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家门周围,那渔夫吓了一跳,周围,被一群士卒围了起来,士卒们极为肃穆的站在各个地方,就连亭卒也只能在远处看着,众人心里诧异,亭卒来此,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这里埋葬的可是国中重臣,天子心腹,在诸葛亮没有到来之前,亭卒们应当照看。
可是,这些士卒是什么情况?
诸葛亮转过头,看向了黄忠,黄忠没有言语,带着渔夫,让他继续前进,自己跟在他的身后,那些士卒们看到他们前来,让出了道路,诸葛亮有些疑惑,却也没有言语,跟在黄忠的后头,一同走了过去,穿过树林,便能看到一处小山岗。
在山岗的侧边,有数个土包。
其中四个都是石坟,最新的那个,比其余坟墓都修建的要好上不少,石块整整齐齐的堆砌出来,诸葛亮心头一震,深深呼吸着,在奴仆们的扶持下,朝着坟墓走去,而饶阳公主却只能呆在外头,因为女儿身,她不能与诸葛亮一同进来。
在坟墓外,站着六位壮硕的汉子。
他们手中拿着头盔,低着头,站在坟前哀悼。
看到来人,他们侧过头看去,诸葛亮并不认识他们,也不知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而他们却认得最前方的黄忠,在倭岛一别,他们许久未见,见到老友,他们应当开心才是,不过,在这样的场合下,他们却完全笑不出来,朝着黄忠一拜,算是拜见。
黄忠点点头,依旧没有言语,站在坟前。
“师君。。。我来了。。。”
诸葛亮看着面前的坟,他知道,师君就躺在这里,安安静静的睡着,从此之后,他再也不能见到师君了,师君永远也不能跟自己言语,不能再给自己抓鸡捉鱼,那张面孔,终有一日,也会在自己的脑海里渐渐模糊,刘公将自己当做子侄来看待,自己又何况不是将他看作是阿父长辈。。。
想起师君的面孔,他的双眼再一次通红,哪怕已经哭了无数次,可这心里的悲切,始终还是抹不去。
“你便是诸葛君罢。。。。”
身边一人开口道。
诸葛亮看着他,拱手,说道:“在下正是,多谢几位来为师君送行。”
“不必言谢。。。。”那人说完,沉默了许久,方才说道:“我等还在军旅之内,今日特意前来送行,却不能久留,我唤作赵云,这几位,文丑,严颜,踏顿,田豫。。。”,他一一指着,继而说道:“日后,君若是有什么事需要相助的,尽管来找我们。。。。。”
“刘公对我们有恩,我们尚且未能报答,他便早早逝世。。。君若有事相求,便来寻我们几个,我们几个,在宁州,幽州,倭岛任职。。。”
“多谢各位,亮心领了。。。”
“告辞!”
几人这才离开了此地,外面那些士卒们这才散去。
“诸葛君,刘公的尸首,可要移于他处?这里荒山野岭的。。。当时也是无奈的在此安葬。。。”一旁的亭长有些无奈的问道,诸葛亮看了看这里,摇着头,说道:“还是不要惊扰师君了,他好清静,这里正好。。。”,他又看向一旁的渔夫,问道:“这其余四人,是我师君的家亲麽?”
那渔夫点头,说道:“刘公是这么言语的,他还带着我,为他们刻了名字。。。这才让我把大鱼送到君的府邸里。。。”
“师君总算是能与亲人待在一起了。。。”
诸葛亮看着其他那些坟墓,一一大拜,忽然,他注意到了坟上的字。
“恩?不对啊。。。”
“诸葛君,有何不对?”
诸葛亮问道:“这上头都是他们各自的姓名?”
“正是。”
“师君幼弟的坟墓是哪个?你可知晓?”
“便是这个,吉忽里。。。”
“他不叫这个名字啊。。。师君曾告诉我,他的弟弟,唤作普里无忒泼拉。。。”
听到这句话,渔夫一震,连忙问道:“您说。。普里无忒泼拉?”
“怎么。。。有什么不对麽?”
“这句话,不是人的名字,是一句东濊语。。。别有含义。”
“那,究竟是什么意思?”
