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609部分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609部分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永珠这才回屋,倒在床上没一会子就睡着了。
  这一觉,一直到第二天天色大亮,才被外头的声音吵醒。
  看看天色,忙起床梳洗一番,就朝着吴老倌的院子奔去。
  杜老太医休息一晚上,虽然还没彻底恢复过来,不过精神还算好。
  正在给吴老倌把脉,见王永珠来了,点点头,扭头冲着吴中宝道:“还不错,昨儿个没发烧,今天脉象也算平稳。伤口这两天勤换药,我再开一剂方子,先吃上三天。”
  “三天后若是伤口愈合的不错,就改成丸剂,吃上一个月——”剩下的话就没说了。
  吴中宝一时脸上松了一口气和绝望交织在一起。
  他当然明白,杜老太医的意思是,吃上一个月后,就尽人事听天命了。
  还得勉强挤出笑容来感谢杜老太医。
  杜老太医摆摆手,踱步走了出去,还将王永珠给招了出去。
  到了他住的院子,又就着昨日的手术,好生考较了一番王永珠才罢了。
  考较完,才正色道:“过两天就将使君给接过来,这边事了,我就带他先回荆县。你们安心将家里的事情处理好,也该要准备启程了。”
  “早做准备的好,更何况,还要去请先生,若是那先生通情达理,倒也罢了。若是碰到个脾气古怪的,要考验考验你们,只怕不是两三日的功夫,多留些时间出来才好,别误了任期!”
  这是一心为宋重锦和王永珠在考虑。
  王永珠点点头:“师父您放心,我们也正在盘算着要启程的事情。等吴家这边的事情了了,还有跟历九少的事情一处理完,我们就要出发了。”
  说到历九少,杜老太医又不免叮嘱:“历家这九少爷,看着跟个小姑娘似娇滴滴的,我看着倒像是披着羊皮的小狼崽子,有股子狠劲。你跟他合作,也多个心眼子。这世上,连亲父子都能为了利益翻脸,更何况合作关系?”
  说着又叮嘱了不少事情,王永珠也都一一应了。
  过了两日,果然吴老倌的伤口恢复的很不错,中间还清醒过来一次,一看就无大碍了。
  王永珠也就吩咐姚大回去将杜使君给带来。
  她给杜老太医打下手,配制了一个月的丸药,这都是给吴老倌的。
  趁着无人的时候,她将那基因营养液都混入了蜂蜜中,搅和均匀,然后裹成了蜜丸。
  就连杜老太医都没发现。
  杜使君第三日就被接了过来,见过杜老太医,开始的兴奋过去之后,看杜老太医交代完事情,就要带他回荆县,突然又几分不舍起来。
  这些日子,他倒是有些习惯了七里墩的生活,每天除了跟着宋重锦读书,就是跟着村里的孩子到处跑。
  偶尔跟着金壶他们还往山里钻去,这一两个月,他本来白皙的皮肤,都晒成了小麦色。
  看起来比刚从京城出来,要有朝气精神的多了。
  杜老太医第一眼看了,心里就暗自点头,知道杜使君在乡下被照顾得好。
  见杜使君似乎还有些不情愿,倒是气笑了:“当初送你来,你不情愿,如今接你回去,你也不情愿!莫非你还想在乡下住一辈子不成?就是你小师姑他们,过些日子也要离开,难不成你要给你小师姑看屋子?”
  “你祖母在家想你想得不行,还不快收拾了东西,跟着我回去!”
  杜使君心中也清楚,在七里墩呆不长久,可是没想到分别的一天来得这么早。
  上马车之前,犹豫了半日,才拉着王永珠走到一旁,小声道:“小师姑,我走之前,在房间里,给金壶他们留了礼物,还请您回去后,将礼物转交给他们。就说若是有空到荆县去,我请他们逛县城,吃饭!”
  王永珠郑重的点点头:“你放心吧!我会转告他们的!你且跟着师父回荆县,好好读书,孝敬你祖父和祖母!”
  杜使君使劲的点头,扭身要上车之前,冲着宋重锦和王永珠行了个大礼:“谢谢小师姑和姑父这些日子以来的教导!使君都明白了!”
  然后小小的少年,说完这些话,还有一点不好意思,羞红了耳朵,飞快的爬上了车里躲了起来。
  倒是惹得大家都笑了。
  送走了杜老太医祖孙,王永珠将丸药交给了吴中宝,这才透露了一句:“这些药材,都是我师父精心炼制的,里面涉及到宫廷秘方,药效会好很多。你们到时候别惊讶,也别声张。”
  吴中宝和吴夫人本就是十分精明的人,听了这话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都理解成是王永珠求了杜老太医,所以杜老太医才用上了宫廷秘方,这若是泄漏出去,可是杀头的大罪。
  因此连连点头:“你放心!我们一个字都不会透露出去的!”
