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还是小看了腻色迦的在贵霜百姓之中的威望,他先前从曹操那里了解到,贵霜施行一种种姓制度,而低种姓的往往对高种姓俯首帖耳,而腻色迦。。。是最高种姓,也就是第一种姓,在整个粟特,也只有他一个人,是如此的,当他走到马拉坎达街头的时候,险些再次引发此处的动荡。
百姓们疯狂的涌上街头,吟诵着他的姓名,跪在两旁,而至于第四种姓这类的,都没有资格来见他,甚至都不能被他所看到,不然会被处罚,如此的严厉,贾诩看起来,对腻色迦也是放心,没有安排人跟随,或者保护,只是派了几个投诚的贵霜官吏去保护他。
腻色迦地位最高,担任城主,没有人敢不从,甚至,百姓们还欣然的接受,觉得让他成为粟特王是比原先更好的,有他坐镇在马拉坎达,各地的百姓们迅速的平静了下来,官吏们归来,投诚归降,并且在腻色迦的安排下,前往各地开始抚平战争带来的动乱。
因为连年战争的缘故,土地大多荒废,农民,手工业者,还有商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在贵霜,与大汉不同,这里的商贾与手工业者并不少,另外,还有就是大批的奴隶,汉朝虽也有奴隶,不过却是有诸多限制的,因为不少大儒们对此极其反感。
故而,世家大族,地方豪强,都没有全力大规模的蓄奴,这被认为是不合仁的行为,他们仅是留下打点府邸的奴婢,而其余人,则是被叫为了佃户,没有土地,只能一生为大族耕作的他们,实质上,与奴隶是没有不同的,不过,贵霜更加直接罢了。
贵霜内部,对奴隶是非常苛刻的,奴隶们负责挖矿,为贵族耕作等重劳力活,甚至,贵霜王麾下还有一支奴隶组成的军旅,贵霜王答应他们,只要斩下十个敌人的首级,就能摆脱奴隶的身份,故而,这支军旅极为的凶悍,是贵霜最为精锐的士卒,曾以不到四千人的数量,击溃了安息一万多的先锋军。
粟特经过了两次的袭击,民众的数量非常的稀少,整个粟特地区的农民,竟还没有三十万,在大汉,区区一个县城里,便近乎于这个人数了,当然,再加上其余的人数,也能有八九十万人的模样,不过,粟特并没有严格的录户政策,这人口数量,还是四十年前的,谁也不知真假。
腻色迦为了先稳定住这里的情况,亲自在粟特境内巡视,贾诩给他安排了近四十人的精锐士卒,贴身护卫,他经过各个村庄,像什么尽快耕作,不要荒芜了土地之类的言语,他只需说一声,这里的官吏们便全心全意的去执行,不敢有半点的松懈,完全不像贵霜人的做派。
腻色迦巡视各地的时候,张达,也就是那位先前被贾诩留在身边的官吏,一直都跟随在腻色迦的身边,帮着他处理这里的要事,腻色迦诸事如此顺利,还是要多靠他的相助,他在这里四处宣扬腻色迦的消息,他本就是驻守在这里的最高主官,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巡视了一番,腻色迦这才返回了马拉坎达,不过,看起来,他心情并不喜悦,也没有去拜访贾诩,回了自己的府邸,将自己锁在书房,不知在想什么,贾诩只好将张达叫来,了解情况,张达尽管一路奔波,很是忙碌,可是在贾诩召见之后,立刻就出现在了贾诩的面前。
贾诩看着面前的此人,抚着长须,问道:“我听闻,腻公似有不悦,返回府邸之后,便未曾再与他人相见,可是这路途太过疲乏了?”
张达摇了摇头,说道:“并非如此,他这一路都是乘车而行,未曾下马,如何疲乏?他只是看到地方百姓之状况,心里烦忧,故而如此。。。”,听到张达这么说,贾诩点点头,说道:“看来,这地方百姓,过得并不好?”
“何止啊,贾公初次前来,并不知晓,大小村庄之内,人烟稀少,十室九空,便是要劳作,都没有人手,当真凄惨。。。”
“哦,原来如此。。。”贾诩又说道:“那他这一路,可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他。。。似乎对贾公极为的忌惮,一路上,都是叮嘱各地官吏,勿要触怒贾公,好生整顿民治,还有平民,他也想嘱咐几句,不过,这些平民不敢跟他对视,也不敢回话,只是俯首拜在地面上,让他也是无奈。。。另外,他还让官吏们从西域借来耕作所用的春种之类。。。”
“哦,对了,他还去新哈,见了孙将军与曹将军,孙将军没有理会他,反而是曹将军,与他关系似乎不错,还留了我们两日,另外,他们两人在府内交谈了许久,没有让我进去,我也不知他们聊了什么。。。”
“恩。。。这无碍,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情况罢?”
