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无人与它说话。
老贰与老瞎子相熟,便腆着脸往老瞎子身边凑,但老瞎子看不见,此时又被众人围着问东问西,也没有注意到它。
见老贰尴尬难堪,吴中元便暂停与吴荻等人说话,打开腰囊,自其中取出最后一枚蓝色的五阶莲子捏在指尖,沉声说道,“老贰听旨。”
听得吴中元言语,众人立刻停止交谈,分列左右,等吴中元说话。
老贰则一脸茫然的看着吴中元,直到吴荻冲它使了个眼色方才反应过来,急忙屈膝跪倒,“末将在。”
吴中元正色说道,“你虽是异类化人,欠缺开化,但贵在生性纯良,忠心事主,备战之际不辞辛劳,率黑姬山众人掘大洞八十五,小洞二百七十,此番南荒之行再立苦功,计功行赏,特赐皇家本姓,加赏五阶莲子,直晋太玄。”
吴中元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老贰本人,所有人都没想到吴中元会突然给予老贰如此厚重的奖赏,在众人眼中它就是个挖洞的苦力,是个攀龙附凤的小丑,谁也没有仔细计算过它到底挖了多少洞,出了多少力。
吴荻与老贰比较熟,见老贰愕然发愣,便出言提醒,“还愣着作甚,还不领旨谢恩。”
得吴荻提醒,老贰这才反应过来,急忙跪拜谢恩。
吴中元移步上前,将那枚蓝色莲子递给了它,这是最后一枚蓝色莲子,另外一枚让他给了姜南。
老贰接了莲子在手,感动的热泪盈眶,起初还能勉力克制,但最终还是没能克制的住,于众目睽睽之下嚎啕大哭,它本是个偷鸡摸狗的破落货,如果不是跟了吴中元,这辈子也不可能有出头之日,它哭固然有激动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感动,不单是吴中元的厚赐和重赏,还有吴中元竟然清楚的知道它挖了多少个山洞,它本以为吴中元日理万机,不会关注这些,未曾想吴中元竟然清楚的记得。
不止如此,此前它乃深红升玄修为,不久之前刚刚晋身淡蓝洞玄,吴中元以五阶莲子相赠,说明吴中元一直在关注着它,并没有忽视淡忘。
眼见老贰得了厚赐重赏,众人知道它日后定然会受到重用,再也不敢小瞧于它,纷纷过来与它道贺。
众人越是道贺,老贰哭的越厉害,一把鼻涕一把泪,大失斯文,全无体统。
唯恐它继续失态,吴中元只得出言阻止,“吴老贰,莫失体统。”
老贰可不知道吴中元喊它名字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的是脑血栓,听得自己的贱名之前多了皇族姓氏,越发感动,连连点头应是的同时生生憋住,不再哭泣。
吴中元唯恐对老贰的厚赐重赏引起众人的嫉妒和不满,便手指混元鼎,正色说道,“这混元鼎乃伏羲当年所用神物,灵异玄奇,可熔炼天格九阶的丹药,得此神器,便有望越级擢升,五道封印消失之前,寡人会论功行赏,分别赏赐。”
吴中元言罢,众人齐声应是。
吴中元转头寻找黎万紫,却发现黎万紫不在人群之中,这才想起此前把黎万紫派出去巡视四方大营去了。
黎万紫不在,吴中元便看向吏部辅事黎非,“黎非,吏部当仔细核实,周全备录,以为来日论功行赏之凭据。”
黎非闻言正色应是,六部等同黄帝权力的分支,权力是大还是小,全看黄帝本人放不放权,吴中元的这番话直接将吏部的地位提升到了六部之首,就像后世的组织部,那可是管官儿的官儿。
吴中元又转头看向工部辅事黎铸,“自此处赶建丹宫一座,储纳混元鼎。再遣派工匠民夫前往岷山,将那里的铜铁运回来,砖石就地垒砌,修建庙宇一座,告慰人皇,祭祀天地。”
黎铸抬手应是。
吴中元又看向王欣然,“丹宫建成之前加强守卫,闲杂人等严禁靠近。”
“嗯。”王欣然点了点头。
此时已经过了早朝的时间,吴中元有些累了,也无心处理政务,将那口存放有炼丹铜牌的箱子交由老瞎子,命其与六部官员一同参详研究,然后自往后宫东院去。
吴卿是个很平和的人,并不过问朝政,吴中元不说她亦不问,吴中元说,她便听着。
吃过早饭,便卧床休息,临近中午,被吴卿叫了起来。
吴中元知道如果没有很重要的事情,吴卿是不会叫醒他的,翻身坐起之后急切问道,“什么事?”
