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捡到一本三国志 >

第59部分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59部分

小说: 捡到一本三国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呢?何休自持为我师,从不将我放在眼里,那阳球更是不顾我的命令,私自斩杀了大臣,引得地动示警,闻人袭等大臣,更是私自勾结,结为甚么新党,旧党,不顾朝政,孩儿命苦啊!早知如此,早知失爱与阿母,我便不做这甚么天子了!”
 小胖子越哭越是伤心,董氏缓缓转身,迟疑了片刻,将小胖子搂进了怀里,小胖子放声大哭,董氏将脸紧紧贴在他的脸上,眼里也是不断的落泪,她颤抖着问道:“那你为什么不也杀了他们?你只会对近亲下刀麽?”,小胖子大哭道:“阿母,我无能为力啊,只有宫中这些宿卫,才会听我的话。。。。”
 “北军全然是张奂的下属,南军又将段颎视为主将,我到底该怎么办啊!”
 小胖子大哭,董氏将他紧紧的抱住。
 我不知你说的是真是假,只是,你是我怀胎十月,生下的。
 我的孩子,我最爱的孩子。
第0120章 天子好牛
 第二次的朝议,群臣震惊不已。
 因为,他们看到,太后竟然出现在了庙堂之上,虽然看起来有些疲惫,但是却看不出任何对于天子的不满之意,群臣立刻拜见了太后,小胖子恭恭敬敬的坐在上位,笑呵呵的看着群臣,朝臣们似乎又看到了五年之前,那个笑呵呵的坐在窦太后身边,只能静悄悄的听闻朝政大事的天子。
 五年之间,变故何其大?
 董太后初次临朝,却完全没有任何想象之中的兴奋,百官参拜完毕,她才缓缓说道:“听闻民间有谣言起,言天子不孝?天子之孝,对于窦太后尚视若生母,与我何如?我只是素来多有不适,而且天子又极聪慧,故而未曾上朝,散谣言之恶贼,诸公当与严惩!”
 群臣答喏。
 董太后又说道:“天子虽未有立冠,却聪慧贤明,足以处置国政,我不会干涉,诸公当以协助天子,使得天下大治!”,群臣自然再次答喏,在小胖子彻底分解了党人之后,朝中几乎已经找不出反对之声了,就算那谣言,也在张郃的严厉打击之下,快速消亡。
 小胖子要求廷尉,执金吾,雒阳令,绣衣使者左右丞,共同捉拿传播谣言的奸贼,为首者,处死!
 当种种事端平息之后,小胖子终于松了一口气,从此,自己再也不会忙与解决朝中祸乱了,经过数次的打击,党人,也就是旧党,已经完全兴不起任何的风浪,在庙堂之中,甚至被闻人袭打压的不能抬头。
 而这个时候,小胖子方才再次召见大才崔寔,此人身材高大,面留长髯,面色坚毅,极有风度,见到天子之后,也是不卑不恭,缓缓行了一礼,便跪坐在了小胖子的对面,小胖子饶有兴趣的望着此人,手里拿着他所写的文赋,问道:“天下皆为山水风光作赋,君何以作黄牛赋?”
 “陛下施牧牛之策,故而臣作黄牛赋。”
 “哈哈哈~~”小胖子大笑起来。
 这人有点意思啊。
 他笑着问道:“若是朕实牧羊之策,君可是要作白羊赋?”
 “却是如此。”崔寔不苟言笑,极为严肃的回答道,虽然他言语之中有些奉承的意思,可是他与曹嵩段颎等却是完全不同,没有半点的卑意,身形端庄。
 “哦?这是为何?”
 “只因天子之贵也!”
 “哈哈哈,善,大善!”小胖子开心的站了起来,手持黄牛赋,说道:“君作黄牛赋,不止是为了与朕观看罢?”,崔寔点点头,说道:“望陛下夸赞此赋,并与朝臣示之,再推广与民间。”,小胖子一愣,皱着眉头,问道:“君是想要借朕来名扬天下?”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陛下若是好牛,想来毋须郑公忙碌,想来群臣百姓,定会多牧牛,并以此为雅。”
 崔寔淡然的说道,小胖子有些诧异,他好奇的问道:“你的意思是,只要朕表现的对牛格外厚爱,天下人都会牧牛?这怎么可能?”,崔寔摇了摇头,说道:“陛下可曾读墨?”
 小胖子摇了摇头,说道:“未曾,君身为儒家学子,怎么会去读墨?”
 “习百家之长罢了,墨虽荒谬,却也有可取之处。。。陛下可知,昔日晋文公之朝,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作的帽子,前来参见文公。”
 小胖子大惊,摇了摇头,说道:“此事朕并不知晓,何师不许朕习墨之谬言。”
 “那陛下可知这是为何?”
 “朕不知。”
 “这是因为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臣子用这身打扮进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
 “而有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崔寔说完,又对着小胖子一拜,小胖子愣住了,想了许久,方才有些惊叹的拍着手,说道:“孟子何其贤,恨朕不得见耳!”
