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664部分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664部分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干脆装什么都没看出来,也每日装着乐呵呵的,当个啥事不管的老封君。
  只是心里到底惦记着,晚上也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不然往常这个时候她早就睡着了,哪里能知道外头的动静?
  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效忠
  因此见王永珠和宋重锦这大半夜的还要到前头去,就估计出什么大事了。
  再看两人神色还算平静,感觉好像还没了白天里压抑的那种急躁。
  她也就略微放下了心,只叮嘱了两句,就回屋关上了门。
  宋重锦和王永珠见张婆子回了屋,这才往前头院子里。
  这说话间,值夜的婆子和丫头忙上前来,打着灯笼要带路。
  被宋重锦接过来,示意婆子和丫头退下,别跟上来。
  两人打着灯笼到了前院,开了书房的门,点上灯。
  王永珠见这书房里,茶水都是冷的,说了一声,拎着茶壶到后院去打水。
  等她回来,就看到屋里齐刷刷的跪着五六个黑影,这要是胆子小一点的,非得吓出毛病来不可。
  王永珠却视若无睹的穿过那几个黑影,拎着茶壶坐在了宋重锦旁边,给自己和他各倒了一杯茶。
  才抬眼看去,只见这五六个黑影,都是穿着黑色夜行衣的汉子,一个个从上到下都是黑漆漆的,就连脸上,也都带上了黑色面巾,只露出一双眼睛来。
  宋重锦见王永珠进来了,这才开口:“说吧,你们到底是何人?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卫国公府还有影卫?”
  打头的那个黑影才毕恭毕敬的介绍。
  他名叫影七,隶属宋十六麾下,一贯隐匿于暗中活动,从不示于人前。是卫国公宋弘培养的一只暗中的力量。
  影卫人数不多,只有三十来人,负责各种黑暗中的事物,很多卫国公的亲卫和属下不能去办的事,都是他们去办。
  他们掌控的暗中的报机构,那才是宋弘真正的底牌。
  这支影卫,除了宋弘本人,还有宋五,宋十六知道,其他亲卫也都只略有耳闻,并不知道这支影卫的真实况。
  更不用提他人了。
  上次宋弘让宋十六去挑选一支小队过来赤城县,辅助宋重锦。
  宋十六就知道宋弘的打算了,自然要尽心尽力。
  他的手下,个个都是精挑细选,人人都是好手。
  宋十六费心挑选了略微年轻一点的,好生训诫了一番,又特意还培训了关于赤城这边的形势。
  按理说,他们早就该到达赤城县,拜见宋重锦了。
  只是到达赤城县后,出了点岔子。
  他们过来这边,自然要先将国公府以前留在这里的报暗桩给接过来,谁料,这就出了事。
  这报暗桩因为久未曾有人过来巡查,倒是懈怠了不说,还被人反渗透了进来。
  还好当初宋十六在布置暗桩的时候,十分的小心。都是单向的联系,上层能随时联系下层。
  下层想联系上层,却只能在固定的地点留下消息。
  即使这般,影七他们谨慎起见,将西北这一块的暗桩都给清理了一遍,果然查出不少纰漏。
  后来,影七他们都忍不住后怕和庆幸,若不是因为世子爷办差给国公爷长脸,国公爷想着慢慢培养世子爷,将他们派过来。
  再过几年,这怕西北这一块的暗桩都要废掉了。
  要再重建,那就难了。
  当初能在这一块建立暗桩,还是因为国公爷镇守此地,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影七他们虽然干得是见不得人的活计,越发知道,看这架势,国公府以后就是世子爷的了。
  他们这些国公爷麾下的老人,等到世子爷继承国公府,那就是国公爷留下的老人,到时候是什么样的下场还未可知。
  好的,能留下来继续效力,要么给些养老的银子,回老家,或者被府里养着。
  不好的,说不得就要给世子爷的心腹让路,或者被世子爷看不顺眼,找个借口发作了也只能认命。
  既然国公爷将他们给了世子爷,还让他们从此以后以世子爷为第一,那就是说,他们以后的主子就是世子爷了。
  第一次来拜见主子爷,一汇报,这西北暗桩都成窟窿眼了,丢人不丢人?以后还怎么办事?
  因此他们是想着,把西北暗桩梳理清楚了,再来拜见,得个好印象。
  才拖到了今。
  在来拜见之前,他们也都打听和考察过了。
  知道这以后的主子,世子爷能力眼光心一样不缺,唯独一样,就是怕媳妇。
  整个赤城县,无人不知,县太爷最是敬夫人。
  当然,影七他们知道的更多一点,觉得只怕世子爷敬得是世子夫人的拳头吧?
