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侨缃穸荚谀歉龅胤剑藕萌兆樱僖膊慌潞洌慌露鲎牛膊慌掠腥丝丝劬茫嗪冒 !!!
诸葛亮沉默了下来,点点头,说道:“的确如此,袁校尉说的没错。”
华雄笑着,因还有要事,便告辞离去。
待他离去之后,诸葛亮才反应过来,看着身边的刘獒,说道:“其实那不是孙子,而是庄子。。。”
“我知晓。。。”
两人正聊着,袁术却已经走出了书房,看着远去华雄的背影,他不知想起了什么,哀叹了一声,看着他们,说道:“进来!”
果然,袁术还是考校了一番刘獒,这才开始授课。
等他讲完,诸葛亮迟疑了片刻,又问道:“袁校尉。。。有一事,我想询问。。”
“何事?”
“我师君在宁州,究竟出了什么事?”
。。。。。。。。。。。。。。。
而在此时,刘獒也离开了府邸,前往皇宫。
宫门的宿卫禀告了韩门,韩门又去找天子,天子虽然不知道刘默为何会突然来找自己,不过,他还是让韩门将他带进来,刘默到了厚德殿,便朝着天子大拜,天子顿时注意到了刘默异常的神色,刘默回来之后,他记得也是如此,不过,他还以为,这都是因刘默过于疲累,如今看来,似乎别有隐情。
“刘公,你这是。。。”
“陛下,臣这番前来,乃是请命!”
“哦?”
“臣得知,司农之奏,要开发南方,大治地方。。臣不才,却愿为陛下治一州,定会全力以赴,不负陛下之望。。。”
“你想去南方?”
“想去哪个州啊?”
“交州。”
天子惊愕的看着他,说不出话来。
第473章。汉志王符列传
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也。游学不仕,隐居作《潜夫论》凡三十二篇,其论折于孔子,涉以申商,述论广博,万类见明。
建宁三年,广征贤良,符数不受,大司农赐亲往辟之,符以书献,仁庙览之大悦,言天赐贤圣于吾。遂命射声校尉植往迎之,拜尚书令。时屯田方兴,符主持之,其行严厉苛刻,凡逆法者,必深纠之,豪族破伤者无算,朝臣亦多毁符,俱言“烹王符,灾不至”。
符闻,傲曰:“桑弘羊安得与我同列?”
符为人傲,不拘于俗,数与天子冲撞,仁庙尝曰:“非朕,何人得用王君也?”符曰:“使臣生太祖世祖间,岂止尚书令耶?”
五年,平南蛮,降山越五十万众,扬州不能治,命符出治扬州,扬州近蛮夷,又多豪右,多为不轨。初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一并擒杀,上下震恐。其后,广开湖渠、大作驰道,劝科农桑,整治百业,数郡兴旺,民皆诵其名。
又于扬州以科功治百吏,能者上,庸者下,不德者黜,行之年余,扬州大治,符乃上书,请以科功法治天下,奏闻,群臣皆议不可,符以数言反诘之,群臣竟不能答。
其后,与司空闻人公议政事,相善。
符归扬州,又作战船百余,大练水师,出海远航,探于大壑,威凌外夷。以巨舟远行,遇张角、太史慈所率航船,留之,寻得夷岛,汉室舟师以行于远方。
十一年二月,司徒何子薨,召归王符,拜司徒。寻以考核法取士,得贤良者多。
然符为人傲,目无余子,视百官若无物,斥群吏若奴仆。其治扬州,以科功为法,以政绩为要,苛刻薄情,郡县遂以煎迫,百姓死者数千。
十五年,民乱数起,符下狱议罪。群臣皆言当死,闻人公、太子为请之,符得出,乃深思熟虑,更革科功,新作律法以察百官。
九月,与阳球作《汉律官裁》。
百官每至朝会,必曰“请烹王符”,符不为所动。
二十一年,以司徒送皇子协为陈留王。仁庙崩,太子即位,遗诏薄葬,道路流言以为新君不孝,符怒,大责群臣,命廷尉逮流言者贼臣朱寓、刘佑、杨乔等,罪以族诛。
熹平元年二月,临泾井现黄龙。吏发农田现蝗卵,符往中牟视农桑,遇刺田间,卒,遗字曰:“蝗畏禽、火”
符刚直苛刻,得罪者众,自释褐以来遇刺凡四十三,符死,民竟不哀。
主使者周啟言之左右曰:“为国除贼,死而无憾也!”,与者五十四人,民咸谓之豪杰。
天子怒,烹周啟,灭其宗族。
此为史官山岳不动所书,特赐金十两,其余史官,亦可书写,一旦采用,赏金十两(十元)。
第474章。汉志闻人袭列传
