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归一 >

第536部分

归一-第536部分

小说: 归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鬼王。”
  吴中元点了点头,“有这种可能,鬼族和魔族之所以联手助它脱困,无疑是达成了某种交易,它脱困之后需要兑现自己的承诺。”
  “不不不,”万山红连连摆手,“我如果是妖王,我会救出魔王和鬼王,不过不是为了兑现承诺,而是为了自保,如果只有它自己逃脱在外,你可能会极力搜寻,如果全都逃了出来,你便无法兼顾了。”
  “你自忙碌,我先走了。”吴中元站立起身。
  见吴中元说走就走,万山红隐约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出了何事?”
  “我曾经找到鬼族一具神秘铁棺并将其藏于隐秘之处……”
  万山红打断了吴中元的话,“那具铁棺被人发现了?”
  “对……”


第七百九十九章 唤醒
  确定吴中元确有急事,万山红便冲其摆了摆手,示意他尽快前去处理。
  吴中元端起茶杯将万山红此前为他斟倒的茶水喝了一口,然后放下茶杯冲万山红点了点头,这才瞬移离去。
  他之所以还有心情喝茶是因为瞬息移动可以此发彼至,不管是谁破坏了岷山的庙宇,他都能及时前去处理。
  当日他将那具铁棺藏在了岷山庙宇的地基之下,又在庙宇其中一块砖石上留下了自己少许灵气,现身之后最先发现庙宇并未遭到破坏,庙宇周围也没有人类活动,刚想凝神感知,一只红眼鼹鼠自墙下的土洞里露出了半个脑袋。
  他留下灵气的那块砖石就位于墙角接地的地方,不问可知是鼹鼠打洞无意之间挖到了那块砖石。
  如果换做之前吴中元绝不会多想,但有了前车之鉴,担心此事另有蹊跷,便凝神感知周围气息,与此同时转身四顾。
  观察过后确定此事纯属意外,这才放下心来。
  本想再回烟云岛,想起正事儿已经办完,也没必要再去打扰万山红,于是便瞬移回返有熊。
  他每次回有熊几乎都出现在中天殿前的广场上,此番亦是如此,现身之后轮值的黄袍禁卫向他走了过来,先见礼后奏报,只道吴荻命他们在此等候,倘若发现他回返,便请他自中天殿稍候,吴荻有要事启奏。
  “吴皇后现在何处?”吴中元皱眉问道,他离开不过一个时辰,错过了上朝的时辰,吴荻有重要的事情奏报,很可能收到了某座垣城的重要奏折。
  “回圣上,吴皇后去了相府。”黄袍禁卫说道。
  吴中元本想赶去相府,想了想又改变了主意,转身走进中天殿,黄袍禁卫自去通知吴荻和老瞎子。
  吴荻和老瞎子都是吴中元登基之前的故人,二人的关系一直比较好,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会凑在一起商议,不过他登基之后,尤其是吴荻被封皇后之后,她就尽量避免与老瞎子私下接触,如果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吴荻不会出宫去见老瞎子。
  进入中天殿,远远的便看到案几上放着一摞竹简,这时候的奏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竹简,这是普通公务奏折,奏报的都是不很重要的公务。还有一种是两片木板对合而成的密报,书写者都是各大垣城城主本人,通常情况下只有黄帝本人才能看阅。
  既然是竹简,自然就不是紧急公务,既然不是紧急公务,为什么要放在如此显眼的位置。
  吴中元快步向北,落座之后随手拿过一捆竹简铺展看阅,奏折是苍山副城主姜庸写的,昨日晚间苍山某围城发生了剧烈的地震,地震过后附近一座高山崩裂,露出了一处深不见底的深坑。
  如果不是吴荻和老瞎子将这些竹简放在他的案头,此事也不会引起他的重视,但细想下来此事确有蹊跷,如果是单纯的地震,不可能只出现在某处围城村落,整个邑城甚是垣城都应该感觉的到。
  看罢第一捆竹简,吴中元随手又拿过一捆,这份奏折也是来自牛族,是枭山发来的,在枭山境内有处很大的湖泊,湖水深不见底,昨日夜间,湖泊突然干涸,在干涸的湖底留下了一处三丈见方的巨大坑洞,亦是深不见底,投石其中,久久不见回声。
  第三捆竹简来自熊族大丘,有人在大丘西山发现了被盗掘的古墓,周围堆积了大量红色泥土,墓中有巨大的圆形石棺一具,足有五丈见方,深三丈,石棺里残留有腥臭的红色液体,在古墓附近还发现了几个奇怪的脚印,只有三趾,当有小型磨盘大小。
  看罢这份奏折,吴中元眉头大皱,他还从未见过圆形的石棺,更没有见过直径超过五丈的石棺,五丈是个什么概念,已经超过了十六米,什么样的尸体需要如此巨大的石棺?
