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590部分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590部分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你这样的,在咱们村肯定没人跟你玩!这做人要讲义气,不能看到打架就怂了啊?”
  杜使君脸上火辣辣的,虽然他觉得打架这种事情实在是有辱斯文!他也不是怂了,他,他只是一时愣住了而已!
  可话到了嘴边,到底没解释。
  金罐见杜使君低着头不做声,以为他是不好意思知错了,也就大度的一挥手:“算了,你们城里人斯文,估计打架少!再说看你这体格,虽然个子不小,可瘦了吧叽的,想来也没二两力气,揍人估计跟挠痒痒一样。”
  “我跟你说,作为男人,怎么能不会打架呢?以后你跟着我,我保管教会你——”
  说着,还一胳膊搭在杜使君的肩膀上,一副哥俩好不见外的架势。
  杜使君浑身不自在,想推开金罐的胳膊,又犹豫了一下,才道:“你把人打成那样了,就不怕人家大人找上门来?”
  金罐满不在乎:“咱们七里墩的规矩,小孩子打架,只要不打破头,打断腿,那都是孩子之间的事情,不能扯到大人那里去!不然就是孬种,是怂蛋!以后这村里都瞧不起他!他们要是让大人出头,明儿个这七里墩连狗都看不起他们!”
  不过转念一想:“不对,本来他们就挺不要脸的,也没人跟他们玩,万一他们破罐子破摔回去跟大人告状了呢?”
  顿时站直了身体,一把抓起杜使君,就往家里跑。
  杜使君被拖在,一路跌跌撞撞的回了王家,就看到金罐直往后院钻。
  一进院子,就大喊:“老姑,老姑,不好了——”
  杜使君一脸懵逼的看着金罐,怎么就不好了?
  看着金罐这一脸惊慌,再看他身上还有泥土,一看就是在地里滚了,打了架的。
  守门的亲兵忙交换了一个视线,竖起了耳朵。
  王永珠正和张婆子还有姚大、石头说着给每个人要先做一身皮袄的事情,毕竟赤城那边苦寒,他们到达的时候是十月份,那里已经很冷了。
  得预备充足才行,这边的棉袄恐怕在那边扛不住。
  正说着,就听到金罐说不好了,只得暂时停住了。
  反正也商量得差不多了,干脆就走了出来。
  迎头碰上金罐,一头汗,半身灰,忍不住皱了下眉头:“出了什么事?这么大惊小怪的?”
  金罐将今日碰到宋家小子的事情巴拉巴拉一说,又花了好大功夫吹嘘自己如何将宋家的小子给揍得像猪头了,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云云。
  王永珠和张婆子听了个头,就沉了脸色。
  宋家的人,从他们回来后,就知道一直是低头做人,安分老实的很。
  这突然这么腰杆子硬起来,还露出这画风来,是有倚仗?
  可什么能是他们的倚仗?
  母女俩对视一眼,宋春花!
  张婆子忍不住就要说话,王永珠捏了一下她的手,摇摇头。
  张婆子将话给吞了下去。
  王永珠这才笑道:“行,老姑知道了!今天咱们金罐干得不错,谷雨,将我屋里的那盒子点心拿来。”
  谷雨答应了一声,从屋里捧出一个盒子来,递给了金罐。
  金罐喜笑颜开,接过点心,转身出来,看到还傻乎乎站着的杜使君,一把将他给拖走了:“走,吃点心去!”
  杜使君回过神来,已经坐在大房的院子里,手里捏着一块点心。
  金罐已经吃了好几块了。
  “你,你就是这么告状的?”杜使君一言难尽的看着金罐,先前不是还说,这他们孩子之间打架什么的不能告大人吗?
  方才那告状加邀功的是狗不成?
  金罐嘿嘿一笑:“跟宋家的人讲什么规矩?再说了,不告状到时候宋家人找上门来,岂不是要吃亏?不如先跟大人坦白了,看,这不是还得了一盒子点心么?这该告状的时候还得告状!反正是自家人,别人又不知道!你不会说出去吧?”
  警惕的看着杜使君。
  “我跟你说,你要是说出去,我以后就不跟你玩了!还有,这点心,点心你也不能吃了,还我!”
  杜使君冷哼了一声,狠狠的咬了一口手里的点心。
  金罐这才眉开眼笑的,又往杜使君的手里塞了一块:“吃了点心,咱们可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好兄弟,以后我罩着你——”
  那边,王永珠示意姚大和石头,分别带了人,去镇上和村里打听打听去。
  一边去了宋重锦那边的院子。
  宋重锦正在看邸报,石桥镇这边的邸报一贯比县城迟些,这些都是县城那边专门有人送过来的。
  见王永珠过来,脸色不算好,心里咯噔一下,放下邸报,迎了上来:“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事?别慌,告诉我,我来想办法!”
