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他因聪慧,被韩门所赏识,故而安排在了东宫,几乎就是韩门的直系下属,如今宫里的情况,自然是需要一个能做事的阉人来操办,刘熙平日里,与他关系也说不上有多密切,不过好歹是一直服侍在身边的人,他也算是刘熙的心腹了,他站在刘熙的面前,没有半点阉人的样子,犹如翩翩君子。
“齐悦,日后,宫里的诸事,就要劳烦你来做了。。。朕给你三日,若是你能处置好,你就是朕的韩门,可若是你办不好。。。朕就要换个人来,并且要惩罚你,如何?”
“国家,奴婢定然不辜负国家的厚望!”齐悦说道,刘熙点点头,说道:“还有,你派人去将司徒曹操请过来。。。”,齐悦点点头,离开了厚德殿,没过多久,曹操来到了皇宫里,进了皇宫,看到黄门正在四处忙碌着,井井有条,曹操心里也有些诧异,走到了厚德殿,禀告之后,走了进去。
看着坐在胡椅上,正在忙碌着的刘熙,曹操也不由得一愣。
“司徒公,来,请坐。。。”刘熙很是客气,曹操点点头,坐在了他的面前,刘熙看着他,跟他寒暄奉承了片刻,方才说道:“司徒公啊,这些日子里,不少大臣都与朕送来哀悼文,你看看。。。”,他指着案牍上的诸多奏表,又忽然说道:“可是,这里头,却有不少是弹劾司徒公的,他们建议朕,废止新政,罢免曹公。。。”
曹操一愣,却没有太惊异,那些人若是不这么做,那才会让他觉得奇怪,他问道:“那陛下之意是?”
“曹公的各项举措,朕都是极为认可的,甚至比阿父还要认可,朕绝对不会废止,也不会罢免曹公,朕还想着曹公能为朕保驾护航,再治理个五十年呢,朕也明确的回信了,结果。。。他们竟然捏造出了天理不容的谣言,用以诽朕。。。”,刘熙摇着头,看到刘熙这个模样,曹操皱起了眉头。
“陛下。。。不知是哪些人?”
“九卿众人,荀君与朕言语,似乎是他们有什么罪证在大行皇帝手里。。朕也不是很清楚。。。”
“原来如此。。。”曹操抚摸着胡须,眯着双眼,刘熙都感受到了他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危险的气息,曹操点着头,说道:“陛下放心,一些跳梁小丑罢了。。。等下次朝议,臣自有办法来惩治他们。。。”,刘熙又说道:“曹公,朕想让子桓来担任卫尉。。。还望曹公不要反对。。”
“陛下??可他还年轻。。。”
“朕用人,看的是才能,而不是他的年纪。。。”刘熙说着。
曹操心里明白,这里也包含着天子对自己的示好,看来天子是想让自己的属官来担任九卿了,他的属官里,有子桓,袁尚,孙权。。。三公啊。。。曹操若有所悟,他点着头,说道:“陛下的意思,臣已知晓。”
“那就劳烦司徒了。。有这些年轻人在,日后曹公施行各项政令,也会顺利很多,起码没有人再会以祖制之名来反对。。。”
“陛下说的很对。。。”
曹操也离开了,刘熙笑着,翻看了一旁的那些奏表,里面全部都是大臣们的奏表,并没有对曹操的任何弹劾,一切都在按着他的想法在前进,若是不出意外,在五天之内,自己就能让自己亲信们坐上九卿的位置上,把持住全部的局势,袁绍,吕布,孙坚,郭嘉,华雄,刘熙心里念叨着几个名字,这些人也要迅速去会面了。。。。
刘熙双手托着自己的脸,坐在案牍之前,有些时候,哭的多了,自己也不知道哪处是真,哪出是假了。。。。。
第0634章 天子登基
刘熙的登基大殿也是即将要进行,而谈及登基大殿,就不能不提及全国各地的宗室了,作为宗室,首先是要为大行皇帝送行,其次也是要以长者之身来拜天子登基,诸多宗室里,需要刘熙亲自去迎接的只有两位,陈留王刘协,以及倭王刘安,这两人,是刘熙的亲叔父,他必须要亲自拜见。
陈留王因距离不远,还是先到了一步,在他赶来的那一天,刘熙带着陈留王的长子刘懿,前往迎接陈留王,陈留王老早下了车驾,刘熙看着不远处那瘦弱的叔父,不禁有些感慨,阿父在生前,就一直很担忧陈留王,觉得他体弱多病,有些时候,也想过要将他迎回雒阳之内,生怕自己不能看到他最后一面。
到了最后,没有想到,身强力壮的天子,还是抢先离开了一步,再次看到雒阳的城墙,刘协就止不住自己的泪水了,看着远处的侄儿,他甚至都没有多看自己的孩子一眼,上前就将刘熙拥在了怀里,刘协没有出声,只有那止不住的泪水,能够说明一切,刘熙迎接他返回皇宫内。
刘懿站在一旁,都不敢开口言语。
一行人返回了皇宫,这熟悉的地方,对刘协而言,却是少了最熟悉的人,刘协打量着周围,长叹了一声,随后在刘熙的陪伴下,去看看长兄,刘熙看得出刘协脸上的复杂与痛哭,他似乎很想大哭,可是一旁就是他的侄儿与孩子,在晚辈面前,他是不能失礼的,他咬着牙,强忍着。
