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690部分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690部分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断不能找个普通人家的女子成亲,耽误了自己个的儿子。
  这小侯氏跟外祖家关系亲密,这个表弟又一贯会奉承她,倒是印象不错。
  嫁到宋家来后,第二日敬茶的时候,看到了宋家还没出嫁的两位姑娘。
  知道三姑娘已经定了亲,再看四姑娘宋重绣长得貌美随孟姨娘,虽然是国公府的姑娘,可到底是庶出,就觉得跟她表弟再般配不过。
  心里有了这个想法,回门就跟娘家说了,侯家也不知道是不是太飘了,还是真想借着这个机会,让孟姨娘她们也支持宋重钊。
  要知道孟姨娘虽然生了两个姑娘,可如今宋重绢定亲的那一家,看着不太起眼,却颇有几分实力。
  若是真能娶了宋重绣,这宋重绢的夫家还能帮别人不成?
  因此,还真就开始谋算起来。
  去了信,把那表弟给召到京城里,好生计划了一番后,然后小侯氏去找孟姨娘。
  这话头一起,吓了孟姨娘一跳,越听越恼火,侯家倒是打得好算盘,真当他侯家是什么好人家不成?
  自家闺女给人做妾了,本就不是什么正经亲戚,还又结亲家,说来都是一笔糊涂账。
  这侯家到底是妾的亲戚呢,还是三少奶奶的亲戚。
  他们不嫌尴尬,自己还觉得恶心呢!
  自己虽然是妾,可自己生的姑娘好歹也是主子,多少王孙公子嫁不得?非要跳侯家那个火坑去?
  因此断然拒绝。
  小侯氏本是一腔热情而来,以为只要自己一说,孟姨娘肯定会同意,还要谢谢自己保媒呢。
  哪曾想她们这么不识趣,居然不同意?
  当即就恼了,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被里屋里的宋重绣听到了,气不得,出来跟小侯氏拌了几句嘴。
  这事到底事关宋重绣的名声,小侯氏也觉得丢面子,因此双方算是勉强同心,没将事情闹大。
  只是自从那以后,互相看对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
  先前宋重绣到底没什么底气,还多有容让。
  如今自觉后头的靠山,王永珠回来了,又有皇贵妃的这般看重,哪里还怕小侯氏,也就趁机出这口气。
  小侯氏知道这孟姨娘和两位姑娘,是站在夫人和宋重锦王永珠这一边的。
  知道这是王永珠回来了,有人撑腰子了。
  当下就不痛快了,翻了个白眼,不过好歹知道此刻要是闹起来,这东西说不得就没了。
  因此暂且忍了这口气,只看着那盒子和盘子。
  王永珠见状,也就让丫头们上前,将东西按照她分配好的,一样样的都送了人。
  几个姨娘都一样,都是两枝宫里内造的精巧的首饰,都是一套的,谁也挑不出个高下来。
  宋重绢姐妹两人是一人一颗浑圆的金色海珠,俗话说七分珠八分宝。
  这两颗海珠足有八分,实乃珍宝了。
  两姐妹都露出喜色来,这样的好东西,就算只一颗,也实在太珍贵了,若是镶嵌了做首饰,都可以传家了。
  当下道谢不迭。
  不管大家心里怎么想,起码面上都是喜气洋洋的,纷纷谢过了王永珠。
  大家其乐融融,高氏正要说大家一起到前头去。
  就听到小侯氏一声刺耳的呵斥声:“这是什么?你是不是拿错了?”
  满屋子的人都看了过去,只见小侯氏气得脸色都变了,正呵斥着面前的端着盘子的丫头。
  那盘子里本是放着两匹银红的纱缎,此刻被小侯氏一推,那丫头没站稳,手里的盘子一歪,其中一匹就滚落在地上,散落了开去。
  小侯氏还在不依不饶:“你们主子得了那么多好东西,给她们都是首饰头面,珍珠宝石的?我好歹也是你们主子的妯娌,就用这个东西来打发我?”
  见高氏她们看过来,小侯氏扭身就抓着高氏的袖子哭嚎起来:“夫人!你给要替儿媳妇做主啊!这满屋子的,不是头面就是珍珠宝石,就连姨娘们都是首饰,我好歹也是三少奶奶,就给这么两匹纱,连姨娘们都不如,这不是欺负人吗?”
  “好歹我们三爷跟世子爷也是兄弟呢,这是打三爷的脸啊!夫人给儿媳妇评评理,哪有做嫂子的这样欺负妯娌的?”
  “更不用说了,这赏赐本就是皇贵妃赏赐给咱们国公府里的,不过是借着给大嫂子的名头。倒是大嫂子还真就厚着脸皮真当自己的了?那么大几箱子好东西,就挑挑拣拣的弄出这么点东西来,打发叫花子呢!”