  看罢第三捆竹简,吴中元又拿起一份,这份奏折也来自于牛族,是稷山所辖邑城发生了一件极为严重的牲畜遇袭事件,在外放牧的牧民失踪,所放牧的一百头牛被吞噬大半,现场遗留有大片巨型脚印,脚印生有五趾,与人类脚印极为相似,脚印大小不一,最大的接近三尺,最小的也有二尺三寸,根据脚印来看,这些巨型生物当是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类人生物,数量至少也有二十几只。
  事发时间也是昨天夜里,由于事发地点位于野外,无人目击,故此无人知道这群类人生物究竟是什么,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类人生物体形异常高大,正常情况下人的身高通常是脚长的七倍,按照这个比例推算,这些类人生物的身高应该接近七米。
  夷人已经算得上是巨人了,身高最高的也只在三米左右,也就是说这些类人生物的身高是夷人的两倍还多,这已经不能用巨大来形容了,只能称之为恐怖。
  一百头牛被吞噬大半,即便按照一半计算,那也是五十头牛,奏折上所说类人生物的数量至少也有二十几只,这一数据应该是根据遗留在现场的脚印判断出来的,就按二十五只来计算,一只类人生物平均吃掉了两头牛!
  皱眉良久,吴中元扔下手中竹简,重新拿起一捆,案头摞放的竹简共有十五捆,而这才是第五捆。
  如果是紧急公务,各大垣城会用木板或飞鸟传书加急奏报,既然是用了普通的竹简,就说明在各大垣城看来这些公务并不是非常紧急,但如果只是单一的突发事件,或许还说明不了问题,但将这些事情串联起来,就能发现征兆和苗头了。
  吴中元铺开第五捆竹简快速看阅,这份奏折是熊族垣城大夼发来的,其所辖区域内有两处相邻的围城有人染上了怪病,发狂咬人,城主吴白夜已经派遣大夫前去救治。
  再看奏报时间,奏折是前天上午发出的。
  瘟疫通常发生在夏天或冬天,春秋时节极少会发生瘟疫,而且染上瘟疫的人通常不会咬人,狂犬病患者倒是会咬人,但这时候养狗的人很少,猫也极少,不应该是狂犬病。
  一句发狂咬人便足以令吴中元忧心忐忑,他在现代曾经接触过尸毒,一看咬人二字,本能的想到僵尸。
  就在吴中元犹豫要不要立刻前去大夼一探究竟之时,吴荻和老瞎子自殿外求见。
  吴中元暂时压下前往大夼的念头儿,命吴荻和老瞎子进殿。
  见吴中元正在看阅奏折,吴荻和老瞎子便没有急于说话,这些奏折都是他们挑出来的,吴中元既然在看,他们也没必要口述启奏。
  吴中元随后又换了另外一捆竹简,这捆竹简是牛族垣城砚山发来的,昨天傍晚曾有人见到境内的欸水河中有大群黄毛儿水獭逆水西去,浩浩荡荡,不下千余只。
  这时候的人非常迷信,此事是被城主姜茨当做吉兆报上来的,黄毛儿水獭逆水而上,被这家伙解读为皇恩浩荡,万邦来朝。
  没人不喜欢听好话,但对于迎风拍马吴中元还是比较反感的,尤其是这种纯属胡说八道的迎风拍马,这是哪门子万邦来朝?再说有熊在中土,水獭是往西去的,这是朝谁去了?
  扔下这捆,再看下一捆,鸟族垣城九栾昨天夜里有人看到大群翼展过丈的鹰隼自东向西疾飞而去,为数众多,不计其数。
  再看下一捆,奏折同样来自牛族,一只体长三丈的巨大蜈蚣夜袭围城安溪,吞噬了几只公鸡之后生出六只红色羽翼,飞天逃去。
  奏折上飞天逃去四个字令吴中元无名火起,逃去?这是哪门子逃去?人家分明只是路过那里,顺道儿吃了点东西,真要作祟,区区一座围城有谁能够拦的住它。
  再看奏折上的时间,是昨天五更黎明。
  下一捆竹简启奏的是件诡异的事情,一具只剩下白骨的巨兽自地下破土而出,在众目睽睽之下跑进了深山密林。
  不将奏折全部看完,就可能有所疏漏并影响最终判断,耐着性子将桌案上的奏折看完,吴中元放下奏折皱眉思虑,奏折上提及的事情有一半发生在昨天,之前三两日也有不少,其中多为非人异类横空出世,不出意外的话,很可能是脱困之后的兽王在召唤旧部和同类。
  兽王苏阳在脱困之后召集兽族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令他感到忧虑的是很多异类在与人族发生交集的时候肆无忌惮的攻击了人类,这说明兽王苏阳并没有对兽族进行有针对性的约束。
  吴中元没主动说话,老瞎子和吴荻也没有开口,老瞎子并不知道吴中元已经破除灵气屏障还兽王等人自由,他担心的是这些异类是受妖王召唤,赶去西关攻打西军大营。
  吴中元不告诉老瞎子自己已经放出了兽族众人乃是因为老瞎子一开始就不赞同他这么做,但丑媳妇总得见公婆,也不能一直瞒他,沉吟过后便将此事主动与老瞎子说了。
  听得吴中元言语,老瞎子缓缓点头,没有接话。
  老瞎子不说话,吴中元也没有再说话,吴荻亦是一言不发,目前已经报上来的已经这么多了,没有报上来的和没有被发现的类似的情况肯定更多,三人此时所想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兽族的实力远比三人之前料想的要强大的多……