刘熙拉着一旁的刘懿,说道:“你且跟朕来,朕有些事要与你说。。。”
刘熙带走了刘懿,当他们离开的时候,刘协这才跪在兄长的面前,痛哭了起来,孝康皇帝逝世之后,留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为了确保庙堂的稳定,孝康皇帝又送走了刘协与刘安,皇宫里只留下了饶阳,可是,大行皇帝并非无情之人,他时常写信,给与自己的两位兄弟,每逢佳节,他们总是能受到兄长的礼物。
哪怕是刘安,也是如此,他们心里很明白,这就是兄长所送的,绝对不是庙堂的大臣代送,因为,庙堂的大臣是不会送他们制作粗劣的木剑,还有他们小时候念念不忘的有画书,长兄的逝世,对刘协,刘安,饶阳三人而言,都是巨大的打击,刘协在这里哭了许久,最后,他方才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如今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当今天子的长辈,要有个长辈的模样,总不能在晚辈面前失态,让他们所笑话,刘协走出大殿的时候,刘熙正在与刘懿说些什么,刘懿很认真的听着,不时的点点头,刘熙皱着眉头,说道:“朕听闻了不少关于你的事情,听闻你跟袁家子与曹家子的关系很不错,有所往来。。。”
“你跟谁往来,朕不会去管,可是你不能跟他们一样胡作非为,你是孝康皇帝的亲孙,如何能做出堕先祖英名的事情呢?”刘熙斥责道,刘懿点点头,说道:“堂兄放心,我跟他们不同,以后我会看着他们,若是他们敢胡作非为,我就上报厚德殿。。。”,刘熙无奈的看了他一眼,长叹了一声。
刘协走了过来,是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有些不悦的说道:“你上报厚德殿干什么,天子还要去管你们这些娃娃的事情麽?你若是敢捣乱,我就把你抓回陈留去!!”,听到阿父的声音,刘懿连忙转过身,笑着说道:“知道了。。。阿父。”,刘协这才看向了刘熙,问道:“饶阳可还安好?”
到了下午,刘协便带着刘懿前往诸葛府邸,去见饶阳长公主。
不久之后,刘安也是到达了雒阳,如此多年来,这还是他初次到达雒阳,同样的,还是由刘熙迎接,在看到刘安的第一眼,刘熙就已经是惊呆了,刘安的长相,与大行皇帝是那般的相似,看到这模样,刘熙都险些哭了出来,刘安与刘协不同,倒是没有太多的拘束,安抚了刘熙,又去见了长兄,最后也是去找饶阳公主。
宗室赶到之后,自然就是开始登基大典。
刘熙在穿上天子冕服的时候,心里是有些激动的,各种复杂的仪式,是由大鸿胪赵温负责执行的,两个黄门扶持着他,一路走到了皇宫承天门之前,在他的面前,北军将士列阵而待,在最前头,黄忠,关羽并肩而立,模样肃穆,拱着手,不敢直视天子,而在另一边,则是由曹操率领百官居于两侧,肃穆而又寂静。
国中宗室站立在午门外,相向而立。
张飞站在百官之侧,手持一铜状物,忽大吼道:“升殿!!!!!!!!!”
在这寂静之中,他的吼声,响彻天地,离他稍近些的北军将士,都被他吓得险些摔倒,百官好在离他远一些,没有露出丑态,却也是极为畏惧,还好吾等离这厮远,张飞似乎也被自己的声音吓到了,看着自己手里的物什,朝着百官之中的华雄点了点头,华雄咧嘴一笑。
宗室刘表手持诏书,站立在一旁,刘熙载黄门的扶持下,走到了正中央的位置,刘表便将诏书放在案上,盖了玉玺,将诏书抬起来,低着头,小跑起来,交到了黄门中郎齐悦的手里,齐悦拿着诏令,绕出了午门,在宗室的引导下,再次回到了承天门前,这些礼节,看起来很是神圣,却也有些好玩。
看着这些老头在宫殿里跑来跑去,华雄不由得笑出声来。
内侍礼官鸣赞,乐府奏乐,百官顿时附身大拜天子,天子看着这些人,按着礼法,他却不能回礼,乐府再奏乐,百官再次大拜,乐止,张飞站在在群臣之前,高呼:“有制!”,众人第三次大拜,张飞也开始宣读起诏书来,看着群臣附身大拜在自己的面前,刘熙有些不忍,吩咐道:“群臣多年迈,还是让他们早些起身罢。。。”
黄门听闻,立刻上去告知张飞,张飞也不是个拘束与礼法的,听闻天子的诏令,迅速的读完了诏令,就让群臣起身,群臣心里还是有些疑惑的,怎么读的如此迅速,赵温为何会写的如此简短,也有眼尖的看到了方才黄门的行为,告知左右,群臣听闻,心里都是说不出的滋味,当今天子,真乃仁君啊!!!
