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九重华锦 完结+番外 >

第51部分

九重华锦 完结+番外-第51部分

小说: 九重华锦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伸手,一旁大双立刻上前扶着,这会,也没人会去管这对主仆,大家都忙着思索要怎么表现。
  “稚儿,你要准备什么?”大太太忙活完,总算抽空到儿子跟前询问一句。
  大太太到没那么多想头,儿子本来就不差,只要儿子自己高兴就成。
  “娘,我做章。”林宏图笑了笑,大姐姐说的对,做自己最想做的,他想用章告诉祖父,儿孙自有儿孙的前程,一个家族的兴衰,并非一人之力可以构筑的,反之,也不是一人之过。
  “好,娘让人给你准备笔墨。”大太太拍了拍儿子的头,并没觉得不妥。
  三爷虽然面上不说,眼睛却忍不住瞟向大儿子,老二一家走了,要说没点想头怎么可能,否则当初,他就不会同意自家太太为儿子张罗那门婚事,现在也不会被人退婚打脸。
  还是心里有想法,想着登高望远啊。
  老太爷将一切都看在眼里,默不作声与梅先生喝着茶闲聊,有时候,他真希望,自己没比别人多了那么点本事,也不至于,早早就看透了那么多是是非非。
  若是不知道他们的那点心思,眼里何至于容不得沙子?
  这么多儿孙,随便挑选一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也算交代了,可惜
  林家当家人会唇语,这本事,除了接替林家的人,谁也不知道,也正因为这点本事,林家挑选出的历代接班人都不至于有太大偏差。
  就像会读心术一样,只要他看到,哪怕是喃喃自语,他也能知道他们的心思。
  “老太爷,咱们在这,这些孩子怕是放不开,不妨一会再来看看。”书香门第,左右不过是个琴棋书画,总没的骑射舞乐的。
  老太爷连忙起身,“走,我们到偏厅坐着。”
  “春兰,给老太爷他们沏茶。”老太太一旁吩咐着,知道这两人八成是有话讲。
  看着大堂里一群孙儿忙活,老太太的精神总算好了点。
  林霜语的离去,还真没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童老到了淮安?”
  大堂外的走廊上,冷风徐徐,却让人头脑清晰了许多,林霜语侧身抬头看了看天色轻声问着,不知心里在想什么。
  大双耳听八方,再有小双就在附近,知道没人,“今日才到,童老想问问,府上二房的事。”
  轻轻一笑,“我知道的,你都知道,为何不直接回了。”如果正如她说猜测的,那这童老先生此刻还有心情来淮安,还真值得深思了。
  “大双听从小姐吩咐。”想了下,觉得有必要补充一句,“小姐现在是我们的主子。”她们只能听从一位主子的话。
  “你们主子说的?”
  额大双愣了下,点头。这么说,她们到底是一个主子还是两个主子?大双自己都纠结了。
  “如实告知童老吧。”她知道的,暂时也只有这么多。
  “是!”
  低头,收回目光,安静了片刻,再次出声,“顺便转达一句,有道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却难测小人难防。”
  眉头深锁,听不懂,“小姐传给谁?”童老还是主子啊,当初主子说了,若小姐有事需要与他直接联系,她们姐妹可直接传达。
  扭头,浅笑梨涡望着大双,“能传达到吗?”说完不再看大双,抬手示意扶她进去,出来透了这么一会,也差不多了。
  大双脚步有些浮,这意思,是传达给主子吧,若是童老,人就在淮安,应该是不用这么问一句,完了完了,能不能干脆点,幸好主子指明让她跟着,小双为暗。
  这要换小双,估计头要秃了,怎么感觉,这小姐与主子是同一个属性
  “大小姐,你跑哪去了,大家都开始了,大太太正担心着呢。”倩儿一脸不太高兴,刚要出去找人,正好看到林霜语被扶着进来。
  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却没说什么,“准备笔墨吧。”凑个热闹,那就写字吧,正好,要交功课。
  “是,奴婢这就准备。”倩儿欠了欠身,转头就将活交给芳香了,自己挤到人群里忙去了。
  林霜语眼角余光扫了一眼,脸色变幻,随后收回目光,看来,这个丫头,的找机会提醒大太太一句才是。
  这大过节的,穿的喜庆些没事,可脸上涂脂抹粉,媚眼如丝那几位刚从书院回来的少爷,可都不是大房乾院的,她要殷勤,是不是跟错了人?
