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715部分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715部分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拍拍手,站在门口的大夫人的贴身嬷嬷,就恭敬的走进屋里去,从怀里掏出几本小册子,呈给了大夫人,楼氏和安氏心里一惊,这才一夜的功夫,大夫人就将新的规矩都拿出来了,肯定不是一日之功,想必很久之前,大夫人就动了心思了。
  当下连大气都不敢出,只站起来低头称是。
  说完这个,大夫人才道:“昨日我跟老爷商量过了,这没几日就是三弟的婚礼了,一时也腾不出手来。倒不如等三弟成亲后,我们两房再分开也就是了。当年分家本就分得清楚,如今再分开也没什么牵扯。只是各房的下人还是归各房,月钱用度以后分开走账就是了。”
  “至于其他的,老二家的,四丫头的院子,你这个做嫂子的也上心收拾一下,她屋里的摆设,尽数从她原来的院子里原样搬过去就是了,这样她住着也习惯…”
  然后剩下的就是一些日常开销的事情,九十九步都走了,这最后一步,顾家大夫人自然不会功亏一篑。
  直接说,这个月因着顾长却的喜事,府里早就将需用的东西采购得差不多了,先是按照三房一起用度采购的,自然是多了,如今只各房一分就是了,也不值什么。
  二房和三房那边还要单设帐房和管事的,想来也要几日才能理清。
  等他们都理顺了,再交割也不迟。
  一条条,一项项倒是分派得清清楚楚的。
  顾子杭和楼氏互看了一眼,还没开口,顾长却就满口同意了,还谢过了大夫人。
  顾子杭只得一咬牙,和楼氏起身,走到了大家中间,噗通两声,两夫妻跪在了顾长卿和大夫人面前。
  只说这些年多亏了他们二人照料,如同亲生父母一般,将他们兄妹四人养大,恩重如山。
  如今要分开,他们心里只有感恩的。再有,就是这么些年来,顾长卿夫妻补贴他们兄妹四人的实在太多了,让他们受之有愧。
  这一切本该是他们的父母要做的,却都落在了大伯父和大伯娘身上。
  他们虽然不舍得大伯父和大伯娘,可若是再厚颜呆着占便宜,就真的是忘恩负义小人行径了。
  还拍着胸脯保证,在他们心目中,顾长卿夫妇也是他们的父母,将来也会如同几位兄弟一般孝敬两人的。
  又恭恭敬敬的将那装满了银票的匣子给呈了上来,只说是他们几兄妹的孝敬,还请大伯父和大伯娘收下。
  顾家大夫人接过匣子,打开看了两眼,就估摸出来这银票的价值,倒是笑了,将匣子塞了回去:“行了,你们的孝心我们就领了!这银票你们收回去!伯娘知道,昨日你们替四丫头还了欠永珠的账,今日这些只怕是你们的全部家当了,恐怕连老二家的嫁妆都垫上了,是也不是?”
  楼氏和顾子杭低头不说话。
  顾家大夫人叹口气:“你们将我们当父母看,我们何尝不是拿你们当自家孩子一样看待?父母和孩子之间还计较这个做什么?这些银票拿回去,以后你们那边自己开支,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都孝敬给了我们,难不成你们喝西北风去?这让我们也受得不安不是?”
  “只要你们好好的,我们这做长辈的就高兴了!”
  顾子杭还要推让:“可是——”
  “没什么可是,要真这么算,你父亲年前刚送回来两千的银子,这才三月呢,那银子还没动,要不我让帐房退给你们?大家彻底算个清楚?”顾家大夫人不悦的道。
  顾长卿知道顾家大夫人,这不要就是真不要。
  当下也开口道:“你们收着吧!你爹不在京城,这京城二房,以后可都要靠着你!做什么婆婆妈妈的?”
