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归一 >

第634部分

归一-第634部分

小说: 归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也正是分裂化生的好处,如果是克隆化生,这个问题就没法儿得到解决。
  想明白这些,吴中元没有急于起身,而是深深呼吸,将天篆文册自脑海里快速回忆,天篆文册是万法总纲,包罗天地易理,宇宙玄妙,而今他的悟道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他要用自己的感悟去与天篆文册互相验证。
  逐字逐句的进行推演,时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对,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漫长到让他浑然忘我,乃至无我。
  最初吴中元是很紧张的,因为天篆文册肯定是对的,如果有分歧有冲突,那就说明自己可能走了歧途。
  但一直推研验证过半,仍然大致相仿,吴中元心里逐渐有底了,但是他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因为问题随时可能出现,不到最后一句推演完成,不敢说大功告成。
  六成,七成,八成,推演到八成时出现了问题,吴中元直接吓出了一身冷汗,但他并没有因为出现了问题而就此停止,而是暂时搁置问题继续往下推演验证。
  九成,十成!
  吴中元此时心中的喜悦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这个境界的,而不是依靠他人智慧的结晶才走到这一步,这说明他的境界已经达到了与天篆文册作者等高的地步。
  反观八成时出现的那个小问题,正是吸纳聚敛灵气时困扰自己的问题,这就简单了,几分钟的事儿……


