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第5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证明,他是想错了的。
随着他的家业越来越庞大,图谋他家产的人,也就变多了,好在他昔日允许绣衣使者在叙贤楼内安插人手,这的确是起到了一个保护作用,可即使如此,他行事也是愈发的小心谨慎起来,无论是面对谁,他都是要客客气气,恭恭敬敬,这并不比入仕要好上多少,甚至,挣了那么多钱之后,刘禅还需要刻意的控制府邸的规模,乃至自己的随从数量。
他不能过的太奢侈,不然,就容易被盯上,就好像是这一次。
在得知这个典礼是天子的想法之后,刘禅便没有反对,因为他知道,反对也是没有作用的,于其自找不痛快,不如答应的干脆一些,说不得自己将典礼搞得好了,还能得到天子的赞许,这样一来,自己以后活得也就能更加潇洒一些,刘禅心里如此想着,他也知道谯周前来就是为了与自己商谈大典的要事,可他还是选择要拜见刘懿。
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刘懿与他乃是亲戚,昔日碍于两人之间没有什么交往,刘禅一直都不能前往拜见,这一次,机会算是来了,若是耗费一些钱财,就能将与这位亲戚的关系重新连上,也是一件不错的交易,如今的刘禅,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商贾,眼里,所有的事情,都变成了一件件的交易,付出,就必须要收获一些什么。
当他来到了刘懿府上的时候,奴仆也是有些纳闷,他们并没有见过刘禅,不过,因刘禅自称乃是刘懿之族亲,他们还是去禀告了,刘懿也没有端着架子,反而是派人去迎接,刘禅走进书房的时候,刘懿正在看着书,刘禅急忙称他为兄长,刘懿对他也是恭敬,没有那种对商贾的不屑,两人拜见之后,又寒暄了许久。
刘禅这才说起了自己的目的,他说道:“我也是陛下之宗族,也是兄长之弟,兄长既然有什么吩咐,我定然是竭尽全力的,兄长尽管吩咐便好了,这次典礼,具体需要我筹备那些东西,我一定全部照办!”,看到刘禅如此积极的态度,刘懿也是大喜,他还以为刘禅是前来诉苦的呢,心里本来都想好了推辞的言语,如今看来,刘禅还是很懂事的啊。
这一对兄弟便热情的聊起了这次的大典,刘禅摆出一副认真的面孔,听着刘懿的要求。
而在另一边,谯周也是走到了自己的府邸,这一日,他四处奔波,还是有些疲乏的,尤其是刘懿身体不好,很多事情都落在他的身上,让他苦不堪言,下了马车,正要进府,他便看到了一人正站在自己的府邸门口,那人还带着一个孩子,谯周认真的看着他们,那人却是急忙走了过来。
“谯公。。。许久不见。。。无恙?”
“你是。。。长平??是你麽?哈哈哈,许久不见啊,你怎么来到了此处?!来,与我进府!”,谯周猛地认出此人乃是家乡的邻居,急忙带着他走进了府邸,那人看到谯周还认得自己,也是呼了一口气,走进了府邸内,那人也是显得有些拘束,唯独他身边的孩子,一点也不畏惧,好奇的打量着周围。
“这是你的孩子罢?哈哈,第几个啊?”
“这是第三个孩子,单名唤作寿。。。。”
“寿?陈寿?看来你是希望他能长寿,继承你的衣祚啊!”
第0948章 史学大家
“是啊。。。原先啊,我是给他取了名唤作姯,奈何啊,有一次他与朋友们下水,险些丧命,请了个方士,那人看过他的面相,说是他的名字出了问题,便又改名为寿。。。。”,来自益州的老友无奈的说着,谯周也是知道益州的风气,都说凉州人好鬼神,其实,益州人一点也不逊色,至今益州还有人供奉闻人公呢!
谯周这个人,心里对鬼神也是多有敬意的,在朝中是属于仲长统的死对头,带着老友进了书房,又吃了些饭食,谯周便与他聊起了家乡的事情,“长平啊?怎么样,家乡的众人还都好罢?”
“李老和王老逝世了。。。其余人都还好,你许久不曾回家,故人对你也很是思念啊。。。”
“唉,未能见到他们最后一面啊。。。故友们如何啊,过的可还好麽?”