  大户人家,仗着有几分姿色想要借机上位的丫头不少,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可这事林家,书香世家,最看重的就是这家风。
  这丫头自己不正经不打紧,别害了大房。
  管束不利,也是罪。
  “大小姐,笔墨好了”芳香准备好笔墨,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扶着林霜语的大双。
  这丫头才来几天,怎么小姐就去哪都带着她,看着闷不哼声,没想到这么会讨小姐欢心。好在,小姐的起居还是她来照顾。
  “三哥,四哥,你们看,熙儿画的如何?”五爷一脸骄傲的站在八少爷林宏熙跟前,才十岁的林宏熙正低头认真画着画。
  二少爷林宏伟就在一旁,五太太亲自帮着研磨,摇了摇头,同样是儿子,老爷糊涂,老二不喜画,他就不能看看,瞧这一手字,写的多好。
  “老八小小年纪,这画技到是得了五弟真传。”四爷看了看,夸了一句,却未见的真看进去了。
  三爷看了一眼,点了点头,没多说。
  “祖母,我能弹琴吗?”林允月嘴里问着,却是早早让丫头去报了琴来,脸上还带了几分洋洋得意。
  她的琴艺,可是娘托人在京都请师傅教的。
  这大堂里,一时间好一番热闹,隔壁偏厅,老太爷与梅之千也正聊的关键。
  ------题外话------
  票票求票票么么哒


第89章 才气林家(2更)
  “林家世代书香,更是代代人才辈出,想当年,老太爷为翰林近臣”
  老太爷直摆手,“往事莫提,老了,如今已是一番新天地,林家避世而居,再不是从前了”
  “老太爷是胸有丘壑之人,这淮安之地屈才了,前些日子,偶遇樊大人,樊大人与梅谋提及老太爷,十分想念啊,他说,如今朝堂,翰林之中,能与老太爷相比的,寥寥无几。”
  梅之千品着茶,盯着茶水言语之间,皆是话中有话。
  大家都是明白人,老太爷轻叹一口气,捧着茶盏,似是追忆,“孟之是个念旧之人,不过也是严重了,而今正是万象更新,人才济济,我们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不提也罢,对了,前几日,从京都回来时,京中可是出了一件大事,也不知现在是何局势,马上开春了,春闱大考,是天下读书人的指望,可耽搁不得啊。”
  “老太爷还是忧天下之人啊,春闱乃国之大事,的确耽搁不得,只是如今,京中发生的,也是国之大事,老太爷一定有所耳闻,既说起了,梅某也想听听老太爷的看法。”
  梅之千放下茶盏,目色严肃了几分,身上那股子轻狂劲也收敛了几分。
  见老太爷未开口,梅之千笑了笑,“老太爷无需顾虑,不过是两个局外人的闲聊。”
  老太爷听罢也是摇头一笑,“到无所谓顾虑,只是不在朝局,更不在是非之地,很多事,已经看不准了,也只能是闲聊了,一国储君,关乎社稷安稳,动则必乱,只是乱到何种程度,还的看后续局势的发展。”
  “只是”老太爷说道此,略停了停,下面的话,像是不知该说不该说。
  “只是如何,老太爷不妨直说,梅某也只当随耳听之。”梅之千摆动衣袖,一副洗耳恭听之态。
  “只是,既已入三司,即便性命无忧,怕也是储位难保。”此话若是在外人面前,老太爷是万万不会说的。
  就这一句话,一个不好,可能就祸及全家,若非是对梅先生信任,绝不会出口。
  老太爷一句话,梅之千拱了拱手,“老太爷曾是天子近臣,看事比一般人通透,实不相瞒,梅某也是同样的看法,只是梅某以为,怕是性命都堪忧啊。”
  “这到未必,罢了,时局变化,谁也说不好,只盼着国泰民安才好。”叹了口气,老太爷不欲深谈,点到为止。
  这也是因着梅先生说的,他们现在都是局外人。
  梅之千还想说什么,听的里头一阵热闹,林世同走进来请二位过去,说是都差不多了。
  “走,去看看这些孩子都折腾了些什么,到时候梅先生千万包涵,莫要笑话了。”老太爷正想结束话题,从刚才的只言片语中,已大概知道,京中形式不太妙。
  为政者,为局势所驱,免不了要与一方够上,即便几位皇子,谁也不靠,一心忠君,那也是一种选择,只是,他迟迟未动,便是不想走这条路啊。
  世上之才,谁不想从一而终,遇那英明之主,施展才华,福泽天下百姓,可惜,自古人才易得,明主难求。
  几位皇子,包括太子,他也是几番考量,几番观察,没想到,又突然发生这么大的事,时局难测啊。
  “走,去看看,说起来,大小姐的功课还没交呢。”梅之千看似随意,可有些东西,那是比较较真的。
  “哦,上次听小五说了,梅先生可别太难为大丫头了,让她跟着先生听听课,不过是让她更明白些道理。”
  也是不辱没了师命,女子,到真无需有太大的才华,真要跟男子一样,满腹诗才学,怕到时候,心气太高,最后反而害了自己。
  “老太爷这话可就不对了,那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鬼话,也的因人而异,我看贵府的大小姐,非同寻常,保不准,将来有大造化。”
  期初,他的确是有些不太高兴,林家大小姐与太子之间,有何交易或者谋算,他管不住,只是非要扯到他恩师身上,借了他恩师之名,他是怕万一传出去,辱没了恩师一世之名。
  所以,上次他才刻意考了考这大小姐,没想到,这大小姐,与他所想的大有不同,以为会是一位心思深沉的女子,见面之后,颇有几分意外。
  再有那盘棋不得不说,他现在,对这学生,是好奇大过忌讳了。
  老太爷停了下脚,挑眉看向梅之千,“大丫头能得先生这番夸奖,是大丫头的福气,不知先生给大丫头留了什么功课?”
