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归一 >

第389部分

归一-第389部分

小说: 归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最基本的责任。
  深深呼气,斜身下地,快速穿戴。
  吴卿随之起身,出手帮忙。
  “赶紧回去吧,别冻着。”吴中元往火盆里添加了木炭,裹着披风侧身出门。
  去往中天殿,各部官员已经在门外等候,各部官员已经各就各位,开始履职,每天都会制定大量的国策规章,此前沿袭多年的晨议此时已经正式改名为早朝,早朝分为小朝和大朝,小朝只有六部主官,大朝除了六部官员还加上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今天就是大朝,上朝之后吴中元最先公布了对祝千卫的敕封和任用,对于他的这个决定,所有人都不感觉意外,因为祝千卫在危急关头曾经舍身相救,忠诚和能力都毋庸置疑,吴中元将兵权交给此人也在情理之中。
  随后吴中元又明确了军队的管辖权,军队由吏部和兵部协同管辖,军队里的军官,也就是勇士,归吏部任命管理,普通士兵由兵部负责管理协调,而祝千卫有权对吏部和兵部的决定提出异议。
  虽然说的很婉转,但真实意思谁都明白,那就是祝千卫的权力在吏部和兵部之上。
  之后负责吏部的黎万紫汇报了今天参加五行和血脉检试的总人数,共计八千多人,五行检试的巫师和勇士分别来自三族,检试的方法还一如从前,只是将之前分别举行的检试汇聚到了都城进行。
  检试分为两部分,除了勇士的五行检试,之后还会有血脉检试,说白了就是确定谁可能修行熊族的法术。
  鉴别的方法,具体的分工,秩序的维持,包括后勤保障,都进行了最后的确认,然后负责这部分工作的官员先行退朝,下去着手安排。
  随后是负责户部的官员请示汇报,重要的事情昨天下午已经由吴荻请示并议定了,此番户部官员请示的都是一些较为具体的事情,此时已经开春了,耕种必须提上日程,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农耕的面积,按照吴中元的想法,今年的农耕面积至少要扩大三倍,以此收获更多的米粮作为应急储备。
  粮种够了,但问题是人手不够,此前他曾经提出四方大营各储兵三万,此举直接将十二万人征召脱产,这些人不但不能参加劳动,还得消耗大量军粮。
  祝千卫也参加了今天的早朝,在征求了各部以及祝千卫的意见之后,吴中元决定将四方大营的兵员缩减为每营一万,以此腾出更多的劳动力发展生产。
  百日米从哪里种植,紫花山芋适合在哪里生长,荔浦芋头是否尝试播种,这些也都在早朝议定的范围内。
  还有黑寡妇带来的胡兔,以及外邦进贡的竹鼠,也给予大力推广,这两种动物都属于啮齿类,繁育速度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
  随后是工部禀报请示,主要是城池的加固,道路的开辟,包括各城应急避难山洞的挖掘,老贰已经自黑姬山回来了,这次回去几乎将所有犰狳全带来了,足有两百多只,可以分头开挖,深挖洞广积粮不管在什么年代都是最佳的防御手段。
  大型弓弩的打造,火药和火器的制造,包括兵器的熔铸,此前他曾经命人将烟云山那些已经损坏不能使用的玄铁兵器进行重新熔铸,为禁卫亲兵打造专属长刀,这件工作此时也已经完成了。
  除此之外还有炼制补气丹药,配制用于战争的包括止血药粉在内的药物,以及驯养信鸟,提升通讯速度等诸多琐事。
  经商不但可以互通有无,还是最快的财富积累手段,饮马河现在已经开始运作,但南荒的山羊谷分流了一部分,故此有人建议把山羊谷给剿了,提建议的人是个傻子,却有不傻之人,不等吴中元表态,就代为否决了这个提议。
  虽然事情异常繁琐,但吴中元还是耐着性子逐件处置,这些事情处理一件就少一件,用不了多久各部就能步入正轨,届时他的压力就会减轻很多。
  最后议的是律法,在这段时间内吴君月和吴季在老瞎子的带领下再次对三族律法进行了全面的归集和整理,具体条款很多,他们也知道吴中元无暇逐条审核,汇报时便提纲挈领,只说重点。
  起初吴中元是没说什么的,但听了一段时间感觉律法的制定有点问题,说白了就是指导思想有点偏差,众人制定的律法属于比较严厉的那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天下初定,严厉的律法还是很有必要的,律法的作用是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约束并引导民众的思想和言行,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律法存在的真正意义是对弱者提供保护。
  历朝历代的所有律法,本质上都是向社会底层的人倾斜的,最大限度的顾及他们的利益,以娶妻纳妾为例,律法里明确规定了不同身份的男人所能拥有妻妾的上限,如果没有这条限制,很多社会底层的人就会娶不到老婆,因为绝大部分女人宁肯成为优秀男人的之一,也不愿成为愚民莽夫的唯一。
  诸事议定,吴中元遣退了一部分人,只留下总理院的十三位大臣和祝千卫,他还有一件极为重大的事情要与众人商议……