“拖天子的鸿福啊,新来的几个县令都是很不错的年轻人,他们在我们那里又修建了几个渠。。。送了些耕牛,生活是有很大的好转啊,我都在家乡盖了三间屋,又弄了两个院子,就等着大郎和二郎长大成人呢。。。”,老友或是因见到谯周而过于激动,开心的说起了家乡的变化。
谯周也是认真的听着,时不时的点头称是,聊的非常开心,正聊着天,谯周转头一看,却是愣住了,年仅六岁的小陈寿,此刻却是非常认真的坐在一旁,听着他们俩人的交谈,好似在思索着什么,这副模样,让谯周非常的惊讶,寻常孩童,哪里会有如此的定性,能够一动不动的听着长辈的叙话,这孩子。。。。
“你今年多大啊?”,谯周忽然笑着问道。
陈寿一愣,方才圆瞪着双眼,回道:“我六岁。。。”,听到他的回答,谯周不由得笑了起来,看向了一旁的老友,说道:“你这个孩子,不平凡啊,将来定是有大成就的!”,那老友难为情的笑了笑,方才说道:“我这次来,就是因他的事情,来劳烦你。。。。”
“哦?你说罢。”
“这孩子平日里很爱读书,我也想让他上进,就想送他来雒县进学。。。可是雒县官学的人说,除非是人在雒县定居,否则不能在雒县入学。。。。”
“我明白了。。。”,谯周点着头,像老友这般的人并不少,想方设法的将孩子送到雒县来进学,只因雒县的官学出色,考上太学的几率也是最高,不过。。。谯周看向了陈寿,问道:“你说说,你想留在雒县进学吗?”
“我想。”
“你方才为何不出去玩,却要留下来听我与你阿父的叙话呢?”
“我喜欢听他人的言语,我喜欢看更多的东西。。。”,陈寿认真的说道。
“哈哈哈,好,你这兴趣不错,很不错,长平!此事你就交予我罢,我还是有些门路的,这孩子,我保证能进官学!!”,谯周大笑着说道,他那老友听闻,故然也是开心,急忙将自己准备好的礼物放在了谯周的面前,谯周显得有些不悦,“你这是做什么?我是看这孩子机灵,你我为乡人,如何能如此??”
“都是些家乡特产,你就拿着,也算不得是贪污啊。。。”
“你还是拿回去罢。。。”
“拿着罢,拿着罢,就留在这里了啊。”
“唉。。。这。。。好罢,那我就留下了。”
谯周正笑着与自己的老友客套着,而他却不知,自己一生的英名,就在今日,被他亲自摧毁,一个年幼的孩童,就坐在他们的身边,双眼炯炯有神,认真的看着他们的举动,哦,对了,他方才少说了一句,他不只是喜欢观察,他更喜欢记录。
“大汉志。群臣列传。谯周传:天纪元年,有乡人访周,以重金贿,周数辞而受,应其事。”
在大商贾刘禅的支持下,所谓大典的筹备进行的非常迅速,刘禅手中的钱财当真是不少,这些年里,他算是做了不少事,在雒阳之内,比他还要富裕的商贾,也没有几个,刘禅又拉拢了几个同行,在数个月之内,便在雒县外修建了一个庞大的校场,这里有属于天子的观望台。
这观望台足足有五六丈高,各种的雕饰,那真的是奢华,就这规模,这等的装饰,除却天子,也绝对没有第二个人再敢坐在这里了,除了观望台之外,在周围还设立了可以容纳数万人的座椅,划分了各个区域,耗费了六百多万钱,动用了近十万人力,在短短的时间内,刘禅就给天子打造出了一个庞大的校场。
这比刘懿要求的还要出色,很多人都在偷偷的笑话刘禅,也是在鄙夷这些商贾,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反正天子一个命令,还是要倾家荡产,可是刘禅并不这么想,他从这校场里看到了巨大的利益,他要将这个校场修建的非常奢华,可以容纳的人越多越好,这样一来,带给他的利益才会格外的庞大。
在这样的想法,直到近八月份的时候,这校场方才迟迟完工。
这期间,刘禅顶住了无数的压力,为了修建这个校场,他真的是连自己的全部家产都要折腾没了,他甚至还四处去借钱,就是孙家也给他借了不少,天子每次询问,校场都是在修建中,刘衢虽不好与刘懿发脾气,可总是这样,刘衢的脸色也是愈发的不善,刘懿也是着急,总算,在刘懿将大典往后推迟了一个月之后,这校场总算是修建好了。
听到这个好消息,刘懿方才急忙去了一趟皇宫,告知天子这个喜讯。
“修建好了??终于修建好了!!”,刘衢终于不再是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了,“朕要去看一看,不是不信叔父,是想看看修建的如何。。。”,刘懿本是不想带刘衢前往的,可架不住刘衢的苦苦求情,这小子,平日里看起来霸气十足的模样,对于自己的近亲,却还是那个没长大的孩子,刘懿也只好带着他去看。
乘车来到了校场,刘衢惊了。
这是校场??这都快比得上一个小县城了!除了没有城墙之外,这规模之大,就是南军校场都没有如此大的规模啊,再看看那高高在上的观望台,刘衢快要说不出话来,刘懿站在一旁,周围都已经被绣衣使者们所围住,看着刘衢登上观望台,又下来坐在那些胡椅上,又摸一摸地面,犹如孩童一般,刘懿无奈的摇了摇头。
而正在此时,刘禅也赶来了,只是,他刚刚靠近,就直接被绣衣使者们所拦住,刘懿急忙上前,让他进来,刘禅笑着拜见了刘懿,又有些糊涂的问道:“这是什么情况啊?”,刘懿指了指远处的天子,说道:“陛下亲自来看这校场了。。。”,刘禅大惊失色,急忙说道:“哎呀,早知道我就收拾一番再来了。。。”
两人正说着,天子方才注意到了这里的情况,不慌不忙的走了过来,他刚刚过来,刘禅便是朝着他猛地大礼拜见,说道:“草民刘禅,拜见陛下!”,刘衢一愣,有些古怪的看着面前的刘禅,问道:“你就是刘禅??”