  “还是大嫂子将那些东西都收着,打算都送到顾家去呢?这府里如今还是国公爷和夫人做主呢,大嫂子就这么将我们宋家的东西克扣下来,是何道理?将来若是大嫂子和世子爷当家作主了,我们这些弟妹还活不活啊——”
  这是小侯氏跟宋重钊商量好了的,要是王永珠不将东西都拿出来,或者拿出来的少了,他们是不依的。
  到时候就说王永珠要么就是有私心,一门心思补贴她那个舅家。
  要么就说王永珠克扣下来中饱私囊,反正就是抹黑王永珠的名声,迫使她将得到的赏赐都交出来。
  本来小侯氏就盼着王永珠出个错漏,她好抓住机会成绩在高氏面前告倒王永珠。
  没曾想,王永珠给别人都是好东西,给自己的居然就是两匹破纱,这哪里还能忍得住,顿时就发作起来。
  说完,还捂着脸呜呜的哭了起来。
  满屋子一片寂静,就只听到小侯氏呜呜咽咽的哭泣声。
  王永珠冷笑一声,正要说话。
  就听到外头一阵脚步声,然后掀起帘子来,宋弘走进来,满脸不虞:“是谁大过年的哭哭啼啼的?晦气!”
  抬头,就看到小侯氏,忍不住眉头就皱起来,回头瞪一眼宋重钊:“老三,管管你媳妇!大过年的,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她嚎个什么劲?你爹娘还没死呢!”
  宋重钊被他爹这么一眼一瞪,顿时腿都软了。
  可一想到囊中羞涩,这开了年,又是酒戏,再不发一笔财,只怕日后这京城里就行走不开了。
  心一横,倒是低眉顺眼的回了一句:“爹,侯氏一贯都是懂礼柔顺的,今儿个哭得这么伤心,说不得是受了委屈了,爹,容我问上一问。”
  说着上前,给小侯氏递了张帕子,“夫人,你这是怎么了?”
  小侯氏哇的一声,一边哭,一边将方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说了。
  然后还又冲着宋弘道:“公爹,还请给儿媳妇做主啊——”
  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今时不同往日
  宋弘倒是乐了。
  见时候还早,干脆的坐到了上首,也不管小侯氏和宋重钊,先看向王永珠:“既然给夫人她们都有,爷的呢?”
  王永珠行个礼,不做声,一挥手。
  身后的丫头,捧着几个盘子上前,将东西呈了上来。
  宋弘看到那把弯刀,虽然镶金嵌玉的,可抽出来,倒也是寒光闪闪的一把神兵。
  在手里掂量了几下,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再看王永珠给几个儿子准备的,都是差不多的玩器,一看就是宫中出品,不偏不倚,看着都差不多。
  顿时心里有了数。
  那边小侯氏还在嘤嘤嘤的哭泣,屋子里上上下下都不敢做声,只偷偷看着宋弘,看他怎么说。
  宋弘却慢条斯理的把玩着手里的弯刀,好一会子,才嗤笑一声:“既然给脸不要脸,还留着做什么?好东西也得看人识不识货,碰到那种没眼色的,莫非还上赶着不成?什么时候你脾性这么好了?”
  这话一说出口,满室寂静。
  小侯氏连哭声都停住了,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宋弘。
  宋弘眼皮子都没抬,冷声道:“老三,还楞着做什么?还不把你那眼皮子浅的媳妇给送回院子里去?留在这外头丢人现眼!”
  小侯氏脸色一白,身子摇摇欲坠,她没想到宋弘居然也护着那乡下丫头,这么不给她这个三儿媳面子。
  好歹她也是新媳妇,又有侯家的面子,更别说今儿个还是大年初一,有什么事,做长辈的慈和,不也就该笑一笑就过去了吗?
  这也是小侯氏和宋重钊的打算,今儿个他们是晚辈,闹一闹哭一哭的,做长辈的,这大过年的都要多担待担待,还能真计较不成?
  哪曾想,宋弘居然这般当着全家上下,下她的面子。
  就算是高氏,身为嫡母,还要有所顾忌,真对他们小两口不好,容易被人说成是嫡母不慈。
  可这公爹可是实打实的亲爹,他这态度,只怕明儿个起,这上上下下族里就都要知道,他们这一房遭国公爷厌弃了。
  这可如何是好?
  不仅小侯氏傻了,就是宋重钊也没想到,楞在了那里:“父亲——”
  宋弘看了过去。
  宋重钊咬咬牙,给宋弘跪下了:“父亲,今儿个好歹还在过年,一家子骨肉团聚呢,就算侯氏有不对的地方,父亲看在儿子的份上,也多担待一二——”
  若是以前,宋弘也就轻轻抬手过去了。
  一家子骨肉,没必要闹成这样。
  可今时不同往日,先前他要替儿子休妻,就得罪了王永珠。
  以他对王永珠的了解,这丫头记仇的很,说不定心里的小本本已经记了好几笔了。
  没看今日虽然给了礼物,可连话都不愿意跟自己说么?