  吴夫人感激的拉着王永珠的手:“这次真的是多亏了你们!真不知道该怎么感激好!如今我们家这个样子,说太多了,倒是显得我们没诚心!别的不说了,我这个儿子这条命就是你们夫妻的了!”
  王永珠知道吴夫人此刻的心情,也就不多说,只让他们好好照顾吴老倌就是。
  又说家中还有事,也要告辞。
  吴夫人和吴中宝也不强留,千恩万谢的将人送上了马车。
  路上,宋重锦才道:“我那天跟吴兄提了提,他考虑了两日,昨日答应了。只不过如今他要照顾伯父,若是哪一天伯父去了,他到时候就带着伯母一起去赤城投奔咱们去。”
  王永珠点点头,又将杜老太医的话转述了,和宋重锦商量着,预备启程。
  如今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就剩下答应七里墩里正的事情,历九少那边想来没问题了。
  现在就是七里墩这边,要如何分配的问题了。
  宋重锦问王永珠对这到时候茶山如何分配,有什么意见。
  王永珠沉吟了片刻,只提出一条,若是真家家户户,或者说人人都有份的话,那么七里墩所有的女眷也要有份。
  王永珠自认为她不能改变这个这个时空的重男轻女,可是,在她的能力范围内,她希望女性的日子可以过得稍微好一点。
  俗话说的好,手里有钱不慌。
  若是七里墩的女眷们手里有茶山的一份子,这一笔收入,够让这些女眷腰杆子能挺得直一些,说话能硬气一些!
  宋重锦听了这话,眼神一动,看王永珠似乎陷入了沉思回忆,再一想,当初王家王老柱在的时候,分家前后,对王永珠的各种不公平,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郑重地点点头:“你放心!这一点我必会让里正答应!”
  不管多难,不管会有多少人反对,可宋重锦只想,若是能做到这些,是不是永珠那些年的受得委屈会消散一些?回想起来,心里也能好过一些?
  只要能让永珠高兴,多难他都能做到!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果然不出宋重锦所料,这个想法说出来,还没跟里正说,只先在王家内部提出来,就遇到了阻力。
  王永贵嘴最快,抢先就道:“这是哪门子的道理?哪里有茶山分给女人的。这嫁进来的也就算了,可那要出嫁的,莫非还带着咱们村的茶山嫁出去不成?那要不了几年,不是都成了外人的东西了?”
  王永富比较老实,也皱着眉头道:“老三说的是这个道理,咱们先不说别的,这七里坡可是咱们七里墩的地界,分给村里人天经地义。分给那些外嫁的,岂不是就给了外人?倒是外嫁的闺女多了,外头人岂不是白占咱们七里墩的便宜了?这事情,不说村里人不同意,就我们也想不通!”
  王永平也觉得不妥,只是他一贯听妹子的话习惯了。
  此刻见妹子看过来,顿时到嘴边的话就变成了:“那啥,咱妹子也是一片好心!再说了,咱们这么多人,就不能想个两其美的法子?是吧?”
  江氏和柳小桥心中激动。
  此刻看王永珠的眼神,充满了炙热。
  作为女人,才最了解女人的苦。
  若是,真的这事能成,每个七里墩的女人手里都能有一份茶山的收益,别的不说,那真的是说话都能硬气。
  没成亲嫁人的,靠着这茶山的收益,攒几年,就是一份不错的嫁妆了。
  成亲的,靠着这收益,也不用再担心被婆家看不起了。
  那些孤寡老人们,有这个,也能养活自己,不至于饿死了。
  张婆子却一反以前,一直沉默着不说话。
  还是宋重锦,将家人的神色都看了个遍,这才问:“娘,您怎么看?”
  张婆子叹口气,招收示意王永珠过去,拍了拍她的手:“我家永珠这些年受委屈了!当年咱们家遭了那事,快活不下去的时候,都是靠着你,才又起来了,有今天的好日子。”
  “可你那个没良心的爹,用人朝前,用过朝后。指着你赚钱养家的时候,说得比唱得好听。等到日子过起来了,就翻脸不认人了,恨不得还从你手里掏钱来给大家!”
  “说来,不就是因为你是女儿家么!若你是个儿子,哪里有那么多破事,那么多废话?也不至于分家的时候,明明你出力最多,这家里就是靠着你起来的,反倒最后你最吃亏?”
  “这世道,对咱们女人就是苛刻!”
  王家几兄弟,包括江氏和柳小桥,听了这话,脸上都火辣辣的低下头去。
  “我知道闺女你是想替咱们村的那些女人出个头,让她们的日子好过些。只是这世上啊,升米恩斗米仇的事太多了。你倒是一片好心,先不说那些女人感激不感激你,这事不想个周的法子就去做,只怕到最后,你们出了力,出了钱,还落不着好!”
