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有田有点闲-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外收拾完碗筷的柳小桥,走到门边,刚好听到这一句,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王家这是同意了。
有了这层关系,第二天,柳家的人格外的客气和热情。
因为赶着时间,王永珠决定先将积压多天的山货拖下山去,顺便禀告家里,王永平看中了柳家闺女,让王家好做准备。
等过几天,再上山来,提亲和收货都不耽误。
柳家人也赞成,这既然两个孩子都有意思,那就早早的定下来好,免得夜长梦多。
一家人帮忙将山货都给搬到马车上绑好。
王永珠将王永平拉到了院子外没人的地,昨晚王永平喝多了,早早就躺下了,她没找到机会问。
这都要临了下山去禀告父母了,自然也要问问当事人的想法。
王永平倒是很坦白:“妹子,就麻烦你了,我现在不能回去,而且我嘴还笨,我怕我说不好,倒让爹娘对柳家误会了。你会说话,你回去就告诉爹娘,我就看中小桥妹妹了,就想娶她当媳妇。还请爹娘多费心了!”
说完,又难得拉着王永珠:“妹子,麻烦你在娘面前多说说小桥妹妹的好话,她是个好姑娘,又能干,又体贴。而且她心也好,不是那种没事就胡搅蛮缠,不孝顺老人的人,将来嫁给我后,肯定会好好孝顺爹娘的!”
王永珠没想到,这再傻乎乎的人,真有了心上人,倒有了几分机灵,还知道让自己给张婆子说好话了。
“你可想清楚了!这事关一辈子的终身大事。要是定了亲,就不能反悔了!不然,不用爹娘抽你,我先抽死你!知道不?”王永珠最后再确认一次,他担心王永平是因为救命之恩,而以身相许。
“妹子,你放心!我现在不糊涂了!我想的很清楚,我跟小桥妹妹在一起,说不出的开心快活!我……我这辈子就认定她了!”王永平神色是难得的郑重,说起柳小桥,眼神里说不出的欢喜。
王永珠放心了。
拍拍王永平的肩膀:“那就好!既然喜欢人家,那就一辈子好好待人家!不然,我这个做妹子的也不饶你!”
王永平点点头:“妹子,我会好好待她的!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会有她一口…”怕王永珠不相信,还做起了保证。
王永珠啐他一口:“这些话留着跟柳家人去保证吧!等你们定亲的时候,把这话当着大家的面一说,保管柳伯父他们一家高看你一眼。”
说完,笑着摇摇头,掉头就走。
王永平是王家除了张婆子,对她最好的人,他能走出李金枝这个阴霾,有了自己喜欢的姑娘,即将成家娶妻生子。
王永珠心中也为王永平高兴。
等回到柳家院子里,山货已经装好了,宋重锦正等着她。
王永珠跟柳家人告辞,在柳家人的热情欢送中,跳上马车,缓缓离开。
第四百八十九章 人人满意
等到回了王家,王家人看着一马车垒得满满当当的山货,都小吃了一惊。
没想到冲子沟里的猎户家里藏着这么多的宝贝。
有熊瞎子的皮,熊掌、虎骨、各色狐狸毛皮、还有鹿茸、灵芝这样的宝贝。
这些东西,在猎户家,那可都是传家的宝贝,一般很少人会拿出来卖。
王永珠核对单子的时候,都吓了一跳。
将王永平放在冲子沟收购山货,看来这个决定再英明不过了。
王永富想唤人来把东西给卸下来,被王永珠给拦住了:“这么多山货,卸下来,仓库也放不下来,不如拿油纸布来,将这些山货给罩住。明儿一早我跟宋大哥一起到镇上把货给交了。”
王永富忙招呼金斗和金壶将油纸布拿出来,小心翼翼地将山货给罩了个严严实实。
这些事情王永珠就不管了,她一边接过金花打来的热水洗脸,一边喊:“爹娘,一会我有事要说。”
王老柱本来要出门的脚步一下子停住了。
真是难得,这王家的大小事不一贯都是她们母女做主,怎么今儿个还有事要说了?