 又急忙拉着崔寔的手,说道:“公之贤德,有孔孟之风也,今日幸而遇君,乃朕之大幸,乃天下之大幸!”,崔寔连忙起身,口陈不敢,小胖子大笑。
 没过几日,小胖子便召开了朝议,群臣到达,对于这位勤劳天子的行事作风,他们也是相当的熟悉,当他们急急忙忙赶到之后,小胖子方才拿出了那篇文赋,他将黄牛赋抄写了数遍,都是自己的真迹,他笑着将文赋递到了何休,乃至王符,袁平等大臣手中。
 群臣有些诧异,不知道天下何意。
 王符只是看了片刻,便不由得拍手叫好,问道:“陛下,这可是您亲手所写?”,一旁的何休嗤笑了一声,摇摇头,没有说话,小胖子有些尴尬,说道:“这是治经博士崔寔所作!”,王符点点头,说道:“崔寔出身文学大家,能作此赋,理所当然!”
 群臣也是陈赞起来,纷纷传播。
 小胖子笑着说道:“此文赋,朕甚爱,何师,王君,这几篇乃是朕亲手所书,便送与两位!”,何休与王符答谢,拿了文赋,小胖子又对闻人袭,乔玄给于一张,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甚至给了袁平,荀俭等人也是送了自己之亲书,这令袁平等人有些受宠若惊。
 要知道,就算这位天子再与他们不合,也是一位注定了要青史留名的明君。
 能得到这位明君的亲笔书,放于族内,那也是大涨威望啊,日后子孙,也能以此为傲!
 小胖子笑着,看向了崔寔,问道:“崔公,不知何以作此符?”,崔寔起身,回答道:“陛下,耕牛者,能忙与春种,助与秋收,其皮革可为鼓,可为甲,骨可作药,肉可为军粮,筋可作弓弦,性格忠实,无有犬之恶狂,羊之懦弱,豚之痴傻,故而作此赋。”
 “善!”小胖子摇着头,说道:“赏崔公百金,进槐里亭侯!”
 群臣哗然,崔寔有些惊异,里忙起身,不敢受,小胖子摇着头,说道:“只为其牛也!”,随后,小胖子又叫起了太仆冯石,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及牲畜事务,他先是问了问宫中可有好牛,又下令让太仆为他寻得好牛十头,日后若是出行,便要以牛为驾。
 汉朝天子,多爱胡闹,众人见的天子如此好牛,也没有劝他要遵循祖制,冯石领命。
 朝议结束,群臣都没有商讨甚么大事,天子完全将话题放在耕牛之上。
 当群臣各自返回,又将天子亲笔挂与族中之后,一股牧牛坐牛的氛围忽然便在天下传开了,众人纷纷重金买来好牛,令家奴精心饲养,外出皆用牛车,使得耕牛之价飞速增涨,因其之利,富裕大户也纷纷开始大规模牧牛,小胖子也没有想到,仅仅只是几句话,竟然比郑玄大半年操劳的收获还要多!
 小胖子得知之后,也是拍手大叫:“孟子大贤!当立祀!”
第0121章 南越战起
 建宁五年,七月
 交州郁林郡,
 郁林郡如其名,境内多草木,乃是大汉重要的木材产地,只是,这里同时也是整个交州山民最多的地区,所谓山民,也被称为山越,其面貌长相言语,皆与汉人相似,只是占据山林,不愿出山纳税,故而多被称为山民,交州之中,山民无数,尤其是郁林郡,合浦郡等与扬州相邻的郡县。
 而扬州之内,也是处处分布,但是大规模还是集中在会稽郡与南海郡,这两处地广人稀,又与交州相邻,山民多居与此地,若是扬州围剿,便躲进交州,若是交州围剿,便躲进扬州,他们平日里也是以农业为主,种植谷物,又因山出铜铁,而常常自铸兵甲。
 当地官吏也是对其无可奈何,常常上奏庙堂,要求重兵讨伐,只是却不曾被皇帝所重视。
 在郁林郡内一出不知名的山林里,火焰正在熊熊燃烧着,这是山民所堆砌的一团篝火,火焰将整个夜晚照的通亮,数百数千的山民男女,正在篝火之旁翩翩起舞,唱着歌,众人吃着美酒,跳起舞来,极为开心,欢声笑语不绝,一众数十人,正坐在远处,与这氛围,格格不入。
 “我觉得此事不可,莫非你们都忘了韩赤鬼?!”
 一个身披兽皮,矮小精悍的男子,瞪大了一双圆眼,急忙摇着头,看到他如此模样,周围几个人也是私自聊着甚么,这十七个人,乃是这交州与扬州大小山民之宗帅,这其中,既有如这男子般身披兽皮者,也有穿着汉服戴冠者,他们坐在这里,却是受到山民之中,势力最大的尤突赤的邀请,故而前来。
 就在刚才,尤突赤非常干脆的告诉他们,想要联合山民,前往扬州获取粮草,这话语刚刚出来,就被人所否决了,他们自耕自种,只要汉人皇帝不来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又何必去抢甚么粮草?他们自己种植的谷物就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了!