“城外来了很多奇怪的人……”
第六百五十三章 礼下于人
“什么奇怪的人?”吴中元随口问道。
“不清楚,”吴卿将吴中元的龙袍送到床边,“传言的禁卫就在门外。”
“换常袍。”吴中元摆了摆手,黄帝有两种制式服饰,一种是上朝时所穿的龙袍。还有一种日常穿戴的常服,比朝服要随意一些,但也有金龙刺绣,在朝时吴中元一般穿戴第二种,哪怕上朝时也穿这种,龙袍太隆重了,披肩太大,颜色太艳,而且还要佩戴流冕,多有不便,他不是很喜欢。
吴中元穿戴整齐,披了披风出门,传言的禁卫急忙行礼通报,只道城外有数十个身穿奇装异服的人求见。
消息是守城的勇士报上来的,禁卫也只不过个传信之人,吴中元也没有多问,与禁卫同行离开后宫,经中殿,到前殿,再出宫门,此时的皇宫是熊族王宫改制而成,几乎没有扩建,不过面积还是很大的,自后宫走到宫门处需要十多分钟。
能进出后宫的禁卫都是女子,出宫之后就换成了男性禁卫,按照礼制,黄帝出门应该有九名禁卫随行,但吴中元嫌麻烦,只带了两个人,与前来通禀的轮值勇士一起去往南侧城门。
按理说外族觐见应该由礼部接见,但这些人虽然打着道贺的旗号,却来历不明,且人数众多,守城的勇士不敢放他们进城,故此才会越级通禀。
此时是中午时分,城门是开着的,吴中元也没有登上城楼,直接移步门外,面对众人。
城门外共有三四十人,但这些人并不是一伙儿的,而是三五成群,分散在城外不同区域,所穿服饰五花八门,有的穿着厚实的大袄。有的穿着薄绸单衣,明显来自不同的地域。
由于距离较近,吴中元便能感知到这些人的情况,这些人不是人的比是人的多,灵气修为多在紫气以上,有五人是太虚修为,有几个吴中元有些眼熟,貌似不久之前自岷山见过。
见吴中元出现,领头儿的几个人急忙上前见礼,上来见礼的一共有七个人,五个太虚两个太玄,都是年长之人。
这些人彼此之间貌似并不熟悉,争先恐后的上前见礼,吴中元顶着一头雾水逐一敷衍应对,这些人在报上姓名之后都会呈上礼单,恭贺他喜得混元鼎。
众人貌似并不想耽搁滞留,只要报上姓名,呈上礼单,留下礼物便急匆匆的告辞离去,七拨儿人,五分钟不到就走了个干净,留下了七份礼物,这些礼物都是用大小不一材质各异的箱子和盒子装的,七份礼物,有的只是很小的一个盒子,有的则是几口大箱子。
七份礼单,材质也各不相同,有几份比较正规,余下几份有的是用木板裁截的,有的则是自衣服上撕下的布条儿,明显是仓促写就。
不过礼单虽然各异,却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名字写的很大很显眼。
眼见众人来去匆匆,吴中元好生疑惑,这怎么跟火烧屁股了一样,难不成这些箱子里藏有暗器火器?
心中存疑,便暗运灵气警惕防范,随手打开了几个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些稀奇古怪的礼物,一个尺许见方的木箱子里装了满满的一箱子禽兽内丹,还有一个五尺见方的大箱子里装了一口水缸,水缸里是几条奇形怪状的水生动物,有点儿像蝾螈,却是通体金色,两腮还生有龙须。
就在吴中元暗自疑惑之时,东南方向飞来一只巨大飞禽,吴中元有感,定睛远眺,只见那是一只巨大的异种秃鹫,秃鹫的背上坐着两个人,正是不久之前自岷山见到的那对衣裳破旧的老年夫妇。
那对老年夫妇离此尚且远,在秃鹫飞近的这段时间吴中元将所有礼物都看了一遍,众人呈送的贺礼五花八门,有些是灵物,有些是动物内丹,还有精美的玉器和各种天材地宝,其出处和作用礼单上都有说明,但眼下他没时间细看。
不多时,秃鹫飞近,老年夫妇自秃鹫上下来,白脸老妪还背着那个很大的口袋,而黄脸老者手里的拐杖则换成了一件由破布缠绕的事物,此物有着长长的柄杆儿,末端宽扁,观其轮廓,很像现代的铁锹,确切的说更像晒粮所用的宽大木锹。
秃鹫降落之前二人已经看到吴中元站在城门外,待秃鹫落地,二人自秃鹫上下来,脸上便挤出了很不自然的笑容。
早在岷山吴中元就已经知道这对老年夫妇乃是异类化人,也不是每个老年人都是慈眉善目,这二人长的就是贼眉鼠眼,尤其是那个白脸老妪,小耳,断眉,三白眼,薄嘴唇,高颧骨,鼻梁起节,一看就是个刻薄蛮横的主儿。
但俗话说恶拳不打笑脸人,二人冲自己笑,吴中元也不便板着脸,二人笑的不自然,他笑的也不自然。
不多时,二人走近,冲吴中元抬手行礼,尊称金龙黄帝。
不等吴中元回礼,那白脸老妪就恶狠狠的瞪了老者一眼,后者见之,急忙将那用破布缠裹的事物递向吴中元。
不等黄脸老者说话,白脸老妪又不满的瞅了他一眼,抢过老者手中的事物,抖手发力,将缠绕其上的破布震碎。
破布既去,那事物显露真容,不是木锹,而是一件紫红色的奇门兵器,柄长四尺,末端宽敞,为狮鼻形状,末端之上分列有一长两短三根森长锐刺,锐气暗藏,灵光内敛。