渔夫抿了抿嘴,低声说道:“普里,是祈求的意思,无忒,是你们,泼拉是原谅我。。。。”
“普里无忒泼拉。。。求求你们原谅我。。。。”
诸葛亮有些茫然的看着渔夫,却说不出话来,他脑海里迅速的浮现出那些回忆,在他的记忆里,师君自从宁州回来之后,总是格外不安,常常自言自语,而他说的总是这一句,“普里无忒泼拉”,自己还以为,他是思念自己的弟弟,在呼唤弟弟的名字。。
原来,他是在向自己的亲人祈求,祈求获得他们的原谅,他没能为亲人们复仇。。。原来如此。。。他想起师君流着泪,朝着天空低声诉说的模样,心里便又是一阵剧痛。
诸葛亮最后决定在这里住上一段时日,陪陪师君,饶阳公主也留了下来,对于诸葛亮的这个决定,公主还是比较认同的,这里风景秀美,又无繁杂,诸葛亮在这里养病,或许能好的更快一些,于是,在当地宿卫们的相助下,两人便在附近又修建了一处房屋,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雒阳,
天子对诸葛亮的行为很不满,当然不是因为他离开自己的职位,是天子应允他离去的,主要还是饶阳公主,你自己要去那穷山恶林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带着朕的妹妹过去一同遭罪呢?他只能令宁州官吏们照看好公主,不能让公主受罪,至于驸马,无所谓了。
“唉。。。孔明这一病,也不知何时能痊愈,刘公这一去,我大汉又失一大贤。。。。”刘獒有些无奈的说着,一旁的司马懿,少见的没有说什么风凉话,袁术听着,也是哀叹了一声,说道:“刘公半百之年,匆匆逝世,我本以为,他能接替卢公。。。没有想到啊。。。”
“师君与他有交情?”
“并无交情,不过,他能教出诸葛亮这样的弟子,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数国,我还是非常敬佩他的,他是个仁义的,有能力的大臣。。。”
刘獒点点头,又说道:“我给阿父上奏,希望能让刘公也进入英烈堂。。。而朝中大臣似乎不太乐意,因刘公蛮夷之身,他们觉得,让刘公与诸多忠烈在一起,不大合适。。。他们提议追封,却不让刘公入驻英烈堂。。。”
“此事,你不必担忧,能否入内,只需天子一道命令,天子对刘默也甚是看重,以天子之聪慧,刘公定然能够进英烈堂。。。。”袁术说道。
袁术正讲着呢,便有士卒禀告道:“司空袁公至。”
袁术让刘獒与司马懿回去读书,让士卒们把袁绍迎进来,刘獒与司马懿刚刚走到门外,迎面便看到了袁绍,袁绍长得十分高大,低着头,看着刘獒与司马懿,亲切的说道:“皇长子殿下,许久不见,可还安好?”,说起来,刘獒并不记得,他什么时候见过这位袁公。
在袁逢的葬礼,他也仅是见了一面,也没有交谈过。
不过,他还是拱手拜道:“尚好,多谢袁公关怀!”
“那便好,殿下上奏天子的事情,我也听闻了,殿下不必担忧,我亦上奏天子,请求将刘公列为忠烈大贤,天子聪慧,定不会拒绝。。。”
“多谢袁公!”
“不必言谢,日后啊,你有闲暇时日,便去我府里坐一坐,我的长子谭,与殿下一般年纪,对殿下也甚是仰慕啊。。。。”
交谈了片刻,袁绍才放他们离去,走进了书房,袁绍吓了一跳,袁术正躺在床榻上,纹丝不动,袁绍吓得连忙上前,刚刚准备推搡袁术,袁术便立刻坐了起来,有些无奈的看着兄长,说道:“原来你还没走啊?”
“混账,说的甚麽话,看你一动不动,我还以为你跟刘公一同去了呢!”
“我本在书房里等候,你许久不进,我还以为你走了,便上榻休歇了。”
袁绍摇着头,将袁术拉了下来,坐在他的面前,说道:“我有正事,你且勿要多言。。。你曾护送过前往贵霜的外贸商旅,对不对?”
“是啊。。。”
“那他们来回大概用了多长的时间啊?”
袁术皱了皱眉头,思索了许久,说道:“半年之久罢。。。”
“最长时日是多久?”
“有一次半路遇到了羌人劫掠,似乎是八个月才返回的。。。”
袁绍的面色渐渐肃穆起来,他说道:“出事了。。。”
“恩?”
“我们上年派遣的外贸商旅,九个月了。。。。至今没有任何的消息。”
第0493章 董卓为帅
“九个月??”
袁术愣了一下,又问道:“孙将军怎么说的?没有派人去寻找麽?”
“年前,切里撤将军逝世。。。塞外近六万的羌人试图涌入凉州,孙坚正率领兵马征伐呢。。。”袁绍说着,袁术一惊,站起身来,问道:“切里撤逝世了??为何没有人告知我?!”
袁绍有些纳闷,他不知袁术为何会如此的激动,他伸出手,拉着袁术,让他坐下来,问道:“你与他有交情?”
袁术闭着双眼,长叹了一声,说道:“多年的同袍。。。。唉。。。”
袁绍也沉默了片刻,说道:“孙坚因战事,也没能派遣大规模的人手去搜寻,我想,或许还要劳烦你前往一趟。。。另外,黄忠或许也要与你同行。。。这是你返回庙堂的好时机。。。不过,曹操也有心要去,这你倒不必担忧,曹操声名不如你,作战经验又不如你,群臣定然会反对的。。。”
“反而,是董卓有些难对付,他想爬上太尉的位置,若有战事,他定会自荐。。。只是,他颇为年迈,应该争不过你。。。。”袁绍冷静的分析着。
“兄长,不必多说了。。。”袁术忽然开口打断了袁绍,他抬起头,看着袁绍,说道:“这番,我绝对不可能出征西北。。。你我兄弟二人,一人在庙堂内为司空,一人统帅举国大半的军旅。。。。陛下是不会允许的,兄长不必耗费心思了。。。。”
袁绍一愣,连忙说道:“虽是如此,可是朝中,唯独你知晓西北情况,又多年征战在那里,还护送过商旅,是最为合适的人员,何况,如今朝中大多臣子,都是愿意听从我的,有了这些人,你还可以让皇长子殿下向陛下上奏,天子或许能应允。。。。”
“好了!”