“并没有,沿路都是民众跪拜,官吏亲迎。。。没有什么大事。”
听到张达的言语,贾诩摇着头,他还是理解不了,为何这贵霜的百姓们会对腻色迦如此的尊崇,他不由得问道:“这腻色迦,自幼离开贵霜,一直在大汉进学,不知他为何如此得到百姓的尊崇?”
“贾公啊,他可是第一种姓啊,在北方,是非常罕见的。。。。”张达又为贾诩详细的讲述了一些,原来此处的制度里,王公是为第二种姓的,不过当月氏人在此建立贵霜帝国之后,他们拒绝承认祭司的地位高于自己,最后经过妥协,贵霜王室成为了第一种姓,高于祭司。
而其余诸侯,王臣,与祭司同列,成为第二种姓。
讲解完了这些,张达又继续说道:“其次,如今的贵霜王,行事暴虐,又昏庸无道,在他登基之后,贵霜在西方的领地,都已经丢失了,故而引起众人的不悦,一些有心人,便大力的宣扬先王幼弟腻色迦,在他们的宣扬下,出于对当今王的不满,使得腻色迦的声望越来越大。。。。”
“不过,这些人可没有想到,腻色迦王叔竟然还活着。。。他们只是想借助他的名义来做大事。。。”张达有心尴尬的笑了笑,贾诩忽然问道:“那些人里,想必也有你罢?”
张达只是笑了笑,却没有回话。
“好了,你先下去休歇罢,你做的很不错,跟在我身边,或许有些浪费了,到时候,我向天子举荐你,你便去雒阳。”
“多谢贾公,多谢贾公!!”
他离开之后,贾诩也没有想去找腻色迦,粟特地区,经过这连年的战事,破坏巨大,想要在今年里,就收获补给大军的粮食,看来还是困难的,不现实的,不过,贵霜援军迟迟不来,大军总不能一直耗在这里,得想个法子,惹怒贵霜王了,先前自己的那封书信,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啊。
这贵霜王,也不是传闻中那般的庸碌,身边想来也是有能人,迟迟不讨伐,任由自己占据粟特,是想要耗损大汉的实力,或是等着大汉乏力与运输辎重,再进行攻伐?
如此,过了三日,腻色迦总算是从府邸里走了出来,直奔贾诩的书房。
听闻腻色迦前来,贾诩让士卒们将他带进来,又连忙将案牍上的舆图收了起来,说起来,他心里对于腻色迦,还是不够信任,腻色迦走了进来,拜见了贾诩,便坐在了他的面前,看起来,脸上还是有些忧愁之色,他坐在贾诩的面前,也不说话,紧皱着眉头,看来还在沉思。
贾诩也没有开口,静静的看着他。
沉默了许久,他才开口说道:“贾公,粟特之内,十室九空,乡野之内,不见力壮者,唯老弱妇孺,这些人,是养不活自己的。。人太少了,这是不可能的。。。”他说着,抬起头,看向了贾诩,贾诩无动于衷,他无奈的叹息着,说道:“粟特短时间内,恐怖都无法为汉军提供粮食,反而需要汉军来援助。。。。”
贾诩摇着头,说道:“这如何可行,我军的粮草,尚且不够自食。。。”
“我知道!可那些王公贵族,在逃离之前,一车一车的将粮食给带走了!!百姓们都是在吃着野菜,树皮,维持生计,无人耕耘,他们还能坚持多久?若是贾公不肯援助,那城内的百姓如何存活?这近百万人,只怕都会与贾公同归于尽!!”
贾诩愤怒的问道:“你这是在威胁我?”
“并非如此,只是,还请贾公能想个法子!这百万百姓,都是无辜之人啊,贾公治学经典,如何不以仁义为本?不行善举啊?”
“西域,凉州,也是贫苦之地,如何能承担起百万民众之所需?”
贾诩说着,心里却又想到,贵霜迟迟不发兵,莫非就是在等待粟特民乱?别看现在有腻色迦,局势平稳,不过,若是他们继续挨饿,没有粮食支援,迟早有一日,他们会再也忍受不了,这个时候,汉军纵使再勇猛,面对如此众多的百姓,又能如何?
腻色迦抿着嘴,说道:“那么,请贾公能借我一营士卒!”
贾诩心里一惊,脑海里却下意识出现了一个人名。
曹操!
第05章 骁勇之痛
腻色迦在朝几十年,博览群书,无可厚非,不过,他这段时日钻研的是儒学经典,据闻,此人的儒学造诣,让郑玄都十分的欣喜,这才将孙女嫁与他这个外邦之人,他并不擅长治政,也没有什么谋略,他是个心怀仁义的大儒,是个没有城府的君子,与郑玄一般。
因此,贾诩对腻色迦没有严加看管,他不认为,此人能够对自己造成什么麻烦,这样心怀黎庶的君子,是最好对付的,不过,在今天,此人却问自己要士卒,还信誓旦旦的说能够解决粟特如今的麻烦,贾诩自己都没有想出什么解决之法来,他并不相信,腻色迦能有什么主意。
若是有,那只能是他人所教授的,而这些日子里,唯独曹操曾与他言谈许久,在这周围,或许也只有曹操能够想出什么适当的法子来,他盯着面前的腻色迦,看了许久,这才问道:“君欲何为?若是不说清,借取士卒这般大事,我是不能应允的。”
腻色迦肃穆的说道:“粟特地区,农夫,商贾,匠人,并计百万之众也,不过,君或许不知,此处还有奴隶,唤作贱民的,他们不入四大种姓之中,为贵族,商贾,乃至农夫所用,他们不能从事各个行业,甚至,就连从事农耕都不被允许,他们只能做些伺候人之类的贱业。。。”
“哦?”
