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第5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轻抚长须,“臣明白陛下的意思,臣老矣,尚书台之事繁多,应当让一个年轻人来操办。。。中书台却是个不错的养老之处啊。”
“如此一来,就怕误了令公之才啊。。。”
“老夫这把年纪了,还占据着尚书的位置,那才是误了众人之才啊,陛下,虽说臣不该如此言语,可是,臣希望,这尚书令的位置,能够交予那诸葛亮来担任,至于侍中令,却是可以交予司马懿。。。”,荀彧缓缓说道,刘熙大惊,又急忙平静了下来,方才问道:“为何呢?”
“诸葛之才,不逊与臣,只是长期以来,他却没有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地方啊。。。时有我,郭嘉那般的老头占据着位置,这些年轻人也发挥不出自己的才能来,此人可大用。”
“那司马懿呢?为何不能让他来担任尚书令呢?”
“司马之才,也是非同一般,在陛下手中,他定然是更好的利刃,甚至要超出诸葛来,奈何,他性子过于谨慎,又惜命,并没有诸葛那般的胆魄,若是让他来担任尚书令,他定会畏惧政事不利,会牵连己身,故而不肯推行诸事,何况,此人利己心重。。。陛下当将他放在身边,亲自看管。”
“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司马在陛下身边,担任侍中令,有陛下为其依靠,他就能部署很多的事情,也不会畏惧,在那个时候,他会发挥出比诸葛更好的作用,就如先前律法之事,若是陛下让司马懿来办,只怕老夫都不会有机会去跟他攀谈,半路就被贼人袭击啊。。。”,荀彧竟是完全不避,笑着说道。
“荀令公此言差矣,他怎么敢如此为之?”
“哈哈,陛下,他纵然不敢杀了臣,可是将臣扣住,在律法施行之后,再带人将臣救出的事情,他还是敢去做的,当然,诸葛亮也能想到这些,只是他不屑于去做,所谓君子,是最容易被欺负的。。。”,荀彧摇着头,缓缓说道。
刘熙点了点头,其实,他心里的想法,也是与荀彧一般,故而,在方才荀彧提议的时候,他才会那般的震惊,他并不喜欢群臣将自己心里所想的给猜测出来,那会带给他一种不安,不过,看着面前的老者,他还是放下了自己的忌惮。
“那就得劳烦令公了。。。”
“谨喏!”
延康十六年八月,在吕公逝世之后的第二个月,庙堂的正式命令也就下达了,由荀令公来担任中书令,诸葛亮担任尚书令,司马懿担任侍中令,对于这个任命,并没有什么人反对,稍微有些抱怨的,也只有仲长统了,仲长统本来是想要争一争三令之位的。
此时的司马懿,却还在地方上,为了进行分治而在考察,当得知天子任命的时候,司马懿也只是苦笑了片刻,若是在从前,担任侍中令,他定然不会太开心,可是自从上次与天子推心置腹的聊了一整日后,面对这样的任免,他已经非常的知足了。
纵然不比那尚书令,好歹也是同级别的三令,也算是有个地方能够施展自己之长,这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当然,成为三令,他还是不能早早返回庙堂去,对于地方的考察并没有结束,就在任命之后,他再进行考察的时候,事情便顺利了很多,迎面全部都是笑容。
所到之处,没有人再敢不管不问,官吏们纷纷前来拜见,甚至,已经有不少人写来了书信,告知了对他的仰慕之情,司马懿只是很平静的看着那些书信,随后派人送往了厚德殿,让天子来看看。
。。。。。。。。。
袁耀正坐在书房内,看着各地的收成,脸上满是笑容,这一年里,建宁长岛无论是从矿产,还是从农业领域来说,都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次,他是真正的在海外府扬名,不是靠着自己的背景,也不是靠着溷藩。。。。嗯。。好吧,他也在这里修建了溷藩,但是这个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靠着自己的能力来让海外府的诸官吏信服,获得了他们的尊敬。
如今袁耀就格外的开心了,自己所治理的建宁长岛,已经超越了海外诸岛屿,无论是知安状况,还是粮食矿产,都是位列第一的,如此持续下去,熬到今年结束,在明年,自己就可以挺着胸走到兄长的面前,让他在整个海外施行这项政策,如此一来,只怕海外府为大汉创造的财富会更多!
袁耀正在思索着这些事,忽然,凌统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手持邸报,笑着说道:“少都督,最新的邸报来了,三令换人啦!”,袁耀急忙起身,从他手里接过了邸报,吕公逝世的事情,已经上了邸报,他们这些海外之人,也是得知了这个消息,海外府众人也是为他送行。
当然,对于新的位置,他们也是猜测颇多,不少的官吏认为,周都督是最有机会接任中书令的,当然,袁耀从不曾如此去想,袁耀低着头,看了片刻,方才笑着说道:“果然,如我所想的一般啊。。。”,凌统有些敬佩的看着他,说道:“少都督真是神了!”
“你先前说大都督不会担任,还特意说了这三个人,果然就是如此,在下佩服,佩服!”