闻人袭,字定卿,沛国人也。家贫,以献礼破家,父母不幸,及长,为郡县吏。桓帝末,位太仆。
建宁初,拜冀州典农中郎将,主屯田事,袭亲率农桑,垦田百万。时,天子初治屯垦,田垦千万,地至七十百万,府库充盈,家有储粟,卅年以来,百姓始知有生民之乐。
进司空。
五年,天子欲用郑玄之策牧牛。袭献计曰:借民牛一岁,还并与息,不用千钱之费,国家犹有余利,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
奏闻,上喜,用袭之计,数年,牛大蕃息,官民皆得其利,赞之不绝。
袭善财计,有急智,上用之主国计。凡用事,问袭,袭每言国库空虚,急之,则奇计必出,国家少用功而多得利,上益知袭才,多亲爱之,谓之管子再世。
建宁驰道成,东西通达,便利,郡县多愿作驰道,费多功少。袭议复开漕运,因势利导,交通利。
时豪右多蓄奴,匿私避税,王符治扬州,整户籍,斩豪右,扬州大治。袭建议效之,复订天下户籍,计丁口六千四百七十七万。
段颎破鲜卑,取其地,地广人稀,议迁幽凉民垦,需钱四千万。袭献策,置贺州、新州,招百姓无田及诸胡向汉者,并与戍卒屯田,不费国帑而地自辟,司徒何子笑曰:闻人君,后日司徒也。
崔寔作《四民月令》,袭置卖千钱许抄录,又作精本,以万钱易之,天下恶其人而望其书。
颖川钟敷作《恶金说》,议复盐铁专卖。上命袭作冶场,无禁民间盐铁。
扬州刺史王符入朝,袭与之交,相善。百官常请烹王符,其后,亦有请烹闻人袭者。
七年末,令行贾不及千钱,四十税一。
九年,袭议作河北运河,以通漕运,上迟疑,命与司徒何子商议,袭数与何子论,何子知其志,言于天子,遂许之。袭赴冀州访察,前使护乌桓校尉董卓征辽东,捕野人筑幽冀驰道,今亦用卓捕辽东野人开河。
运河成,幽州粮过海至大河,过高塘、濮阳、官渡、白马,达雒阳,槽转山东粟,不复称艰难矣。复议作西北运河,连雍凉并州。
十二年,以四科取士,袭与司徒王符监其事,以故相殴,罚出私钱供纸三千。其后,与王符恶,群臣每言烹王符,袭必率其先。
冬,白灾至,边州诸郡初定,积蓄不盈,冻馁千余,天子不得寝,遂北巡边郡,袭从行。司徒王符见西域商贾,闻其国风物,又得棉,乃上言益通商西域,获其利,袭亦同意,请主其事,不成,请斩王节信。使韩约往贵霜。
汉商人行西域,多贩丝绸、茶叶,取其黄金及珍奇异物,或言丝绸贩至西极可与黄金等,又茶叶、大黄润身,西人必需,丝、陶之宝,王公富人所好。遂过凉、益,堪察贸易事。
益州民好事鬼神,淫祠多滋。袭以位居三公,生财有道,益州有祠曰财神,号闻人公,为商贾及百姓求财者多拜之。袭至汉中,贾人皆以为神,凡所令莫有不应者。
归雒阳,病笃,天子数问疾。
商队数年归,聚利无算,或言当汉岁入。袭自归京久病,闻其获至,竟立奔之,计六日得归库。
建宁十六年二月,沛国井现黄龙。
三月,卒,年七十一。
袭以家贫故,性甚吝啬,日不复膳,夜不燃烛,物用之经年不易,时人谓之一毛不拔。
其主国计,每问必言国库空虚不可用,去之,太仓满盈,道毋饥人,其家余财三十五钱。
及死,天子泣曰:“失朕一臂。”以袭家贫故,赐金五百,并与珍宝珠玉,为治丧。追赠富民君,谥曰成,无子,取族子为嗣。
初于考场与王符殴,以其弟子马均试中私窃白纸故也。事闻,上震怒,出令与袭,袭见令,色变,面若死灰,忽忽亡去。人旁观之,乃命袭自出钱供白纸三千。及今,考核用纸皆作字曰:故闻人公所赠。
公初与王符交,志同道合,相善。后以故殴,多有隙,十五年,以科功法致滥官害民,下狱,群臣俱言当死,公与太子力劝之,得免。
自闻人公去,袁逢、卢植相继掌国计,然其守犹不足,生财亦阙道,然以公故策,国家无有忧患。及天子圣仁,作济民府,惠济百姓,支出繁复,国库竟不能与。及司空植梦遇闻人公,追讨国帑,植愧不能与,公乃授之策。惊寤,书策奏上,以司轻重之权,主货币之事为要,行之数载,国不益赋,而海内用足。至于今,汉以铸币之权,不费弓矢而万国咸伏,然其怪诞不足信也。
袭尝与孝康微行京师,得弟子马均,善奇技巧思,尤工鲁墨之术,冶石炭,作水车,人谓当世公输。初为扶风县令,免,后为议郎。
此为史官山岳不动所书,赐金十两。
第0471章 熹平新令
“交州???”
