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365部分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365部分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后来的张婆子。
  张大宝两夫妻脸上难得露出笑容来,每日里抱着这新闺女不撒手,宝贝的不得了。
  也许是张婆子真的有带子的运气,张婆子到了张家后,没过半年,赵氏一次家里做鱼,闻到鱼味就反胃恶心,找大夫一把脉,有了!
  张大宝夫妻可乐坏了,只觉得张婆子就是他们家的福星。
  只不过后来,赵氏孕吐厉害,张大宝每日光照顾赵氏就来不及,对张婆子这个闺女也就没以前那么细心了。
  尤其是张家日子本来就不富裕,这些年为了求子,求神拜佛还有吃药,家底子也差不多了。
  这赵氏有了孩子,怀得可是张家的后,那张大宝恨不得当她祖宗一样供起来。
  有什么好吃的,自然要先紧着赵氏。
  再者,这都要有了自己的孩子了,对这个抱养来的闺女,也就怠慢了些。
  十个月后,赵氏果然生下来一个大胖小子,就叫张夏禾。
  有了张夏禾这个心肝宝贝,张大宝夫妻眼里哪里还有别人?
  张婆子的日子那是一落千丈,好歹还念着她到底是将张夏禾给带到张家,张大宝夫妻也没将张婆子给丢出去。
  只是才三四岁的孩子,就要扫地收拾屋子洗碗洗尿布,带孩子。
  本来张婆子就还是个孩子,照顾张夏禾,只要一点不到,或者张夏禾一哭,不问三七二十一,张大宝夫妻就要将张婆子揍一顿,怪她没将弟弟照顾好。
  尤其是张夏禾大些后,那更是被张大宝夫妻纵得是张家一个小祖宗,什么都依着他。
  张大宝夫妻还要下地干活,家里的活计还有张夏禾就都丢给张婆子一个孩子。
  每天要扫地喂鸡,洗衣服带孩子,还要做饭。
  一个成年的女人做这些事情,都累得不行,何况只是一个孩子?
  本来脸上还有些肉,圆呼呼的脸蛋,看着就瘦下去了。
  就这样,只要张大宝夫妻不顺心,或者张夏禾一哭闹,张婆子隔三差五的就要挨一顿打。
  有人看不过眼,私底下就劝张大宝夫妻,好歹这孩子给他们带了张夏禾来,也是个有福气的,何必这样呢?好好养着,将来长大了,还能给张夏禾当媳妇,既省了聘礼,又给张家做了十几年的活计,多划算啊!
  就算不要她当媳妇,可好好养大了,嫁出去,收彩礼也不亏啊!
  张大宝夫妻一想也对,这可比以后花大价钱娶媳妇划算多了!
  既然要当张家的媳妇,就不能太折磨过了,不然身子骨太弱了,咋给张家传宗接代啊?
  倒是稍微的态度好了些,起码不再动不动都打骂了。
  没过了两年,赵氏又怀上了,这次生下来的又是一个闺女,一儿一女凑成一个好,可把张大宝给欢喜怀了。
  从生下这第二个闺女开始,赵氏肚子就像开了光一样,一年一个,足足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才罢休。


第八百四十章 这不是糟践人么?
  加上张婆子,家里一共七个孩子嗷嗷待哺。
  张家本就境况一般,这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张嘴,都要吃,赵氏一年生一个,又没有什么足够的营养,身子也垮了一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炕上躺着。
  一家子的重担都压在张大宝身上。
  张大宝以前还愁没儿子,如今是愁着子女太多,养不活。
  一年到头,在地里刨食,到了年底,大过年的,人家家里还能见点荤腥,可张家到了过年这天,能一人有一碗干饭就不错了。
  就这还多亏了张婆子,虽然年纪小,可着实勤快,又要做家务活带弟弟妹妹,伺候赵氏。
  偷空还要在房前屋后种些菜,让家里饭桌上好歹能多上一点东西。
  每天那真是天不亮就起床忙活,一直到夜深了才能躺下。
  可以说,张家的那几个孩子,基本都是张婆子一手带大的。
  张婆子没日没夜的做活,家里洗洗涮涮,都是她。
  偷个空,还到山里去寻摸一些吃的,回来卖点钱,也能贴补一下家用。
  那张家村的人都说,张大宝夫妻俩真是命好,一家子都亏了抱养的这个闺女,给张家带了这么多儿女不说,还将这些弟妹都带大了。
  也有人说张大宝夫妻精明,早早的就给家里调教出一个童养媳来,这张婆子家里家外的事情都拿得出手,长得也不差,可算走狗屎运了。
  本是大人之间的闲话,不知道怎么就被一群孩子听到了,跑到张夏禾面前,嘲笑他,说他都有媳妇了,捡来的媳妇,如何如何……
  张夏禾本是张大宝的头一个儿子,最是喜欢不过,即使张家再难,可张夏禾是能吃饱的,穿的衣服,也是全家最干净整齐的。
  即使这般,可他跟村里其他孩子一比,自然还是有些自卑的。
  听了这话,哪里还受得住,回家就又哭又闹,说了好些难听的话,不要张婆子做他媳妇,说丢人!