袁耀摇了摇头,说道:“大都督还年轻,陛下怎么会让他去中书台养老呢?海外府蒸蒸日上,陛下恨不得让大都督为大汉夺取更多的利益呢,唉,可惜啊,我不能当面去恭贺了。。。”
“如今啊,少都督你两个师君都是位列三令,再过上一段时日,说不定大都督也能入庙堂来担任三令,到那个时候,少都督你就是三令之徒,名副其实的三令之徒啊。。。我看呐,十几年之后,或许我也会尊称你一声袁令公,若是我能活到那个时候的话,你可得给我谋个好差事啊。”
“哈哈,好啊,到时候我就让你来负责海外府。。。的溷藩修建。”
“哈哈哈哈!”
两人放声大笑。
第0886章 高山勿崩
尚书台内,诸多仆射已经到齐,前来拜见他们的新上司,诸葛亮坐在上位,看着面前诸多的同僚,在制定律法的时候,他便与这些人打过交道,关系还是不错的,如今成为尚书令,这些人也没有什么不服的,对于他的祝贺,也是极为的诚恳。
诸葛亮与众人寒暄了片刻,交代了一些事情,他与荀彧不同,对于各个仆射的要求自然也是不同的,诸葛亮开口说道:“从今日起,尚书台每月召开两次群臣之商议,诸君都既要总结一月之内,自家府台之得失,同样的,也要制定下月之目标,必须要时刻的进行改善。。。”
“在我这里,无功便是过,诸位都是当世之人杰,我不信诸君做不到这点的要求,故而,还望诸君莫要惜力,有小功者,我当上书天子,请大赏,有大功者,我当为其讨来忠烈堂之位也!”,诸葛亮认真的说着,众人却是大惊,面带喜色。
想要进忠烈堂,还是非常不容易的,就这些年里,也只有历代的三公,乃至一些战功赫赫的将军才能名列其中,寻常的庙堂之臣,大多都是没有资格进入的,进入忠烈堂,代表着名垂千古,享万世后人之祭,这对于他们而言,绝对是有巨大吸引力的。
能够待在仆射这种位置的,大多都是走到了庙堂的核心,无论钱财家业,对于他们都不算什么,唯独这留名青史,反而是值得他们去追逐的。
何况,他们也都不是庸碌之人,诸葛亮如此的高要求,他们心里也没有畏惧,昔日的荀公,也不能说差,却还是少了诸葛亮几分锐气,诸葛亮这刚刚上任尚书台,便要求他们全力为之,甚至连无功为过这种话都说了出来,这不就是他们施展抱负的一个机会麽?
“下次之议,便定在六日后,还望到时候,诸君都能拿出些建议来。。。”,诸葛亮满脸笑容,看着这些人,温和的说着,只是,若是不能完成,就不知他还会不会是如此模样了,众人纷纷告退,离开了此处,不过,他的兄长诸葛瑾还是留了下来。
“孔明啊。。。”,自从知道自己的弟弟成为尚书令之后,诸葛瑾开心的连嘴都合不拢了,这位古板,早成的仆射露出如此模样,实在是让人害怕,不过,大家也都知道他为何如此开心,也纷纷与他拜见,要与他亲近,诸葛亮仿佛这才看到了兄长,疑惑的问道:“诸葛仆射可还有什么事?”
诸葛瑾一愣,瞬间回到了原先的模样,板着脸,肃穆了起来,开口说道:“我是想问,我原先给与荀公的奏表,可曾批下来?”
“这得要等到下次朝议,仆射可再次提及一次,我再行处置。”
“好。。。”,诸葛瑾点着头,这才说道:“那我便告辞了,令公若是有空闲之时,可往我家来一趟,令公之侄儿阿嫂,甚是想念。。。”
“喏。”,诸葛亮附身一拜,诸葛瑾这才离去,在尚书台内,两人便是以官身来称呼,诸葛瑾也是明白的,送走了所有人,诸葛亮这才拿起了他们原先给与荀彧手里的那些奏表,不得不说,这一批的庙堂群臣,就没有几个是庸碌的,他们先前给与荀令公的奏表,也有很多不错的提议。
奈何,一方面是荀令公年迈,未能亲力亲为,不愿冒险,另外一个方面,也是荀令公整日忙于律法与土地之大事,对于这些却是有些忽视了,正好,由自己来接手,诸葛亮对自己是有信心的,这些事情,自己绝对是能够完美的施行,给自己一年的时日,空荡荡的国库之中定会再次堆积如山的。
之后几天,他都在府邸内思索着自己麾下这十八个府的改善,以及各府所能施行的良策,也不曾出门,好在他将饶阳公主与女儿都接到了尚书台内,每日有妻儿作伴,也不曾像先前那般的劳累,至于诸葛瞻,却是被丢在了原诸葛府里,再过一个月,他就要参与考核,可诸葛亮却对他不抱有任何的希望。
就在诸葛亮准备召开第二次的群议的时候,黄门上门,请诸葛令公前往厚德殿,诸葛亮连忙放下了手中的事情,上了马车,便赶往了皇宫,宿卫不敢阻拦,一路放行,诸葛亮很快也就赶到了厚德殿外,黄门通报之后,诸葛亮报了姓名,这才走进了厚德殿里。
按着他三令的身份,其实也犯不着如此行事,不过,诸葛亮不敢托大,哪怕身为尚书令,依旧是保持着最谦逊的臣礼,走进了厚德殿内,可是,刚刚走进了厚德殿内,诸葛亮便愣住了,脸上的笑容也迅速消失,天子坐在厚德殿前,看起来竟有些颓废,精神萎靡。
整个人好似苍老了很多,后背都隐约有些弯曲了下来。
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霸气天子麽?