  这话说出来,王家三兄弟连忙点头附和:“可不是!我们也是这个意思。总不能咱们妹子和妹夫为七里墩做了好事,还被人背后说嘴吧?所以,咱们再想想?”
  王永珠开始也只是个想法,还没想那么多,听了大家的话,王家三兄弟说的那些,倒不是问题。
  只是张婆子的这话,才真的提醒了她。
  当即点头道:“也是我一时没想清楚,我听娘的,再想想,想个万的法子再说。”
  张婆子知道自己这个闺女,一点就透,也听劝,也就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后就开始赶人:“行了,你们听了这么半日,主意没出一个,反对的话倒是不少。也不指望你们了,都该干啥干啥去!”
  将王家三兄弟都给轰了出去。
  等人都走了,只留下他们三人,才正色道:“永珠啊,你可想清楚了?要知道,这事弄不好,先是这村里的男人们不痛快,再者,要是分不均匀,或者让人不满意,那些女人们也不见得感激你们!”
  王永珠这一会子,已经想得差不多了,微微一笑:“娘,我想清楚了!我做这事,不是为了让人感激自己,也不是为了别的,只是想着让村里的女人们,日子好过那么一点。”
  “这世上女人都难,我也没那么大的能力都帮助,可村里的这些女人,若是手里能握着这样一点点的产业收益,日子都会好过很多。起码,五年后,咱们村里的人就不会再觉得生闺女是赔钱货了!”
  张婆子看了王永珠一眼,又问:“若是那些女人自己站不起来,就算你给了金山她们都守不住,岂不是白费了你的一片心?”
  王永珠摇摇头:“只要这里面,有一个人能靠着这点子收益,挺起腰杆子说话,活得比以前硬气,我的心就没白费!娘,有句话说得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只管尽我的心,给咱们村的女人们指一条路,至于她们能不能抓住机会,就不是我能把握的了!”
  张婆子见王永珠是都想清楚了,也下了决心了,这才一笑。
  “不愧是我闺女!说的对!咱们女人又不比男人差什么,当初娘也曾经想过,若是当时有人拉我一把,说不定就不是后来的日子了!世间女人苦,咱们吃了这些苦,如今手头宽裕,也给别人一个机会。”
  “说不得就能搭救几个呢!这事,娘陪着你们一起操持!”
  母女俩相视一笑。
  宋重锦在一旁看得吃醋不已,这事他也可也是力支持的,为啥永珠就没这么看着自己呢?
  只可惜,一个是自家娘子,一个是自家岳母,再多的醋意也只能咽下去。
  三人又围着商量了半日,才制定了章程。
  宋重锦和王永珠出银子,让历长楠出茶树苗,他路子毕竟广一些,从盛产茶叶的地方去购买茶树苗。
  七里坡这一大片山,都是七里墩的,就算七里墩体村民的投资。
  丈量完面积后,按照村里的人头来划分,每个人名下一份。
  未出阁的闺女和嫁进来的媳妇都有,只是有一条,未出阁的闺女,若是嫁出七里墩的话,她名下的那份茶叶收益就自动收回。
  嫁进来的媳妇如果合离,同样也是名下的收益被村里自动收回。
  活着的七里墩人都有,等到去世那一天,都会被村里收回。
  至于新生儿,还有嫁进来的媳妇这种,每三年会重新根据人数,平均划分一次收益。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定了
  还有,这七里坡上的茶树种上之后,会派人来专门教村里的人养护茶树,以后还会教他们采摘茶叶,制作茶叶等等。
  制作好的茶叶,会由历长楠和王永珠负责销售出去,所得的利润,到年底会跟七里墩这边公布一次。
  所得利润,王永珠占一份,历长楠占一份,七里墩人占一份。
  三人看了都觉得差不多了,若有什么变动,或者说疏漏的地方,三年后会再重新分配,到时候再完善,也就是了。
  也不耽搁,第二日,宋重锦就让人将里正给请了来。
  先将前面的出资方式一说,里正就笑开了颜。
  这相当于白送七里墩一注财啊!
  要知道这七里坡放在哪里也是白放着,不过就是春秋季上山采点山货,砍点柴火回来。
  若真是这事能成,岂不是一件大好事?
  里正正要没口子的答应。
  宋重锦才缓缓将后面的话说出来,只听了一半,里正脸上的笑容就僵硬住了。
  好半日才道:“这,这与理不合啊!咱们村从老祖宗起,就没有这样的规矩啊!哪里,哪里能给女人也分产业的?这不是不是…”
  后面的话,到底是顾忌着宋重锦的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