  世子夫人天生神力这事,在国公府自然不是什么秘密。
  此刻影七见接见他们,宋重锦居然都不瞒着王永珠。
  才隐约觉得,只怕他们先前的猜测都错了,这世子爷和世子夫人,只怕是真的鹣鲽深了。
  影七是个极聪明有眼色,会察言观色的人。
  只看先前王永珠去后院倒水,他们才趁机现,正要跟宋重锦介绍自己,却被宋重锦给阻拦了。
  非要等到王永珠到了,才示意他们说话。
  这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因此,影七对着王永珠的态度也十分恭敬,半句不提王永珠是不是不该出现这里的话。
  影七后头的其他人,都是从事这一行的,干别的不行,观察人,看人,从肢体语言发现蛛丝马迹,是他们最拿手的。
  影七能发现,他们也能发现,却都有志一同的默认了。
  宋重锦十分满意眼前这几个人的态度,果然不愧是宋弘的底牌,这素质,这心态和眼色,可比宋家那些亲卫强多了。
  听了影七他们效忠的话,宋重锦并没有太多动容。
  若是宋家其他几个孩子,能有宋弘这般对待,只怕要感激涕零了。
  可对于宋重锦来说,迟来的父,尤其还是充满了算计考验试探之后的父,真是比草还轻。
  对于影七他们说的效忠,以他们夫妇为第一大誓言,他也只是听听,并没全信。
  不过初次见面,是人是鬼,也要慢慢才知道。
  此刻最重要的是,既然他们对报工作如此熟悉,那京城那边的动静,他们应该有消息吧?
  果然一问,影七就道,这正是他们清理完暗桩后,就立刻来拜见宋重锦的原因之一。
  他们收到了特殊渠道那边,京城传来的消息。
  宋重锦之所以留任的命令被留中不发,自然是因为京城里,有人盯上了赤城县和马场这块肥。
  如今赤城县这两三年间,已经隐约有了第二个临水城的迹象。
  商贾都乐意在赤城县打尖落脚,吸引了不少闻风而动的商人小贩蜂拥而至。
  宋重锦又命在县城里划出一块专门的地界来,取名叫交易市场,里面搭建了一间间的铺面,租给商人。
  逢五、十五和二十五开市,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商人,尤其是西域那边来的客商,在这里租个铺面,将自己带过来的各色货物摆上,自然就有不少人来求购。
  这市场有规定,不许坑蒙拐骗,不许以次充好,发现一次,会被警告罚款,第二次就被列入黑名单,永不许进入市场。
  那黑名单就被刻在市场外面的石牌上,一旦列入黑名单,那简直就是声名尽毁,再无人和他做生意了。
  市场里有铺头和衙役巡逻,有什么纠纷,在市场大门口,还有县衙的官吏坐镇解决。
  若是有什么烦难事,也可以寻求帮助。
  开始的时候,建立这个市场,大家都觉得宋重锦是异想天开,谁会来赤城县交易?
  虽然他也算是个交通要道,往西域和草原去都需要在这里停留一二。
  可赤城县因为有马场的缘故,历任县令都不敢有什么太大的动作。
  可谁知道,宋重锦这个市场办起来后,开始虽然没什么人来,可有县令夫人名下的铺子带头,再有京城那边来的商人,不知道怎么也相信这市场,非要在里面交易。
  试探着有人真的租了市场的铺面,然后再交易,出了事,果然有官府出面解决。
  有那不信邪的以次充好,哄骗买家,被举报后,直接就被官府带走,后来全部货物被罚没,还被列上了黑名单,被骗的买家也得到了补偿。
  渐渐的大家都乐意来这里,只需要交点租金,又省心又安全。市场还有货场,也是一间一间的,需要的人租过去,暂时存放货物。
  一天二十四个时辰,都有官府的人看守巡逻,可比放在自家都安全些。
  又不担心有地痞流氓来寻衅滋事,也不怕有人欺负你不是本地人,这名声就慢慢打响了。
  只要不傻不瞎的人,都看得出来,这赤城县的县令如今可是肥差了。
  不说那马场,就这个市场,那就是源源不断的银子啊!
  因此这京城里,想着宋重锦三年任期满就该回来了,这留下的位置,谁不想抢到自己碗里来?
  这吏部官员考核还没结束呢,瞄准了的人,就已经开始疏通关系,想先定下来。
  这宋重锦会留任的事,也就皇帝,宋弘,顾长卿,还有吏部尚书秦博涵心知肚明。
  开始大家还只想着一个县令的位置,只跟经办的人打个招呼,送上礼物,就没问题了。
  没想到盯上的人太多了,你争我抢的,就被秦博涵知道了。
  秦博涵自然上奏给了皇帝。
  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歇菜
  皇帝听了这消息,倒是乐了。
  没想到这三年前的烫手山芋,三年后倒是成了抢手馍馍了?