  王永珠将金罐回来说的宋家的小子的话一说,宋重锦的脸色眼见的就黑了下来。
  好半晌才冷哼一声道:“很好,我倒要看看这宋家到底要怎么作死!”
  一面就叫人进来,正是那亲兵的小头目,叫宋小乙。
  只问了一句:“宋春花可是回到石桥镇了?”
  宋小乙一愣,对上宋重锦如寒冰一样的眼神,低下头去,恭声道:“是!”
  说着将宋春花如何被那行商带回老家,又在老家发生了什么,然后什么时候被行商转卖,又是何时被送回石桥镇的事情一一的都禀告了。
  赫然,宋春花的一举一动,居然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王永珠忍不住后背就冒起了寒气。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庙小容不下大佛
  而这些情况,宋小乙知道,那就证明那些亲兵也知道,可他们居然没有向宋重锦回报。
  这才是最让人觉得心寒的地方。
  不说这些亲兵是宋弘安排给宋重锦的,宋重锦好歹目前都还是卫国公世子。
  这么重要的消息居然都瞒报,可见这些亲兵要么就是压根不将宋重锦当主子,要么就是心中不服气,要给宋重锦好看。
  宋重锦自然心里也明白,他这一路,有这二十来个亲兵,看似威风凛凛,实则这二十个亲兵,心中自有主意,使唤起来,十分的费劲。
  他本来是想着,自己算是被发配到赤城县,带着这些亲兵去,那地方苦寒,他去还只是个县令,肯定是不如跟在宋弘身边痛快。
  这些人心中有抱怨也是正常的。
  可他们夫妻二人难道就愿意身边跟着这二十来个宋弘的人?
  天天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谁乐意?
  不过都是权宜之计,互相妥协罢了!
  即使这般,这一路,他们夫妻对他们这二十来个人,颇为礼遇了。
  也算是信重,一般事务也没瞒着他们。
  不说让他们就此投靠,大家彼此算是合作,能合作愉快也好!
  这一路,他们应该也能看得出来,以他们夫妻二人的为人,不是那小气的。
  只要交代下去的事情办好,他们夫妻俩给的待遇还是颇为不错的。
  四季衣裳都不愁,日常吃饭也都跟他们不差什么了,也并没有收买他们的意思。
  只想着到了赤城县,站稳了脚跟,也收几个得用的人,就将这二十来号人给送回京城,也免得他们心中不满。
  这一路,他也跟宋小乙他们隐晦的表达过这个意思,说若是不情愿跟在他身边,他会想法子,找借口将他们送回京城,也不会亏待他们。
  宋重锦自认为作为上司还是主子,他已经仁至义尽了。
  可宋小乙他们居然连这么重要的消息都不上报,这是当他什么?
  宋重锦都气笑了。
  一挥手,阻止了宋小乙开口的解释,十分平静冷漠的道:“我这座庙小,容不下你们这二十尊大佛,如此这般也好,你们下去收拾行李,回京城去吧!”
  宋小乙脸色一变,忙忙的行了个礼道:“世子,不,大,大人,这事是小的们失职,还请大人海涵这一次!以后小的们绝对不会再犯!”
  宋重锦不为所动:“不用再说了,你们下去吧!一人领五十两银子,算是这一路护着我们一家回来的费用!”
  说着看向王永珠。
  王永珠心领神会,喊了一声姚大。
  姚大躬身就进来了,听王永珠的吩咐:“取一千两的银票来,他们二十个人,每个人五十两银子,再给一百两的银票,算是他们会京城的路费!”
  姚大一惊,扭头看了宋小乙一眼,看他一脸焦急之色,心中只啐了一口活该,低头领命下去了。
  宋小乙真急了,忍不住心里就怪起那些兄弟来。
  都怪他们,说什么这世子虽然还挂着世子的名号,谁不知道,这去了赤城就是发配边疆?
  还是去管骡马,将来能有什么出息?只怕是翻身无望了。
  别看现在还是世子,这也不过是为了面子上好看,到底是风口浪尖的时候,才被贬就连世子都当不了,岂不是让人说国公爷为父不慈?
  不如等冷上两年,悄没声的将世子之位给抹了,也没人说啥。
  他们一帮子兄弟,都是跟着国公爷刀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好不容易会京城了,也就想过上几天安稳舒坦的日子,媳妇孩子热炕头。
  谁再乐意跟着这铁定要被废的世子再去吃苦去?