接下来,刘熙就是要拜见众人了,刘熙走上前,先事拜见了三公九卿,曹操为首的三公,立刻回礼,随后拜见宗室长者,拜见了众人,群臣再次回拜,口呼天子,登基大典这才算是完成,听着北军将士与百官们的大吼,刘熙心里是一种说不出的澎湃之情,群臣跟在天子的身后,走向了大殿。
进了大殿,群臣相继而坐,天子坐在上位。
新时代的初次朝议,也就如此开始,群臣要忙碌的事情还有很多,如大行皇帝的谥号,还有新的年号,熹平二十三年还未曾结束,新年号是要等到下一年的,而谥号,就要早些定下了,天子看着群臣,说道:“日后国之诸事,还要劳烦诸君了。。。。”,众人连称不敢。
天子这才问道:“曹公,不知大行皇帝的奉庙谥之事,可曾定下?”
曹操开口说道:“陛下,群臣还在定夺之中,不过,有不少人觉得,庙号且不必给与。。。言之天子七庙之事,说若是定夺庙号,实在有违祖制。。。”,曹操说着,众人都是迅速的看向了天子,天子并不恼怒,他点了点头,忽开口说道:“他们说的很有道理,天子七庙。。。祖制当然该遵循。。。”
“既然如此,那忠烈堂也当要遵循此制,天子尚且七庙,为臣者岂能违?忠烈堂便设五位,其余者抬出罢。。。。”天子温和的说着,大臣们听闻,却是目瞪口呆,曹操且没有开口,群臣就已经是大叫了起来,“陛下不可啊!!这些人都是国中贤才,岂能有搬出去的道理啊??”
“不搬出去??那也行,但是为了不违背祖制,以后也就不要再让其余人进去啦,毕竟天子七庙,他们再是贤才,也不能说是超过了天子,对罢?”
“不是。。陛下,这。。。陛下,事与时变,不能胡乱遵循,还是要适当的变化。。。”大臣们连忙劝说着。
天子摇着头,说道:“不对,祖宗之法,如何能轻易改变呢?还是按着朕所说的去办。。。”
“陛下!!”群臣都险些哭了出来。
刘熙看着他们,无奈的说道:“唉,好罢,好罢,朕就听诸君的,那大行皇帝奉庙之事,还是希望诸君能早些商议完成啊。。。”,听到天子的言语,群臣大拜而受。
说起来,群臣不想给与大行皇帝庙号,也是说得通的,从孝桓皇帝开始,已经有两代奉庙了,这还是再加上一位,这实在是。。。唉,不过,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去照办了,曹操看着年轻的天子,笑了笑,这位天子,手段还真是厉害啊,对庙堂之事,三代天子都曾与大臣们有过争论。
而他们的态度却是皆然不同的,孝康皇帝并不在意这些,他完全无视这些群臣,任由群臣们自行商定,或许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想把时日浪费在这上头,而在大行皇帝时候,大行皇帝是直接威胁群臣,若是尔等不给我父庙号,那朕就给尔等一个谥号,群臣不敢不给。
至于今日,当今天子却是逼得群臣求着来给大行皇帝庙号。。。实在令人敬畏啊。
ps:昨天老狼有课,没能更新,实在抱歉。
第0635章 孝宪皇帝
“曰:博文多能曰宪,赏善罚恶曰宪,行善可记曰宪,在约纯思曰宪,圣能法天曰宪,圣山周达曰宪,创制垂法曰宪,行政四方曰宪,文武可法曰宪,表正万邦曰宪!!”
“故曰,孝宪皇帝。”
“曰:强而能断曰毅,勇而近仁曰毅,善行不怠曰毅,温仁忠厚曰毅,能纪国善曰毅,英明有执曰毅!!”
“故曰,毅宗孝宪皇帝。”
群臣最后拿出了对大行皇帝的庙号谥号,最终为毅宗孝宪皇帝,这个美谥,对一心想要建功立业,超越阿父的大胖子而言,若是他能得知,心里大概也是开心的,刘熙对此就很是满意,还对提谥的赵温等大臣做出了奖赏,当然,还有新年号的时候,新年号,是由曹操所商定的,不过要等到明年。
天子在处理好了这些事情之后,就立刻就去往诸葛府邸,前往拜见自己的两位叔父,还有姑姑,当他赶到了诸葛府邸的时候,奴仆们也是急忙开门,对待他的态度,已经是完全不同了,原先的刘熙,因常常赶来这里,与这里的奴仆们很是熟悉,诸葛亮对待家里奴仆也很是温和。
这些人大多还是从宫里过来的,对刘熙很是亲近,而如今,他们对刘熙,却只有敬畏,再不敢有亲近之意,刘熙还是没有改变,他笑着,与这些人寒暄,询问他们如今的情况,奴仆们大惊失色,甚至有的失声痛哭起来,刘熙安抚着他们,方才走进了前院,刚刚走进了前院,他就看到了众人。
众人纷纷附身行礼,不敢怠慢。
“唉,叔父,姑姑,姑父,你们这是做什么,快起身,你们都是朕的长者,朕岂能受你们的大礼,请起身!!”,刘熙连忙扶起他们,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