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捡到一本三国志 >

第546部分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546部分

小说: 捡到一本三国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食君之俸禄,岂能因风寒而退缩?”
 “我便站在此处等待他们。。。拒不奉命的,就地正法!”
 “谨喏!”
 看到袁耀的手下押着那个小官离去了,诸葛瞻心里也就明白了袁耀的打算,他虽懒惰,可还是很聪明的,他无奈的抬起头来,哆嗦着说道:“你就是要立威,也别拿我来立威啊。。。十几年的交情啊,你就如此利用我啊!”,看到诸葛瞻那哆嗦的模样,袁耀没有多说什么,皱着眉头,认真的说道。
 “你实在是让师君蒙羞!”
 “师君让你留守在此处,就是为了让你如此治理边塞的麽?如今道路积雪严重,就是其余州要运输粮食,我感觉那马车都行驶不进来,还有,城墙上的士卒,到底是做什么的,我带着人进去,都没有人盘查,那若是鲜卑人呢?县衙内就留下一个人来,你还真的是天才啊。。。若是出了事呢?”
 “如今是寒冬,就是贼人也不敢出门,你说的那些,不可能发生!”,诸葛瞻并不服气。
 “我不管贼人会不会出门,但是我知道,大汉之官吏,是能够出城的。。。你若是多读些书,就会知道,在不远处的新玼县,便有一个庙宇,有七个官吏,曾在那里被冻成了雕塑。。。”
 “好了,不必多说了,我的过错。。。虽然这段时日都未曾出事。。。”,诸葛瞻满不在乎的说着,眼里还是带着一丝困意,好不容易送走了阿父,他可不想继续听着他人来教育自己,自己就算怠慢了,也未曾出事啊,自己明明是知道轻重的,他如此想着。
 袁耀长叹了一声,没有多说。
 过了片刻,县衙内的官吏们狂奔着来到了此处,众人朝着袁耀大拜,这才按着官职站在了袁耀的面前,有两个士卒提着血淋淋的首级,也走到了袁耀的面前,袁耀眯着双眼,看着众人,说道:“诸葛瞻私自让你们归家,怠慢政事,按律当斩,可念及他并非正式郡守。。。免去死罪,即刻罢免其官身,逐出夏郡!”
 诸葛瞻抬起头来,心里格外的开心,自己总算是要离开这里了??
 袁耀看向了其余众人,认真的说道:“从今日起,我会亲自率领诸君,来治理这片土地,我不会休歇一天,无论是清理积雪,还是救治灾民,我都会在最前列。。。我袁耀对天立誓,五年之内,定然要让此处繁荣安定!不再需要其余州郡来救济!!若做不到,我宁愿一生在此牧羊!!”
 在这一刻,诸葛瞻忽然发现,昔日雒县里的那个混小子,此刻竟是释放出了如其名般的光芒。
第0909章 双龙齐出
 袁耀赶到了塞外之后,一切都又不同了,袁耀亲自前往各地,狠狠惩治了一番不作为的,怠慢政事的官吏们,同时又提拔了一些勤勉好进的贤才,同时,在走访了诸多地区之后,为了打消这些地区的迁徙民对官吏们的畏惧,他还亲自提拔了出身迁徙民的三老,里监门这类的最底层官吏,也是大多使用本土居民。
 他大量的扶持此处的官学,甚至还亲自下地,告知耕作的诸多办法,可以说,在赶到了此处后的整整两个月,他未曾休歇过一日,他或许没有诸葛令公那般的才能,可是他要比诸葛令公更加的年轻,他能经得起折腾,在如此忙碌了两个月之后,塞外之吏治,可谓是焕然一新。
 他平日里对于此地民众是非常温和的,并且要求官吏们也不能无端的斥责他们,他要在此处施行怀柔之策,在亲自带着人清理了地面上的积雪,并将庙堂的资助带给了这些人的家里的时候,那些充满了仇恨的眼神也就消散了很多,不过,还是有些不少怀疑的目光。
 这些人给我们吃食,莫不是还要我们去劳作不成?
