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归位之后-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林宜儿又说:“对了,沈姑娘,书岚离开的时候还再三嘱咐我们,要是找到你后,一定要问你家的住处在哪。她说等她脚好了,便去找你玩。”
沈如晚犹豫的说:“我家也许过些日子会搬走,新的地方我还不知道。要是林姑娘方便的话,告诉我孙姑娘的府上在哪,到时候我给她送信。”
“自然是方便呀。书岚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家住定凌街上。”
林宜儿说完,也小声的说了自己的住处,“沈姑娘,要是有机会,你也邀上我罢。”
柳萱笑道:“既然宜儿都说了,自然是不能漏了我。沈姑娘,下回我们也邀你过来做客,可要赏脸呀。”
沈如晚笑着点头,没想到这么一趟能结识三位姑娘。
赵芙经过时,见到那个出了风头的沈如晚正和柳、林两家姑娘在说话,她冷笑一声,在丫鬟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左丞相府上的马车华贵精致,马车里面舒适宽敞,垫着着厚厚的毯子,赵芙一上去便靠着软枕侧卧了下来。城外的路微微颠簸,让她闭着眼睛昏昏欲睡。
正当在半睡半醒之间,她忽然惊的坐了起来!
她终于知道为什么会觉得沈如晚眼熟了,她想起来了,她小时候曾在父亲的书房见过一副画像,画上是一个正在荡千秋的女子。沈如晚长得跟那女子有几分相似,尤其是轮廓,侧脸的神韵。
因为她当时不小心碰了这幅画,一向对她和气的父亲,罚了她跪了半宿,还是娘为她求情,父亲才免了她的罚。她还因此生病高烧不退,后来,她便恨了那副画。都是那副画才会还得她受罚,生病。
这些回忆随着她长大渐渐地忘了,不料在遇上沈如晚后重新想了起来。
真是让人厌恶。
……
柳萱、林宜儿离开后,巧慧很快过来告诉沈如晚,她的哥哥来接她了,正在侧门等着。
沈如晚去与顾君瑶告辞后,便随着巧慧巧心出去了。
一出门,她就见到了三哥的身影,她高兴地走了过去,“三哥!”
沈彦远伸出手,帮妹子整了整披风的领子,很快他发现了不对,“晚晚,你这披风和衣裳怎么跟你出门前的不一样?”他脸色一变,“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沈如晚走失的事情,国公府压了下来,除了在场的那些姑娘和夫人们知道以外,都不许下人再传出去,尤其是男宾那边,都给瞒着了。
沈如晚拉了拉沈彦远的衣袖,“三哥,你先上马车,我跟你细说。”
沈彦远俊秀的脸已经沉了下来,听晚晚的口气,那肯定是出了意外。
沈如晚在马车上将事情都跟沈彦远好好交代了,隐去了阿楚姐姐那一段,用了方嬷嬷的说辞。
沈如晚见沈彦远的脸色还未好转,劝说道:“三哥,我没事,你别担心。”
沈彦远沉默了一会儿说:“晚晚,是三哥不好。要是不同意这事,你就不会受到惊吓了。”
“三哥,你别自责。我真的没事,我其实挺开心的,我赏了美景,还结识了几个姑娘,真的,这一趟没白来。”她还偷偷地跟阿楚姐姐碰上一面了呢,虽然是被她逮着咬了一口。
沈彦远见妹妹反过来安慰自己,心里很不好受,他这次的春闱一定要好好考,要让妹妹过更好。
沈家兄妹回来时,乔氏和沈老太太做好了晚饭,在等他们。
沈彦扬则帮着妹妹把移植过来的几株花草浇了浇水,他刚净手后,听到外头有马蹄声,赶忙跑去开门。
刚好见到沈如晚下车,沈彦扬笑着说:“晚晚,你们回来的正是时候,阿娘和阿嬷做了一桌子好吃的等你们。”
沈如晚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往里面跑。
沈彦扬见沈彦远的脸色不佳,不由问道:“阿远,怎么了?”
沈彦远看着前面迈着轻快步伐的沈如晚,他说:“二哥,往后我们沈家一定要在京城扎根。”
沈彦扬道:“找到阿爹也不回去了吗?”
沈彦远哂笑,“二哥,京城不好吗?”
说完也朝屋内走去。
沈彦扬觉得三弟怎么出去一趟回来变得怪怪的。
沈如晚一回来,忍不住抱了抱阿嬷,又搂着阿娘撒了一会娇。
沈老太太和乔氏也发现沈如晚穿的跟出去的时候不一样。
沈如晚跟三哥说好了,为了不让阿嬷阿娘担心,就说是被茶水泼湿了衣裳,顾家姑娘拿了衣裳给她换的。
这套说辞倒是暂时将沈老太太和乔氏糊弄过去了。
乔氏让沈如晚快些坐下用饭。
沈如晚不时说了些这次出去见到美景,还有结识的新的朋友,挑些开心的事儿说给沈老太太和乔氏听。
用完饭后,沈老太太拿出一封信,交给沈如晚,“在你们回来之前,有个陌生的男人过来说是八方阁的掌柜,说要把这封信交给你。”
沈如晚腾得站了起来,难道是有阿爹的消息了!