贾诩似乎明白了什么,他问道:“这些人,有多少?”
“并不知晓,从未有人计算过他们的人数,他们也不会录入户籍之中,他们不被视为民,不过,光是在马拉坎达那些贵族的家里,清理院落,操使贱业的便有上千人。。。我想,在整个粟特地区,应当是有三十万以上的贱民。。。老弱妇孺都被抛弃,这些人,可都是青壮。。。”
“我有意,要释放他们,给与他们自由,让他们开始耕作,进入各个行业之中,不过,我如此行事,定然有无数人会抵挡反对,甚至是不惜杀掉他们,故而,我借取军旅,就是想要镇压这些抵抗者!这几十万人,只要能够流入到各地,进行耕耘,自给自足,是不成问题的。。。这里的土地,还是很肥沃的。。。”
听到腻色迦心里的大志,贾诩也有些震撼,他竟然都没有想到这些,腻色迦的话语没错,这些奴隶长期被压迫,汉军释放他们,他们只会对汉军感激涕零,而习惯了服从的他们,不会轻易闹出事来,另外,在地方上,这些吃过苦的奴隶,也肯定比那些慵懒的贵霜农民要勤劳的多。
贾诩想了片刻,看着腻色迦,说道:“可,此事大善,你也不必借一营士卒,我亲率南北二军,助你行事,你尽管施行便可!!”,腻色迦大喜,他本以为,贾诩不会这么轻易被说服呢,他正要告辞离去,贾诩却忽然问道:“不知此策,可是腻色迦公亲自想出的?”
“非也,曾前往新哈,得遇曹公,此为曹公所提也!”
“恩。。。”
腻色迦离开了,贾诩却连忙找到了董卓,并且将腻色迦所说的告知了董卓,董卓听闻,自然也是大喜,作为将领,他心里最先想到的还是战事,他觉得,甚至可以用这些熟悉贵霜地形气候的士卒们,来与贵霜大军作战,这样能减轻汉军的伤亡啊!
不过,贾诩并不应允,他认为,目前最重要的还是粮草问题,若是不能养活这里的百姓,都不需要贵霜来攻,汉军就先行崩溃,只能撤回西域了。
次日起,腻色迦公布了一条震惊众人的法令,令众人释放贱民,以为耕耘之事,给与其第四种姓之身,这样的行为,顿时就引发了众人的不满,而腻色迦也遭受到了众人的辱骂,有些时候,声望的崩塌,是如此的迅速,在得知了法令对自己不利之后,这位官吏们口中的贤王腻色迦,顿时成为了罪人。
成为了贵霜的叛徒,成为了董卓的走狗。
腻色迦并不理会,在他的心里,显然,这里百姓的死活,远比自己的声望要重要的多,他也曾想给众人解释,若是不释放贱民,没有人耕耘土地,大家都会饿死,到时候汉军撤走,没有粮食的他们,如何活命呢?这都是为了大家的生计。
可是,根本没有人理会他的辩解,就连那些最底层的农夫,也是如此,他们联合起来,表达对新法令的不满,或许,在他们眼里,维持生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还有人处于他们的下层,他们不是最底层的,若是没有了贱民,他们日后还欺辱谁啊?从贵族们那里承受的痛苦,还要释放到哪里去呢?
腻色迦惊呆了,他想过贵族们会反对,因为这直接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可是他没有想到,百姓们竟然也反对,这不都是为了你们麽?若是再不耕耘,贵族们或许不会饿死,他们家里的存粮,足够能养活他们数代人,可是你们百姓呢?该如何生存?
腻色迦渐渐变得沉默了,很长的时日里,他都在闭目深思,百姓们要求废除法令的哭诉声,对他的触动很大,这位一生钻研儒经,欲效仿圣人的大儒,如今陷入了迷茫。
贾诩没有理会他,在法令施行之后,他就开始率领士卒,在整个粟特,开始释放这些长期遭受到欺辱的奴隶们,他们强行破开了贵族的大门,将奴隶们全部带走来,在有的地方,他们看到了触目惊心的场景,贵族们为了表示对新法令的抵触,竟然在府邸里放肆的杀死这些本该释放的奴隶们。
而斩杀这些奴隶们,同样也是奴隶。
在贵族的命令下,这些奴隶们,哭着跪倒在地面上,不断的求情,希望能得到饶恕,数百人跪在地面上,不断的祈求饶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