  大造化吗?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大堂,一群孩子里,老太爷一眼就搜寻到了那个红色的身影,其实不用搜寻,只要她站在那,很难不让人注意到,尽管,她就那么安安静静站在那。
  看看吧,看看这丫头,将来有多大的造化。
  “爹,快来看看,这些孩子,可是长进了不少。”
  “哪有你这当叔伯的这么夸他们的,让人笑话了。”老太爷笑骂了四爷一眼,这个儿子,为人处世没话说,是家里几兄弟中最圆滑的一个,也因着这份圆滑世故,所以在学业上,就差了那么一些,人,没有那面面俱到的。
  总算,外头的营生,有这老四在,他到不用太操心。
  “老太爷这话不对,四爷夸的好,有进步就该夸,梅某看看,这画是谁画的?”
  第一个送到他们面前的,就是林宏熙的画,画的是雪松,雪中画雪松,一片纯白的世界,没有过多色彩的点缀,却将崖边一颗雪松画的入木三分。
  “这是小八的画的,嗯,不错。”
  “八少爷?小小年纪,这功底可见一般啊,平日没少下功夫,不错不错,听闻,五爷在画技上也是多有见解,改日,一定好好品品五爷的画才是。”梅之千很大方的点评着,该夸就夸。
  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能画成这样,确实不简单,就像自己说的,不管画的意境如何,平日刻苦用功却能看出的。
  儿子被快,尤其是自己一手教出来的儿子,五爷笑的像个孩子,连忙说着不敢不敢,的确是个痴的。
  “请梅先生点评一二。”林宏伟靠的近,双手奉上自己的作品。
  “这是老二,也是五房的。”老太爷介绍了一句,心情看着,比之前好了些。
  林宏伟写的是一幅字,是一首藏头诗,是咏竹的,诗句平仄对称,对仗工整,虽说不上精彩绝伦,却也算的上一首佳作,梅之千感慨,“林家不愧是书香传家啊,不错!”
  老太爷陪着一笑,能得一句不错,也算是不错了,宏伟这孩子,虽不让人惊艳,但功底却是扎实的。
  “等等,我再看看。”老太爷刚要接过去看一眼,又没梅先生拦下。
  梅之千拿着那副字,目光落在落款处的几根随手而画的竹子上,一些诗词作品上,有些人会为了衬托诗的内容,在边角画上几笔,就如在一副画的边角提几个字是一个道理。
  “好画,这竹子可是画活了,老太爷,您看看。”这几根竹节画的不打眼,可是拿远一点看,很是写意啊。
  一共才四根竹节,却是从竹笋破土而出,到迎风挺立的过程都画了出来,正好对上了诗要表达的意境。
  自古,梅兰竹菊便是形容君子的形象之物,这画,从正面看,是一副竹节变幻生长的过程图,拿远看,却是一位谦谦君子的写意图,妙哉。
  “画?”五爷一听画,立刻来了兴趣,双眼一亮,凑近看了看。
  五爷是个懂画之人,梅之千一点拨,立刻看出这画的奥妙来,从老太爷手里直接就把画拿了过去,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
  “画的好,一画观形,一画观意,若是在工笔上再下些功夫,就更好了。”
  梅之千却不这么认为,他到觉得,画意重于画形,就像刚才那副雪松图,就是缺了几分意境,匠气重了些,倒不如这幅君子竹耐人寻味。
  只是,话点到为止,不便多说,毕竟,他不钻营画艺,只是忍不住多看了林宏伟一眼,对他笑着点了点头,算是赞许。
  老太爷将一切看在眼里,也不多说,看来,他对自家的几个孩子,未必如自己想的那般了解啊。
  “不错!”抬头拍了拍林宏伟的胳膊,算是肯定。
  “多谢梅先生、祖父指点。”林宏伟略有些局促的笑了笑,目光却若有似无的落在五爷身上,这是一个孩子,渴望得到认可的眼神。
  “二哥这幅君子竹能不能送给五弟?”林宏图站出来突然站出来厚着脸皮要画。
  “五弟若是不嫌弃,送与五弟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