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431部分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431部分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就要端茶送客。
  黄娘子只得陪笑起身。
  小五板着一张脸跟在黄娘子身后走了两步,一咬牙转身,跪在堂屋中间,砰砰冲着宋重锦和王永珠磕了三个头:“老爷和娘子的大恩大德,我黄小五永远记在心上,如今我年纪还小,帮不得贵人什么忙!请贵人放心,等我再大些,我必报答两位贵人的恩情!我黄小五虽然年岁小,可也说话算话!将来只要贵人有需要,这条命都是贵人的!”
  黄娘子听了这话,顿时色变,又尴尬,又气恼。
  一面陪笑,一面拉起小五:“你在贵人面前胡说些啥!”
  小五脖子一梗:“我没有胡说!我说的都是真心话!秀才老爷和秀才娘子请放心,我黄小五不是那忘恩负义的人!”说完抹着眼泪拔腿就跑了出去。
  黄娘子又羞又臊,赔了罪,忙不迭地追了出去。
  追出快一里地,才追上了小五,气得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背上:“你个混小子,你刚才说的那都是些啥?你是在说我忘恩负义不成?”
  小五一擦眼泪:“难道不是?娘平日里教我们有仇报仇,有恩要报恩!这次如果不是宋秀才,咱们家的大仇能报?偏娘那么多心思,生怕宋秀才一家找咱们挟恩图报。我都能看出来,宋秀才和秀才娘子他们能看不出来?”
  “咱们这才受了人家的大恩,这事情都还没完,娘就恨不得用那么点子东西将恩情还完,不是忘恩负义是什么?要是传出去了,人家知道咱们黄家人是这样过河拆桥没义气没良心的,以后谁还跟咱们家来往?”
  “我……那不是秀才娘子说只要…”黄娘子还想辩解。
  小五却飞快的打断了黄娘子的话:“娘休要用这话来哄我!当我还是三岁的孩子不成?这话娘连自己都哄不过吧?娘也不想想,人家真要图咱们家这点子家当,用得着给咱们家翻案?拿着这个直接去找田家,找鲁家,多少好处要不来?”
  “这些年来,娘没少给我分析这里面的道道,难道娘不知道这里面的风险?人家宋秀才冒着功名不保,将来说不得被打压一辈子的风险,帮了咱们家,人家说什么了吗?人家秀才老爷一个字都没说。”
  “可娘倒好!求着人的时候还好,这求完人了,就恨不得立刻割清关系!让谁看了心里不膈应?人家秀才娘子又不傻,自然看出来娘的心思来了,这才说出要买那山和花圃的话来,是给咱们一个台阶下,娘还当真不成?”
  “我看娘这是大仇得报,拿回了黄家的东西,倒是有些忘了形了!”小五狠狠的道。
  “啪——”一记耳光甩在了小五的脸上,黄娘子脸色铁青。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小五红着眼睛,看了黄娘子一眼,转身就跑了,远远的还丢下一句:“娘,你变了!”
  看着小五跑远点背影,黄娘子盯着自己的手好半天,才颓然的捂住脸,蹲下身子,嚎啕大哭起来。
  宋家院子里,等黄娘子和小五跑出去了,张婆子才摇摇头,叹道:“这世道,大人还不如一个孩子有良心,当日看小五,只觉得这孩子机灵,没想到倒是个实诚孩子。”
  在场的人谁听不出来张婆子的言外之意来。
  倒是王永珠,虽然也心中略微有些不舒服,不过想着借由黄家的事情,扳倒了田家,又确定了那金叶子是当初张婆子的东西,也勉强算是个互利互惠了。
  更重要的是,她将那块地买下来了。


第九百九十章 借势
  因此倒还大度的劝解了两句:“那黄娘子身怀血海深仇这么多年,估摸着这十几年来也吃够了苦头,紧张些也是自然的。再说了,当初那鲁知义给她的印象估计太深了,想来,她也不乐意跟咱们打交道。这样也挺好的,从此以后咱们再无瓜葛,也省事不少。”
  黄家虽然返还了家产,可黄家小五还是个孩子,想立起来只怕还有些年。
  现在一切估计都要听黄娘子的安排,现在还看不出来,若是一家人都不太看重利益,将来也就罢了。
  就怕黄小五长大成人,黄娘子和董老三的孩子也长大了,到时候只要有一个人心不正,这黄家乱的时候还在后头呢。
  说完这个,倒是叮嘱了杨宗保两句:“舅舅这些日子也收敛着些,那些事情,等过了这阵子再去吧?要是舅舅有空,不如看看我说的那块地去?”
  杨宗保点了点头。
  倒是张婆子问了一句:“说来我正要问你,闺女,你买下那山和花圃做啥?”
  七里墩还买了一座山呢,咋又买上了?这买山还能上瘾不成?