  要把张婆子赶出去。
  张大宝又心疼儿子,满口的答应说不让张婆子当他媳妇,只是要把张婆子赶出去,张大宝又舍不得了。
  这家里有了张婆子,每天回来就有热饭吃,家里也都收拾得干净,几个孩子也都是张婆子带大的,自家的媳妇,一入秋就得在床上躺半年。
  其他的孩子,老二虽然已经七八岁了,可也勉强就会洗衣裳,喂个鸡啥的,别的啥都不会。
  老三和老四正是淘气的时候,老幺这个闺女,是秋天生的,是最小一个,也是最弱的一个,一贯身体不太好,平日里也不敢让她做事。
  要是把张婆子赶出去了,这家可不就乱套了?
  因此张大宝只哄着张夏禾,说不让张婆子给他当媳妇,让张婆子给家里当丫头,就是伺候他们一家子的。
  这以后,张夏禾就拿张婆子真当丫鬟使唤,其他几个小的,也跟着有样学样,每天将张婆子使唤得团团转。
  出去张夏禾还在村里跟那些玩伴吹嘘自家有丫鬟。
  有人碰到张大宝就问,他们家是不是真将张婆子当丫鬟了?
  也有那厚道一点的人家,就劝张大宝,不看别的,就看春桃那孩子进了张家,真是没有啥不好的,才十四五岁,就扛起了半个张家的份上,不要人家当童养媳了,好歹也养了十来年了,当闺女嫁出去将来也一份助力不是?
  怎么把好好的一个闺女,给当起丫鬟来,这不是糟践人么?
  张大宝却不以为意,自家儿子都说了不喜欢张婆子当儿媳妇,那还有什么说的?自然要圆儿子的面子,直接就说,当初张婆子被捡回来,本就是看她可怜给一口饭吃,哪里有白养大的?自然是要给张家做牛做马才能偿还。
  邻居们见张大宝如此糊涂,哪里还能说啥?只得摇头,有那精明的人,就说,将来张家肯定要后悔。
  那张婆子虽然年纪小,可如今地里家里,都离不得她。这样能干的闺女,换做别人家,谁不抢着?
  可张家倒好,这么对待,把孩子心伤透了,冷了,将来撒手不管了,只怕张家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张大宝当着外人的面要面子,说了将张婆子当丫头,回到家,总有几分不自在。
  到了晚上,等孩子们都睡了,才跟赵氏说起这事来。
  赵氏素来最疼的就是张夏禾,因着张夏禾,她才摘掉了不能下蛋的帽子,从此才没人再耻笑她。
  在她心目中,自己这个儿子真是比世人都好,本就不满意张婆子,觉得配不上自己儿子。
  如今听说儿子不乐意,那想都没想,自然满口就答应了。
  张大宝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有些后悔,期期艾艾的跟赵氏一说,没想到赵氏倒啐了他一口。
  说出一桩秘密来,原来张婆子不是他们抱养来的,是偷来的。
  当初他们俩想到镇上去问有没有人不要孩子,送人的,问了好多家都没有。
  就算有的,那卖孩子的也是要钱的,价格还不低。
  张大宝夫妻哪里能有钱?两人在镇上转了几日,也没找到合适的。
  若要回去,两夫妻又不甘心,想要孩子已经成了他们的心魔。
  两夫妻一狠心,觉得镇上人少,说不得将来也能找到,干脆就跑到县城里去一趟,神不知鬼不觉的弄一个回来。
  下定了决心,两人就去了县城,倒也算他们运气好,还没进城,在城外头就遇到一个年纪大的婆子抱着一个睡着了的小姑娘,还背着一个包裹。
  也许是因为内急还什么的,将那小姑娘和包裹放在路边,就钻进了林子。
  两夫妻看那小姑娘眉目如画,跟年画上的娃娃一样好看,又见那小姑娘穿得也算整齐,还有身边那个包裹,顿时就起了贪心。
  趁着那婆子从林子里没出来,两夫妻一个抱孩子,一个拿包裹,拔腿就跑。
  一口气跑出几里地,等回过神来,才发现那小姑娘已经醒了,也不哭也不闹,就哄她说,那个婆子将她卖给他们两个了。
  那小姑娘才害怕得哭了,问她叫什么也不知道,问她家在哪里也只摇头,问她认识不认识那个婆子,也摇头。
  一问三不知。


第八百四十一章 真心都喂了狗
  张大宝两夫妻才放下心来,又带着小姑娘在镇上住了几日,确定这小姑娘是不记事情了,也没听说有人找孩子,这才带着小姑娘回家。
  因此赵氏才道,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孩子,被转卖了好几道的,谁知道爹娘是谁?这样家世不明白的怎么配得上他们家儿子?