  虽然宋弘心里憋气,可他也知道,若是不从中转寰一二,缓和一下跟王永珠的关系。
  等自己那远在赤城县的儿子知道了,闹将起来,那就不是休妻,而是儿子要跟自己断绝父子关系了。
  这一个月来,宋五也好,宋十六也罢,还有几个心腹幕僚,都轮番的劝他,分析利弊。
  他膝下虽然儿子有好几个,拿得出手,能顶门立户的,也就宋重锦这么一个。
  宋重锦跟他的父子之情淡薄,这不仅他看出来了,其他心腹也都看得清楚明白。
  可谁也说不出宋重锦一个不字来。毕竟宋重锦面子工程还是做得不错,该有的礼节一丝不错。
  只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宋弘是武将,当初在边关的时候,留下的暗伤无数,尤其是当年,他中了暗算,一刀从后背斜斜劈过,整个人差点都被劈成两半。
  也是他当时年纪轻,求生欲望强,加上运气好,被一位走方游医救了性命。
  当时那游医就曾经断言,他虽然捡回一条命,年轻的时候看着不显,等到老了,却是要遭罪的。
  当时的宋弘年纪轻,野心勃勃,这些浑然都不放在眼里,只当作了耳旁风。
  只要留得命在,建功立业升官就是了,将来老了的事情老了再说。
  可这两年,他才体会到了那位游医话中的意思。
  从前年起,季节替换之际,他身体就吃不消了,当初的伤口疼痛难忍,全身骨头就好像被蚂蚁啃噬一般,让他每每彻夜难眠,辗转反侧。
  延请太医来诊治,说来说去,也就是旧伤复发,只能用药缓解着。
  不能受凉,等过了冬季和春季,到了夏天和秋天,就能缓解些。
  可惜那药方开出来,喝了一碗又一碗,却没什么大用。
  宋弘就算是铁打的汉子,也撑不住这种疼痛。
  求了皇帝,进宫的时候,请杜仲景给看了脉。
  杜仲景把完脉象,也没瞒着,直接就说了。
  大意差不多,只是更准确些。
  说宋弘当年伤得太厉害,能捡回一条命,已经是侥幸。
  这么些年来,因为他本人身体好,到底还是壮年,气血精气充足,因此还不显。
  宋弘本身也没注意保养,这两年,他的身体过了那个最高峰,开始下滑,这些暗伤就压制不住了。
  再这么熬上几年,身体的气血被熬得差不多,到时候只怕人就扛不住了,整个身体就要垮下来。
  运气好,春冬两季都要在床上躺着,医药不断。
  运气不好,只怕就是一年到头,都只能卧床不起,宛如废人了。
  宋弘的身体情况这么严重,不说宋弘本人,就是皇帝也没想到。
  到底是国之功臣,当年若不是宋弘拼命得力,边关也不至于能平稳这么些年。
  当年意气风发的大将军,落到如今地步,就是他,也是不忍睹。
  让杜仲景好生给宋弘开个药方,调理身体,实在不行,将疼痛给止住也好。
  杜仲景虽然先前因为宋弘对王永珠的态度,对宋弘本人有几分不爽。
  可看到他身上的伤,再想起宋弘当年的功劳,边关这么些年平静,他是在功不可没。
  也就暗叹一声,尽心给宋弘调理。
  杜仲景到底深得杜老太医真传,有他出手,先给宋弘止住了疼。
  至于调理身体,经过这两年,尽他所能,也不过是能让宋弘的身体保持住不继续败坏下去罢了。
  宋弘的身体,被皇帝下了严令不许外传。
  先前给宋弘看诊的太医,也被下了封口令。
  如今知道他身体情况的,也不过就那么三四个人。
  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以为我不知道?
  所以,若是以前,宋弘就算先前做的事有失妥当,可他是一家之主,是长辈,就是错了也不会觉得自己有错。
  就比如,对于将宋重锦留在外头十几年,不闻不问。
  接回来后他也没后悔过,顶多只是觉得,若是早几年接回来调教一二,不让他跟王家那丫头成亲,说不得如今倒是父子关系更好些,也能更听话些,不用如今事事跟自己作对,不是一条心。
  可现在,他却不得不多考虑一二。
  恰好老三和老三媳妇这两个没脑子的撞上来,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他朝老大媳妇释放一点善意。
  然后让高氏到时候在中间再说两句好话,先前那事,也就抹平了。
  宋弘自认为,他这个做公爹的,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想他戎马一生,除了当初年少的时候,为势所迫,放弃了齐欢。
  这么些年,他唯有在陛下面前才会改变自己的主意,这世上,就连在他的母亲,老国公夫人面前,也没有退让过。
  为了国公府的将来,他都先低头了,若是老大媳妇识趣,就该知道怎么做了。
  王永珠当然很诧异。
  宋弘是什么人,骄傲到自负的人。
  当然,他有这样的底气本钱,国公世子出生,天子骄子。
  少年时候唯一的挫折,也不过是青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