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开海 >

第218部分

开海-第218部分

小说: 开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山上没粮。”
 “潘公绩和郑松不像嗅到肉腥的老虎,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过来我就知道了。”陈沐口中发出嘿嘿笑声,面上却肃容全无笑意,道:“待铳炮封好,传令各部准备作战,派人去和莫敬典议和。”
 “就说,就说那个我陈某素来仰慕古之君子,君子不趁人之危,我虽与莫氏有仇,却佩服莫将军忠义,不屑与南朝合击,莫氏皇帝已去往广西谢罪,我与莫氏仇怨一笔勾销了!”
 “议和归议和,我就堵在这不让他过,你说他想让北朝最后的数万大军存活,是不是得去打清化,打清化是不是要先收拾了潘公绩和郑松?”
 “等雨停了,他可以往北走,因此就是现在。”说着陈沐抬起手道:“知道你想问,议和为何整军待战。”
 “天灾之时,我议和莫敬典肯定会认为我兵受挫,是怕了他,没准发兵来攻,未必真来,但他来我要挡他一阵,他肯定乐于和我议和。”
 “因为没时间让他考虑了,潘公绩和郑松瞧见他的窘境,弄不好比他还急,雨一停就发兵打他了,我可不能让莫敬典跑了,雨停之前跟他议和,帮他重新竖立信心,让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打败潘公绩与郑松!”
 “那把刀。”陈沐指着地上泥图横插清化升龙之间的短佩刀,笃定道:“就是莫敬典!”
第七十二章 悍将
 陈沐的议和使者跨过重重阻碍抵达莫敬典大营,递交陈沐‘仰慕其忠义’而停战的书信。
 吃一堑长一智,明军三路陷升龙的事让每个人都知道杀陈沐使者是什么下场,因此使者受到妥善的照顾。
 而且也许是从军事角度出发,不希望被陈沐摸到莫敬典军辎重底细,使者被允许从琳琅满目的‘军粮’中挑选自己想吃的东西,吃了两大碗米粉才回来。
 使者回来第二天,两支千人队先后驰击至山南道,撑门面的炮棚与战壕旗军依然装备火器,给予其先遣千人队迎头痛击,远钓在后的千人队根本来不及支援,前军就被击溃。
 邵廷达亲领麾下五百刀斧手自战壕后追出二里,收拢前阵溃军的后军主将重整阵势后冒雨杀出个回马枪,给穷追猛打的邵廷达打了个措手不及。
 两相对阵,互相撂下几十人,莫军再度被击溃,又被邵廷达追了三里,一直打到河边,莽虫这才吹着唢呐调头捡回伤兵,割了二百七十七只右耳,阵亡十二人。
 莫军伤兵躺在战场上,等莽虎军回去都修成正果变了耳朵精,莽虎军的伤兵道行不够,捡回来把伤养养还得当人。
 邵廷达一战打出威风,全靠刀斧作出这种战果,可比林满爵在关岛打得还好,带兵一回营地便兴冲冲地找上陈沐,吹鼓道:“沐哥,现在咱大军杀过去,能把他十万杀溃!”
 “歇歇吧,莫敬典也没十万人了,他能剩九万,约束部下的本事就比我高,哪怕还剩七万,也可称得上是良将了。呵,十万?”
 陈沐摆手笑道:“不可能!”
 “伤兵安置好了?”战报已由早先飞奔回来的传令兵报过,陈沐比划着邓子龙、张世爵等人对邵廷达夸奖道:“打得很好。都等着你回来呢,说说吧,怎么打的?”