其余的人也都竖起了耳朵。
唯有张婆子,眼睛一亮,想到了一种可能。
等王永珠洗漱完,一家子坐在了上房,将王永平看中了柳家姑娘的事情一说。
顿时炸开了锅。
张婆子喜笑颜看:“这个混小子,终于开窍了。”
就连王老柱,也露出一抹笑来。
上次因为老四的婚事,被老婆子排揎了一顿,王老柱后来也仔细想过了。
老婆子说的话也有道理,找个附近的闺女,对家里也没什么帮助。
还不如柳家的闺女,有她的娘家在冲子沟,起码对自家的生意有好处。
而且娘家隔得远,也少是非。
再者他对王永平这个儿子,还是有些歉疚的,跟李金枝的那个婚事,差点毁了小儿子。
如今他有了喜欢的姑娘,要是不同意,以老四那死心眼的性子,怕是要闹出事来。
这么一想,王老柱也就点点头:“这可是咱们家的大喜事,老婆子,这礼数上咱们可不能亏。明儿个就找个靠谱的媒人,去柳家求亲去。”
张婆子已经操办了三个儿子的婚礼,这礼节方面,自然是驾轻就熟,只这么一会,脑子里已经盘算好了,找那个媒人去说亲,备些什么礼,给柳家什么聘礼……
听了王老柱的话,连连点头:“这是自然的。”
不说别人,王永富和王永贵也高兴,别人家的后生,十七八就娶媳妇了,自家这个四弟运气不好,遇到李金枝那样的贱人,耽误了他。
不然孩子都能抱上了。
等老四娶了媳妇,看还有哪个嘴长的背后嚼舌根,说自家老四还惦记着李金枝那个贱人。
林氏一听王永平要娶亲,忍不住就看向自家的金斗和金壶,这老四都有了媳妇了,该给金斗和金壶相看了吧?
尤其是听说,老四的媳妇,居然是山里人,林氏偷偷松了一口气。
从王家日子好起来后,多少人都打算将闺女嫁到王家来后,她就在暗地里发愁,那些人家都比自家要强。
有这么一个家境好,有娘家依靠,得公婆欢心的弟媳妇进门,又不像以前的老二媳妇,那为人清高,眼里只有老二一个,加上住在城里,一年都见不到一回,没什么妨埃…
老四这个媳妇娶回来,肯定是要日常处着的。
如今自己不得公婆和小姑子欢喜,连三房的江氏都比不得,这要再来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新媳妇,自己这个老大媳妇不得被比得连站得地方都没有了?
这点小心思,她再傻也不敢跟王永富吐露,不然就王永富都不能饶她。
如今听说不过是山里猎户家的女儿,上次也见过的。
能攀上王家这门亲事,说不得就是靠着上次的救命之恩呢。
这样就好,老四结的这门亲,没啥拿得出手的。
再过些日子,她再给当家的吹吹风,也该给金斗和金壶相看了。
等那个时候,她怎么也要挑两个家境殷实,陪嫁多,娘家有底气的儿媳妇,到时候再生几个大胖孙子,有家里给养着。
其他几房的孩子还小,等他们长大,自己的孙子也大了。
大房人多势众,到时候就算分家也不吃亏。
江氏一贯没有发言的习惯,而且小叔子娶媳妇,当嫂嫂的能有什么话说。
因此,这门婚事,算得上是人人满意。
王老柱见大家都没反对的意思,琢磨了一下,烟袋锅敲了敲炕沿:“我估算了一下,如今请媒人去说亲,等说定了,咱们老俩口再上一趟冲子沟,亲自给下聘礼去。赶在年前把事给办了!老四也老大不小的了,不能再拖了!”
张婆子一合计:“如今家里收山货,人人都腾不出手来。咱们先下聘礼,等山货收完了,先把大屋子起了,正好老四的婚事就在新屋里办,又喜气又热闹,也图个好兆头!”
王永珠其实觉得,以王永平和柳小桥的年纪来说,都还太小了些,尤其是柳小桥,比自己还小几个月,这么早就成亲,对女孩子不好。
只是她也知道,这个时代,女孩子从十四五岁就嫁人是正常的,也许官宦贵人家的姑娘会略微的迟些。
可一般百姓人家,女孩子养到十四五岁,来了葵水,就被认为是可以嫁人生子了。
殊不知,这个时候女孩子的身体还没发育好,怀孕生子,对女孩子和肚子里的孩子都不是什么好事。
也幸好张婆子疼她,舍不得她早嫁,不然她跟宋重锦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看如今村里,十四五还没说亲嫁人的姑娘寥寥无几,除非姑娘有缺陷,实在嫁不出去,不然家里人都要早早的就要闺女出门子去。
她此刻要是提议说两人先定亲,等小桥再大些才成亲,莫说王永平不会感激她,就连张婆子恐怕都不会同意。
弄不好,柳家还以为王家是不乐意和他们结亲,生了罅隙就不好了。
因此默默的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吞下去,点头赞同:“我觉得也行!如今天气冷了,这山货生意的旺季也就一个来月了。等旺季一过,咱们就开始起大屋,家里只留一个人守着就行。赶在过年前办好,咱们家也好好热闹热闹!”
第四百九十章 双喜临门?
一听说就要起大屋,一家人都兴奋起来。
王永平的婚事就这么定了。
张婆子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当即出门就要去找媒人去,这冲子沟山高路远的,还得找个靠谱的媒人,多给些媒人钱才好。
王老柱也坐不住了,出门去找风水先生,挑日子去。
家里如今添了这个喜事,一时大家脸上都带着笑容散去了。
还能听到金盘咬着手指头问:“娘,四叔要给咱们娶四婶了吗?四婶好不好?”
