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听他说着,也渐渐入迷,看着海图,他从未想过,大汉海外,竟还有如此之地,尤其是那建宁群岛,更是让天子欣喜,他有些疑惑的问道;“你想要将此岛成为大汉之土地?”
“天下何处不为大汉之土?”王符指着那大岛,说着:“臣以为,对此大岛之事,目前并不需要上心,只需在此建立军屯据点,使得大汉之舰能够与此歇息,能够做中途返回之用,便可,等日后,大汉百姓众多,耕田不足,再可全力开发此岛屿。。。”
王符将自己庞大的构想提了出来,他的构想,是在海外诸地,都建立大汉的据点,能够进行交易,逼迫进宫,甚至还能从海外控制此些地区,他提出,对于南方岛屿上一些小国,大汉几艘船队的士卒,便能将之灭国,而扬州等南方要地,需要人手,这里是出产奴隶的最好地点。
大汉向来就是奴隶大国,百官无有不蓄奴的,包括天子,天子便是全国最大的奴隶主!对于奴隶仆从,每一个大汉人都是渴望的,很多人散尽钱财,全力蓄奴,若是能够海外大力的带来奴隶,对于大汉而言,乃是天大的美事啊,天子忽然笑了起来。
“这东夷群岛,先前曾与大汉进贡,多为黄金白银,可见,此地当出产黄金等物,就算不是,他们也是有办法获取这些的,若是从辽东,乐浪郡等地区设立码头,定然是有收获的。。。”
当日,王符与天子聊了数个时辰,天子极为欣喜的送走了王符,甚至都没有再责怪他的那些罪行,王符此人啊,真奇才也,司徒之位,非你莫属了!
次日,朝议之时。
当王符出现在大殿之中,甚至站在了最靠前的位置之后,群臣都是凶猛的盯着他,唯有闻人袭,极为欣喜,上前与他拜见,两人坐在了一处,聊的十分开心,两人聊着聊着,王符从怀里拿出了一副舆图,也不知给闻人袭说了甚么,说了许久。
群臣并不知晓,王符究竟对闻人袭说了甚么,他们只知道,听闻王符的言论,闻人袭双眼都发出了极为炽热的光芒,整个人都有些坐不住了,激动的险些跳了起来,还是王符拉着他,让他没有失态。
天子走进大殿,便看到了那双炽热的目光。
再看了看他身边的王符,天子心里就大概知道了闻人袭为何如此模样。
唉,我大汉的太常,竟然被区区黄金给弄成了这个模样。。。。
第0254章 贾诩入京
群臣起身,拜见天子。
群臣之中,除了归来的王符,还有一位新人,这位便是今年被凉州刺史郑玄举荐,初任议郎的贾诩,他为人低调,进入大殿之后,便低着头站在了最后一列,宫廷礼法,他这几日可谓是烂记于心,想必也不会出现甚么麻烦,贾诩有些无奈的想着。
他其实很不希望担任这个议郎,他在凉州,协助郑玄,将凉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只是郑玄真君子,不愿他如此才华屈居在凉州之地,便私下向朝中举荐,何老逝世之后,郑玄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大汉大儒之首,袁逢看了他的举荐信之后,便没有犹豫的征辟了这位大才。
贾诩无奈,告辞了凉州,到达了雒阳,他没有勇气如王符那般拒接征辟,当今天子的秉性,他也略有耳闻,若是在这个时候拒绝了天子的征辟,只怕下次来请自己的就是绣衣使者了,他只想多活几年,雒阳也就雒阳罢,到达雒阳之后,备案在朝中,他购买了一处府邸,便闭门不出。
以至于,朝中众人都没有几个认识他的。
群臣起身,走到了大殿中央,贾诩跟在最后,众人俯身大拜,贾诩也是有模有样的拜见,随后,天子回礼,群臣方才退回到了各自的坐处,跪坐了下来,贾诩刚刚坐下,便忽然看到以袁逢为首的群臣再次起身,走到了大殿中央,齐声叫道:“陛下,请烹王节信!”
贾诩一脸茫然,望着群臣,束手无措。
在座的只有寥寥数人,王符,闻人袭,曹嵩,蔡邕,群臣忽然发现,在最后一列,竟然还有一位朝中败类,竟然安然的坐在其位上,群臣的目光让贾诩有些坐立难安,天子也是有些惊异的望着他,默默将他记在了心中,此人不与群臣同流合污,在此等时刻,亦然能够安坐其位,看来也是个贤才啊!
贾诩懵了,甚么情况?
这个情况下,他起身也不是,坐着也不是。
为何他们如此整齐统一?宫廷礼仪上也没有说过有这般的仪式啊?
天子无奈的挥了挥手,说道:“朕知晓了。。。群臣切退。。。”
诸多臣子这才缓缓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贾诩朝着自己身边的几个大臣,尴尬的笑了笑,却没有想到,这些人都是有些愤然的瞪了他几眼,贾诩是真的不明白,只能低着头,没有再自找无趣,王符则是高高扬起脑袋,有些不屑的望着群臣,似乎在嘲讽他们的无力。
群臣恨得险些咬碎了牙。
“咳咳,群臣可有上奏?”天子说着,瞥了曹嵩一眼,曹嵩顿时起身,走到中央,俯身大拜道:“陛下,何老逝世,天下哀痛,然而,司徒之位,乃是百官之首,万不可缺,故而,望陛下择一良才,为王事!”