  好不好的,既然儿子不要,那就让她老老实实在家干活,多挣钱,将来给老大娶媳妇,家里四五个孩子,花钱的地方多得去。
  让她将几个弟弟妹妹都安排好了,该娶该嫁了,再找个肯出钱的把她给卖了,这钱留着当养老钱。
  张大宝一听,这倒是个好法子,顿时也就默认了。
  一面还叮嘱赵氏,将最开始将张婆子带回家的那个包裹给烧了,免得将来张婆子根据那个包裹找到爹娘。
  赵氏答应了,两夫妻达成一致,睡去了。
  不知道这话都被半夜起夜的张婆子都给听到了。
  若是没听到这番话,张婆子说不定也就默默忍耐了,觉得自己是被买回来当童养媳的。这村里也有几家买童养媳的,那日子都难过,只要熬过去了也就好了。
  没想到听到了她的身世,她压根不是被买回来的,而是被偷回来的!
  顿时觉得自己那一腔对张家的心都喂了狗!
  只不过张婆子这么多年当童养媳,早就学会了忍耐。
  她不动声色的,只暗地里关注着赵氏。
  赵氏他们一直就没将张婆子放在眼里,自然没太防备她。
  趁着她出去,家里没人,就从箱子里翻出来一个包裹来,这包裹看上去年岁已经久了,里面还包着几件小衣服。
  这些小衣服,张婆子在最小的妹妹张秋菊身上见过,但是她还好奇,这样好料子的衣裳,爹娘是从哪里来的。
  问过一次,被赵氏痛骂了一顿,骂她眼皮子浅,那么大个人了,还盯着小孩子的衣裳之类的话。
  张婆子看着赵氏摸了又摸那衣服的料子,终究没舍得将那衣服也烧了,给偷偷藏了起来。
  至于那包袱皮,多年的包裹发黄了,赵氏咬咬牙,偷偷拿到灶屋,也许是因为心急,不小心倒是刮破了一块,露出里面一点花花绿绿的纸来。
  那赵氏不认识字,只扯出一张来看了看,心虚的都丢到灶膛里,全烧没了。
  从那以后,张婆子知道张家这些人是靠不住的,可她也知道,她一个孤身女子,要是离了张家,只怕出了村子,说不得下场更惨。
  她那以后,就冷了心,尤其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几个弟弟妹妹,跟着张夏禾在外头玩了几天后,回来再也不喊她大姐,一口一个丫鬟,一口一个自家花钱买来的。
  二妹张冬梅和最小的妹妹张秋菊更是嫌弃她,说她是买来的丫头,不配跟她们睡一个屋,将她赶到了柴房里。
  张婆子就更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每日除了干活,就是上山。
  以前上山找到好吃的,自己都舍不得,给几个弟弟妹妹带回来。
  自那以后,张婆子本就精明能干,在山上找到了吃的,就先自己偷偷吃饱,吃不完的也都藏起来,再也不傻傻的都拿回家了。
  当然她也没傻到什么都不拿回去,只捡些便宜的,不值钱的东西带回去。
  将那值钱的偷偷藏着,到赶集去集市上卖的时候,就放在竹筐下面,然后趁机卖出去。
  因为她一贯小心,加上张家人都没设防,她倒存下来了几百个大钱,后来张夏禾年纪大了,要说亲了,却没人愿意嫁过去来,先不说张家太穷了,就说张家那么不厚道,那稍微心疼闺女的,也不愿意将闺女嫁到这样的人家来。
  没办法,张冬梅年纪也到了,女孩子还好说,只要肯嫁,就没有嫁不出去的。
  更别说这张冬梅长得还算端正,尤其是家里的活计基本都是张婆子做了,她们兄弟姐妹几个都没咋干过活,一身皮子倒是蓄得白净。
  这一白就遮三丑,尤其是张家虽然穷,吃不了什么好东西,可张冬梅随了她亲娘赵氏,前凸后翘,屁股浑圆,在乡下人看来,那可是能生儿子的。
  因此倒还真有不少后生还托着人来求亲。
  张大宝和赵氏盘算了好久,在一堆求亲的人中,找了一个几十里外村里的,家里就那么一个儿子的人家。
  那家儿子一眼就看中了张冬梅,婆婆也相中了张冬梅一副好生养的体格,倒是给了不少聘礼,将张冬梅给娶回家去了。
  用着这聘金,加上张大宝和张婆子几年的辛苦,好歹给张夏禾给买回来一个媳妇。
  山里的姑娘,她哥哥也是等着卖了妹子的聘礼好娶媳妇的。
  张大宝舍不得出这个钱,开始还打着要换亲的主意,将张婆子给换给那家哥哥当媳妇,把这个妹妹换回来。
  可那当哥哥的嫌弃张婆子年纪大了,加上听到那话以后,张婆子就特意的将自己打扮的丑,看上去又老又黑,实在是拿不出手,也就罢了。
  张夏禾的婚事让张家几乎是倾家荡产。
  下面的两个弟弟就坐不住了,这为了大哥娶婆娘,家底子都快干了,他们也要到娶婆娘的年纪了,家里要钱没钱,什么都没有,咋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