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644部分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644部分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重锦被噎了一记,很好,袁家!在小本本上又狠狠的记下了一笔。
  “再说了,我不来,也不知道这些人的胆子这么大!袁家人可说了,你们今天都逃不脱,而且事后会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你头上!让你死都死得要背着罪名呢!”
  宋重锦咬咬牙,正要说话。
  王永珠就推了他一把:“好了,正事要紧。”
  说着做了个手势:“你们都先别过来!”
  宋小寅他们是知道王永珠的手段的,再看那些还在地方翻滚哭嚎的人,他们可不是自家大人,眼里除了夫人就没别人了。
  都乖乖的停住了脚步,站在了十来米开外,其他人虽然不太明白,可也都跟着听了下来。
  王永珠掏出解药,丢给宋小寅:“一人一滴抹在鼻子下方,再过来!”
  宋小寅知道这就是解药了,忙按着做了。
  这才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过来。
  宋重锦此刻也恢复了理智,低声道:“今儿这事,咱们回去再说!”
  然后转过脸,又是冷淡黑脸的宋大人。
  “行了,发讯号——”
  宋小寅听了,点点头,麻溜的从怀里摸出一样物事来,用火折子点燃引信,丢到空中。
  没过一会,就听到空中一声巨响,炸出一团红色的火花来。
  这动静,估计不止马场,只怕是赤城县那边都能看到听到了。
  果然,马场里还有一些没有被王永珠清理掉的人手,都慌慌张张的拿着武器跑了出来。
  同时,在附近的山林里,突然杀声四起,一队队人马从山林里呼啸着扑了下来。
  王永珠先是条件反的做出了防御的姿态。
  可看到宋重锦镇定的样子,再看宋小寅几兄弟也还算平静,立刻就想明白了,只怕这是宋重锦的援军。
  就说他为了马场之事,设计了这么久,不会一点后手都不留。
  想来,这次马场出事,只怕是谍中谍,计中计。
  宋重锦只怕早就预料到了今,就算今天王永珠不敢来,有这些援军,马场这边,也在他掌控之中。
  不仅王永珠明白了,就是万晋良和全向盛他们,也都陆续明白了过来。
  心中一个个都道万幸!幸好他们脑子清楚,选择了站在了宋重锦这边,不然若是真丢下了宋重锦他们离开了,就算事后宋重锦不找他们麻烦,可也得不了重任了。
  更甚者,想到宋重锦居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调动边防军,还能以犯险,深入马场。尤其是先前两,被追着狼狈躲藏的时候,那可是真刀真枪,做不得假的。
  这位宋大人,不仅对敌人狠,对自己也够狠!
  每个人看向宋重锦的眼神,都不由得带上了敬畏。
  从今起,这赤城县的天就真的变了!
  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器重
  京城。
  卫国公府邸书房。
  宋五神色慎重的拿着刚刚收到的八百里加急信件,匆匆走了进来。
  “爷,是赤城那边的消息。”说着将信递到了宋弘面前。
  宋弘接过信件打开,只匆匆扫了几眼,就忍不住脸上露出笑容来,再看下去,一拍桌案,朗声笑道:“不愧是老子的种!”
  看着宋五一脸的不明所以,将手里的信递给了宋五:“你看看,这小子在外头没坠了他老子我的名声!”
  宋五接过信,细细看了一遍,也忍不住露出笑容来。
  这信是驻守边防军里,曾经宋弘的一个手下写的,关于赤城县马场惊变一事。
  满纸都是夸赞之词。
  信中写了宋重锦如何最开始就联络了他们,又是如何给马场那边设下圈套来。先打草惊蛇,让马场那些人知道,他们做的手脚已经被宋重锦知道了,在偷偷的调查他们。
  马场那些人盘踞多年,将马场几乎视为己有。
  前几年还勉强能糊弄过去,这两年已经连糊弄都糊弄不过去了,这才有了边防军那边上折子一事。
  他们心中有鬼,也知道,若真是彻查,只怕他们一个都逃不了,说不得就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再看宋重锦不过几个月,就已经将赤城县的那些人收服了,若是再给他时间,等他真查到了证据,他们就彻底完蛋了。
  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宋重锦还没站稳脚跟,先下手为强。
  先是示弱,尤其是袁马监被王永珠大闹后,还颇有唾面自干的勇气,主动上门赔罪,话里话外还要投靠宋重锦,借此来稳住宋重锦。
  一面他们暗地里准备,然后刚好下了一场大雪,借着大雪压垮马厩的借口,将宋重锦给诳骗到了马场。
  设下了天罗地网。
  想着是将宋重锦和手下全部格杀在马场内,对外就宣称是宋重锦自从接管马厩后,急于求成疏于管理,导致马厩倒塌。
  而宋重锦一行人在视察马场的时候,不听劝阻,执意进马厩,被压在了里面,等到他们将人挖出来,已经都没救了。
  到时候将那些陈年的缺失的骡马数量,都推到这场事故中去。
  所有的黑锅都丢给宋重锦一人扛着。
  宋重锦将计就计,以身犯险,引蛇出洞,将马场上上下下,凡是参与的人,全部一网打尽了。
  最厉害的是,这么些人,宋重锦却能兵不血刃,让这些人都失去了战斗力。
  等到一切都结束了,才发信号,让他们去收拾残局。
  信的结尾,那真是将宋重锦夸得没边了,只说宋重锦运筹帷幄,手段了得云云。
  难怪宋弘这般高兴。
  宋五也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来:“爷,咱们世子先有剿灭虎跳峡水匪的功劳,再加上这次揪出了马场的那些蛀虫,这下谁还敢说三道四?年轻一辈里,除了咱们家世子,还有谁有这般能力手段?”