 在随后,袁耀又找来了一批的医师,为那些受伤之人免费疗伤,又令袁家送来一批御寒用的棉衣,分别赠送与这里的百姓,按理来说,世家大族冒然的进行这样公然收买民心的举动,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做不好便会引起庙堂的猜忌,可是无论袁尚,还是袁席,都不曾反对他这般的行为。
 到建宁二十一年的秋季的时候,塞外终于长出了第一批的粮食,看着那些百姓们兴高采烈的模样,袁耀带着他们,举行了一场热闹的聚会,大家一同吃着肉,这些百姓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来自于海外,有的来自于当地,有的来自于贵霜,还有来自中原的囚徒,各种各样的人,却是被袁耀紧紧攒了一起。
 看着他们各式各样的舞蹈,听着各种各样的歌曲,袁耀终于是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甚至,塞外出现了有塞外民主动前来入住的事情,对于这第一批前来入住的人,袁耀也是拿出了最高的善意,给与粮食,以及御寒的衣物,算是千金买马骨。
 回到了简陋的书房,袁耀写起了自己的家书,他每个月都会写上一篇。
 “耀问阿母毋恙?兄长将我送别之后,我来到这塞外也已经有了三个多月的时日,经过孩儿这三个月的忙碌,塞外的百姓其乐融融,虽说不得富裕,却已经没有人冻死,没有人饿死,他们也不像当初那般的仇视大汉的官吏了,在四天前,还有百姓给我送了一头羊,我没能推辞掉,便邀请这一户人来到县衙,众人一同进食。。。”
 “孩儿很是想念阿母。。。这些年里,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在塞外,我都没有忤逆阿父的教诲,我未曾有过畏惧,心怀善念,帮助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我不曾欺负任何一个人,也做到了正直公正,不曾区别对待他人。。。唯独阿父所交代的照顾好阿母之事,孩儿未能完成。。。”
 “请恕孩儿不孝,未能陪伴在阿母的身边。。。孩儿忙完此处的事情,等塞外稍微安稳了下来,便即刻去见阿母。。。请阿母勿要担忧,孩儿不敢使阿父蒙羞。”
 。。。。
 同年,八月
 颍川井出双龙,只见两黄龙腾飞而去,片刻之后,便是天昏地暗。
 就在诸葛亮坐在书房内,忙碌着要事的时候,忽有人言语,有客前来拜访,诸葛亮迟疑了片刻,他是不大想要接客的,天子执意要征伐贵霜,这些日子里,诸葛亮的目光放在了西北的凉西之地,当然,凉州如今已经被分成了凉州与雍州,至于西州,则是被分为了西廷州与永州,准确的来说,如今西北地区是有着四个州的。
 诸葛亮既要在这些地区大修水利,争取使得这些地区能够拥有应对战事的充足的粮食储备,也要在此处修建大修驰道,要保证各类物资能够运输到战场上去。
 他甚至还免去了这些地区近些年的徭役,大规模的修建也是动用了其余地区的百姓,这是因为,在一年之后,这些百姓可能就要服一段很长时间的徭役了,这是给与他们的休歇时日。
 也就是诸葛亮,若是换个人,面对国内正在施行的各项政策,以及对战事的准备,还不能将战争的压力过多的平摊在西北诸州,这一些列的事情,是够尚书令所忙的,不过,这些时日里,诸葛亮还是能够将各地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他还提拔了一大批的官吏,分别前往塞外,以及西北地区。
 他如此干预官吏的调动,使得庙堂群臣都有些不满,天子也是听闻了不少关于诸葛亮的各种谣言,众人将这些由诸葛亮提拔的年轻能臣干吏称为“尚书派”,这已经是在挑拨天子与尚书令之间的关系了,不过,天子对于诸葛亮的信赖,并未曾降低过,让人吃惊的是,就是太子,也是多次在外宣称自己对诸葛令公的支持。
 众人也不知诸葛亮给太子喂了什么药,竟让太子对他如此的敬佩,不过,这让诸葛亮的位置更加的牢固,寻常,也没有什么人敢再往天子那里说他的坏话了。
 诸葛亮皱着眉头,问道:“来着何人?”
 “来者自称乃是荀令公之子,荀诜。”
 “他??快让他进来!”,诸葛亮想起了什么,急忙说道,他皱着眉头,希望是自己想错了。。。荀诜很快便走进了书房内,他双眼红肿,显然是哭了很久,他附身大拜,“诸葛令公,家父让我前来,希望诸葛令公能随我去一趟府内。。。”,诸葛亮看了他几眼,没有废话,丢下了手中的笔,起身便与他走了出去。
 奴仆们很快准备好了车马,诸葛亮带着荀诜一同上了马车,朝着荀府赶去,诸葛亮看着面前不断涕泣的荀诜,沉默了许久,方才问道:“荀令公。。。如何了?”
 “阿父连着咳了一夜。。。额头又烫,神志不清。。。医师言。。。备以后事。”,荀诜说着说着,眼泪便不断的滴落了下来,诸葛亮抿着嘴,没有再说什么。
 马车赶到了荀府,这里的奴仆们大多也都不安,不知在说些什么,荀诜带着诸葛亮急匆匆的进了内室,荀令公躺在病榻上,周围是一群手忙脚乱的医师,他们对于荀令公似乎也有些束手无策,荀彧急忙上前,握着荀彧的手,叫道:“阿父。。。阿父。。诸葛令公来了。。。你睁眼看看啊!”
 “孩儿将他叫来了!”
 随着荀诜的呼唤,年迈的老者缓缓睁开了双眼,他转过头来,看向了诸葛亮,诸葛亮急忙上前,担忧的问道:“令公啊,身体如何?我已经派人去寻访名医了。。。”
 荀彧没有言语,只是微笑着,看着面前的诸葛亮,“孔明啊。。。。”
 “我在。”
 “大汉。。。情况如何。。。可有大。。。灾?”