 这仗让陈沐也觉得神奇,那两个千人队溃归溃,但火炮与战壕铳手并未杀多少人,早先溃走至少一千九,邵廷达五百刀斧手杀出去,要是一路追击打出这个战果不奇怪。
 人家都回头与他狠作一阵了,还死这么多,就很奇怪了。
 “我说真的,现在过去真能把莫敬典大军杀败。”邵廷达脸上少有的认真,甚至还带着点少见的忌惮,道:“那帮猢狲见俺没了火器,围杀过来凶悍得很,转眼就把阵形杀散。”
 “不过我们散,他想杀我阵势也要散,一散他们就输了。”
 邵廷达说得挺认真,但涉及到战局细节,他一时间又有些词穷,道:“俺也不知咋回事,兴许是下雨,旌旗看不见、锣鼓传不远,那临近喊叫离得稍远了就要被雨声遮蔽。”
 “他们一散便没了阵势,咱的小旗、旗副却能聚起左右,或行三才或行四象,三四人合击其散乱数人,就是稍有所散,也会被别的旗官拢住。”
 “没过多会,俺的阵就成了两个大阵,都不必发号施令,就将他们再击溃,直至杀到河岸边,都瞧见大营了。”邵廷达说着张手一拍胸口,玩笑道:“哥哥什么都不必说,知道是咱作战奋勇当先壮了士卒气势。”
 “下次作战,弟弟还打头阵,管杀他个有来无回!”
 陈沐拍手大笑,指着莽虫对邓子龙说道:“瞧瞧,什么叫天下第一兵技巧?憨将战无不胜!”
 邵廷达听见陈沐这笑话也不以为意,拢手抱臂一屁股落椅子上,铁臂缚砰砰响,对一旁咧嘴大笑的娄奇迈道:“嘿,你这丑鬼还笑我,我只当大帅说的是悍将!”
 娄奇迈就不吃他这套,他说他的,人家接着笑人家的。
 要么黄德祥也笑,邵廷达就没搭理呢,他跟娄奇迈在一块时间长,早年娄奇迈还是小旗卒时就交上鼻子入了这小团伙,早习惯莽虫说话这性子了。
 “对,就是悍将,我不但有悍将军能宰了他们,还有丑将军震慑他们,战局不利我还有挨铳不死的硬将军,谁能打得过我,嗯?”
 陈沐高声大笑,硬将军说的是黄德祥,南洋军初次南下,抢夺西班牙圣巴布洛号大帆船那一仗,率众跳战夺船的黄德祥被火绳枪打中都没死,震断骨头在班诗兰城躺了仨月又是一条好汉。
 硬得很。
 “大帅你也硬!”黄德祥表情恭维语气真诚地揭短道:“广州府南门下,中铳还领军作战大破贼兵,更硬!”
 一提这事,即使数年之后陈沐还是觉得胳膊疼,他摆手止住谈笑,慎重对诸将提醒道:“吃了这次亏,莫敬典应当不会再向东派兵了,但也不可松懈。”
 “驻营的旗军要注意安全,按以往台风来看,还会再持续几日,但山南道的哨兵也不可少,轮防到战壕炮棚守备的将领务必不得松懈。”
 “每日三班,每班三旗,刮风太大了,结伴巡逻万事小心,其他人没事就加固营寨,没事不要在营中四处走动,昨日已经被飞木砸伤几个旗军,再多些人比莽虫打一仗死的还多!”
 众将纷纷抱拳应下,邓子龙问道:“莫敬典真会议和?国破家亡生死大仇,他家是亡了可家族还在,他是忠臣,可皇帝已进广西;他是奸臣,此时正好攻下清化篡位。”
 “人就是如此,你眼见着面前条条大路任你闯,可其实殊途同归没得选。”
 “我要是他,肯定也要和明军斗到底,但眼下打不过,保全宗族保全国力的机会只有这一条路,那就只能暂时服软,先把更软的清化拿下以谋后路,毕竟大丈夫能屈能缩!”