第九百六十五章 天道
  拿着别人画的图纸造出大楼和完全靠自己建起大楼是两码事,前者虽然也不容易,但无疑还是后者的含金量更高,吴中元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但他并没有急于欢喜雀跃,而是强行抑制着自己激动的心情,再次进行推敲和验证,为的是固化参悟所得,以免分神之后有所疏忽和遗漏。
  再次进行推敲,吴中元心中的狂喜逐渐变成了惊叹,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小看了天篆文册,他悟道的想法与天篆文册不谋而合是真,但这并不表示自己可以与天篆文册的作者比肩,原因很简单但很难用语言描述,最精确的描述就是天篆文册是立体的而他的悟道所得只是线形的。
  最精准的描述估计没几个人看得懂,那就力求直白,他的悟道所得可以自天篆文册中得到验证,但天篆文册除了验证他的悟道所得,还能验证其他的东西。
  即便力求直白,估计还是没几个人能理解,那就进一步直白,天篆文册乃万法总纲,包含了包括悟道在内的阴阳万象,悟道只是万象之一,如果一个想要经商的人悟透了天篆文册,这个人就可以掌握最赚钱的从商之道。如果一个想要练武的人参透了天篆文册,这个人就可以练成最厉害的武功。如果一个种地的人参透了天篆文册,这个人就会成为种地第一人,诸如此类。
  这就是天篆文册的玄妙之处,适用于所有人所有事,远不止参天悟道这一件事情。
  不过即便发现自己与天篆文册的作者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吴中元也很满意了,要知道即便天篆文册包罗万象,悟道也是其中最玄妙最核心的内容,如果说天篆文册里面有千万座山峰,那自己此时所登上的就是最高的那一座,登上了这一座,再想攀登其他的就是信手拈来,易如反掌了。
  天篆文册里到底包含了什么只有他自己能够理解,他没办法让别人明白,如假包换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可以将自己的参悟所得转授他人,那天下将会有无数人掌握天篆文册,且不说会不会天下大乱,只说这种传授行为的本身就是不符合天道的,想要达到那个高度,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爬上去,自己不努力,靠别人拉上去,这种人是驾驭不了天篆文册的,因为他少了努力的过程,而只有经历了努力过程的人才可能明白天篆文册究竟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天篆文册不允许别人不劳而获,不允许一个人站在另外一个人的肩上去摘树上的果子,这其实也是天道的一种体现,随便举个例子,经验和教训,别人的经验大部分人是听不进去的,如果世人都能听从成功者的意见和建议,那他们将会少走很多弯路,少栽很多跟头,只可惜大部分人对别人的经验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能让他们长记性的只有自己的教训,倒了霉了,撞了墙了,栽了跟头了,方才恍然大悟,哦,原来不能这样做。
  世人这种不愿意学习别人的经验,只愿意吸取自己教训的特点,实则就是天道在冥冥之中左右,本质是不允许世人投机取巧,不劳而获。
  不过自己终于悟道有成,吴中元还是想对天道进行阐释的,但是很可惜,他很难用言语来描绘什么是天道,因为天道实在是太大了,没办法意简言赅,提纲挈领的用几句话来形容,只能举例子,但是想让世人对天道有个直观的了解,怕是要列举成千上万个例子。
  随便举几个吧,管中窥豹,继续刚才那个例子,不听别人意见的那个人在自己倒霉了之后会做什么?极少有人会反省自己,去向曾经向自己传授经验的那个人低头认错,大部分都会心生懊恼和嫉妒,不愿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在自己失败之后会因此疏远那个向自己传授经验的人。这就是人性,这种人性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此人无法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而不允许投机取巧,不允许借用别人成功的梯子并得到成功就是天道对公平的维护。
  再举个例子,对一个人好,一开始给十块钱对方感激涕零,后来给一百块,再后来给一千块,后者逐渐习惯了别人对自己的好,心里的那杆秤就不准了,对方给他一百块时,他对对方的感激并不是十块的十倍,到得后来甚至给他一千块和当初给他十块钱的感激程度是一样的,这就是习以为常,而习以为常的后果就是不知感恩,最终后果就是别人不再帮他了。
  这种行为的背后其实也是天道对公平的维护,天道是不允许不劳而获的,钱是别人努力获取的,一个没努力过的人凭什么享受别人的努力成果。
  有没有人受到别人恩惠却一直能保持心里那杆秤是准的?也有,但很少,对于这类心存感恩,念念不忘,知恩图报的人,天道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其拼搏路上所遭受的磨难,说白了就是可能会在别人的帮助和提携之下取得成功。
  再举例子,男女问题,一个满脸油腻,挺着个大肚子的暴发户去睡女大学生,这种行为几乎是所有男人都痛恨的,男人们为什么会痛恨这种行为?扒光了虚伪的掩饰和说词,羡慕嫉妒恨占了主流,霪欲和贪欲其实是一个东西,他们内心深处可能连自己都没发现的潜意识是‘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我吃不到,反倒让别人糟蹋了。’
  再换个角度来看,这些暴发户其实也没吃到什么好东西,真正自尊自爱的好女孩儿是不会让他们糟蹋的,暴发户就像个试金石,也像个筛子,筛除的是泥沙,留下的是金子,天道是博容的,既允许九霄鹤鸣,清风明月,也不会去制止狼狈为奸,蝇营狗苟。
  天道有很多特点,很难说哪个是最大的特点,如果非要挑一个,那就是公平,天道是最公平的,一个人的努力程度,道德品行等因素直接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其中还得加上出身,一提到出身直接就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聪明的作法是不提出身,夸大众生平等,这样才会令出身不太好的大量人群心里舒服,但天道真的不是这样,遗传基因很重要,家庭几代人的努力也很重要,天道允许子承父业,也认可父债子偿,祖上几代人不够努力,没给后代留下几层垫脚石,单凭一代人的艰苦努力,是很难与那些几代人都非常努力的家族一争长短的。
  贫苦人家的子女也没必要怨天尤人,富家子弟也没必要沾沾自喜,子女是什么?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身为他人生命的延续,继承前辈的财富和债务天经地义。
  天道的公平是近乎残酷的公平,是没有人情味的,是不会有任何怜悯的,也只有这样的公平才是真正的公平,因为任何的人情味都可能导致公平的偏差,对一个人的温情照顾就可能是对另一个人的冷血残忍。
  继续举例子,幸福,这是个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词,却很少有人能为它定义,幸福这东西对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吃上两口猪头肉喝上两口小酒儿就幸福值爆棚,而有些人吃着山珍海味却感觉不到幸福,能看到这个深度的人有很多,但是能继续往深里扎,直窥本质的人却很少,实则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十分幸福,活在金字塔底层的人赚了一万块钱幸福值就能达到十分,中层的人可能赚十万幸福值才能到十分,而上层人月入百万幸福值才是十分。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很多人会好奇的问,有钱人的幸福是什么样的?屌丝的回答是有钱人的幸福是你想象不到的,这种回答错误且诛心,还透着屌丝的羡慕嫉妒恨,其实正确的回答是有钱人的幸福和普通人是完全一样的,并不会因为他们有钱幸福值会更高,最高都是十级,有钱人提个百万豪车和普通人买个合资车时的喜悦完全相同,一模一样,一分一毫都不多。
  这就是天道,天道对不同层次的人的要求标准是不一样的,聪明的有钱人和平凡的上班族都可以充分的感受和体验到喜怒哀乐,刚才还说到人会逐渐适应并习以为常,没钱时盼着有钱,有钱时就会习惯有钱的生活标准,为了维持这个标准而不下降,有钱人还要跟普通人一样的继续努力,不然就会掉下去,这就是问题的本质了,不管什么层次的人只要活着,都需要承受压力并不停的努力。
  随便一个例子就是长篇大论,还只是管中窥豹,蜻蜓点水,天道就是这么玄妙复杂,天道更像一种规律,有着一种特定的公式,窥悟天道的人无法精准表述这种公式,但是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可以直接用公式去套用解答……


