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743部分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743部分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十分的好说话了。
  对王永珠来说,确实,这几千斤麦子她给得起,也舍得。
  只是,如今的情况却不允许她这般大方。
  直白点说,若是她真将几千斤麦种捐献给了朝廷,这又是大功一件。
  让皇帝拿什么封赏?
  朝堂上官员那么多,对卫国公看不顺眼的就不知道有多少。更有宋重锦如今虽然只是个赤城县县令,等到商道开通,由宋重锦负责的时候,那只怕就是捅了马蜂窝。
  这可是块人人惦记的肥肉,岂能让宋重锦一个人得了这般功劳去。
  到时候,那些人,为了自己,为了自家后代,只怕都会如野狗一般围上来撕咬。
  操作一番,让百姓知道这增产的法子是自己试验出来的,麦种是自己捐的。
  这等好事,普通的老百姓知道了,只会感激不尽,说不得日日诵念恩情。
  然后在适当的机会,捅到皇帝面前。
  在有皇帝的时代,下面的臣子的名望比皇帝还要高,可不是什么好事。
  尤其是卫国公宋弘,曾经掌握兵权,如今虽然将兵权交回了,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真要寻不死,卫国公难道就没有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哪里经得起细查?
  更何况,就是真没事,若皇帝动了疑心,想让你有事,有得是办法。
  到时候,皇帝一动心思,下面那些人,个个都体察上意,不用皇帝多说,他们就会参宋重锦和自己,和皇帝争功!
  这可是天大的罪名!到时候可就说不清了。
  你若说自己没有,这些人就会问你,既然不是要和皇帝争功,为何要在民间宣扬自己的功劳?
  因此,王永珠宁愿让人觉得她贪图钱财,胸无大志,妇道人家只知道蝇头小利,也不愿意让皇帝猜忌。
  古往今来,多少良臣名将,都是因为被猜忌,而下场凄惨的?
  她又不傻,为何要自寻死路?
  此刻她的态度摆出来了,反正不管是钱也好,粮食也罢,都不能占她便宜就行。
  她也用不着跟这几个小官员一般见识,若不是那个郭缅显而易见的心怀恶意,她真用不着动牛…
  见那几个官员,还面面相觑,不敢相信的样子。
  王永珠也懒得跟他们多说,只挥手示意他们下去准备去。
  这么多粮食,要调运回京城,不是简单的事情,得先雇人,还得安排船只。
  也不知道那些送他们来的官船都回去了没有,若是没有回去,倒是好说,那些护卫也正好护送他们和粮食一路回去。
  这还得去问问宋重锦去,当初都是他安排的,自己倒是没管。
  那几个官员哪里还敢跟王永珠对着看,说让他们出去,他们连屁都不敢放一个,麻溜的就跑出去了。
  连郭缅都没人敢去多问一句,生怕多问了,将自己也给拉去跟郭缅作伴了,那可划不来。
  王永珠想了想,让人去宋重锦那边问,当初送她们一行人到赤城的官船和护送的官兵现在在哪里?
  没一会子,那人就回来回禀,说是大人将他们都安排在临水城的驿站里,是不是夫人有什么吩咐?
  王永珠心里有了数,让那人下去了。
  到了晚间,等宋重锦回来,王永珠自然就和他商量起,如何将司农的官员和粮食送走的事情。
  宋重锦早就考虑到了,那些官船也就罢了,还有那么多护卫,要说是护送王永珠的安全,有他的手下,再不济还有卫国公府的侍卫和亲兵,怎么也动用不到朝廷的官兵。
  可皇帝这么安排了,自然是有他的用意的。
  宋重锦一看司农的官员,心中就明白了,恐怕是皇帝要将这些麦种给安全的运送回京都去。
  这事情,别人最好别插手。
  因此,他在临水城安排这些官兵暂时在驿站住下的时候,那些官兵从善如流的答应了,他心里就更有底了。
  这倒好安排,他明日起,让人给那些官兵送信,让他们提前一日准备好。
  这边,将几千斤粮食装上车,再运到临水城,只怕也要两日功夫。
  得调运马车还有民夫,才能办成。
  这调运之事,因为此地经常转运军粮,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只安排下去就是了。
  司农的这摊子事情,只要平安将这些人和粮食送上船,就和他们无关了。
  至于郭缅,听了王永珠的处置,宋重锦自然也是没异议的。
  不仅如此,他还连夜写了一封奏折,将郭缅包藏祸心一事写进折子里,又写了一封密信,传回卫国公府,让宋弘查一查这郭家的底细,背后的人是谁?
  这事明显不止冲着宋重锦而来,而是冲着卫国公府而来。
  他和郭家人在郭缅之前,素未谋面,当初在京城的时候,他除了同窗,极少和同僚打交道,何来怨仇?
