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659部分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659部分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看宋弘这边,可见是听进去了高氏的话,连连点头,“还是你考量得周全,既然如此,你也让人好好紧紧她们的规矩。如今府里人越发多了,别的不说,在晚辈面前也别失了体统。”
  这是全权放手给高氏了。
  高氏笑盈盈的应了,轻描淡写的道:“几位妹妹到底也曾为爷诞下子嗣,对咱们府里有功,还要顾忌着孩子们的体面。也就不惩罚了,各自回院子里去,每日抄写九篇心经也就是了。”
  宋弘十分满意的点点头,看着高氏的眼神越发的柔和。
  他就知道,高氏最是温柔慈和,一心为了他和国公府。
  就算这几个妾室有了不是,她惩罚也都十分有分寸,还知道不伤她们的体面。
  以前还不觉得,这几年年纪大了,不那么看重女色后,倒是越发觉察出高氏的好来。
  因此看到几个妾室,不过是抄写经书这种无关痛痒的惩罚,还一个个露出不满之色时,心里就不痛快了。
  呵斥道:“夫人慈和,你们还不满足?平日里倒是夫人对你们太好了,惯得你们一个个不知道天高地厚起来。我看是太惩罚轻了,从今天起,每人每天二十篇心荆…”
  “且都老实些呆在自己院子里,有那份闲心,做做针线不比在夫人面前嚼舌头强些?行了,都回去吧!一大堆人挤在屋子里,看得人头疼!”
  一边说一边挥手。
  几个姨娘受到了来自宋弘的无差别的打击,再不敢吱声,纷纷起身告退而去。
  等到屋里清净,只剩下高氏和宋弘两个人了。
  宋弘才揉着额头,方才这屋里,五六个女人,加上伺候的丫头婆子,满满当当一屋子人,闻了一脑子的脂粉香气,薰得他头都疼了。
  高氏十分有眼色,忙吩咐人打来温水净手,又除下手上的戒指和手腕上的镯子,拿沤子沤了手,才让宋弘靠在贵妃榻上,头放在她的腿上,她给细心的揉着太阳穴。
  嘴里还温声道:“爷身子还没好,何必动气?到底是跟着爷这么些年了,不说别的,看在孩子们的份上,也得给些体面不是?再说了,妹妹们也都是为了孩子,有些私心也是正常的。”
  “妾却只心疼世子爷,没娘的孩子没人疼。他如今远在赤城县,那地方苦寒,日子不好过。再者去那边也是身负重任,小孩子家家的,去那边且不知道怎么惶恐呢,如今好不容易才有点成绩,还不知道是这么挣来的。咱们这做长辈的,只有为他们高兴的——”
  “就算他们有什么疏忽的,做得还不周全的,当长辈的还能真跟他们计较不成?更不用说,我看世子夫人和世子爷着实是有孝心的。”
  “不说别的,爷膝下这么多孩子,成家出嫁的也有好几个。除了世子爷和世子夫人,谁会这么惦记咱们?逢年过节从来不落下?”
  “我是没个福气有个一男半女,本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怕是享不到子女的孝敬了。倒是世子爷和世子夫人这般,让我居然还有机会享受享受被晚辈孝敬,惦记在心里的滋味——”
  宋弘听到这里,倒是一笑:“你这人啊,一辈子了,就是心软。你就不怕老大他们只是面子情?就几样东西,就收买你了?”
  高氏嗔怪得道:“就是虚面子情,我心里也很受用!我自认为作为嫡母,对爷膝下的孩子,那都是一视同仁。这么些年来,不说将他们视同己出,那也是尽到了做嫡母的责任了。”
  “可除了世子爷和世子夫人,哪个孩子事事都想着我了?这送礼用心不用心,我难道看不出来?”
  “如今我每每就想,难怪这世间人人都想要自己的骨肉呢。亲骨肉只怕更贴心贴肺呢!说来,还是我没福气——”
  说道最后,就哽咽了,一点泪珠就滴在了宋弘的发间。
  高氏别过头去,拿帕子捂着脸呜咽起来。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活该!
  没孩子是高氏心中永远的痛,到底是发妻,相濡以沫这么多年,宋弘心肠一软,起身将高氏搂在怀里,低声安慰了好半日。
  到最后干脆道:“既然你说老大他们对你用心,不如等他们回来,我让他记在你名下?将来——”
  高氏听了这话,心里一惊,没想到今日戏演过头了,她这般作态,是为了帮宋重锦刷好感的,真让宋弘这么一插手,不管不问的将宋重锦记在自己名下,只怕就不是施恩,是结仇了。
  忙擦干眼泪,转过身来,柔声细气的道:“我知道爷是为我好,只是到底不愿意夺人子女。若真这般,岂不是世子爷的亲娘在地上也不安稳?我自己受过的苦,又怎么能让别人尝?”