群臣点点头,却是应该如此。
天子眯了眯眼睛,有些疑惑的问道:“爱卿可有甚么贤才要举荐?”
曹嵩狠吸了一口气,还是十分坚决的说道:“臣以为,扬。。。扬。。。扬州刺史王符,行事忠恳,品德。。。上。。。上佳,为良选也!”
“曹阉贼,你这厮是何居心?!”
“王符大贼,岂能为司徒?”
顿时,群臣哗然,曹嵩望着他们,面色平静,没有言语。
“曹爱卿,你是要举荐王符?王节信,才华不凡,只是,不知可有司徒之德?”天子有些迟疑的问道,众人连忙摇着头,他没有这个德操,他连做个农夫的德操都没有!
曹嵩说道:“陛下,群臣之中,唯有王君最善。。。还望陛下能够深思熟虑。。。择一良才。。。”
“恩,也好。。。”天子点点头。
“陛下,不可啊,万万不可啊!”
“陛下,请烹王节信啊!!”
群臣嚎啕大哭,纷纷跪拜在了天子的面前,他们哪里不知道,天子这是在与曹嵩做戏,就是为了让王符做这个司徒,若是没有天子的指示,曹嵩还敢举荐王符??
天子有些不悦的皱着眉头,说道:“司徒之事,莫非众爱卿已为朕选定?”
“臣等不敢!”
“王君!”
王符猛地起身,快步走到了天子的面前,俯身大拜,说道:“臣在!”
“朕拜你为司徒,望你能够协助朕,共治大汉!”
“臣领命!”
天子便这么强势的将王符推到了司徒的位子上,而群臣则是捶胸顿首,嚎啕大哭,好几个甚至险些晕厥了过去,不过也有几个臣子面色有些喜悦,笑嘻嘻的,没有半点忧愁的模样。
有臣子愤怒的问道:“贼子当权,君何以喜?”
这些臣子有些委屈的说道:“君有所不知啊,吾等皆是扬州籍啊!”
。。。。。。。。。。。。。。
王符被选定之后,很快,邢子昂便成为了接替王符的新任刺史,至于其他一些任命,也一一下达,天子皱着眉头,怒视群臣,群臣却没有一人敢与天子争辩的,何老逝世之后,群臣深深的感受到了那股无力感,已经没有人能够抗衡这位天子了,即使他错了,也没有人敢再质疑他了。
“陛下!不可!”
“南北军,不可轻易调动,若是张太尉有意征伐北方,可以动用董卓从属,与驻守之新君。。。。”王符抬起头,直视着天子,肃穆的说道。
群臣望着他,心里忽然有了些奇怪的感觉,或许,也只有他能够做司徒了。
“北方贼寇,多侵犯驰道,盗取粮草,危害百姓,朕以张君往幽州,是要清除盗贼,相助藩属,绝非无名之师,只是,这新军调动,也要多储备些粮草军饷,闻人公,不知,国库还能出多少钱财?”
闻人袭脸色大变,急忙起身,说道:“陛下,国库空虚啊!”
天子脸色抽了抽,前几天,扬州才送来了七八艘船的黄金,你现在就告诉朕,国库空虚?
“昔日,孝武皇帝,曾与海上,过青州,往朝鲜,倭岛等地,与之经商,吾等此番出战,乃是为清除此地之贼寇,岂能由大汉出资?不过,也不能无故索要钱财,望陛下重启商道,从朝鲜征。。。换取粮草物资,进行治安。。。”
“此事,还是交予你去办了!”
“臣领命!”
群臣将诸多事情商议完成之后,便要各自退去,天子看了看那个先前在朝议之中,力挺王符,不与群臣同流合污的贤才,对身边的宋典说道:“将那人带入大殿,朕要见他!”
宋典连忙点点头。
贾诩快步走到了大殿门口,穿上了鞋,便急急忙忙的要逃离此处,谁知,刚走了几步,便有几个黄门微笑着拦在了他的面前,说道:“贾议郎,陛下要见你。。。”
“文和不胜荣幸!”贾诩惊喜的俯身说道,周围几个大臣路过,不屑的看了看这个鹰犬,暗自说着甚么,愤怒的离开了皇宫,他们显然是直接将贾诩规划到了十贼之中,从今日之后,他再也不得同僚待见了,看着这些匆匆离去,面色不善的大臣们,贾诩的脸色也渐渐冷了下来。
“我本不愿与诸君为难,奈何,诸君相逼太甚啊。。。”
第0255章 毒士献策
“你便是贾诩贾文和?”
“朕知道你,先前与鲜卑战,便是你出谋划策,守住了姑臧县,不是?”