虽然从未见过这件兵器,吴中元却知道此物是什么,因为与之类似的东西他之前见过多次,所谓类似,指的是感觉而不是外形,此物很可能是通灵神兵之一的狮龙耙。
一提到耙,很多人会本能的想到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实则兵器中的耙与出粪平地的耙全然不同,其全名为镗钯,是一种与方天画戟有几分神似的长兵器,通常用于大规模的行伍作战。
白脸老妪将狮龙耙双手呈送,“告知金龙黄帝,这狮龙耙早些时候被我们偶然得到,虽知道此物为人皇十八辅弼所用,只是不知道应该归还何人,此番物归原主,以贺金龙黄帝收得造化神器。”
“二位有心了。”吴中元伸手接过,凝神感知,通灵神兵的神异之处不但是无坚不摧,还可以为主人补充灵气,能否补充灵气也是辨别真假的方法之一,事实证明此物却是狮龙耙,能够补充灵气也说明其内藏的玄文金简尚在。
见吴中元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就没了下文儿,黄脸老者转头看向老妪,那老妪好像每次不瞅老者一眼便不会说话一般,先是不满的瞅了他一眼,然后自袋子里抓出一个小口袋,再度递给吴中元,“我们夫妇多年隐居西土蜥谷,几百年中得了这些火蜥内丹,随身携带可避百毒,敬献金龙黄帝。”
“无功不受禄,这如何使得?”吴中元连连摆手。
白脸老妪努力挤出友好和善的笑容,“金龙黄帝统领人族,权倾朝野,您能收纳我们的贺礼贡品是我们夫妇的荣幸。”
白脸老妪笑的吴中元头皮发麻,说的吴中元一身鸡皮疙瘩,正要婉言谢绝,那白脸老妪已经将那包东西塞到了他的手里,“这是我们的一片心意,您万勿推辞。”
“你这是做什么,”吴中元无奈摇头,“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
黄脸老者讪笑接口,“金龙黄帝,我们也没别的事情,就是我们寿数将尽,想借您的丹鼎炼……”
不等黄脸老者说完,老妪就恶狠狠的拨了它一把,转而急匆匆的冲吴中元告辞,拉着那黄脸老者快步疾行,任凭吴中元如何挽留,皆是不理,骑上秃鹫升空西去。
吴中元原本还在纳闷儿这些人为什么会给他送礼,此番终于明白了,这些人全是冲着混元鼎来的,连这对老夫妇在内的这八拨儿人都知道混元鼎的神异之处,自忖不得窃取抢夺,只得前来送礼示好,之所以不说明来意且来去匆匆乃是担心他会退还礼物。
只要他收了礼物,来日他们再来请求,他便不好意思拒绝,至少不会拒绝的那么干脆。
如果只是单纯借用丹鼎,吴中元倒也不会吝啬,但是他并不了解这些人的底细,也不知道他们是好还是坏,混元鼎不但可以淬炼天格九阶的丹药,还可以熔炼其他丹药,如此神异,岂能轻易借用他人,休说带走了,便是自有熊,在他的监督下使用,他也不会同意。
现代有句俗话叫狗还不咬送礼的,但有时候收礼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尤其是明知对方有事相求。
仔细想来这些人想要借用丹鼎还是淬炼补气丹药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与地格九阶不同的是天格九阶是可以延长寿命的,这些人之所以眼生的很是因为他们平日里很少露面,异类对于权力的兴趣不大,它们感兴趣的是长生,为了长生不死,它们什么事情都会做。
想要熔炼高阶丹药,首先要有足够的原材料,这些送礼的人之所以此时没有提出要求,很可能是因为它们缺乏足够的原材料,为了获取可以淬炼丹药的动物内丹和各种灵物,它们会无所不用其极。
他此前的担忧即将变成现实,混元鼎重见天日,势必引起无尽的杀戮……
第六百五十四章 怀璧之忧
忧虑必不可免,但东西已经送来了,人也已经走了,怎么处理?
现在回想,这些送礼的人之所以来去匆匆就是担心他反应过来之后会推辞拒绝,只要将东西留下,这个人情他就算欠下了。
此事比较棘手,处理不好会埋下无穷后患,吴中元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只能召集六部开会,也不往中天殿去,就在南门外开现场会议。
会议的议题有两个,一个是怎么处理这些东西,二是如何消除混元鼎出世所引起的针对生有内丹异类的大规模杀戮。
棘手的问题不是说开个会就不棘手了,送礼的人已经走了,东西也还不回去了,总不能扔在这里,只能搬进城里暂时寄放,那几条生有龙须的蝾螈礼单上写有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