第三十一章 探探那人的伤势。
沈如晚将信封打开; 里头有一张白纸,展开一看上头写着:“青阳郡主府,留园。”
沈老太太见沈如晚神情不对,问道:“怎么了?晚丫头?”
沈如晚急着问:“阿嬷; 送信过来的人有说什么吗?”
沈老太太想了想; 说道:“说是你要的消息就在里面。晚丫头; 那人是谁?这又是什么?”
沈如晚见阿娘和兄长们都朝她看过来; 她抿了抿唇,说道:“阿嬷,当初阿楚姐姐离开时给了我一个玉牌,说是我有为难的事情可以拿着那玉牌去找八方阁的掌柜。那日跟哥哥们走散,就是偷偷地去了那个八方阁; 我要那掌柜帮我找阿爹; 还把画像给他了。当时他说三日后给我消息,这封信上写的,也许是告诉我们阿爹是在青阳郡主府上,至于留园在哪; 我也不清楚。”
“青阳郡主府?”
“这是什么地方?”
“为什么阿爹会在那里?”
几人都同时问出自己的疑惑。
乔氏眼神微动,虽然说不出话,却也很是焦急。
沈如晚把那纸张交给沈彦远,“三哥,你看看。”
沈如晚遗憾的说:“今天国公府的花宴上似乎听说那位青阳郡主也去了; 可我没有瞧见她。”要是早知道的话; 她一定会求见这位郡主打听阿爹的消息。
沈彦远说道:“明日我先去打听一下这位青阳郡主,到时候我们再看下一步怎么做。阿爹如果真的在郡主府,那么很可能救走阿爹的人跟这位郡主有关系。”
沈如晚点了点头,“三哥; 那我们等你的消息。”知道阿爹的下落了,应该很快就能跟阿爹见面了吧。
沈老太太忽然说道:“晚晚,你累了一天了,早点回屋歇息吧。月娘,你陪着晚晚一块过去。”
沈如晚确实感到有些疲倦了,她挽住阿娘的手,一道回屋子去了。
就剩沈老太太和沈家兄弟留了下来。
沈彦扬问道:“阿嬷,你把晚晚和阿娘支开是有什么事要说吗?”
沈老太太就知道二郎这个家伙鬼精了。
她对三郎沈彦远问道:“晚晚刚刚说是去国公府的花宴?那顾公子是国公府的公子吗?”
沈彦远颔首,“阿嬷我也是今日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沈老太太叹口气,“难怪了。看来这宅子咱们还得尽快搬出去。要不然别人可就要误会了,你明天再去一趟那看好的新院子,要是可以搬了,咱们就开始搬过去。”
沈彦扬正有这个意思,“阿嬷,你放心。”
两家悬殊这么大,若是继续住下去,只怕有些人还以为沈家是想把姑娘送给顾公子做妾了。
……
夜深了,慈宁宫中依旧灯火通明。
太皇太后卧在软塌上,两个宫女跪在一侧给她捶腿。
一个小太监躬身走了进来,“娘娘……”
软塌上的人睁开了眼睛,她的面容保养的极好,即使有了些岁月的痕迹,也能看得出年轻时美艳的容颜。何氏若不是儿子英年早逝,年幼的孙子继位了,她也不会这么快就做了太皇太后。
“说罢。”
小太监行了大礼,匍匐在地,“禀太皇太后娘娘,安国公府的花宴上有个姑娘误闯了楚家别院。”
太皇太后转过头来,眼中颇有兴味,“可是见血了?”
小太监摇头,说:“那姑娘毫发无伤的被章老夫人和秦老夫人从楚家别院接了出来。”
闻言,太皇太后语气冷了下来,“毫发无损?她与楚家是否有关系?”
“并……并未。据说只是个农家女。而且章、秦两家的老夫人都只是在外头略站了站,并未进楚院。”小太监额头的汗水无声地滑落。
太皇太后目光锐利又问:“楚执呢?他在何处?”
“摄政王还是在王府养病。”
太皇太后轻笑了一声,“真是奇了,以往派了进入那林子的人,都没有一个好好的出来。今儿倒有人安然的出来了。”
小太监低声说:“许是摄政王病情加重,没有在别院,那姑娘才能侥幸活了下来。”
太皇太后并未说话,她挥了挥手。
小太监从地上爬了起来,很快退了下去。
何氏心想,难道是楚执终于要撑不住那苗毒了?才会顾及不到楚院那边?
不过,章家、秦家倒是有眼色。
她布局多年,就是等着楚执早日咽气,收回兵权,那样她的孙儿才能真正的亲政。
而她也才能安心下来,睡个安稳觉。
只可惜,楚执的命还真是硬。
过几日她的寿辰,可要好好安排一番。
……
楚家别院的书房里,八方阁的掌柜严泽正向主子禀报:“消息已经告诉了沈姑娘。沈姑娘的父亲重伤未愈,无法在不惊动郡主府下人将他带出来。属下也不太明白,为何青阳郡主让人瞒下了此事。难道是因为她寡居多年,府上有男人的事情,不宜让外人知道吗?”