  王永珠看了看宋重锦,才道:“我看新买的那山,位置不错,到时候咱们请人挑个日子,在那山上点个好位置,将婆婆的坟给移到那山上去。背靠着山,视线开阔,终年都有鲜花陪伴,岂不比在那寺庙后山,冷冷清清的好?咱们没事就去那山上的庄子上去住着,也能陪陪她老人家!”
  宋重锦眼中一道亮光划过,看着王永珠的眼神,说不出来的感激。
  也顾不得屋里还有两位长辈在,上前一把握住王永珠的手,喃喃自语:“永珠,谢谢你…”
  那边张婆子才反应过来,一拍大腿:“这倒是个好主意,我看过那山,风水不错,靠山临水,又有这么多花,大妹子肯定住得舒服。将来,若是我死了,就把我埋在大妹子旁边,我给她做个伴去!”
  ……
  顿时本来还有几分让人脸红心跳的气氛顿时一散而空。
  宋重锦酝酿了半天的感动,尽数给憋了回去。
  王永珠一脸的黑线,亲娘啊,这事您老人家凑什么热闹?
  倒是一旁的杨宗保眼中掠过一抹笑意,比划着:“要真是好地方,到时候,给我也留一块地!”
  ……
  得!王永珠甩给宋重锦手,干脆的道:“我看那地方真不错,不管是现在没事的时候去住上几天,还是老了养老,那都是极好的。依我说,就算将来宋大哥进入朝廷为官,老了总是要致仕的,到时候咱们就告老还乡,回到这里来养老。”
  “到时候,咱们另起一支,不和王家牵扯,也不和宋家牵扯上…”话还没说完,大家都亮起了眼睛。
  倒是张婆子有几分顾忌,看了看宋重锦,才道:“闺女啊,娘觉得只怕有些难办吧,这事不是你觉得好就行的!”
  “娘!不需要别人觉得!要永珠觉得!别人觉得不好不重要,永珠觉得好就行!我看永珠这个提议挺好的,咱们就单起一支,相信也不必别人差!”宋重锦立刻声援自己的媳妇。
  张婆子翻个白眼,甩手:“得,你们自己商量去吧,我老婆子不掺和,去吃早饭了!”
  杨宗保笑着跟在张婆子身后走了出去。
  等人都出去了,宋重锦才又握着王永珠的手:“永珠,谢谢你!”
  王永珠似笑非笑的看了宋重锦一眼,方才那土味霸道总裁风的情话,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
  本来想问,看宋重锦感动得恨不得再以身相许一次的样子,算了,还是不问了吧。
  因着王永珠的打算,宋重锦连书院都恨不得不想去了,直接被王永珠丢给杨宗保拖走了。
  他没事,自己还要去师父那里学习呢。
  到了杜太医家,上完上午的课程,杜太医才说起黄家的案子:“黄家的事情解决,你们跟黄家的来往就此为止,以后别再跟黄家有来往,听到没有?”
  王永珠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没问题的,师父!好的,师父!”
  杜太医剩下的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王永珠才想起来:“那个,师父,我跟黄家买了一座山和一片花圃,这个不要紧吧?”
  杜太医眯起眼睛:“好端端的,你跟黄家买这个干啥?”
  王永珠把自己的打算一说,然后才不好意思的一笑:“当然,也不全是如此,我想着,那花圃不是四季鲜花么?我手里正好有几个胭脂水粉的方子,这留在手里也白浪费了,不如自己开个胭脂铺子,挣点零花钱。”
  杜太医倒是来了兴趣:“开胭脂铺子?你打算怎么开?跟人合伙还是自己单独开?”
  王永珠也早就考虑这个问题了,她想到是,这胭脂水粉铺子,要么不开,开就开最好的。
  她的打算里,是将这个方子,先拿出来,让杜太医再斟酌一下,看里面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最后确定方子,然后将这个方子要么借由杜太医的手,要么借由历九少的少,再度献到宫里的德妃娘娘去。
  然后借用德妃娘娘的名号,开胭脂铺子。这铺子的利润,自然是杜太医一份,自己一份,还有历九少和德妃娘娘各一份。
  杜太医听完王永珠地计划,眯着的眼里掠过一抹精光,沉吟了片刻没做声。
  王永珠等了半天,见杜太医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忍不住就问:“师父,你觉得我这个计划还有哪里不妥?”
  杜太医突然伸手将手里的书敲在了王永珠的头上:“你学医的时候,怎么没见你赚钱这么聪明?一颗心都钻到钱眼里去了吧?”
  王永珠本来能躲开,还是老老实实的挨了几下,才辩解道:“瞧师父这话说得,这世上,谁没事跟银子过不去?我又不赚昧心钱,怎么就不行了?”
  杜太医狠狠的将书往桌上一丢:“你这铺子若真开了,只怕多少人要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了!”
  王永珠摊手:“这做生意的,有竞争才有进步嘛!再说了,我只做高端生意,动得也是少部分人的利益!更何况,这不是还有师父您老人家么?再不济,不还扯着宫里娘娘的虎皮做大旗么?”