  顾子杭只得将那匣子又收了回来,只觉得有些烫手。
  那边,顾家大夫人嘴角微微的一翘,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大夫人的哑巴亏
  她等着一日,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
  生为宗妇,要大度,要能平衡家里和族里女眷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
  孤寡老幼她要照顾接济,不安分闹事的要打压,还要对一些小心思,只要无伤大雅的,也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过。
  不能行差踏错一步,不然不仅外人盯着,就是族里那些妯娌们,也盯着她,就等她犯了错,好捏个把柄在手里呢。
  这些年,她为了个好名声,为了儿女有门好亲事,一直忍耐着。
  本是打算这,等忍到最小的儿子成亲后,她也就没必要再忍了,那个时候家里的孩子都成家了,就是四丫头也有了人家了。
  到时候谁也挑不出她的错来,她也仁至义尽了,二房的儿子和闺女,她都抚养成人,也都成家立业了,就是亲生爹娘也不过这么着了。
  这么些年,她一直忍着,是因为当初她嫁过来后,顾家还没有分家。
  顾家分家,是顾家老三都娶了妻子以后,顾家老爷子去世才分的家。
  顾长即要娶全氏,家里不同意,他跟顾长卿恳谈了一番后,顾长卿才说通了顾家老夫人。
  顾家老爷子那个时候一门心思都在补偿那个顾长印,又心中对老夫人亏欠,所以老夫人松了口,他也就默认了。
  当初顾家大夫人心中也有些不解,为何顾长卿要帮着顾长即说话。
  顾长卿才跟她说老二为啥要娶全氏,一是因为全氏娘家没什么人了,娘家无人,又是高嫁,全氏自然没底气。
  再者据说全氏性子又单纯也没正式学过管家,顾家老夫人要派人去教导,都被退了回来,只有一个来投靠全氏的老姑姑教导着,自然不清楚这些高门里的行事。娶进门后,对她没啥威胁。
  就算她有那个心眼,也没那个能力。
  不然若真是娶个高门大户的姑娘回来,哪个不是按照当家主母培养的?若真是争起来,岂不是伤了兄弟和气?
  先前府里,本就因为顾家老爷子那一辈闹出的那些事情,才勉强收住了尾。
  有老三那样一个不省心的,将来娶妻恐怕也只会跟老三一般,若是他再娶一个厉害的,这家里恐怕又不得安生了。
  因此,顾长即才一口咬定了要娶全氏。
  顾家大夫人初听了,还十分感动,只觉得这二弟为了家里和气,这般委屈自己,娶个上不得台面的全氏,实在是牺牲太多。
  因此,顾长即成亲后,即是全氏被她姑姑养坏了性情,连最基本的女眷之间的应酬见面都不会,她也没有半点嫌弃。
  反而越发觉得心中愧疚,对全氏是一心一意的,处处为她着想,怕她被人耻笑。
  不然,她为何和顾长即一起,商量出了那个法子来,将出门要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怎么样才能不出错,全部写成册子。
  然后顾长即再教全氏背会了,她又拉着全氏演练了无数次,没有破绽了,才带全氏出门应酬?
  这些都是花费了她不少的心血的!就是对自己的孩子,她都没这么费心过!
  后来,全氏生下孩子后,顾长即又说全氏不会带孩子,若是将孩子交给全氏带大,恐怕孩子都要废了。
  烦请她这个做大嫂的心疼心疼孩子,帮忙将孩子带大。
  她也满口的就答应了。
  她记着顾长即的好,所以能够搭把手的,她从来不推辞。
  再后来,二房的孩子都丢给了她,她名下就四个孩子,加上二房的四个,说实话,虽然有奴仆下人伺候,可每天要问询几个孩子的情况,还要一一安抚,万一有孩子不舒服,她还得晚上守着。
  有时候,二房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同时病了,为了怕人闲话,她也得强忍着自己的担心,要先紧着二房的孩子。
  作为一个母亲,每当这个时候,她心里就如同刀割一般。
  直到后来分家了,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
  可老二却申请了外放,将几个孩子丢给她,只说相信大哥大嫂,然后拍拍屁股,就带着全氏走了。
  顾家大夫人当时整个人都是崩溃的!
  可她还什么都不能说,尤其是在顾长卿面前。
  要是她有抱怨,顾长卿会不会想,他二弟都为了这个家,放弃了娶一个高门大户的媳妇了,如今帮他带带孩子,下头还有仆人照顾,难道都不愿意吗?
  怎么做长嫂的?
  还能怎么办?只能强撑下去。
  开始,老二每年交的银钱回来,几个孩子日常用度也就够了,其他的她这个做大伯娘的也没那么小气,不是贴不起。
  可后来,孩子越来越大,开销越来越多。
  尤其是子杭成亲生子,再接下来二丫头出嫁。
  二房给的那些用度,压根就不够。
  可她这个做嫂子的,还能真去找老二开口要银钱去?不能!
  而且还不能薄待了二房的孩子,必须一视同仁的才好。
  这些年,付出的银钱也就算了,只是后来,越想她总觉得自己是吃了一个哑巴亏。
  还不如老二当初娶个厉害的高门媳妇,又能如何?祖宗家法在那里,等分了家,各人顾各人的也就是了。
  怎么会,就陪上了她后半生,替人操心养孩子呢?
  顾家大夫人这几年来,越想越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只不过因着顾子楷还没成亲,她还得忍着,总不能九十九都走了,最后一步功亏一篑让人说嘴不是?
