眷们进了门,才与王棣一起走进馆驿,两人拱手作别,各归分给自己的院落。
  虽住同一馆驿,但程平知道世家毛病多,所以提前让人拿着拜帖送过去,得了回报,吃过饭便去拜访。
  馆驿内设施都差不多,程平进了王棣的屋子,不由得吃了一惊,里面竟然已经重新铺陈过了,连花瓶里都插了几只菊花,大摆设虽然还是那些,但这么重新一收拾,品味高了好几个量级。
  这才是传说中的世家做派吧?程平想起陆允明说他自己“粗疏”,当时只以为他自谦,如今看来,竟然是实话实说——至少他住馆驿,屋子里都是客房标配。
  王棣请程平对面坐。
  程平对这种讲品味的生活生出一股敬畏来,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