第九百六十六章 晋升上元
  由于之前还留下个小尾巴,此番吴中元便回过头推敲思考,之前他试图采用泥沙俱下的方法快速聚敛灵气,结果遇到了问题,那就是外界的普通气息无法被体内灵气所收编,两者自体内争斗消耗,当时他曾经考虑要分裂出另外一个神识统领吸纳入体的普通气息,与体内灵气来个泾渭分明,现在想来先前的想法还是流于下乘,而且过于拘谨。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将自己体内所有灵气尽数散去,彻底排空,然后再重新吸纳普通气息,如此一来就不会存在排异的问题。
  说干就干,直接将体内灵气全部散去,重新吸纳,果不其然,丹田气海之中的气息再无对攻互耗的现象,普通气息虽然没有灵气精纯,数量却异常巨大,吸纳速度也异常快速,这种感觉就好似省掉了淘金的复杂过程,直接金子和沙子全部囊括了进来。
  在天地气息源源不断的进入体内之时,吴中元还是有些紧张的,因为他担心自己的思路错了。不过闪念过后他就想到了验证的方法,拔出了阴阳长剑,持握在手。
  握住阴阳长剑的瞬间,吴中元就放心了,因为此前阴阳长剑是自动补充灵气的,而此时阴阳长剑补充的却是天地之间的普通气息,这说明自己的思路是正确的,此法可行。
  之前灵气耗空之后持拿阴阳长剑重新补满至少需要一昼夜,而此时持拿阴阳长剑只需要一个时辰就能盈满。但这种盈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盈满,而是达到了之前的盈满状态,此时究竟能装多少,他感知不到,因为他感知不到自己的丹田气海此时究竟有多大。
  不知道自己的丹田气海有多大,吴中元却知道自己体内的气息与之前的盈满状态大致相仿,于是离开小屋,环臂作法,施出了生死幽冥。
  这种法术是最耗费灵气的,他想通过作法来确定普通气息和灵气的折算比例。
  结果令他无比震惊,竟然是一比一。
  精纯的灵气和驳杂的普通气息在作法消耗时怎么会是一比一?按照吸纳的速度来折算,至少也应该是几十比一才对。
  心中存疑,便收了法术,重新作法,此番是左右开弓,直接开出了两道黑色气旋,耗损的气息仍然与使用灵气破开两处虚空一样。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收了法术闭目良久,突然恍然大悟,等量的灵气和等量的气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就像不同标号的汽油,他的“太元发动机”都可以将它们充分燃烧并转化为能量。
  理论上说神王和兽王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正常人不敢做此尝试,这种作法等同引贼入室,自毁长城,为什么他敢而对方不敢,原因也很简单,他的太元修为得来的太容易了,一枚丹药的事儿,而对方却是几千年的苦修,来的太过艰难,视若性命,岂会突发奇想,无事生非。
  就在吴中元想要回到小屋时,手腕上的通讯装置传来了震动,是通话请求。
  吴中元摁下通话按键,对面传来了方奕的声音,“不好意思啊,耽误你修仙了。”
  “哈哈,我还用修?我早就是了,”吴中元笑问,“知道我在忙,你还打扰我,有什么事儿?”
  “你都在那里待了好几天了,几乎没动过,我们不放心你。”方奕说道。
  由于之前太过专注,便忽略了时间的流逝,听方奕这般说,吴中元有些意外,“我在这儿待了几天?”
  “马上四天了,你没事儿就好,你继续,”方奕说道,“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回来随时可以挑人。”
  “行,”吴中元点头,“真不着急的话就再等我几天,我收收尾。”
  “收尾?”方奕知道吴中元要化生元婴,便好奇的问道,“你分身成功了吗?”
  “这个还得段时间,”吴中元说道,“我争取这几天把修为往上拔一拔。”
  “还拔?”方奕很是惊讶,“你都厉害到这程度了,还往哪儿拔?”
  “行了,先这样吧,回去再说。”吴中元结束了通话。
  他刚才跟方奕说的都是实话,他虽然已经窥悟大道,想要化生元婴却还需要一段时间,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所谓的东风就是对另外两个元婴人格的丰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