第五百七十三章 君临天下
  总理院众人知道吴中元留下他们是有要事与他们商议,待得众人退下,殿门关闭之后,尽皆转头看向吴中元,等他说话。
  吴中元皱眉沉吟,一直没有开口,他原本是想与众人商议如何铲除潜藏在有熊的五道爪牙,当日阿炳曾经看到一名低阶勇士遭到了鬼族的附身,类似的情况肯定不止那一例,这些人就如同跗骨毒瘤,随时会对有熊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此番三族勇士检试五行血脉,盛况空前,所有人都会围观露面,正是找出并铲除这些内鬼的大好时机。
  但是现在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开始行动,阿炳就会暴露,外人可能不知道是阿炳找出了内鬼,但总理院的这些人是知道的,正所谓人心隔肚皮,总理院的这些人他也不是全部了解,让他们知道阿炳天生灵瞳,能辨鬼魅妖魔,很可能会威胁到阿炳的安全。
  沉吟过后,最终决定暂时压下此事,此时那些内鬼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内他们还不会破罐子破摔,进行大肆破坏,可以暂时不动他们,等到合适的时机再将他们一网打尽。
  不过族人这么集中的时候可不多见,可以趁机让阿炳自暗中观察,找出所有被附身和影响了灵识的人,确定这些人目前的身份,以此做到心中有数。
  众人自然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见他久久不语,知道他思考之事非比寻常,他越是沉吟不语,众人心中越是不安疑惑。
  吴中元也不想让众人知道自己冲他们隐瞒了什么,沉吟过后找出了另外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今日各大垣城的新晋勇士前来有熊检试五行血脉,诸位议一议,检试过后这些人的去处。”
  这也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与他之前的沉吟不语对得上,由于事情比较敏感,众人就没有急于表态,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些勇士接受完检试之后就会回返所属城池,但吴中元既然提起此事,自然是想改变以往的惯例。
  见众人不说话,吴中元说道,“我有心将这些新晋勇士分别派往四方大营,诸位意下如何?”
  这个问题之所以敏感是因为这些新晋勇士都是各大垣城的新生力量,吴中元的这种作法等同将这些新生力量由各大垣城城主统辖改为由朝廷集中统辖,其性质等同削弱各大城主的军权。
  众人不主动表态,吴中元就挨个儿点名,最先征求老瞎子的意见,老瞎子同意这种作法,理由是各大垣城的勇士都有职事在身,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这些人最好还是让他们做现有的工作。而新晋勇士是没有职事的,将他们派往四方大营担任初级军官非常合理,不过这些人远离家人,危险性也大,应该给予这些新晋勇士一定的奖励和补偿。
  吏部是黎万紫掌管,她也同意老瞎子的意见,同时也提出了补充意见,那就是三族新晋勇士最好不要打乱驻防顺序,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最好别把牛族的勇士派到东军大营,之所以提出这一意见,主要是考虑到日后的给养补充以及指挥调动等问题。
  随后其他人也先后发表了意见,全部支持将新晋勇士派往四方大营,初级军官必不可少,与其日后自各大垣城选派抽调,倒不如趁机一次性补齐。
  这次参加血脉检试的勇士一共有八千多人,检试过后四方大营可以分别派驻两千,按照每处大营驻兵一万计算,四方大营军官和士兵的比例就是一比四,这是个很恐怖的概念了,不是拿低阶勇士当尉官使用,而是将他们任命为了班长,此举能够大大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此番前来接受血脉检试的勇士以牛族最多,鸟族次之,熊族最少,比例大致为五三二,检试过后,牛族的大部分勇士派驻西军大营,鸟族的大部分勇士派驻东军大营,熊族的勇士一分为二,与牛族勇士联守北军大营,与鸟族勇士联守南军大营。
  议定细节,众人退朝。
  吴中元留下了祝千卫,将阿炳的情况以及之前想告之众人却未曾告之的想法说与祝千卫知道。
  “圣上需要我做什么?”祝千卫低声问道。
  吴中元说道,“检试开始之后我需要坐镇观礼,不便四处走动,你去学堂找了阿洛和阿炳,将他们带到能够俯览全场的隐秘所在,由阿炳观察口述,你来分辨记录,务必将所有内鬼全部找出来。”
  祝千卫缓缓点头,“圣上放心。”
  “嗯,你去吧。”吴中元点了点头,祝千卫后退三步,转身退走。
