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仗你别跟着,就在船里教他们说话,啥时候能听懂话了告诉他们,从现在起,是我的家丁。”
其实没别的原因,在林满爵眼里,这些美洲土兵就是最好的战士,如果他们能听懂号令的话。
在明地、吕宋,很少能见到有像他们这么健壮的人,尤其是戴着虎头帽的家伙们,能挥舞像大橹一样的兵器奔走如飞,像这样的天赋不是每个人都有。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他们和自己有相同的黑色头发、皮肤黑些红些,但在林满爵眼里这与那些西夷葡夷有本质上的区别。
“只要他们能听懂话,就能问出西夷兵力,边鄙夷人不识教化,你多教教。”林满爵指了指黑金刚,道:“那俩伤得重未必能活。”
说实话,林满爵现在虽然疲惫,但他挺高兴。
打了一宿的仗,又弄回来十几杆番铳,两百多人的几日口粮水囊,十几件胸甲与更多头盔,零碎的长剑、弓弩,还有不少值钱的物件。
金银戒指、银十字架、金币银币、银项链甚至银餐具,这些西夷携带的银质物件非常多,除此之外地图、乱七八糟的装饰物。
这是一支来自美洲的军队,不论西班牙尉官还是美洲土兵,他们都有少量金银装饰。
换句话说,他,他们,发财了。
而且随在关岛的战事,可能会越来越富有。
陈沐当总旗打完新江口之役有多少钱?他弄到五百两银子,一度巨富。
如果这些东西将来运回大明,林满爵的财富当不亚于陈沐当时。当然这些钱财现在并没有丝毫价值,它们只有回到大明才有价值。
打了一辈子山贼强盗的林满爵,在远离故土的关岛上第一次生出想要当山贼的想法,他喃喃道:“往南走行不行?”
“嗯?叔父不是说南面多山,打起来不好跑么?”
“为何要跑?”
打了一仗让林满爵腰杆子硬了起来,他努努嘴道:“他们虽然强壮,但弱小可怜,如果只是这样的军队,只要占据地利,来五千我等都不怕——还是人太少了。”
要是陈璘没把他的乡勇减编,上千兵力配齐铳炮,林满爵就有胆量在这设他三座互为犄角的营寨,弄不好自己就能把西夷从岛上赶出去。
现在只能在脑子里想想过把瘾,还是要在暗无天日的船舱里像老鼠般躲避搜索。
不过黑金刚还是很好的,身躯强健有力,又精于搏击,将来如果学会说话,应该会是自己的好帮手——至于黑金刚愿不愿意,林满爵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一直都被捆着呢,严加看管几个月,等他学会说话大帅的大军也就赶到了。
等他看见和自己长得差不多的人们有雄厚兵力,招降他总比那些长得不像的西夷容易吧。
尤其当林满爵在黑金刚的饰物上见到龙纹时,更加确信自己这个想法,他拿着黑曜石雕面带怜悯地对黑金刚道:“你们的应龙,怎么就连爪子都没了呢?”
如果黑金刚会说话,一定会告诉这个无知的大胡子,人家那是羽蛇神,不是什么应龙,本来就没爪子!
不论如何,林满爵已经决定,接下来的偷袭战中他要再擒获十个甚至更多戴虎头鹰头的武士,将来给他们弄来胸甲臂缚、战裙铁靴,持宣府造戚家刀,戴大明凤翅盔,战场上左冲右突,谁能挡?
第九十二章 小说
陈沐前脚返航陈来岛,后脚就见到了林满爵的副把总曾习舜,他带着即将吃空的粮船一路西航,受大雨所阻稍有偏航,行至靠近苏禄被巡航船队带回陈来岛。
林满爵在战后派出的另外一艘大福船虽出发的晚,但硬着头皮没有偏航,反倒要比曾习舜赶回来早一点。
也就是他们这两条福船运气好,就在他们登陆不久,暴雨阴郁都预示着大风要来了,如果他们发船再晚十日,将会被台风刮得尸骨无存,陈沐也将无从再见到派出的舰队。
“坐,我从广东刚回来,饥饿得很,就无礼了。”陈沐对曾习舜与林满爵放回来传达消息的水兵道:“边吃边讲。”
外面大风呼啸暴雨倾盆,陈来岛的石质城磐能挡住大风,虽然如今舰队都已经靠港,能航往马尼拉湾躲避的都过去了,过不去的也拉到岸边拴好,应对台风沿海一直都有足够的经验,但船舰受损依然无可避免。
这令陈沐有些忧虑。
两人战战兢兢地陈沐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吃得不安极了。
等说明情况,副把总曾习舜也才知道把总林老哥把战舰沉了,担忧地对陈沐道:“大帅,林把总沉舰是无奈之举,还望……”
“就沉了,不要怕。只要能保住陈某精兵性命,一艘船算什么。”陈沐擦过嘴后才说话,对二人道:“你们无惧生死带回星图,林把总有勇有谋布置得当,皆有大功于我,待大风过去,曽把总敢不敢为舰队领航,再上关岛?”