第八百章 投毒之人
  沉默过后,最终还是吴中元打破了僵局,“你们如何看待此事?”
  老瞎子没有接话,吴荻出言说道,“依臣妾之见,当务之急是确定这些异兽毒虫是否为兽王所召集,倘若是,则需确定兽王此举是何用意。”
  吴中元微微颔首,转而自诸多竹简中选出大夼的奏折重新看阅,“对于大夼的奏报,你们有何看法?”
  “寻常病患不会导致患者发狂咬人,不排除是尸毒。”吴荻说道。
  “想必不是,”老瞎子摇头说道,“吴白夜老成稳重,多有见地,倘若真是尸毒,他应该能够看得出来,绝无瞒报拖延之理。”
  “此事非同小可,我得亲自去一趟大夼,见见吴白夜。”吴中元说道。
  见二人没有反对,吴中元离座站起,“你们密切关注各大垣城呈上来的奏折,倘若发现异常,立刻筛选出来。”
  二人点头应是。
  吴中元也不耽搁,交代完毕便瞬移离去。
  现身之处是大夼晨议厅前面的广场,晨议厅附近有一名低阶勇士带着工匠在修葺晨议厅的屋顶,这个低阶勇士当日在沙谷附近曾经见过吴中元,见他来到,急忙上前见礼。
  问过这名低阶勇士,吴中元才知道吴白夜并不在城中,而是于昨日早些时候出门去了,至于吴白夜去了何处,这名低阶勇士并不知情。
  这时候的垣城城主拥有很大的权力,集军政于一身,但他们也并不可以肆意妄为,未经传召不得前往都城,而未经黄帝批准,垣城城主也不允许离开自己的垣城,联系之前见到的那份奏折,吴中元便猜到吴白夜去了何处,问明那两处围城的具体位置便离开大夼凌空西行。
  瞬移有两种移动方式,一种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还有一种是看到哪儿就能去到那儿,此时吴中元用的就是第二种,他此前没有去过那两座围城,无法瞬间前去,只能在目视范围内短距离的进行瞬移。
  半柱香之后,吴中元赶到了那座名为东岭的围城,发现怪病的共有两个村子,分别是西岭和东岭,两个围城之间只有一山之隔。
  隔着老远,吴中元就看到了浓烟,再近数里,又闻嗅到了焦臭气味儿,这是焚烧尸体特有的异味儿,令人闻之欲呕。
  浓烟出现在东岭东侧的空地上,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边站着一群人,其中就有大夼城主吴白夜。
  此时已经是初冬时节,北方寒冷,吴白夜披着刺有蛟龙的大紫披风站在上风口,在其周围站着十几位红蓝勇士,众人盯着熊熊燃烧的火堆,表情甚是凝重。
  火堆上堆积了大量已经被烧的蜷缩的尸体,目测足有二十几具。
  吴中元没有刻意隐藏身形,径直现身于火堆所在的空旷区域。
  见吴中元来到,吴白夜有些意外,急忙率众冲其见礼。
  吴中元冲众人抬了抬手,示意众人起身,转而冲吴白夜沉声问道,“怎么回事?”
  “启奏圣上,此间想必发生了瘟疫。”吴白夜说道。
  “想必?”吴中元皱眉侧目。
  吴白夜略有尴尬,“属下孤陋寡闻,难辨其详,这怪病多有古怪,酷似瘟疫,又似尸毒。说是瘟疫,染病之人又嗜血伤人。说是尸毒,中毒之人却并不全是被他人咬伤所致。”
  见吴中元皱眉,吴白夜手指火堆详加解释,“死去的这些族人有大半是突然发病,且发病之前没有被染病之人咬过。”
  “这些人是怎么死的?”吴中元又问。
  “这些人已经失去了神志,六亲不认,发狂伤人,确定难能医治,属下只能事行万难,以免殃及无辜。”吴白夜说完长叹了一口气。
  吴中元看了吴白夜一眼,转而问道,“你昨天就到了,追查下来可有发现?”
  “有,”吴白夜给出了肯定回答,“东岭发病的这些人都住在围城西侧,而西岭发病的那些人则住在围城的东侧,我怀疑问题出在两座围城之间的那座山峰。”
  听得吴白夜言语,吴中元转头看向两座围城之间的那座山峰,这是一处相对平缓的山峰,略显秃平,并不陡峭,山中林木也不浓密,反倒略显稀疏。
  似这种样式的山峰是很难隐藏什么的,不过既然来了,有必要对两座围城之间的山峰进行探察。
  在吴中元转头西望之时,吴白夜又说道,“属下曾经入山探究缘由,发现在山中有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