 “嘿,那韩赤鬼都死了几百年了,你还怕甚么?!”
 “莫非你宗民今年的收成,足以果腹麽?!”
 有人大叫着,这韩赤鬼,乃是值孝武皇帝时期的韩说,此人奉皇帝诏,讨伐百越,杀敌无数,又因爱戴赤盔,被当时的百越称呼为韩赤鬼,甚至是立祀祭拜,孝武平定百越之后,便设下了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九郡。
 而这些百越与迁徙汉人所同居融合,每年又有不少逃与赋税的汉民加入,最后便产生了山越,山越并不是一个民族,他是数个民族融合的产物,他们本来是不愿意招惹汉廷的,可是,当今天子推行民屯,迁徙,大量的豪强,屯民涌入扬州,交州,进一步压迫他们的生存范围。
 而这几年,气候又格外的寒冷,他们的粮食收成也愈来越低,看着不远处的屯民满载而归,各个粮仓里堆满了粮食,有些人开始眼红了,于是,势力最大,足足有三万余宗民,当然,其中青壮也不过万人,但是在这些山民之中,他的势力已经算是非常庞大了。
 众人皱着眉头,都没有言语,思索着。
 尤突赤无奈的说道:“我知道,你们害怕,确实,我们若是起兵攻伐,也绝对不是汉庭的对手,只是,今年的收成,真的足以让我们宗民能够熬到明年麽?你们看看那些跳舞的孩子!若是不想办法,明年他们还会剩下几个??!”
 众人眉头一皱,皆沉默不语,尤突赤无奈的叹息,说道:“我们并不是要攻伐郡县,我们只用打下那些粮仓,取走一些,便能让我们熬过这一年,若是你们不愿意,我也不逼你们,只是,希望你们看在同是百越之后的份上,不要向汉庭透漏我们的谋划!”
 众人亦然不言语,他们都思索起来,忽然,有一人起身,说道:“我宁愿被汉庭杀死,也不愿活活饿死,我愿意与宗帅同去!”,周围几个人也是应了下来,他们几乎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只有那几个穿汉家着装的男子还在犹豫,他们都是逃避赋税逃进山林里的豪强大户。
 生为汉人的他们,比这些百越后人更加知道汉庭的战斗力,更是知道,若是严重的触怒了天子,将会有唤作北军和南军的两个恐怖军队,会前来对他们进行一场屠杀,可是,他们又犹豫着,今年的收成却是非常的差。。。若是畏惧不出,只怕就要饿死!
 “阿父!何不归附汉庭??”
 “我看那扬州之地,地广人稀,大汉天子也是从各地迁徙百姓,以充实人户,若是我们归附纳降,天子定然不会看任我们饿死!”一位年轻的山民站了起来,他与尤突赤不同,他竟穿着一身汉袍,带着冠冕,只是,他并不是汉人,他叫尤突,是尤突赤的独子,也是在交扬山越有些勇武之名的壮士。
 尤突赤皱起眉头,有些不悦的说道:“你没有甚么部曲宗民,有甚么资格在此言语?退下!”
 尤突却不愿意离开,继续说道:“我听闻,当今天子仁慈,取消了一干赋税,田税更是低下,与其自讨死路,我们为何不归附?”,尤突赤猛地起身,一拳打在了他的脸上,尤突被打倒在地,尤突赤盯着他,说道:“我们与汉庭争斗许久,汉庭岂能饶过我们?!”
 尤突擦了擦嘴边的血液,再次站了起来,吼道:“昔日,汉庭与匈奴如何?如今也不是接纳匈奴为民,与外战,匈奴骑兵以为使,吾等又如何?!你甚么也不知道!只会断送了整个百越!”,一时间,也有不少人围在了他的周围,与他父亲的一派,面向而立。
 尤突赤望着他,面色青白,紧紧咬着牙,尤突从腰间拔了剑,看向他,说道:“阿父,我不能让你毁掉百越!我要挑战你!”,尤突赤冷笑起来,缓缓从腰间逃出佩剑,指向了尤突,两人猛地跳到了中间,而那些披兽皮者,纷纷跳到了他们的周围,一手持剑,一手持盾,开始敲击起来。
 而那些汉人就没有如此,淡然的望着他们,眼里有些不屑。
 只是,尤突的话给了他们一些提醒,起兵与汉朝敌对,这是完全作死,他们是不会跟随的,那,为了不饿死,自己或许也只能投效汉庭,只是不知道他说当今税赋低是不是真话?若是真话,他们完全可以去做那甚么屯民啊!他们各自对视,心里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父子二人,手持利剑,面向而立。
 尤突猛地冲向了自己的父亲,手中长剑朝着他的腹部刺去,尤突赤手中剑也直朝着他的脖颈刺去,没有甚么退缩,看起来两个人都是拼命,要致与对方死地,可是,当双方即将中剑的时候,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