  “有了这两样功劳,别的不说,咱们世子在陛下那里就算挂上号了。过上两年回来,这加官进爵指日可待!国公府后继有人了!”
  宋弘最爱听的就是这最后一句后继有人。
  沉吟片刻才道:“我都收到消息了,想来陛下哪里也应该知道了。我得琢磨琢磨,去陛下那里给那臭小子要个恩典去。”
  “明儿个大朝会,估计这事得当着大家都面说道说道,老子明天可要好生看看王家那老匹夫和阮家那个墙头草的脸色!叫他们当初使出这阴招来,明儿只怕他们知道了,肠子都要悔青了!”
  宋五含笑不语。
  等宋弘高兴了一阵,正要退出去,就听到宋弘吩咐:“去后头跟夫人说一声,就说这快过年了,老大夫妻在西北那苦寒之地,拿着银子钱也买不到好东西。让她将那些上好的东西,那边买不到的东西给老大那边送去。”
  宋五知道宋弘这是高兴宋重锦让他面上有光,那器重之心更甚,自然不能亏待了。
  当下忙应诺了一声,略微等了一会,见宋弘没有吩咐了,就要下去。
  就又听到宋弘的声音响起:“你去我库房里,挑几样好东西。我记得当年我在那边,曾经缴获过一把宝刀,削铁如泥,最是锋利不过,你找出来。”
  “还有当年我曾经穿过的一件金丝锁甲,如今我是用不着了,你也找出来,给一并送过去。”
  宋五嘴里答应着,心里却忍不住一跳。
  这两样东西,可不止是好东西。
  那把宝刀,曾经跟随宋弘多年,也不知道斩杀了多少敌人的头颅,一出刀鞘,就能感受到那宝刀的森森杀意。
  还有那金丝锁甲,那也是宋弘当年的贴身所穿,回到京城后,虽然无用武之地,可还是分珍惜的存放着。
  每隔些时日,都会拿出来好生打理保养一番的。
  如今将这两样东西给世子那边送过去,这里面的涵义可就值得深思了。
  宋五强忍住震惊之色,到了后院,将宋弘的吩咐一交代。
  高氏立刻就意识到了什么,问了一句:“可是世子他们在赤城那边出事了还是?”
  宋五知道过不了两日,宋重锦立下的功劳就能传遍京城,也就不隐瞒,大略的说了几句。
  高氏一听,这可是大喜事啊,难怪国公爷亲自吩咐呢,这事虽然不用国公爷说,她已经准备了一份节礼,打算让送过去的,可这有了国公爷的吩咐,她越发不用顾忌了。
  不过她到底是女人心细,先是问了一句:“那世子和世子夫人可还好,有没有受伤?”
  宋五听了这话,倒是多看了高氏一眼,才低头道:“信中没说,想来是无事的。”
  高氏似笑非笑的看了宋五一眼,才道:“行了,我知道了,这事就放心交给我吧!”
  宋五忙退了下去,出了远门,忍不住摸了摸额头上的汗,回首看了看高氏住的院落,垂下眼睛,自去了。
  这边高氏身边的心腹婆子,等宋五一走,才一脸喜色的凑上来:“夫人,还是您看得准!这世子果然是个做大事的,被发配到西北去了,这么快就翻身了!还好您当初一直跟世子夫人交好,这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的好。将来就算那事——”
  高氏听了这话,一记眼神扫了过去,那心腹婆子心中一惊,忙住了嘴,一下子跪在高氏面前,自扇了自己好几个耳光,嘴里还道:“老奴糊涂!老奴该死——”
  高氏冷冷的看着那个心腹婆子半日,才叹口气:“起来吧!以后这事休要再提,给我烂到心里!若是让人知道了——”
  那心腹婆子打了个哆嗦,忙爬了起来,站在一旁不做声了。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朝会
  第二天。顾家。
  自从顾长却偷偷去了赤城县后,顾家老夫人就一直有些郁郁寡欢。
  一时觉得对不住他,一时又气他这般固执不听话,和自己不贴心。
  再一想到自己的闺女,也远在西北那苦寒之地,虽然外孙女和外孙女婿都是孝顺的,可到底不比京城繁华舒坦不是?