  想来想去,只能是宋弘了,说不得就是他得罪了人家。
  至于宋弘收到信后,如何查郭家的底细,又是如何针对郭家,那就是后话。
  不过几个月,郭家也不是那无名无望的门第,就被宋弘设计,一家子失了圣心,落魄了不提。
  只说王永珠这边,送走了司农的官员和麦种,王永珠终于轻松了。
  也得空来见一见交好的女眷。
  沈氏早就要上门来拜见王永珠,只是王永珠不得闲,也就按奈住了。
  等到王永珠这边得空了,她得信早,两家关系又不错,也就第一个跑来了。
  王永珠见到沈氏第一眼,就看到了她微微鼓起的小腹,再看沈氏脸色红润,整个脸圆了一圈,人比上次离开前,没有了眉宇间若有若无的愁绪,看上去更多了一丝平和温柔。
  忍不住就露出一个揶揄的笑容来。
  沈氏看到王永珠的笑容,顿时就不好意思起来,当初王永珠离开之前,跟她说过不少开导她的知心话,这才小半年过去了,再见面,自己已经怀孕了。
  再回想当初跟吴中宝的别扭,好像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忍不住含羞带怯的道:“可别笑话我了——”
  王永珠忙忍住笑,让人扶着她落座:“我不笑话你,这可是喜事!该恭喜你才是!”
  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孕后(恭喜MandyBerry成为宗师)
  本来下头的丫鬟已经端上了热茶和点心。
  王永珠看了看是清茶,忙吩咐撤掉沈家面前的茶,让换上白水来。
  又问了点心是什么馅的,确定了和孕妇无碍,才放在沈氏的面前。
  沈氏见王永珠这般细致周到,心中感激。
  想了想自己的来意,又站起身来,郑重的给王永珠行了个蹲礼:“夫人对我沈家的大恩大德,我没齿难忘!若不是夫人,我沈家不知道何时才能恢复当年的荣光!”说着,语气都哽咽了。
  她本以为,这辈子无望了,不过是抱着一个渺茫的希望,想着若是她这一代不成,她又跟吴中宝没有尽释前嫌,按照她的打算,说不得等上几年,就要跟吴中宝合离。
  到时候她就寻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靠手里的绣活度日,然后收养一个孩子,将全部的本事都传给她,也算还有一点希望,说不得若干年后,得遇贵人,能够再现沈家的辉煌。
  谁知道,贵人却在她身边出现了。
  自从认识了王永珠,她公公的怪病被治好了,过了两年清净的日子。她和吴中宝本来岌岌可危的夫妻关系,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更不用说,她只是心中一点感激之情,想为王永珠做点什么,所以,在听到王永珠想要她做一件百家衣的时候,用了最大的诚心去做。
  没想到,就是这一件衣服,让她最大的愿望,沈家几代努力奋斗的目标,实现了。
  当接到王永珠传回来的消息,说她的手艺被皇后看中,十分喜欢,就连皇帝都交口称赞的时候,她几乎没激动得晕过去。
  王永珠让她选出几幅绣得好的绣品,送到京城去。
  她知道,这是王永珠给她和沈家谋取的好机会。
  她抓住了,得到了回报!
  沈家绣品又重回皇家贡品之列!就算她此刻死了,到了下面,也能见列祖列宗了!
  当时她激动的都哭了,一面挑选绣品,一面要去上香祷告,让沈家祖宗都知道这个好消息。
  当时她给沈家祖上完香后,起来却头重脚轻的晕倒了。
  等她醒来,才知道,自己怀孕了,已经一个多月了。
  真是双喜临门。
  不仅沈氏激动高兴,吴中宝和吴夫人更是喜出望外。
  都觉得腹中这个孩子,真是个有福气的。
  先前,吴中宝本就和沈氏日渐情深意重,如今得知沈氏怀了身孕,那更是恨不得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天天恨不得将沈氏揣在怀里,走哪里都带着才放心。
  更不用说吴夫人了。
  吴夫人如今唯一的念想,就是沈氏什么时候怀上,能给吴家添个香火,她这样到了地下,也有脸见吴老倌了。
  因此,听说沈氏怀孕了,更是喜上眉梢。
  如今家里日子好过了,她以前还觉得要简省些,只一直雇一个打扫做饭的婆子,就觉得够了。
  可这沈氏怀孕了,立刻麻溜的买了一个婆子,一个丫头,专门伺候沈氏。
  还有绣庄,按照吴夫人的意思,那就别去了,免得被人冲撞了。
  可沈氏哪里答应,若是没有绣庄,就没有沈氏的今天。
  她若是就因为身子有孕了,就撒手不管,王永珠还在京城,她带着的那绣庄里的几个绣娘,正是要紧的时候。
  这个时候,她丢手了,这绣庄怎么办?
  更不用说,她刚得了王永珠这么大的恩惠,就是这么报答人家的?