“卑职自然敢,林把总还在岛上,只等大帅发兵救命!”
“等海上能航行,陈总兵就会率舰队攻向关岛,放心。”
带几人下去,徐渭从幕后走出,带着悲悯缓缓摇头,道:“他们回还紧赶慢赶尚用二十余日,林把总仅剩两月粮草,又无大舰,如今仅剩三十日水粮,恐怕凶多吉少。”
陈沐心里对林满爵的前途亦觉不妙,深入敌境之中,孤悬海外之地,无兵无粮,他叹了口气颔首道:“也就是跟随已久的乡兵,换做旁军,恐怕凿沉战舰之时就已哗变了。”
“等大风过去,陈总兵就会率舰队出征,此人若能侥幸存活,将来可担大任。待舰队通航,派人去平远,赐下赏银于出征将士家中,派人关照县官乡邻,好生照顾家眷——这此回来,带回了几个好消息。”
陈沐说着翻开跟随自己多年的笔记本,道:“去年得知濠镜有大宗绸缎可供买卖的葡夷今年到港,两月单买我南洋衙门货物一百七十万两,同时大宗向濠镜输入印度棉花,在香山除卫所纺厂外,有纺商十三家,各雇工数百,亦是各卖货以千匹计。”
“阁老加了海关抽盘,单濠镜港今年关税有望过六十万两。”陈沐抚掌笑道:“如此一来,可算是把向西夷作战的恶果除掉。此外,葡夷印度总督已准许明商在印度、马六甲等地经商,不过濠镜对他们施行多少关税,通过马六甲的明船就要缴纳多少关税。”
陈沐摇摇头,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很不痛快,却没有办法,他说道:“现在我们必须要有他们作为输送白银的中转,还要忍几年,一旦东面白银有结果,就可以冲破马六甲。”
其实这种中转,依然是互惠的,整个欧洲都需要香料与绸缎以及工艺品,过去这掌握在西班牙与葡萄牙手中,造成两国空前繁荣与兴盛,现在则仅仅存在于葡萄牙船上;大明需要白银,过去白银在葡萄牙与西班牙手中,现在这些白银只能通过葡萄牙流入大明。
陈沐把这一切定位为阵痛,大明南方的海上环境实在太差了。
在以前,西班牙、葡萄牙两个国家的殖民地几乎将大明团团包围,除非他想耐心呆在国内积攒力量,否则根本出不去,要出去,就必须把其中之一挤走。
之所以挤走西班牙,是因为陈沐想让银矿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人的欲望是难以填满的,现在银矿还没落到自己手里,他就又朝印度扒头望了。
“陈帅,在下浅见,此时不宜再与葡夷分说,大帅所言美洲,太远了;倒不如向倭国小陈将军加紧进攻,以尽快取得银山,除此之外,还有一地尚需经略。”
陈沐挑挑眉毛,道:“哪里?”
“安南,此地古称交趾,为我天朝故地,如今南北对立,南有莫氏北有黎氏,各自相攻;陈帅何不趁此时机派商队与其沟通,开设商站,如其国桀骜不驯,老夫听说占城国主逃亡亚齐,何不支援亚齐先攻莫氏,助其夺回故土后再联南兵水陆齐攻黎氏。”
“除此之外,还有暹罗大城。”徐渭张口就来,道:“暹罗百姓众多,对我汉民一贯优渥,当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亦可设立商站,大宗易卖货物。”
陈沐俩手叉起来,挑着眉毛向徐渭笑问道:“徐先生近来是知晓海外夷事诸多啊!”
“既然先生提出,这事就由您办了,倒是给八郎那边确实要快了。”
其实陈沐也知道八郎那边的事急不得,等齐正晏联系上山中鹿介,就能向石见出兵,如果单靠自己进攻以达到占领的目的,无疑会使事情复杂许多,就现在而言,那边的事已经进行的很好了。
“张阁老还给我传了信,今年末,朝廷会派几位前几年的进士过来,协助理政,到时候由海公量才而用。”陈沐说罢又突然想起什么,问道:“写书的来了么?”
写书的,说的是余邵鱼,徐渭道:“前月就过来了,不单单他,还有十几个写小说杂文唱谱的,大帅将他派到吕宋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让他写书,编英雄志。回头啊,把林满爵、杨兆龙的书信战报,以及情况都给他看看,让他给我写小说。”
“林满爵,草莽出身、乡勇抗贼,海外击贼,升官发财;杨兆龙,出身富贵、出海立业,率百姓登新明,训狗……算了,这小子晚点再写,先给林满爵写一本,既要荣耀,也要有财富,还有惊险刺激,实在不行就把余邵鱼送到新明去,让他看看不一样的天下。”
第九十三章 发兵
整个吕宋,在台风来临之际仿佛都在写书。
陈沐在写书,他从广东带回几箱讲武堂教材,编撰修改,筹备给小皇帝做新书。
徐渭在写书,他收集历次与西夷海战的战报,召见各个亲历战事的将官与军兵,以总结战事中的规律,编修制胜兵书。
余邵鱼等人更是在写书,陈帅之淫威与白银攻势,顷刻间令这些几无社会地位的文人心甘情愿地写着自己都不愿署名的故事。
倒不是故事不好,也不是他们写不好,问题是立意太刻意了。
用陈沐的话说,以钱财、美妇、宝物、冒险、荣耀、收获、胜利,来达成令明人闻之心折、张开眼界的结果,即使其实夹杂些许谎言也在所不惜。
目的很崇高,手段很龌龊。
明代地位高的是文官,但官员不是文人,懂治国经略有为官经验而且官声良好的才是文官,他们呢?他们会写一大堆故事,依然过不好自己的日子。
所以不是每个清高文人都愿意为几两银子做这件事,至少要十几两才行。
陈沐给一百两,大家都高兴极了,干劲十足呀!