  这几年皇帝虽然关注赤城县,也是关注马场事宜,倒是还真不知道赤城县变化这么大。
  重新找出来宋重锦写的折子,还有吏部的考核评定,细细的又看了一回。
  皇帝心里有了主意。
  一时将宋重锦留任的命令留中不发,一面还推波助澜,想看看到底哪些人跳出来,要捡这现成的。
  皇帝一声令下,谁敢怠慢。
  吏部的人得了命令,也就来者不拒,谁来打听赤城县令一职,都登记了,各种疏通的礼物也奉旨收到手软。
  人人都摩拳擦掌,觉得自己有一争之力。
  这争得人一多,没多久差不多就都知道了。
  一听说那么多人抢这个位置,自觉实力不够的,倒是老实了,偃旗息鼓另谋他途去了。
  剩下的就是那不死心的,或者感觉自己能拿下来的。
  私底下,那手段百出,让人叹为观止。
  渐渐的就闹到了明处,朝会上就有人忍不住跳了出来。
  宋弘先前就听到了风声,只是皇帝没发明旨,他只能憋着,自己在家偷乐,看这些人狗咬狗。
  心里暗自自得,你们抢吧,打吧,就是人头打成猪脑子,赤城县令那也是他儿子的。
  这朝会上有人跳出来,他也就当看个乐。
  到底跟皇帝多年,皇帝心思他还是能猜着几分,既然已经当着他和顾长卿的面都说了要将宋重锦留任,若是如今改口,岂不是打了自己的脸?
  这些人跳得越高,闹得越欢,将来只怕死得越惨,当今这位皇帝可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主。
  因此特别淡定。
  没曾想,你们抢就抢呗,还把宋弘和宋重锦给扯了进来。
  非要拉着宋弘,让他评评理。
  宋弘这要不是在朝堂上,非要啐他一脸,抢劳资儿子的位置,还要劳资给你评理,咋不上天呢。
  冷笑一声,只说莫挨劳资。
  偏偏齐国公和阮家,跟宋弘早就翻了脸,他们也看上了赤城县这块肥。
  想着如果能将赤城县令拿下,那岂不是宋弘父子的一番心血便宜了他们?
  因此在朝会上就格外的活跃。
  还特别恶心宋弘,口口声声说皇上圣明仁慈,这宋重锦三年考核期过了,马场那边才略有起色,皇上就看在宋弘的面子上,格外开恩,让宋重锦调任回京城。
  以后他们一家父子团聚,宋重锦又高升,可谓双喜临门云云。
  宋弘都懒得搭理齐国公和阮家这一派的人,只说一切陛下自有圣裁,做臣子的,雷霆雨露均是君恩,只要能为国为君效力,在哪里办差都一样。
  宋弘这么一说,齐国公越发得寸进尺,干脆当堂自荐王家的一名子弟去赤城县接任。
  说什么,这王家子弟甘愿为了陛下肝脑涂地,保证三年之内,马场那边恢复正常云云。
  话里话外,各种打压宋重锦。
  这一说,其他人不干了,你就是跟自家打算的一般去抢现成的功劳去的,干嘛说的那么好听?
  就你王家子弟能干?我们家孩子也不赖啊?
  顿时还不等宋弘开口,其他人就围攻起齐国公来。
  一时都将自家子弟吹得那叫一个天上地下就这么一个良才美玉。
  这般闹腾,若是平里,皇帝肯定要呵斥两句,着吏部去办理就是了。
  可这次,皇帝一反常态,不仅不呵斥,还十分纵容。
  那天天上朝,说完大事就为这个吵架,好几家平里关系不错的,都为了这个位置,还反目成仇了。
  今天你呼声最高,明天他家最合适,正是风起云涌。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为了什么将军宰辅的位置才吵成这样呢,谁知道不过是为了个七品县令?
  闹腾得不仅听闻的百姓晕了,朝廷百官也糊涂了,这天天的为这么点小事吵成这样,是为了啥?
  等该跳得都跳出来了,秦博涵和几个老谋深算一直没搅和进去的老狐狸们,才上奏说,既然这样大家争来争去,让谁去都觉得不适合。
  干脆就让宋重锦留任好了。
  皇帝也摆出一副不甘其扰的样子来,十分顺利的就准了。
  哦嚯!全歇菜!
  这下大家都傻眼了,争了小半个月,全白费了。
  吏部那边十分麻溜的将早就准备好的认命给拿出来,盖章确认,让人给加急传到赤城县去。
  就此尘埃落定!
  那些送了不少礼,还跟亲朋好友反目成愁得人家,回过神来,真是哭都哭不出来了。
  尤其是在这件事上,跳得厉害的那几家,后来总是被寻到不是,不是被贬,就是调任到闲职上去了。
  慢慢的都醒过神来,后悔不迭也晚了,倒是老实起来,只得夹起尾巴低调做人,就怕又被皇帝看在眼里了。
  按照影卫他们的估计,差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