  越想就越难受,她这一辈子,儿女双全,说来也是有福气之人。
  偏生和女儿还有小儿子亲缘淡薄。
  闺女还好,可这小儿子,真是让她头疼。
  到底几十年都不在身边,就算再多的感情,在以前的顾长印的身上都消磨得差不多了。
  真正相认后,除了心疼,其实相处起来,总是有些疏离。
  顾家老夫人想着,给这小儿子成个家,在京城常住着,日常相处着,这感情不都是日日相处出来的么?
  没想到小儿子偏中了毒,还伤了那不得说的地方。
  她又是恨老天不公,又是自责,就越发想让小儿子能有个家,先不说孩子,有个女人知冷知热的,将来等她这做娘的,还有兄长姐姐都去了,也有人陪着不是?
  偏这小儿子不懂她的一片慈母心,居然就这么跑了,尤其是跑到闺女那边去了。
  这让顾家老夫人又是欣慰,又是有些心酸。
  孩子虽然找了回来,可这几十年的时光却找不回来了,到底母女、母子间不复亲密了。
  顾家大夫人是知道自家婆母这个心病的,可也没办法,只得日日来用言语开解着,让顾家老夫人想开些才好。
  今天刚哄得顾家老夫人略微展开了笑颜,正要传饭,就听得说老爷他们都回来了。
  一股脑的都说要来见老夫人。
  顾家大夫人心里疑惑,等见到顾长卿带着一干子侄进来,脸上带着笑容,就猜有什么好消息。
  果然还没等她问出口,顾子楷已经将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说了。
  今日大朝会,才刚开始不久,兵部那边就有事启奏,说的就是赤城县马场一事。
  宋重锦他们已经将马场那些马监和管事所犯之事,全部调查清楚,一条条的都列了出来,证据确凿,并未冤屈一人。
  还有他们设计妄图对朝廷派去的接管主事之人痛下杀手一事,也事无巨细的禀告了上来。
  这些涉事之人,都已经被关押在了边防军的营帐内,兵部也已经派人去接手,后续会将这些人押送进京。
  后面还有一些马场的损失,和核查后的真实情况。
  简直是触目惊心,闻者动容。
  陛下龙颜大怒,直接下旨,等人押解入京后,立刻让三司会审。
  要将他们背后的那些人全部都给揪出来,严惩不贷!
  天子雷霆大怒,人人自危都来不及,谁敢出头?
  平日里跟宋弘交好的人,都忍不住对宋弘投去了羡慕的眼神,这家伙运气咋就这么好?
  儿子丢外头快二十年了才认回来,没操过心,没生过气,也没给收拾过烂摊子,真是跟白捡一样。
  问题是,就这么白捡回来的儿子,居然还特么贼争气!高中二甲第一名就不说了。
  被王家给弄到西北那地方去,本以为废了的,当时也有人嘲笑过宋弘,这白捡回来的就是不靠谱。
  这嘲笑的话还言犹在耳呢,人家那儿子,先是在去上任的路上顺手就剿灭了盘踞了好几年的水匪。
  然后上任这才几个月,就干净利落的将赤城县马场那边的人一窝给端了。
  人家都说虎父无犬子!这宋家,简直是父子一脉相承的凶残!
  多少人嫉妒得面目全非,这么给力的儿子,哪里还有?他们也要白捡一个回来。
  甚至已经有人在考虑,将自家那年纪还小的儿子也丢出去个十几年,等个十七八年后再认回来,说不得也能出息了?
  当然跟宋家不对付的,比如齐国公一脉,还有阮家那边,听了这消息,脸色就十分不美妙。
  没想到还是低估了宋重锦,居然还真有几分本事!
  可若是眼睁睁的就看着宋重锦这么入了陛下的眼,他们也不甘心。
  干脆就信口雌黄的挑宋重锦的毛病,什么宋重锦刚去没多久,这么快就查出了马场的猫腻,是不是其中有更大的猫腻?
  还有这些证据,是不是真的?有没有捏造的?会不会是宋重锦为了夺权,而构陷于人?
  这话一出,宋弘能忍?
  差点没跟齐国公在朝堂上打起来,要不是旁边的人拉得快,只怕齐国公就要被揍成猪头了。
  好端端的一场大朝会,几乎成了闹剧。
  尤其是宋弘将齐国公和阮将军给揍了,转身还一脸委屈的求陛下给他做主,嘉奖嘉奖宋重锦。
  简直没把齐国公和阮将军给气厥过去。
  虽然陛下没当场答应嘉奖宋重锦,可话里透露的意思,那也是颇为看重的。大有三司会审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