“陛下。。。”,诸葛亮缓缓开口,刘熙这才抬起头来,眼眶周围都有些泛黑,脸色苍白如雪,他强行挤出了一丝的笑容,“孔明你来了啊?来,坐下罢。”,听着他的言语,诸葛亮缓缓坐在了他的面前,两人沉默了片刻,刘熙方才问道:“你在尚书台内说的话,已经传到了朕这里,荀令公可是说你有些操之过急啊?”
“陛下,时日不同,从前荀令公治国,不敢大刀阔斧,却是担忧国库不能承担太多的政策同时施行,而如今,却是完全可以施行了。。。”
“哦?如今比起过去,不是更加的空虚麽?”
“陛下,可如今我们有纸币啊,纸币不同于铜币,想要多少便可以造出多少来,甚至,臣有办法来贵霜等外邦来承担大汉的经济压力。。。”,诸葛亮缓缓说着自己与刘巴的惊天大策,只要贸易能继续,大汉就能让外邦来为大汉买单,大汉的诸多政策,完全可以同时进行,而不受到阻碍,唯一的难处就是粮食。
不过,在施行延康律之后,大汉的粮食增产再次来到了一个飞跃的时期,无数的粮食从四面八方,从大漠海外,源源不断的流向了雒县,这便已经能够支撑起来了。
“如此一来,等到明年,国库就会摆脱律法施行所带来的危机,甚至啊,在几年内,就能超越原先的规模,臣不才,却也敢与陛下立下军令状,一年之后,将让国库回到原先的状态,三年之后,会让大汉的产粮增加三番,税赋增加两番,大汉之内,当再无孤苦流民,若有一人饿死,臣当辞官告退!”,诸葛亮信心满满。
刘熙茫然的看着面前的案牍,却是没有开口。
“陛下?”
“陛下??”
“哦。。。”,刘熙忽然惊醒,看向了诸葛亮,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很好,就按君所说的去办,唉,朕这些日子有些疲乏,孔明勿要怪罪。。。”
“臣不敢,只是,还望陛下能够照顾好自己,陛下乃是大汉之脊椎,若陛下病倒了,对大汉的冲击那才是最大的,陛下不只是属于自己,还属于天下人。。。万望陛下照顾好自己。。。”,诸葛亮又劝说了很多,这才离开了皇宫,刘熙自然也是答应他,会好好的休歇几日。
看着诸葛亮离开,刘熙摇了摇头。
“朕属于天下人,属于后宫,属于东宫。。。却唯独不属于我自己。。。”
送走了诸葛亮,刘熙又急急忙忙的赶往了后宫,当他端着药水,走进了后宫的时候,却看到虎儿正抱着皇后,两人一同痛哭,刘熙心里有些急切,将手中的药放在了一旁,走上来,抱住了这两个人,看到刘熙过来,两人各自依偎在了他的怀里,继续哭泣。
“这是怎么了?”
“阿父,我想耶耶。。。我要耶耶。。。你把耶耶带过来罢。。。我好想他。。。”,虎儿满脸的泪痕,哭着叫道,刘熙未能言语,而一旁的皇后听闻,也是不言语,只是不断的哭泣着,刘熙一手拥着一人,缓缓开口说道:“虎儿啊,莫要急,耶耶哪里都没有去,知道麽,他就在天上。。。”
“他在看着你们,当你睡着了,你就可以在梦里见到他了。。。他是最不喜欢看到他人哭泣的,你们都不要哭了,想想他看到你们哭泣,都不能下来劝慰你们,心里会有多痛苦!难道你们就不能为了他想想麽?”
“皇后啊,你还怀有身孕,朕求你了。。。莫要再哭了。。”
刘熙劝了许久,两人的哭声渐渐变小,却还是时不时的抽泣着,劝着皇后吃了些药,哄着她睡了下来,刘熙这才送一直抽泣着的虎儿去了东宫,抓着虎儿的手,刘熙认真的说道:“你阿母也很想你耶耶,若是你不想让她也伤心哭泣,以后见到你阿母的时候,就莫要提及耶耶,多说些趣事,让你阿母开心起来。。。”
“你阿母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你已经是一个男儿郎了,无论如何,无论有多痛苦,都不许哭泣!!”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