  殿内众人尽数离开,吴中元沉默独坐,形容一个人公务繁忙多用日理万机,之前他以为这个成语有些夸张,此时他却不这么认为了,当黄帝的真的很忙,不但要处理摆在眼前的问题,还得前瞻旁顾,料事于先,及早发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予以避免和预防。
  太累了,实在是太累了,便是处置果断,有条不紊,处理起来压力也是无比巨大,有时候不在其位,不知道在位者的处境和心境,此时此刻他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皇帝的脾气普遍不好,而且没什么耐性,没别的,都是累的,就像一头毛驴,跑到野外撒欢儿的时候如果跑来一只蛤蟆,它或许会与之玩耍嬉闹,但是当这头毛驴负重前行,筋疲力尽,不堪重负时跑来一只蛤蟆给它添乱,直接就一脚踢飞了。
  便是想要略作喘息,也难得自由从容,外面马上就要开始进行五行和血脉检试了,开始之前他是要进行讲话的,得尽快打好腹稿,在万众之前可不能磕磕巴巴,支支吾吾,必须慷慨激昂,肃穆厚重。
  每个人都希望把一件事情做好,但是很多人却做不好,做不好的原因有很多,自身实力不足是原因之一,还有个很大的原因是目的性不够明确。
  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目的,说白了就是在做这件事情之前,得清楚的知道自己做这件事情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只有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做起来才能有条理,有针对性。
  演讲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凸显自己的领导地位,二是让这些新晋勇士心甘情愿的前去四方大营。
  一炷香之后,殿外有人提醒,外面已经准备就绪,只待他现身开始。
  吴中元起身离座,披了披风离殿外出。
  宫门外已经安放好了皇座龙椅,这是他的位置。
  皇宫通往广场的台阶每隔三十六阶就会有一处长达一丈的宽大台阶,作用是爬累了可以自此处略作喘息,此处是总理院众人的位置,十三把靠背大椅,相国居中,左右两侧是六部主官。
  维持秩序的全是清一色的黄袍禁卫,配备的是刚刚打造完成的玄铁长刀,威风凛凛,庄重肃穆。
  八千多人,广场上几乎没有空闲之地,负责检试的三族勇士各有三人,共计九人。
  吴中元自皇宫走出,左右两侧立刻走来两队黄袍禁卫,左右各十二人,分列吴中元身后两侧。
  万众仰望,鸦雀无声。
  吴中元缓步而出,到得台阶边缘,严肃站立,俯望众人。
  “参见黄帝大人。”轰然声中跪倒一片。
  他没有立刻说话,也是故意不立刻说话的,他停顿的时间越长,给众人造成的心理压力越大,想要引领他人,除了让他人信任佩服,还必须让他人心存敬畏。
  不过也不能一直杵在那里,不然有欺压轻视之嫌,数秒过后,吴中元沉声开口,“尽皆起身。”
  众人站起,仰头上望。
  吴中元提气发声,“得皇天庇佑,后土应承。适人心归向,中原一统,今逢千古盛事,谨诏旨谕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原人族,皆吾子民,寡人当承天应命,引领庇护,厚德善待,一视同仁。”
  吴中元说到此处略作停顿,他的这番话说的太过拗口,大部分人都听不懂,不过他的这番话也不是说给普通老百姓听的,而是说给三族勇士听的,主要是为了阐述自己一视同仁的执政理念,同时是也向众人证明他并非胸无点墨,似这种深晦难懂的话他也能说的很好。
  停顿过后,吴中元再度开口,这次他没有再咬文嚼字,而是阐述了勇士的权力和义务,重申并强调了勇士所拥有的各种特权,以此加重勇士的荣誉感,随后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权不是白给的,得尽到自己的义务,而保护普通族人就是勇士的义务。
  大敌当前,勇士理应冲锋在前,勇敢的面对危险,四方大营的筹建几近完成,急需勇士前往驻防,且问今日参加检试的勇士愿不愿意为了族人的安危而分驻四方。
  此情此景,谁能说不愿意?
  时辰已到,吴中元也没有磨蹭耽搁,大手一挥,“检试开始……”


第五百七十四章 变故突生
  检试开始之后,吴中元后退三步,泰然入座,他知道王欣然就站在他的身后,却没有回头。
  待他坐定,总理院众人方才落座,受检队伍缓步上前,开始接受各族高阶勇士的五行检试。
  整个检试的过程非常漫长,换成旁人,坐这么久定然百无聊赖,但吴中元却很享受这种无所事事,需要思考和计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