  杜太医哼了一声:“你以为宫里娘娘的势是那么好借的?”


第九百九十一章 迁坟还要他同意?
  王永珠一笑,“我先将做好的胭脂水粉送到宫里,让娘娘试用,她岂能不知道这胭脂水粉的好处?这世上,女人的胭脂水粉、衣裳首饰的钱最好赚。哪个女人不爱美?我就不信,京城那些高门大户的官太太和千金小姐们,知道有这样好的胭脂水粉,还能不动心?”
  “只要她们动心了,这胭脂水粉还愁卖不成?德妃娘娘既然能赏识我当初印染的布,怎么会看不出这胭脂水粉铺子的好处来?只借用她的名头,就有大把的干净清白的银子收,何乐而不为?”
  杜太医摇摇头:“你以为宫里娘娘缺你那点银子不成?”
  “还是徒弟方才说的那句话,这世上谁没事跟银子过不去?就连皇帝陛下,估计也有银子不凑手的时候。再说了,这在宫里,要花钱的地方也多,德妃娘娘就算如今银子够用,等将来孕有龙子的时候,只怕多少银子也不够用了…”
  “噤声!”杜太医听得魂飞魄散,忙站起来用手比在唇边,这要不是避嫌,他都要捂住这徒弟的嘴巴了。
  怎么什么都敢说啊?这皇家的事情,也是他们能议论的?
  王永珠眨眨眼睛,闭上了嘴巴,还做个了封口的动作,。
  杜太医这才小声的道:“以后休要在议论皇家之事,万一传出去,那可是要掉脑袋的,知道吗?”
  王永珠点头。
  “行了,你明儿个把方子拿来,我给你斟酌斟酌,然后再做出一批来敬献上去。若德妃娘娘真能答应,你这铺子恐怕开在京城才使得。你若真有这想法,倒真是要跟历家那位九少商量一番才好。”杜太医无奈的答应了。
  “谢谢师父!那我明儿个就将方子拿来!”王永珠得偿所愿,笑眯眯的跟杜太医告辞回家。
  第二日,将那方子给了杜太医。
  杜太医早和齐夫人说了这事,齐夫人心中高兴,不说别的,就觉得王永珠有孝心,会做人。
  因此督促着杜太医,将方子仔细斟酌了一番,又调整了几味用料,再试验了一番,做出的胭脂比之前更滋润。
  王永珠有了这个,心中信心十足,立刻去找吴掌柜,要他给历九少去信,问他有没有时间到荆县来,谈一笔生意。
  吴掌柜如今对王永珠佩服的很,当初一个乡下丫头,连卖黄松菇都不知道地方,要人介绍,不过一年时间,如今身家不菲。
  关键是做啥生意都赚钱,从染布,到茶叶。
  立刻满口子答应了,一面就派人往青州府送信去。
  只可惜历九少如今还在京城,只得等他回来再说。
  王永珠倒是不急这个,如今她和宋重锦操心的是齐欢迁坟的事情。
  黄娘子那边早就将过户好的地契给送了过来,一家子都去看了那花圃和庄子,都觉得满意。
  原有的人手考察了一番,除了几个偷奸耍滑的,大都还算老实,也留了下来继续照顾花圃和庄子。
  王永珠和宋重锦也托人找了先生上山给点了一个好穴位,正在那山上离着庄子亦不算太远,站在穴位上,能看到庄子和花圃,风景是极好的。
  又算好了日子,先生列了一张单子,上面写明了需要准备的东西。
  王永珠又忙忙的去采买布置。
  因着齐欢入葬已经近二十年,听宋弘当时说的那话,估计也是充满下葬,想来一时也寻不到什么好木头,说不得这些年来,早就腐朽了。
  因此托了不少人,才寻得了一副好木头,又请人雕刻了墓碑。
  还买了一堆的陪葬用品,冥纸、地藏经,还有四个金蟾等,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至于帮工,杨宗保不声不响的就安排好了。
  到了吉日那天,一家子带着帮工,浩浩荡荡的就到了寺庙的后山。
  吉日的前一天,宋重锦和王永珠和张婆子就来这寺庙里,跟寺庙里已经说过,要将齐欢的坟墓迁走。
  寺庙也不知是不是受了宋弘的嘱托,开始还要推辞,宋重锦还没说话,王永珠就不耐烦了:“从来没听说,这做儿子媳妇的,要给亲娘婆婆迁坟,还要外人同意的?这些年我婆婆葬在这后山,多亏庙里的师父们照顾,我们十分感激!以前我们是不知道,如今知道了,也给婆婆另外选了个好位置,也免得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在这里。怎么反倒还拦着我们?这是哪门子的道理?若是住持大师今日不给个说法,我倒是要告到官府去问问,这世上是不是还有这样的规矩道理?做儿子媳妇的竟然不能决定自己的亲娘婆婆死后葬在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