  “如今这般,妾就很满足了。再者,世子爷还在赤城县呢,咱们突然就来这么一出,岂不是伤了孩子的心?俗话说的好,家和万事兴,只要爷和世子爷父慈子孝,我就别无他求了——”
  这番话说得,真是贴心贴肺,处处都是为了宋弘和宋重锦考虑。
  宋弘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有了几分感动。
  搂着高氏,难得心中柔情万千,老夫老妻多年,倒是又有几分往日的亲密。
  远在千里之外的王永珠和宋重锦被人这般念叨,倒是不由自主的打了几个喷嚏。
  因着赤城县这几日又突然降温,唬得张婆子忙让人熬了浓浓的姜汤,硬是逼着两人灌了下去,又让往前头县衙送了两桶,人人都喝了一碗,才放心。
  这段时间,沈氏已经将王永珠画出来的那副蔷薇图绣了出来。
  成品一出,当真是浓墨重彩,夺人眼球。
  看到的人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王永珠如获至宝,十分喜欢,直接让将这幅绣品制作成了屏风,摆在家中欣赏了好几日,恨不得干脆留下来自己收藏,舍不得拿出去卖了。
  就是张婆子,也不得不承认,沈氏这一手绣工实在了得,江氏的那绣活跟她一比,连给沈氏提鞋也不配。
  绣完这幅绣品,沈氏也信心大振,眉宇间那一丝忧郁也就渐渐消退了,看起来身上少了些柔顺,倒是多了几分坚毅。
  每日里,她如今也习惯了每日到王永珠这边来绣花。
  因为手熟了,找到了感觉,也能在绣花时,和王永珠聊会天。
  开始只说些花样,绣花方面的事情,渐渐的,倒是能慢慢说些家长知心话了。
  有好多话,闷在沈氏心里多年,从来未曾说出口,不知怎么的,却能在王永珠面前说出来。
  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可王永珠却从来不觉得她说的有什么不对或者离经叛道的。
  两人相处起来倒是越发融洽了。
  家里因为请了个婆子,吴夫人也有人照顾了,而且这胡婆子就是附近人,倒是带着吴夫人慢慢跟附近邻居熟悉起来。
  沈氏不用担心家中,越发在县衙后院呆得时间长起来。
  只是她为人十分有分寸,从来都是在宋重锦去县衙后才到,宋重锦回来之前离去。
  就是到了后院,也只在给她安排的厢房里绣花,轻易不出屋子,也不拉着丫头婆子四处打听说闲话。
  就是张婆子,时间久了,也忍不住夸沈氏拎得清,不是那没眼色的。
  只是苦了吴中宝。
  这自家媳妇听了自己的话后,就接了王永珠铺子的绣花活计,每日里早出晚归,比他还忙些。
  他如今已经被宋重锦给安排到了马场,先做了个管事,每三日才能回一次家。
  吴中宝知道这马场的重要性,宋重锦是相信他,才将他给安排过去,因此格外兢兢业业,半点都不敢怠慢。
  偶尔有事回县城来,经过家里,进门一看,自家老娘吴夫人跟胡婆子出去串门了。
  自家媳妇在县衙绣花,院子里空荡荡的。
  好生不习惯。
  当初,不管他何时归家,沈氏总是在家里等他的。
  可他当初既然说了,若是沈氏闲着没事,可以接点活计打发时间,如今自己不好自己打自己的嘴。
  更何况,每三日回来一次,也能发现沈氏如今看起来比以前精神些了。
  他也只能默默地忍了。
  实在忍不住在宋重锦面前抱怨一回:“自从到了这赤城县,知道的是我家媳妇,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媳妇是给王家妹子娶的呢!如今倒是她们天天日日见面,好得不得了。开口三句话必定要提王家妹子,什么同吃同坐,就差同睡了——”
  “好不好的,你也跟王家妹子提提,这绣花什么的,哪里不能绣?就不能带回家去绣?非要每日里都到县衙去?”
  宋重锦冷笑一声:“当初你们定亲的时候,你还爱搭不理,今儿个找借口,明儿个找理由的,拖了人家两年,又逢上母丧守孝三年。三年里也没见你想着念着人家,去看望过人家一回,跟死了一般。”
  “怎么?如今人家伤透了心,对你爱搭不理起来,你倒是难受了?活该!再难受也憋着!”
  宋重锦对吴中宝和沈氏当初那点子事情,心里门清的很。
  听王永珠和张婆子的三言两语,就能猜得出来,如今那沈氏只怕是对吴中宝死了心,只搭伙过日子了。
  倒是吴中宝,如今想明白了沈氏的好了?早干嘛去了?
  吴中宝被说中了心思,一脸的心虚,“那,那不是当初年少轻狂么?如今,我已经知道错了,我也再改不是?以后我就守着我媳妇过日子,我一辈子对她好,还不成?”
  宋重锦嗤笑:“你这话留着跟你媳妇说去,跟我说有什么用?”