天子有些惊异的望着此人,笑着问道。
贾诩激动的看着天子,激动的甚至都有些说不出话来,颤抖了许久,方才说道:“臣。。。臣不敢当。。。”,天子大笑起来,天书记载,此人老奸巨猾,不曾想,如今原来也只是个半大小子,全然没有甚么城府。
天子心里想着,又问道:“今日,群臣请奏,你为何不起?”
“臣。。。臣初次上朝,并不得知。。。”贾诩有些畏惧的说道。
“哈哈哈,原来如此!”
“你是个诚实君子!善,有郑公之风啊!”天子极为满意的点着头,贾诩心里更苦了,他没有想过,说实话会让天子更加的看重自己,他与别人不同,他没有太多的志向,能够安稳一世他便知足了,可是半君如伴虎,若是可以,他多麽希望,天子能够将自己打出去,永不录用。
看着贾诩有些紧张,天子握着他的手,说道:“你不必畏惧,朕认为,你是大贤才,将来,也定然能是朝中栋梁,三公之列。。。”,两人聊了许久,贾诩莫名其妙被天子所看重,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了,天子跟他聊了许久,又问了他一些政事,他所答,没有甚么不合理的地方,同时也没有甚么太惊艳的地方。
当谈及可能在幽州爆发的军事,贾诩思索了片刻,方才说道:“陛下,若是从幽州动兵,武器补给,从雒阳赶往幽州,虽有水运驰道,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此时正为农耕之时,若是动用民夫,只怕对农桑不利。。。”
“哦?不知文和可有甚么建议?”
“陛下不知,但凡世家大族,都在府内蓄藏了大量的护卫家奴,装备武器,犹如私兵部曲,尤其豫扬青等地,此等行为更是严重,陛下可令世家大族派人,带领这些护卫,进行补给运输,充民夫之用。。。。”
天子忽然咧嘴笑了起来,拍着手,说道:“此举大善,正该如此!”
“还有,陛下,近些年,耕田暴增,粮草充足,世家大族亦然如此,此些护卫之储备粮,可令世家自行出之,不必动用国库。。。。”
“善!”
“陛下,自官学出现,此些世家大族,却未曾派遣子弟前往官学进学,大多与府邸之中,私自教学,这是不将治学六篇放在眼中,是对于何公与陛下之不敬,陛下可强令世家子弟,前往官学进学,不可私自教学,那些与府邸之中教导同族子弟的大儒,便派到缺少教师的边陲官学之地任职。。。”
“。。。。善。。。。。”
“陛下,臣对于探查纠察之事颇为了解,如今绣衣使者,虽有明察暗访,却不能辨别善恶,可以百金悬赏,令群臣互相揭发,若是有家奴家丁等,不论身份,只要肯揭发不良,亦然重赏,而揭发之人,可由绣衣使者保护,不泄露其姓名,如此一来,吏治定然更加清明。。。。”
“。。。。可以。。。。”
天子茫然的看着他。
次日,当天子的一连串政令下达之后,世家大族,以及世家大族出身的朝中百官,都是抱头哀嚎,不仅护卫保不住了,还要贴上粮草所用,家中书籍堆积成山,不能擅自教导弟子,还要去远方任职?家中子弟还要与寒门子弟一般前往官学进学!
妈耶,吾等是造了什么孽??
随后,最恐怖的,就是张郃笑嘻嘻的公布了新的政令,检举有重赏,无论身份,可以互相揭发,这政令一出,百官相会,都不敢再信任对方了,在自家的府邸之中,都不敢谈及甚么政事,百官闻之色变,在数日之内,张郃便借着有人检举的由头,抓捕了三位大臣。
至于是谁检举的,张郃说道:“要保护举荐者的安危,不能示众!”
百官茫然,也就是说,你想抓谁就抓谁?还不能说出理由?
朝中百官正在哭泣的时候,到达幽州的张温却是非常的开心。
因为,天子应允了他的上奏,要求他早日解决幽州的匪患,并且要彻底清除朝鲜地区的贼寇之事,张温等这一天,已经等了许久,不过,唯一不太开心的,是天子没有答应他,动用南北军,只是答应让董卓与皇甫嵩听令与他,张温虽然更想直接动用南北军,迅速的平定贼寇。
不过,新军倒也足矣,毕竟,对方不过弹丸之地罢了。
当听闻张温赶到之后,皇甫嵩却是不这么开心,他虽然希望张温能够发起这一场战争,获取更多的军功,可是他希望来的是段颎,张温身为太尉,却没有段颎那般威名赫赫,也没有甚么战绩可言,他自然希望能够在善战的帅才帐下,不过,汉军精锐,倒也无碍。
董卓也是迅速的回军幽州,运河之事,他因功劳,追封为了县侯,做到了护匈奴中郎将的位置上,也算是一方大吏了,不过,他是不会放过任何能够立功的机会,他带上了自己的精兵悍将,其中,也包括了太史慈等勇士,到达了幽州,便是要直接去拜见张温。
皇甫嵩先前拜见了太尉一次,之后便没有再见过,一直在等董卓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