  做人怎么可以这样无耻?她是死活做不出来的。
  再说了,她去绣庄,每日有吴中宝接送,绣庄里又清净,有衙门的人时刻看着,谁敢上门闹事不成?
  她每日若是呆在家里,倒是憋出病来,出去走走,教教徒弟,偶尔绣上两针,日子还容易过些。
  吴夫人听沈氏这么说,倒是也知道,王永珠和宋重锦对他们的大恩。
  真因为自家媳妇怀孕了,就丢手回家养胎,确实有些忘恩负义。
  可沈氏腹中怀着的可是吴家的宝贝疙瘩,也经不起折腾啊?
  倒是僵持住了,还是吴中宝一锤定音,只说有他小心看顾着,定不会让自己的媳妇出事。
  再者,沈氏如今月份轻,只要注意些,也就没事了。
  他问过大夫了,头三个月注意些,后面就好了。
  若是吴夫人坚持要沈氏留在家里,那好,他也无颜在赤城县呆下去,无颜见宋重锦两夫妻了。
  他们一家子都请辞了,回荆县去好了。
  吴夫人这才不说话了,她心里也明白,吴家如今这好日子,靠得就是跟宋重锦和王永珠夫妻。
  不过是想着两家关系好,是旧交,吴中宝和沈氏不好意思开口,她年纪大了,厚着脸皮在宋重锦面前提一提,想来宋重锦还是要给她这个面子的。
  毕竟当年宋重锦落魄的时候,吴夫人对宋重锦也是颇有关照的。
  等沈氏生下孩子后,他们再努力还这个恩情就好了。
  可听吴中宝这么一说,她也就讪讪然的自嘲,这年纪大了,总是念着死去的吴老倌的那点子遗愿,倒是魔怔了。
  吴中宝事后,又好生劝了一番吴夫人,只说请她放心,绝对能顺顺当当的抱上孙子。
  吴夫人又闷在屋里,想了两日,也就罢了。
  虽然还有些担心,可再也没拦过沈氏出门。
  这些,王永珠不知道,可沈氏心里清楚,因此对着不知情的王永珠,除了感激,还有一点愧疚。
  总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王永珠。
  以前的沈氏就瞒不住王永珠什么,如今有孕,那心里想什么,脸上就都显露了出来。
  王永珠倒是奇怪,一面让人忙将沈氏给扶起来,一面就道:“这不过是顺手的事情罢了!能有今日,还是因为你沈家家传的针法,还有你绣出来的绣品好,入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的眼,也是你的缘法!就算没有我推荐,将来有机会,沈家针法肯定不会被埋没的!实在当不起你这样行礼!”
  “再说了,以咱们两家的交情,你这样,岂不是生分了?”
  说得沈氏越发的愧疚,本来怀孕后,就多愁善感,一下子就抹起眼泪来。
  王永珠倒是吓了一跳,忙哄了半日,才劝住了,又让人打水来给沈氏洗脸。
  等到屋里没人了,沈氏才抽噎着,含糊的说因为怀孕了,差点就不能管理绣庄,对不住王永珠了。
  王永珠这才恍然大悟。
  心念一转就知道,只怕是吴夫人,因为吴老倌临终遗言,太过看中沈氏腹中这一胎的缘故。
  不过沈氏这个坚韧的女人,一贯有什么苦都自己咽,从来不显露半分的。
  如今却因为这点子事情,就能委屈的哭出来,想来,是和吴中宝夫妻情深,被爱的人总是娇气些,不被爱的人,才要什么都自己默默忍耐。
  再者,这也有怀孕的原因,以前就听说过,怀孕后,女人性情多少会有些变化的。
  可能将一个要强的女人,变成这样水做的一般,动不动就抹眼泪,这哪里是多少有些变化,这简直就是大变活人好吗?
  王永珠忍不住往自己身上联想了一下,这么推论,她怀孕前通情达理,力大无穷,怼人不要命!
  怀孕后会不会胡搅蛮缠,娇柔弱小可怜无助?最可怕的是,如今都是她怼人,怀孕后会不会变成人怼她?
  这么一想,王永珠整个人都不好了!
  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我惧内,我骄傲
  不过好歹沈氏还在跟前,她再多的想法也只在心里。
  等沈氏平静下来,回报了绣庄这几个月的情况,又拿账本来让王永珠查看。
  王永珠收下了账本,想了想,还是问了一句:“你家的情况,咱们都心知肚明。你这是第一胎,想必吴家婶子和吴大哥都十分担心。若是你身子吃不消,也不用瞒着,直接跟我说。我如今回来了,这绣庄我再让人去帮忙看着也没什么妨埃…倒是你的身体还肚子里的孩子最重要!”
  沈氏一慌,才收住的眼泪,差点又绷不住了:“夫人,可是我做的有什么不对的?我如今身子吃得消,看过郎中了,也说了,我这一胎怀相好,身子也康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