  吴中宝顿时蔫了:“我要是能有机会说,能成今天这样?也不知道怎么的,我一看到我媳妇那双眼睛,我就什么话都说不出口了——”
  “那是因为你还有良心,知道愧疚,才说不出口!”宋重锦跟吴中宝多年的交情,私底下自然不讲究那么多,有什么话也就直说了。
  吴中宝低下头去,好半日才幽幽的道:“你教教我,我该怎么做?”
  宋重锦讶异地看着吴中宝:“我教你?我怎么教?我跟永珠感情如胶似漆呢——”
  吴中宝忍无可忍的开口戳破道:“你当年不也曾跟王家妹子还退亲了呢,怎么?如今都忘了?后来怎么又将王家妹子哄得回心转意的?怎么?你还要私藏不是?难不成你真要看着你兄弟这样夫妻离心过一辈子不成?”
  被戳了肺管子的宋重锦,要不是念着往日的兄弟情分,真恨不得将吴中宝给踢出去,这特么哪里是兄弟?这是仇家派来气死他的吧?
  气结了半日,宋重锦扬起一个不怀好意的笑来,一把薅起吴中宝进了书房,两人细细详谈起来……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拿定主意
  宋重锦如何对吴中宝面授机宜不得而知。
  只说京城顾家。
  顾长卿下值,才出了宫门,就看到自家长随面露喜色,凑过来禀告,说三老爷已经回府了,老太太和夫人都高兴得不得了,让老爷和几位爷无事早些家去,一家人吃个饭。
  以顾长卿这般稳得住的人,听了这消息,也忍不住嘴边的胡子翘了翘。
  老三这一去两三年,虽然常有信件往来,也知道他不是那不让人省心的。
  可到底是嫡亲的弟弟,尤其身世堪怜,更让他这个长兄,忍不住就多疼几分。
  想了想今日朝中并无什么大事,也就干脆的让长随去跟几个儿子侄子说一声,他自己先上了轿子回家了。
  回到顾家,两兄弟几年未见,自然有不少话要说。
  顾长卿虽然欣喜顾长却回来,可他却不是那脑子不清楚的人,先前接到老三要回来的信,就知道恐怕有什么事情。
  不然,以老三这性子,都去赤城县那边三年了,形势一片大好,怎么突然就说要回来?
  因此只陪着顾家老夫人说了几句话,就叫上顾长却到书房去了。
  顾家老夫人一贯最信任自己这个大儿子,知道他肯定有些事情要问,再者这老三回来了,一时半会的肯定也走不了,自然也就肯放人了。
  等他们兄弟二人离去了。
  顾家大夫人看顾家老夫人露出一点疲色来,自然就十分识趣点告退,让老太太歇息一会,晚上一家子好吃个团圆饭。
  等人一走,顾家老太太就顺势往贵妃榻上一躺,闭上双目,长叹一声。
  一直伺候顾家老太太的贴身嬷嬷,十分知机的上前,拿起美人锤坐在小脚凳上,小心的一边给老太太锤着腿,一边问:“三老爷回来了,身体也好了,老太太应该高兴才是,怎么还叹起气来?可是因为四姑娘?”
  顾家老夫人合着双目养神,屋子里静悄悄的,半日才道:“这几年我年纪大了,精神也短了,知道老大媳妇是个好的,也就放心想当几年老封君。没想到咱们这样的家里,居然养出了四丫头这样的心性的——”
  贴身嬷嬷小声宽慰:“四姑娘也许是一时想左了,好生教导些日子,扳过性子来就好了。”
  顾家老夫人冷哼一声:“这是左了心性了,哪里是一时半会能扳正过来的?我只是没想到,咱们家怎么也养出四姑娘这样眼皮子浅的!不就是我这个老婆子认回妞妞,对她们母女多偏疼了几日,就心里有了疙瘩了?”
  “也不想想,她们养在我膝下,这么些年,从我手里漏出多少好东西来给她们了?妞妞和永珠吃了这么多年苦,又才寻回来,我就是多疼几分,也是应当应分的!”
  “我才知道,妞妞当初为啥死活不留在京城,非要跟着永珠他们去赤城了,只怕也是看出来了。只是她孝心虔,心疼我,怕说出来伤了和气,干脆避让开了。我可怜的妞妞啊!当初就遭了那么些罪,如今认回来了,还要受这些委屈,我这个做娘的对不住她啊——”
  说着,顾家老夫人淌下两行浑浊的老泪来。
  贴身嬷嬷自是百般安慰劝解了一番,只说大姑奶奶说不得只是离不开表小姐呢,四姑娘以前看着也挺好的,也许是这年纪大了,要定亲事了,才有些着急了。
  毕竟不是人人都能跟表小姐一般,年纪轻轻就是国公府世子夫人的。
  四姑娘一贯心高气傲,自然爱争个高低,说不得就是心里不服气,自家姐妹和自己的婚事还不如表小姐,才说错了话呢。
  好不容易,劝得顾家老太太消停了些。
  又让人打水来,给老太太净面后,服侍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