楚执搁下手中的折子,他道:“把大夫换成我们的人,探探那人的伤势。”
严泽拱手道:“是。”
严泽知道,以殿下的身份根本适宜出面,只能暗中来帮沈姑娘。
既然已经告之了沈姑娘父亲的下落,那沈家人找上门应该会顺利。毕竟沈姑娘的父亲是青阳郡主的救命恩人。
严泽离开后,方嬷嬷端了甜汤进来。
“殿下,您休息一会,吃点东西罢。”方嬷嬷实在是心疼主子,明明才好转些,又要处理那么多公务。
楚执只手中的笔顿了顿,又继续批阅,“嬷嬷,放着罢。”
“这甜汤冷了就不好喝了。本来是打算熬着给沈姑娘喝的,谁知国公府的人来的那么快就把沈姑娘给接走了。殿下要是不尝尝,就太可惜了。”
方嬷嬷把那甜汤放到楚执的手边。
楚执不语,任由那碗甜汤热气渐渐散去。
方嬷嬷心中叹息一声,默默地退出了书房。
她是能感觉到殿下待沈姑娘是不一般的。
只可惜想要殿下性命的人太多太多了,沈姑娘若是跟殿下有太多牵扯只怕会落入险境。
这也是殿下会放任沈姑娘误解他的身份的缘故。
方嬷嬷可惜的不仅仅是那碗甜汤,而是……
第三十二章 你,你,你们休要胡说八道……
沈如晚一夜无梦; 睡得很是安稳。
她醒来后把枕头下的那把银色匕首拿出来握在手中,不抽出刀刃,就这么看着还是挺漂亮的。
她看了一会便把匕首重新放在枕边。
沈如晚起床换好衣裳后,抬起的手腕; 被阿楚姐姐咬过的印记更淡了些。昨日在阿楚姐姐的房间里; 在她要离开时; 阿楚姐姐扔了一个瓷瓶给她; 说是给她抹的药,让她把绿珠省着点用。
这药膏的效果也是不错的,也许过几天这印记就会消失了吧。
沈如晚从屋子里出来,闻到了米糕的香味,她去了正厅; 见到阿嬷和阿娘在。
乔氏朝她招手; 让她快些过来。
沈如晚一看,桌上有小米粥、红薯、咸菜、米糕,还有煎鸡蛋。
她问道:“阿嬷,二哥三哥呢?”
沈老太太喝了一口粥; 道:“他们很早就出门了,会在外头自己解决。你快些趁热吃。”
沈如晚先拿了快又香又软的米糕,咬了一口,香甜的味道让她赞不绝口。
乔氏见她吃的欢喜,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沈老太太看着沈如晚只顾着吃米糕; 说道:“别噎着; 喝点粥。喜欢吃,下回再让你阿娘给你做。这也不是啥精贵的东西。”
沈如晚笑着点头,“阿娘,阿嬷最好了。”
三人刚用完早饭不久; 便有人来敲门。
乔氏和沈老太太过去一看,原来是顾家小厮送东西过来了,那小厮之前也替顾公子给沈家人送过一些新鲜的菜食。
这回带着点心、料子、补品,还有几枝开的正艳的梅花过来。
那小厮笑着说:“我家六姑娘说昨日让沈姑娘受惊了,特地送些东西过来赔礼,还请老太太收下。”
沈老太太想着自己家要搬出去了,收下这些东西也不妥,刚想要拒绝。
可这小厮不等沈老太太说话,便把东西放在屋里后匆匆离开了。
沈老太太和乔氏看着这些东西,虽说是顾家姑娘的名义,可沈老太太多少猜到,这大概还是那顾公子的意思。
沈老太太觉得得跟三郎说说,这些东西还是还回去比较好。
过了晌午,沈二郎沈彦扬先回来了。
沈彦扬接过沈如晚送过来的热茶喝了一口,说道:“阿嬷、阿娘、晚晚,我打听了一些关于青阳郡主的传闻。”
沈老太太催促道:“快说说。”
“那青阳郡主曾经嫁过一次人,嫁的是一个侯府的嫡子,可那人身子不好,没过多久就过世了。青阳郡主守了三年孝,便搬出来自己住。这十几年来都未在改嫁,一直住在郡主府。至于留园,好像也是在郡主府里。”
沈老太太皱了皱眉,“那有打听到郡主府近些日子有外人进去吗?”
沈彦扬摇了摇头,“没有。都说青阳郡主很少出门。就是昨天难得的去了城外。”
沈如晚道:“那应该就是去了安国公府的花宴了。早知道,我就该去拦住这位郡主问一问。”
“晚丫头,你要是问了也问不出什么。还凭白得罪了人。”
沈如晚不解的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