 陈沐说笑一句,这才正色道:“他也有可能咽不下这口气,不与我议和,即便这样,再战也是雨停后话,借助大雨,我等也能轻松几日,几日后俞将军的援军就来了。”
 “安南没什么好担心的,其实我更担心缅甸,莽应龙才是个狠角色,应龙出关了。”
 提到小舅子,陈沐也不免像兄长一样担忧,道:“上午骑着滇马的播州武士给我送信,我都不知道他怎么过来的,说俞帅兵马被河拦住,晚几日才能到,应龙出兵孟养了。”
 “本来没什么好担心的,可那小子把遗书给我寄来了,说他播州军三千封遗书都送回播州,他的身后事得让我做主,遭遇不测就让我放兆龙回去暂代土司,等我那一岁外甥朝栋成人,再让兆龙传位给朝栋。”
 “上阵不能每个人都抱必死之心,应龙在我这也就能当个旗卒,士卒报必死之心,将帅要想着把这些人的命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一命抵一命,拿敌人的命去换。”
 陈沐抬手抹了把脸,道:“等这仗打完,咱也进缅甸,你们帮我好好教教我家小舅子,仗,怎么打!”
第七十三章 欢喜
 暴雨过后,安南对陈沐来说只剩下看戏,这的烽烟让陈沐觉得还能再打三十年。
 但实际上打不了那么久,中南半岛气候有所不同,最了解这里气候的不是邓子龙而是莫敬典。
 最后两日雨水处歇,莫敬典派使者入陈沐军大营,陈沐故意让军卒摆出一副死样子,特许部下在营中赌博半日、飞追打闹百无禁忌。
 使者根本不管那些,他们吃陈沐的亏已经吃得够多了,敲定议和以后,陈沐让林满爵登上南山,向西面瞭望。
 林满爵非常确定,在山下河西,过去驻扎着至少三万兵马,眼下营地都空了。
 议和使者未还、天上还下着小雨,莫敬典早就拔营而起挥师西进。
 在与陈沐的战事中,莫敬典一身的本事使不出来,但回过头与郑松、潘公绩作战就不一样了,二人仓促集起五万大军东进北伐,没听说得到什么战果,倒是莫敬典离开之后不过一月,战事便见分晓。
 七日,莫敬典遣被陈沐击溃败逃回清化的阮倦领军一万七迎战追击而来的郑松,双方僵持数日,莫敬典亲率大军掠过郑松,直袭其后潘公绩,大胜。
 二十四日攻占守备空虚的乂安,转头回去席卷清化府,再破同阮倦对峙的郑松,部下擒斩郑松于岑山,除了潘公绩战败后不知所踪外,整场战事同陈沐所猜想得更加酷烈。
 莫敬典连乂安都占了。
 陈沐派人给顺化、广南的阮潢写了封信,告诉他莫敬典已是强弩之末,只要等他挥师东进阮潢就可以拿下乂安,朝廷就会封阮潢永镇斯土。
 随后,他又卡着时间派人告诉莫敬典,将白元洁如何破升龙、升龙城东水门现在还没修好的消息告诉莫敬典,之后也不管莫敬典怎么想,同俞大猷、刘显合兵后,进了升龙城。
 “说实话,进升龙,我都不想把这座城再给莫敬典了。”
 升龙内城是宫殿,宫殿对陈沐来说没什么好奇的,这世上没有哪里的宫殿能比得上紫禁城,但外城不一样,这是一座扼住河口的水上巨城,城中三十六行街仿佛让陈沐回到古代一般。
 是他所处时代而言的古代,像宋朝却不繁华、像唐朝却不豪迈,各行各街井井有条,别人和他感受都不一样。
 俞大猷刘显就不说了,这古之名将破城之后,没下令让麾下军队大掠城池就已是道德水平高超了,俩老爷子还在宫内谢他呢,他们在国中打了一辈子仗,都没有攻破宫城的经历,现在齐了。
 随军监军的宦官陈矩、锦衣百户王天瑞等人则对这座宫城表露出更深的鄙夷,他们本就是宫里人,对这孤悬海外的一座盗版皇宫更提不起兴致,倒是对陈沐接下来的打算更有兴趣。
 “升龙城,地方百姓也称这做老城关、东京,这是掌控河口的重中之重,我们的船入海、入河,都要经过这,需要驻军控制漕运,不论升龙城归谁控制,朝廷都要与其签一份条约,这条河归我们。”
 “除此之外,这次回京报功,需要王百户做件事。”
 升龙皇城内御河旁荷花池上小亭里,陈沐与诸将、监军、锦衣卫官一一落座,因是明军内部军议,并未叫来武公纪,众人中陈沐官位最高,位列首座。
 锦衣百户王天瑞官职最低,平时职权纵然千户当面,也不比他锦衣百户,但此时显然小小百户能在这里议事已经是莫大重视,自然位列最末,却没想到陈沐一开始就叫起他来,连忙起身行礼。
 “陈帅请说!”