“你是想要逼迫天子?让天子应允我来做统帅???”
“你本就是最为合适的人选,怎么能说是逼迫呢?我身为大汉臣子,莫非不该推荐最为合适的人去担任麽?”袁绍皱着眉头反问道。
“不必了,兄长,对于军旅之事,自有太尉等人商量拟定,兄长万不可参与,不然,便是给我们袁家招来大祸。。。”
在袁术提及家族安危的时候,袁绍这才冷静了下来,沉思了片刻,点点头,说道:“是我有些着急了,罢了,你便继续教导殿下,等日后,殿下不可能不重用你,那个时候,即使我不在了,袁家也不会没落。。。还有,我给你商讨了一门婚事,你已这般年纪,不能再拖下去了。。。”
“我这书还没有写完。。。”
“混账,显思都要成亲了,你这个做叔父的,莫非还想在侄儿之后成亲??!!”
袁术冷着脸,没有回话。
“就这么说好了,阿父这一脉,不能断在你手里。”
袁绍因为过继的缘故,他虽也是袁逢的子嗣,也不能代表袁逢这一脉,听到袁绍这么说,袁术终是无奈,点点头,没有再言语。
袁绍这才欣然离去。
商旅的消息,并没有大范围的传开,所知晓的,唯独朝中三公,还有些将领,不过,目前还不能肯定,商旅究竟是遇到了什么事,这让三公很是头疼。
坐在厚德殿里,天子皱着眉头,手指轻叩着案面。
“是贵霜麽?”
听到天子询问,卢植与袁绍都没有言语,看向了一旁的贾诩,贾诩认真的说道:“应当不是,这数十年里,贵霜与大汉长期贸易,从未中断,此事对贵霜与大汉都是有大利益,贵霜王纵然再无知,也不致于劫掠商旅,而断了与自身的长期利益。”
“那是盗贼?”
“应当不是,商贾护卫便有数千之众,寻常盗贼怎敢劫掠?”
天子点点头,看着他,说道:“依太尉之见,如今当如何?”
“以董公为首,率黄中侯其部众,前往凉州,另外,孙将军虽在西凉与羌人鏖战,不过,我知道一支军旅,派他们前往探查商旅的下落,是最为合适的。。。。”
“哦?何方军旅?”
“公孙校尉麾下的骁勇营。”
“恩。。。”
一旁的卢植忽然开口道:“若商旅只是因其他情况而延误了时日,我们如此大费周折的调遣数万精锐北军,是否太耗费财力。。。”
贾诩摇着头,说道:“比起性命,钱财如粪土。。。无碍,纵然商旅无事,便当时操练北军,支援南军了。。。”
天子这才应允。
随后令董卓与黄忠两人前来厚德殿,两人很快便出现在了皇宫外,黄忠还是较为的沉稳,而董卓不同,董卓面带喜色,看起来很是欣喜,看来,他是得知了些许风声,知道天子为何要找自己的,韩门带着他们二人,到了厚德殿里。
“臣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两人大拜,天子连忙上前,将他们扶了起来,又让他们坐在自己的面前,寒暄了片刻,天子便直接说明了商贾之事,天子刚刚说完,董卓便站起身来,他看着天子,说道:“陛下,这定然是贵霜所为,臣愿率军马,前往凉州,斩下贵霜王的狗头!!”
“臣亦然。”
“哈哈哈,将军有此壮志,朕心甚慰,尚且还不知是何人所为,朕已下令,让公孙瓒去搜寻商旅。。”天子说着,看着面前的董卓,不知该如何说,董卓年过花甲,已近古稀,他能否担任主将的位子,前往凉州,天子便又问道:“朕欲使董公为主帅,不知董公可愿?”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多谢!!”董卓站起来,险些手舞足蹈,连着说了数个谢,天子笑了笑,让他坐下,说道:“朕还想给你配个副帅,不知董公心里可有什么人选?”
董卓心情大好,都没有询问为何要配个副帅,直接说道:“袁公路。”
“袁公路不可。。。他。。。后背有伤,不能再上马。。。曹操如何?”
“曹操??”董卓一愣,有些诧异的问道:“他会作战麽?”
“他前些日子,还写了兵法,自然是懂兵略的。。。”
“陛下,赵括也很懂兵略。。。”
“哈哈哈,董公且安心,战事还是你来负责,曹操为人精明,有谋略,他跟随在公的身边,定能有所相助。”
“那。。好罢!”董卓这才答应,说起来,他对曹操这个副帅,依旧不是太满意,若是袁术能跟着一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