“刘公啊。。。你也近半百之年了。。这交州偏远凶险,朕怎么能让你前往呢?何况,这朝中,还需要刘公这样正直的人来相助朕啊!”天子有些迟疑的说着,他是真的不希望刘默前往交州,交州那个地方,除宁州外,便是最为荒凉,最为贫穷的地方了。
荒凉贫穷倒也罢了,还有很多的猛兽,山林之中,危险数不胜数,很多前往交州的大臣,都是病死在了那里,尸骨都没能回来,天子心里,对百官都有自己的看法,像董卓,虽会做出一些混账事,但他定然是贾诩之后的太尉,他是最为合适的。
而刘默,在天子心里,是要接替卢植的。
对如此看重的大臣,天子如何能安心让他前往交州呢?
刘默说道:“陛下,交州内外,扶南真腊,臣知其言语,明其道理,何况,开发南方之事,交州最为重要,扬州经过大治,如今也是富裕地区,益州因通商之事,亦不弱与扬,荆州地大物博,治理亦不难,唯独交州,最为艰苦,臣请前往交州,还望陛下应允!”
天子没有回话,看着刘默,看了许久,长叹一声,说道:“也罢,刘公此番前往。。。多多保重。。。”
“多谢陛下!”
。。。。。
刘默返回府邸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在院落,正在喂养鸡鸭,刘默走了进来,没有多说,便开始做饭,两人面向而坐,吃着饭,诸葛亮说道:“今日,袁公与我说了。。。”
刘默一愣,看着他,“袁公此举,着实不该。”
“若是师君心里不安,不能原谅,亮愿前往宁州,手刃仇敌。。。”
刘默右手猛地拍在案牍上,打断了正要言语的诸葛亮,他说道:“不可如此。。。我原谅了他,你若是敢私自行事,我定不饶你。。。明白了麽?!”
诸葛亮点着头,说道:“弟子明白。”
“恩。。。还有,几日之后,我要前往交州了。。。”
“交州?”
“曹司农上奏开发南方之事,我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去往交州,定能使交州大治。。。”刘默又说了些自己的谋划,诸葛亮认真的听着,他自然是相信刘默所言,刘默前往交州,定然能够让交州大治,他想了片刻,说道:“师君这番前往,定是数年不能往返,不如,亮随行。。。”
“亮不才,却也愿相助师君。。。”
“不必。。。你若是走了,天子定然会怪罪的,殿下那里,还需要你相助。。。”
“唉。。。”
“殿下心仁。。。你日后多多帮扶,若是有大事,便可寻袁公。。。。不过,不可治公羊。。。”
“谨喏。”
嘱咐了数句,气氛又有些沉默了下来。
“照顾好自己。。。可与我书信。。。”
。。。。。。。。。。。。。。
次日,天子以侍御史刘默为交州刺史的消息传出,百官欢庆,这厮终于是离开了!当然,也有不少大臣,上奏反对,其中便有曹操,袁术,蔡邕这些人,就连司徒卢植,也是急忙面见了陛下,希望天子能够改变决定,天子也是无奈,不是朕要他去,是他自己要前往的,朕都阻止不了,为之奈何?
诸葛亮帮着刘默收拾东西,天子派出的宿卫在院外等候着,天子怕他出事,特意安排了二十多位精锐的宿卫跟随,刘默还是少言寡语的,心里尽管不舍,依旧没有多说什么,收拾好了东西,装上了车,刘默便要与诸葛亮告别了。
“师君。。。此去,定要多多保重!”
“恩。。。”
诸葛亮大拜,刘默起身,便要上车,诸葛亮忽然问道:“师君!普里无忒泼拉是什么意思??”
刘默愣了片刻,回过头,看着诸葛亮,说道:“这是我幼弟的名字。。。”
他没有再多说,上了车,宿卫们便带着他离开了。
诸葛亮看着空荡荡的院落,心里却是有些苦楚,又只剩下自己独自一人了。
“孔明!孔明!”
只见刘獒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手里还抱着什么,看了看周围,问道:“刘公呢?”
“他方才离去了。。。”
“唉。。还是没能赶上。。。”刘獒有些无奈的说着,他还带了不少的东西,本来是要送给刘默的,没有想到,刘默竟离开的如此迅速,这实在是令人有些懊恼。
“殿下,无碍。。。下次相见之时,再送与师君便可!”
诸葛亮笑着说道,原先那沉重的心情,不知不觉竟也缓了许多。
刘獒坐着车,看着马车驶出了雒阳,心里有些悲恸,对于雒阳,他心里还是极为的不舍,这里是他第二个家,甚至,比第一个家还要让他看重,毕竟,只有在这里,他才有家人,而在东濊的,只是个屋子罢了,离开这里,他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回来,甚至,还能否回来。
私人恩仇与国家大义,险些逼疯了这位和善的老人。
他已不再年轻,年过半百,而看自己的一生,却都是在孤独之中度过的,也只有在雒阳的时候,他才体会到了家的滋味。。。不过,他还是熬不住了,日日夜夜,他眼前浮现出的都是家人被残害的景象,这让他日夜都在恐惧与愧疚之中度过,没有一刻能够安心。
去往交州,整日都在繁忙之中,或许就没有时间来思索这么多的繁杂事吧,杀亲之仇,不共戴天,这仇恨,刘默并没有忘记,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