陈氏军团兵马四出,最没出息的就是小舅子杨兆龙。
看看人家别人发来的战报,人陈八智一封信,龙造寺被干沉了;李旦一封信,倭寇收服了;林阿凤一封信,海岛安营扎寨咱能造自己的五百料盗版鲨船了;林道乾一封信,从潮州又弄过来几千移民,在岛上开垦土地,明年就能自给自足了。
杨兆龙一封信:姐夫,我一个人在新明驯二十多条野狗,可服帖了!
出息!陈沐看着信都能想象他骄傲的小表情。
这信送到马尼拉,杨青鸾气得光想提剑上新明,过去把弟弟干掉。
趁台风过境的十余日,陈沐终于有机会闲下来看看诸多部下的成果,吕宋诸岛稍稍走上正轨,就要继续开拓了,首先的任务就是请林凤出马,率船队进攻中途袭击杨兆龙的满者伯夷国。
那个地方太过关键,是移民新明的必经之路,将来帝国最优秀的年轻官吏要通过那条航路抵达新明,中间不容出半点差错,既然不安稳,就占领那,统治那。
紧跟着,吕宋南卫指挥使由付元接任,邵廷达抽调本卫三千旗军,乘船前往婆罗洲上任婆罗洲都指挥使,掌管操练婆罗洲、苏禄六卫旗军,统管两国来往明商,保护前往马六甲之间的航线。
陈八智那边,则命他联系去往日本京都的齐正晏的同时在平户以朝鲜、北方商贾之力,筹措军粮,将平户建立为东方远征囤粮大营,同时联合大友打尼子复国的旗号向毛利进攻,如果大友不同意,就先联松浦、岛津干掉大友再向毛利发难。
这种战略在其他时候行不通,但此时不同,数千战力精悍且能快速支援九州沿海各地的明军,打破一个地区势力平衡不要太简单。
在两弱一强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说灭谁,谁就活不长。
暴雨过后,陈沐发船队向陈八智传递消息的同时,将麻贵派到平户岛,倪尚忠与李舜臣则各率兵船六艘粮船四艘,合舰船二十条由平户岛向东,开往苦兀岛,并让陈八智给予麻贵可能的帮助。
苦兀岛也就是后来的库页岛,派麻贵去是为重启苦兀岛三卫。
永乐十年,大明在苦兀岛北设囊哈儿卫,中部波罗河流域设波罗河卫,东部驽烈河流域设兀烈河卫,各卫下辖所,管辖当地的军民事务,受努尔干都司节制。
但即使大明对苦兀岛有过管辖,重启三卫并不简单,努尔干都司都废止近一百四十年了,不受管辖的时间比管辖的时间长,这事单让那俩小将去办,办不妥。
他们没打过仗,跟陈八智差远了。但日本之事关系到银山,陈八智走不开,那边的事多半需要李氏相助。
派倪尚忠、李舜臣去,不过是跟着锻炼罢了,重设卫所,那得人家当地人愿不愿意,大明朝的威名要是不好使,就得打仗,真要打仗,还得靠麻贵。
拿下苦兀岛,重设三卫,进而南下取虾夷,扼守海峡,再设一处屯兵点。
陈沐发现今年南洋衙门真是出处用兵的时候,台风过去整个吕宋都在为陈璘筹措远征粮草、修补为台风所损的战船,北边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刘显就发来书信,川南叛乱,久攻不下,找他借兵。
陈沐收了信气得跳脚,合着在中军都督府看来,南洋都督府就是闲着没事爆兵玩呢,吃饱撑了练了好几万军队不干活就不舒心,还跑到老子这儿借兵。
陈沐能说啥,他当然不借!
中军都督府的事儿,管他南洋都督府什么事?
堂堂赛驴公打仗,可能跑长城根儿找戚帅借人马吗?
他还拿这事给杨青鸾讲,背后说刘显坏话,结果被杨青鸾道破了天机。
川南九丝蛮叛乱是哪儿啊,是川南兴文、珙县一代,播州隔壁。刘显此时担任四川总兵官,这场仗从三月就开始打了,调集了十四万官军攻打九丝城。
兵力虽众,但官军不好使,这事陈沐太知道了。
早年他跟着揍李亚元时不也是这样么,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