  虽然这一路上,世子爷和世子夫人对他们一直还算礼遇,吃穿用度没比京城差多少。
  可在这鸟不生蛋的乡下有个什么趣?要知道,他们在京城,有国公爷在后头,那也是赫赫扬扬的。
  因此,虽然不得不听从国公爷和宋五爷的命令,来保护世子一家。
  到底是心不甘情不愿。
  开始离京城近,在船上,大家还不明显。
  这到了荆县,又到了这七里墩,看看这世子夫人的娘家,这些乡下人,能有什么能指望得上的?他们也就越来越怠慢了些。
  见宋重锦和王永珠都不说什么,以为他们夫妻这是知道去赤城还得依靠他们兄弟,所以只能供着他们,也就越来越轻忽了。
  甚至还生出拿捏两夫妻的主意来。
  所以那宋春花的消息虽然他们早就收到了,可都瞒着,想着事情真爆发了出来,到时候这世子闹这么大的笑话,只怕不好收场,到时候在他们面前,恐怕越发抬不起头来。
  就算万一世子提前知道了,也得求着他们把这事处理好,才不失体统。
  总归,到时候世子在他们面前低了头,以后,少不得再退一步不是?
  他们打算得挺好,可没一个人想过,宋重锦是提前知道了消息,却没求着他们,反而第一反应就是要赶他们回京城?
  宋小乙这才后背发凉,要知道,宋弘这个主子,这两年看着慈和了些,对他们这些属下也一贯优容,可下头的人,谁不又怕又敬?
  这只要他们一被赶回来,以宋弘驭下的手段原则,这就算是任务失败,不会问为什么,只会让他们先领五十军棍再说。
  若是知道他们打的主意,只怕这二十来号人半条命都要休矣。
  这个时候宋小乙才知道了后悔和害怕。
  他们之所以看轻宋重锦,不过想着他是在乡下长大,就算能中进士,可也不过是个乡下毛头小子,连自家媳妇和丈母娘都管不住。
  看世子夫人和世子的岳母,在京城女眷里的名声,可算不上好。
  当面都夸,背后说什么的都有,大多就是说她们母女乡下来的,不懂规矩,只会乡下人撒泼打滚那一套,着实丢脸。
  以为宋重锦到底是文官出身,这些读书人秀才,一个个最死要面子了,就算受了委屈,为了面子也不会张扬出来。
  因此才这般大胆,一步步的张扬起来。
  如今看宋重锦的态度,只怕这个世子爷,他们是看错了。
  心里一急,宋小乙就有些口不择言:“大人,咱们兄弟留在大人身边,到底还是有些用处的。那赤城县,咱们兄弟最是熟悉,那周边的驻军,也跟咱们相熟,带上咱们兄弟去,肯定比大人孤身一人去,什么都摸不着头脑要强些,大人您说是不是?”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奴大欺主
  宋重锦听了不怒反笑了:“按照你的说法,我若是不留下你们,去了赤城就寸步难行了?”
  宋小乙陪笑道:“小的不是这个意思,小的意思是,既然咱们兄弟对大人还有用处,大人何不留下我们?等到了赤城县,咱们兄弟给大人立下功劳,大人在赤城县也站稳了,咱们兄弟到时候再回京城也不迟啊!”
  宋重锦冷喝一声:“不必了!我可不敢使唤你们!若是你们现在就拿了银子回京城,我念着这一路你们护着我们安到家的情分,自会休书一封给国公爷,替你们解释一二。”
  “若是你们还要纠缠不休,那就休怪我了!”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再无转寰余地。
  宋小乙也知道,宋重锦是真恼了他们,只得行了一礼,躬身出来了。
  一出来,就看到外头值守的几个兄弟,也都听了一言半语,他们在屋里都没收敛声音,外头的人听到也自然。
  都关心的看了过来。
  宋小乙心里憋着气和火,只一挥手,示意这些人跟着自己回了这边院子。
  院子里只有他们二十来个人,听了宋小乙的话,有的人喜笑颜开,这抛家弃子跟着一个翻不了身的世子出了京城,本以为弄不好,几年都见不到家人。
  没曾想,这就能回去了?恨不得立刻就开始打点行李。
  有那脑子稍微灵一点的,就开始觉得不妙了,这算什么?他们嫌弃那世子不中用也就罢了,感情这世子也嫌弃他们?这是要赶他们回去?
  还有几个老实的,只觉得不妥当,他们本就是国公爷的亲兵,国公爷吩咐干啥就干啥。
  这一路,世子和世子夫人对他们还真不赖,吃穿并不比京城差。
  就算要跟世子和世子夫人去赤城县吃上几年苦,以世子和世子夫人的出手大方,想来也会得一笔不菲的赏赐。
  说不得后半辈子都不愁了!
  这突然的被打发回去,岂不是告诉国公爷,他们事情没做好,那还有好果子吃?
  顿时忧心忡忡起来。
  等宋小乙沉着脸,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一说,二十来号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傻眼了。
  好半天才有人开口:“这要真这么回去了,咱们只怕以后在国公爷面前也没什么体面了。要不,要不咱们服个软,给世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