  只不过她也已经在顾长卿面前透露了意思,最迟就是顾子楷成亲后,跟二房怎么都要彻底分开了。
  顾长卿本来还有些犹豫,毕竟顾家老夫人还在,好端端的若是跟二房分开,怕老夫人心里不好想。
  可到底看老妻,这么些年,为了顾家操心,八个孩子要教养长大,还要给她们寻摸亲事,看他们娶妻生子,成亲出嫁,也确实心累。
  就为了老二那番话,老妻这么多年来,无怨无悔也够了!
  不然哪家的长嫂再如母,也做不到这样的份上!为着老妻的这些年的付出,京城里谁不夸顾家家风好?几个孩子的亲事,也是因为有老妻的名声,也都是结了上好的亲家。
  这些都是老妻的贡献!就是看在这个的份上,想来娘都不会怪罪她的!
  当然也有因为妞妞和真正的老四找回来了,子女团聚,又有小妹在中间劝说,母亲如今也颇觉得有些对不住老妻!
  所以顾长卿也就默认了顾家大夫人的意思,两人都是未雨绸缪之人,有了这个想法,自然就希望做到最好。
  早早的就在心中打了无数的腹稿。
  可谁都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突然,而且居然是顾长却这个认回来没多久的小弟提出来的!再有小妹在一旁爆出四丫头的事情来。
  倒是让顾长卿立刻就下定了决心。
  如今尘埃落定,让顾家大夫人心里怎么不舒坦?
  四丫头这个烫手山芋,还是丢给二房的人去操心吧!她不伺候了!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焦头烂额
  顾家大夫人手下,能干的婆子不少。
  等到了晚间,府里上上下下就都知道了。
  一时原本分给二房的那些下人们,人心浮动起来。
  这些年,他们自己都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二房的人,反正分家跟没分差不多,都是公中一起开月钱。
  如今这要真是彻底分开了,以后他们就是二房的人了。
  二房可不如大房,别的不说,看二房太太就知道了。
  再说了,大房老爷如今可是兵部尚书,深得皇上看重,大房的几位爷,也都各有千秋。
  二房老爷一直外放,虽然如今是湖广守巡道员,正四品,在外能唬人。
  可是在京城就不够看了。
  就连大房的大爷,如今也是从四品东平府知府了。
  自家二房的二爷,才不过是户部六品主事,跟大房一比可差远了。
  这做人奴婢的,自然希望的是自家主子发达,他们才能沾光不是?
  这些年,他们出门去,都自称是顾尚书家的,外人也颇给面子。
  以后出门,难道要自称是顾道员家的?还是顾主事家的?
  做下人的,最能感觉到这其中的差别,分得清这冷暖差别对待。
  都能看得到,二房以后的日子,没现在这般快活了。
  因此,不少人动了心思,想留在大房当差。
  有门路的就找门路,没门路的也只得羡慕的看着。
  没几天,居然就有人求到了张婆子这里。
  说是请张婆子在大夫人面前说上两句好话,容他们一家子继续在大房这边伺候云云。
  张婆子哭笑不得,她当初在这事情里面插手,那不是因为涉及到了自己闺女和幺弟么?
  出了气,又给了顾家大夫人偌大的人情,这事就到此为止了。
  若是她不知趣,还插手大房和二房之间安插下人的事情,就过分了。
  因此断然拒绝了。
  还特意到顾家大夫人面前摆明了态度,才放心。
  顾家大夫人十分清楚张婆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只开玩笑:“若真有你看得顺眼的,真开口了,我还能驳了你?”
  张婆子也知道是玩笑话,不过一笑也就算了。
  不仅如此,张婆子还特意叮嘱了顾家老夫人,既然大哥大嫂话都说出去了,她做娘的,可千万别掺和。
  或者被人求到面前来,抹不开面子,答应了什么。
  真要去跟大嫂讨人情,人家大嫂能不给?可是给了心里未必痛快啊!
  俗话说不聋不哑,不做家翁。
  既然先前没开口,如今更是不要沾手的好。
  顾家老夫人知道这是自家闺女怕自己犯了糊涂,才这般说。
  心里跟明镜一般,也只有自己的亲闺女,才敢这么说话,不怕得罪人了。
  笑着也就答应了,果真自此以后,对于大房二房的事情,轻易不说一句话了。
  那边,虽然还没正式分开,说是要等到顾长却成亲后再分。
  可二房这边的几个主子,很快就感觉到了这其中的差别。
  家里的仆人仍然恭敬,可总是有些许的不同,更加客气了。
  需要个什么,去取用的时候,照旧给的爽快,只是需要签名画押的册子多了几本。
  服侍他们的下人,也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尤其是小孩子,更是感觉明显。
  和大房的孩子在一起,以往跌倒了或者起了口角,那下人们都是一窝蜂的涌上去,对几个小主子的态度是一样的。
  如今却更多的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