“草民正是。。。”
“咳咳。。。”,刘懿急忙咳嗽了起来,刘衢这才急忙说道:“原来是叔父啊。。。这校场就是你负责修建的罢?哎,修建的真好啊,当时令公告诉朕,这校场是叔父来修建的时候,朕这心里啊,其实就已经对大典不抱有希。。。咳,就已经不担心这大典是否能完成了,有叔父在,这当然是能完成的!”
刘禅有些茫然的看着天子,他怎么总是觉得,陛下这话里有话呢?
果然,接下来,刘衢就是拉着刘禅,亲切的聊了起来,不过聊的都不是这校场的事情,“刘叔父啊,你对诸葛令公怎么看啊??”
“诸葛令公??他是一代贤才啊。。。”
“那你觉得邓仆射如何呢?”
“草民压根就没有见过他啊。。。”
两人聊了许久,刘衢这才依依不舍的让刘禅离去了,刘懿站在一旁,有些恼怒的说道:“陛下,他也是宗室之人,辈分还要高于陛下,陛下不该如何无礼!”,刘衢讪笑着,说道:“朕知道了,知道了,叔父莫要生气,等下次,朕不会再这样了。。。。”
于是乎,刘懿便将举办大典的事情,告知了天下,不只是军旅,各行各业都可以来参与,而庙堂不会进行任何的干涉,只要你觉得自己在这个行业做的出色,都可以来参与!!而获奖者有重赏,哪怕是参与者,也可以得到一些赏赐,当邸报将这个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开之后,顿时,无数人涌向了雒县。
司隶地区的道路是最先崩溃的,只怕庙堂群臣都没有想到,最为发达的司隶地区的条条道路,竟也会有这么一天,各地的百姓纷纷堵在了道路上,不能通过,这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道路中出现了打斗,乃至撞击,一系列的死亡事件,所有的这一切,都让坐在厚德殿内的诸葛亮感到了警觉。
即刻,诸葛亮要求派遣士卒在各道路上维持秩序,天子应允,这才使得司隶地区的道路情况有所好转。
而诸葛亮也终于意识到,只是不断的修建驰道,似乎对于道路并没有什么帮助,随着大汉愈发的强盛,车马也是越来愈多,道路常常会因拥挤而堵塞,这一次,就是最好的证明,事实证明,大汉庙堂必须要拿出一些办法,来着手解决大汉的道路问题,诸葛亮迅速召集诸仆射,开始商谈道路问题。
第0949章 交相通达
大汉的诸多府内,有负责驿站的驿府,却唯独少了一个道府,或者说,交通府,所谓交通,乃是取“山川涸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意为交相通达,而如何来完成交相通达,却成为了群臣目前最应该要解决的问题,诸葛亮将群臣召集在尚书台的时候,众人还是有些不满的。
因为他们对于诸葛亮所提的交通并没有上心,道路嘛,能有多少事情需要解决啊,或是出现了堵塞的情况,那就扩建呗,对道路进行扩建不就好了麽?继续去建设驰道不就好了麽?这还需要商谈麽?
在随后,庞统与刘懿也陆续赶到了此处,有三令坐镇,群臣纵然不满,也只能是为如今的道路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不如继续在雒阳周围修建多个驰道。。。。”
“不如让驰道变得更广一些,能够容纳十辆马车一同进出,这样就不会出现拥挤了!”
众人信誓旦旦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对于他们的想法,诸葛亮是保持沉默,一言不发,他也看得出,众人对于道路问题,似乎都没有太上心,诸葛亮忽然看向了不远处的刘懿,他说道:“刘令公,我有一事上奏。。。。”,刘懿一愣,不过,他负责拟定之事,诸葛亮有什么想法,的确是该告知他。
“诸葛令公可言。”
“我觉得,庙堂内应增设一府,为交通府。。。专门负责天下道路之事。”,诸葛亮认真的说道,众人一愣,真的有必要为了道路再增设一个府邸麽?众人纷纷看向了刘巴,刘巴皱着眉头,官府的不断增多,使得国库的压力越来越大,不过,道路这件事,若是做好了,带给大汉的经济利益也是非常巨大的。
他思索了许久,决定还是不要起身反驳,若是诸葛亮能有办法解决道路的问题,那对于商贾往来,乃至物资运输都有很大的帮助,在稍微的计算了一番其中得失之后,刘巴还是没有去反对,而群臣看到刘巴都没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