 “回禀令公,大汉四海皆平,未曾有任何的灾情,今年的耕地比上年又多了三倍,庙堂这次国库都堆满了,收的粮食近二十亿石啊。。我又亲自提拔了一些能臣,在荆州修建了四条运河,我准备将曹司徒昔日的运河给修建完成,在周围地区兴水利,是有利于地方农桑发展的。。。”
 诸葛亮啰里啰唆的说起了大汉的情况,有些是对的,有些是假的,“贵霜发生了内乱,他们的大王想要投诚呢,派来了信使。。。我在劝说天子,扶持此人,通过他的名义获得贵霜。。。对了,如今太子也颇有孝康之风,百姓敬爱,塞外我已派了袁耀去,袁耀做的很不错,今年已经能自给自足了。。。”
 老人的脸上满是笑容,他听着诸葛亮的讲述,嘴角缓缓的上扬。
 “好。。。那就好啊。。。”
 “大汉。。。交予你了。。莫要。。。”
 老人的眼角划过了一滴泪水,他还是没能说完这句嘱咐,渐渐的,他已经不动了,脸上却满是笑容,荀诜嚎啕大哭,跪在地面上,哭得撕心裂肺,诸葛亮呆滞的看着逝世的荀令公,缓缓开口说道:
 “后生,定不负令公之嘱托。”
 当诸葛亮走出了内室的时候,空中电闪雷鸣,就好似有一头巨龙,在空中不断的徘徊着,黑压压的乌云,随后便是倾盆大雨,雨点作响,与府内的哭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为一位贤才的逝世而哭泣,诸葛亮就站在那雨水之中,仰望着天空。
 此时此刻,或许,荀令公已经被黄龙接到了天国?
 而诸葛亮更加担心的是,这个消息,该如何与天子诉说,诸葛亮知道,天子对荀令公是又喜又厌,喜他的能力,他的忠诚,厌恶他的直言,厌恶他的倔强,如实说,天子是将荀令公视作长辈的,作为自己的依赖,每一次,天子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最先想到的便是这位荀令公。
 唉。。。天子的身体也愈发的不好。
 诸葛亮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还是坚定的朝着皇宫赶去。
 “哈哈哈,你这农科不及的蠢物!!怎么让我等了如此之久?酒我备好了,陪我来一盏??”
 “好。”
第0910章 束缚太子
 当诸葛亮走进了厚德殿的时候,天子早已知道了荀彧的事情,在诸葛亮之前,齐悦便已经告知了此事,荀彧家中的那几个医师,都是宫中的太医令,天子派他们前往照顾荀彧,并且将他的事情即使告知自己,可在这一天,他们带来的却是荀彧的死讯。
 能够号令天下,无所不能的天子,却唯独做不了此事,他不能阻挡死亡,每当这个时候,刘熙方能感悟一些先人的内心想法,大概,昔日的始皇帝也是如此罢,看着自己逐渐的衰老,看着自己的心腹一一逝世,而对于帝国的未来,心里却是没有个底气。
 刘熙很明白虎儿的为人,虎儿性子淳朴,又过于莽撞,实在不是天子位的最好继承者,可是,刘熙就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刘衢,一个刘去疾,而去疾实在太年幼了,别说治理国家,就是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虎儿也就成为了刘熙唯一的选择。
 那么,到底要如何让这厮不要毁掉大汉的未来呢?
 其实这并不难,内有诸葛亮,刘巴,邓艾,法正,庞统,鲁肃,袁席,孙权,曹冲,曹植,仲长统等人杰,外有孙策,周瑜,吕蒙,姜维,陆议,曹彰等大将,再往后来说,还有袁耀可以接替诸葛亮的位置,只要这些人还在,大汉就不会被虎儿所毁掉。
 虎儿身体强壮,能敌一虎,他大概是能长寿的,就如他的外祖父那般,故而,刘熙就要给他安排一个很大很大的牢笼,这个牢笼是用无数大汉的精英来编制而成的,用于捆绑当今之太子,日后的天子,说起来,刘熙心里还真的是苦涩。
 他一生都在试图打破自己周围的所有牢笼,没有想到,到了人生的最后道路的时候,却是反而要为下一代来编牢笼,但凡虎儿能让他省心一些,或许他都不会如此去做,在去疾出生之后,他更是多次试探虎儿,当初将他送到了南军,让他跟随张辽,又故意让张辽不要对虎儿过于礼遇。
 在虎儿回来之后,刘熙问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处置张辽。
 就在那时,若是虎儿说出杀死,那他的太子之位怕是就不存在了,好恶的天子倒是无碍,可若是一个残暴,不近人情的帝王,那刘熙留下再多的能臣也是没有用的,怕是都被这厮给杀完,好在,这厮心里还是存着些许的仁慈,他并没有让天子下令处置张辽。
 他将天书传给了虎儿,就是希望虎儿能够明白,什么举动会导致大汉的覆灭,想要让他提升警觉,没有想到,天书对于他来说,只是成为了他的人才辨识标准,天书上大书特书的,他便格外的尊敬,善待,天书上没有什么名气,品德不端的,他则很是唾弃,厌恶。
 就拿袁席来说,得知虎儿在凉州对待袁席的事情,刘熙心里格外的失望,袁席此人,为人宽厚老实,能够认真的去完成自己的事情,在天子看来,这样温厚,做事踏实的人,将来是最适合担任尚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