江氏心中苦涩,看公婆和小姑子特意说要起了新屋子才办婚事,就知道他们对这个新媳妇有多看重。
找媒人,下聘礼还要亲自去。
相比较当初,自己和当家的婚事,是媒人带着婆婆一起去相看了,然后聘礼也只是普通。那个时候江家还想求着王家,当家的又是继母,哪里会真心为她考虑。
什么都依着王家这边,即使婚事简薄也无人说什么。
那个即将要进门的柳家姑娘,江氏还有印象,一看就是家中受宠的,两个哥哥也都疼爱妹子的人,嫁人又得夫家看重。
真是让人羡慕。
王永贵回头,看到了自家媳妇怔怔的样子,哪里还不明白?
当初两人刚成婚的时候,也曾恩恩爱爱过一段时日。
当初老二王永安是秀才,那婚礼办得热闹气派,轮到他王老三的时候,自然就逊色多了,好多都是王永安办婚事剩下的凑合了一下。
凭良心说,王永贵的婚事办得跟村里其他人差不多,只不过和王永安的一比,前后没多久,那就显得格外的寒酸。
为这个,林氏没少嘲笑过江氏。
就连王永贵在外面也没少听过酸话。
王永贵身为一个男人,又好面子,难道真的心里没有疙瘩吗?新婚燕尔,跟江氏如胶似漆的时候,他也曾许诺过,要让江氏过上好日子,不会比任何人差,不会再让人嘲笑她。
可是后来……
王永贵想到这里,难得有了一点不自在,走到江氏身边,粗声粗气得开口:“还愣在这里干啥?还不回屋去,我早起穿的袜子磨脚,快给我回去找双干净的好换。快点,别耽误了你男人的事情。”
江氏顿时什么心思都没了,急匆匆的回屋去找干净袜子。
找出来一双,放在炕上,江氏转身,就对上了王永贵欲言又止的脸。
好半天,王永贵也没憋出一句话来,只粗鲁的抓过江氏的手,往她手心里塞了一块带着体温的碎银子,转身就走了。
江氏低头,看着手心里那块温热的碎银子,大约一两重,沉甸甸的。
看着王永贵的背影,再看看手心里的影子,江氏眼圈一红,嘴角翘了起来。
等到人都散去了,上房只剩下王永珠和宋重锦两人。
宋重锦瞅瞅屋里没人了,这才带着一点试探低声道:“永珠,年底起大屋,四哥他们办婚事,要不,要不咱们也一起办了,也算是双喜临门?”
王永珠定定的看了宋重锦一眼,想了想,自己不愿意早成亲的这个想法,还是得早早的跟宋重锦沟通才好,免得两人之间有了误会。
因此,她正色道:“正好,我早就想跟你谈办婚事的事情,只是一直都没找到机会。我一会说的话,你可能会生气,但是请耐心听我把话说完,好不好?”
宋重锦心里咯噔一下,看着王永珠,好半天才点头:“永珠,你说,我听着。”
“我知道你想早点跟我成亲。可是,我还不想这么早成亲——”这话一说出来,宋重锦的脸色就变了。
刚要说话,被王永珠拉住手安抚:“我不是不愿意成亲,是不想这么早。我听人说过,女孩子太早成亲,身体还没发育成熟,尤其是太早孕育孩子,对孩子和母体的伤害都很大。”
王永珠觉得自己这话说得很科普很正经,可宋重锦听了这话,眼睛闪了闪,耳朵根子都红了。
顿时气结,拍一下宋重锦:“你都想哪里去了?我跟你说正经事呢!”
宋重锦咳嗽了一声,不好意思的别过脸去,好半天才恢复了正常,可眼睛一时都不敢看王永珠,有点躲闪:“这说法可有依据?”
王永珠再说到这种学术问题的时候,那是十分严肃的:“如今城里那些官宦之家,嫁娶女儿一般都会在十七八岁,女子身体越成熟,孕育的孩子才会更健康。再者,你可能没发现,母亲年纪太小有了孩子,一般生下的孩子体质都比较弱,容易生病,甚至养不大。”
“你仔细想想,咱们村就有活生生的例子。”后面的话,王永珠没说,宋春花不就是一个例子吗?她怀孩子的时候,还太小,又被补得厉害,少于运动,生下来的孩子不仅身体差,连她自己的身子也伤了。
如今这个落后的医疗水平,有多少女子,就折在了生产这一鬼门关上了。
宋重锦的神色慢慢变得严肃起来,他也不傻,王永珠没提他没多想,一提示,首先想到的也是宋春花。
再想起,似乎城镇里嫁娶闺女的年龄都要大些。
也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