 “我拟信一封传报京师,要寻锦衣中精通医术者、精通商贾事者等等,在升龙三十六行街里开医馆、酒肆、船行、布行、米行、私塾,各自筹措资财谋生,也要刺探军情、民情,以备不时之需。”
 “不单单升龙,清化、顺化也同样需派遣锦衣做这件事,回报于朝廷后这事需要百户安排。”
 “切记,不单单上面我说的这些事,在当地什么能救助贫苦,什么能让百姓拥戴,我们就做什么,这是我跟葡夷西夷他们学到的,间谍是多面人,属于间谍的,只有一点点就好。”
 王天瑞对这个使命有点懵,他抱拳应下,脸上却分外愁苦,这种事根本不是他区区锦衣百户能做到的事,所需调动人手别说是他这种仅仅领俸的无权百户,就算实权千户也很难啊。
 不过一旁的宦官陈矩却笑了,道:“为何失魂落魄,咱爷们可是听明白了,王百户要升官了,还不快谢谢陈帅!”
 别人不明白,陈矩心里却似明镜儿一样,他们这帮人最开始跟着陈沐到南洋边鄙之地,谁都没少受罪,最早派他们出来,各个都是受气的。
 后来陈沐在南洋越做越大,朝廷不曾给陈沐加官进爵,底下办事的人在朝中也没落到好处,陈矩自己心里是有猜想的,朝廷里有人不希望南洋军府发展太快,更不希望陈沐加官进爵。
 但那是因为之前的功绩都只有南洋军府自己做事,这次安南战事大获全胜,还伙同广西、云南两省兵力,战报送到朝廷是不可能不为旁人表功的,既然为旁人表功,南洋军府也不能像小娘养的一样。
 陈沐投桃报李,给跟随自己受罪的锦衣卫吃点甜头,这才刚开始,后面就该轮到别人了!
 “不急着谢,这事朝廷也未必会同意,同意的话没有实权千户是做不成这事的。”陈沐笑呵呵地让王天瑞坐下,抬手便有随从将几封书信递给众人。
 他看向俞大猷、刘显道:“两位老帅还有诸位同僚请看,这是陈某拟定的条约,诸位若觉没有问题,就这么报给朝廷,若有所更改,我们再议。”
 刘显看了看手上几页纸,皱眉问道:“怎么,打半年仗,这地还是要交给安南人,陈帅,此战虽是因河流而起,但如今大获全胜,难道不该重收交趾地方,划三方而治,无非是将南北朝掉个,北在南、南在北,这是什么意思?”
 俞大猷却不比刘显那么大的反应,虽然老帅也有些疑惑,但看着条约既有皱眉也有颔首,道:“老夫并无异议。”
 “朝廷不是没收过交趾,每年耗资甚巨却不得其利,遂有得其他不足以供戎,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的祖训,我等为将也不宜违抗祖训呀。”
 “因此收其河权、海权、矿权、盐权百年以示惩戒,我得其利、彼全其国,岂不皆大欢喜?”
第七十四章 聚兵
 安南告破,孟养的战事正如火如荼。
 炎热的天气阻碍行军,即使是杨应龙这样苛责部下的将军,也只能耐着性子任由部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