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年代-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作为开幕影片,《海边的曼彻斯特》自然备受瞩目,也是戛纳电影节推介的重点影片之一。
也是今天红毯单元的重点!
排在倒数第二出场——压轴的当然是评审团……
莱昂纳多还有罗根·勒曼穿的都是黑色西装,沈梦溪也一样……
一般出席这种场合都要穿西装、打连带。
这是一种礼仪!
记者采访,几乎无视了沈梦溪还有罗根·勒曼,全部对准了小李子:
“这个故事探索的是人性中邪恶的一面,以及人与人之间始终存在的距离与鸿沟,特别是那些遭受亲人故去的人们。”
“剧本写得很好,我立刻就被吸引住了。”
“当剧本足够好的时候,事情几乎成功了大半。当你这个剧本的作者在一起工作时,你会发现他们比演员做的更优秀。沈是一个杰出的导演,和他沟通十分顺畅,我的任务就是随时唤起各种各样的情绪,让这出戏更加令人信服,因为台词已经写好了!”
“我大部分是时间都呆在这个角色里面,就像流向海洋中的水。有时候你完全在水下,被它淹没,有时你只是站在那里,水溅在你的脚踝上。但你一直都在其中……”
作为导演,沈梦溪肯定也要说几句。
“我不愿意去预先想象莱昂会如何演,我想要他自由发挥,随机应变。”
“这个电影能拍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莱昂……”
“为何一人的逝世能够在部分群体中产生如此的共鸣,而同时其他人又漠不相关的过着自己的日子。这些故事可能都涉及到了个人的负罪感,但这并不是我最想传达的。《海边的曼彻斯特》看上去更像是在讲负罪感,但是它同样关于悲伤、忠诚、处事和爱情。”
“负罪者幸存……差不多吧,你们看了电影应该更能理解。”
聊完这些,沈梦溪领着两人前往电影宫门前,摆好姿势,供记者们拍照……
沈梦溪环顾了一圈,然后看到了一副巨大海报,忍不住拍了拍小李子:“那是《星际迷航》?”
“对!”
“……卧槽……”
《星际迷航》,这部影片在戛纳的至高点上,竖起了巨幅海报,几乎在戛纳这座小城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
太显眼了!
也太有钱了……
这么一副海报挂一个星期,至少要花一百多万美元!
电影宫的台阶上站着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导演和演员,除去李胺、杜其峰之外,其他的沈梦溪大多都不认识,也没有结交的兴趣……
包括昆汀塔伦蒂诺……
没别的原因,涉嫌侮辱李小龙——这个就不用洗了,人家女儿都出来表示感受到了侮辱,还有人说什么玻璃心……
对了,他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片子是《无耻混蛋》……
一部抗德神剧。
有时候真搞不懂很多人的脑回路,《无耻混蛋》是一部神片,《举起手来》就是垃圾……
……
走到评委团那边,沈梦溪与伊莎贝尔·于佩尔率先握了握手,两人简单的打过招呼,也没有多说什么。
这种公关工作肯定是在私底下进行……
沈梦溪看到舒其,眼睛一亮:“舒老师!”
“不用减我老师,你才是老师……”
额,评审团成员有舒其,对,就是那个舒其……
“听说你这个片子是向王佳卫导演宣战的?”
“……啊?我没说过啊……”
“呵呵……”
舒其笑了笑,没有说话……
她出道跟着王景,估摸对王佳卫挺向往的。
沈梦溪不在香港混饭吃,连金像奖都没去,自然不清楚《海边的曼彻斯特》已经被当地媒体报道成啥样了……
复仇者形象。
沈梦溪,一个向王佳卫证明自己懂电影的人……
‘《情系海边之城》入围坎城,内地富豪或将买通评委’……
没错,沈梦溪的形象就是一个掷千金为博美人一笑的浪荡子、富豪……
第二百七十六章 酒会
沈梦溪出品的电影,或者说大陆电影很难走进香港市场。
——《叶问》不一样啊,《叶问》那是很纯粹的香港功夫片……
《画皮》香港票房没到400万港币……
但已经很高了,要知道《非诚勿扰》没到100万,逼得冯导演喷了一句:‘我对香港观众很失望’……
有什么好失望的?
大不了不要香港票房了呗!
这玩意其实很好解释:因为语境不一样。
咱举个小例子。
两个人碰到,互相看不顺眼,如果按照我们印象中港台剧的语言体系大概是这样的:
“你想怎样?你不要乱来,否则我会告你,让你坐牢的”。
“今天算你走运,我们走着瞧,我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你的”。
说完,两人扭头走开。
放在东北语境里怎么说:
“你瞅啥?”
“瞅你咋地?”随后两人直接扭打在一起……
语言体系是根据环境与人群特点而产生的,港台较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法律意识比较深入人心,在影视作品当中处理起矛盾相对温和。
东北甭管有理没理,能动手尽量别吵吵。
但是科幻片、动作片就不一样了!
好莱坞能流行全球,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到处攻城略地,靠的就是运用各种最新技术,不断制造出震撼观众心灵的视觉场景和特技效果。
所以,香港那一块很吃好莱坞……
他们对天仙姐姐的境遇那是各种羡慕……
6000万美元砸了个女主角!
啧啧,李佳欣、关芝琳表示我们也可以一战!
不好意思,沈浪子对阿姨辈的没兴趣……
……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到场的嘉宾陆续走进影节宫,按照戛纳电影节的传统,《海边的曼彻斯特》剧组的所有人都落在了最后面,在贵宾休息室稍稍等了一会,然后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沈梦溪一行人走进放映大厅。
影厅中所有人起立鼓掌,向剧组致敬。
这是规矩,甭管喜不喜欢,致敬是肯定的!
卢米埃大厅,两千人主会场,除去嘉宾和媒体的人员外,还有大量的普通观众。
他们都是来看小李子的!
沈梦溪……
全球畅销作家的名号远远比不上杰克。
《海边的曼彻斯特》
没啥可说的,剧情已经重复无数遍!
这片子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真实到可以从每个节点去延伸出更详尽的故事,很多秘而不宣的细节略思考后更觉这故事合理。
它慢慢沥干关于救赎的期冀,像一场漫长的感情马拉松,再恶狠狠地告诉你有别其他套路的呈现方式:这不是叔侄扶持走出阴影的故事,有些错误无法弥补,有些失去永远无法得偿,我们对爱人说的狠话没有办法收回,隐约看见的光亮只有一瞬。
这个男人余生每一秒都在死亡!
当然,有别于纪录片,电影把伤痛讲得很克制、隐忍。
两条线蒙太奇式的交叉,像极了现实与梦境,而李就在其中,不断挣扎,自我逃亡。
大量的空镜头,尤其是海景镜头与李所处的心境构成强烈呼应。
风雪中的码头、停港的小船、飞翔的海鸟。
大海,开阔、自由;
李,封闭、逃避,沉浸在自己的创伤之里……
就像他在波士顿的房子,阴暗、潮湿,只有一个狭小的窗户,孩子的照片,那可能是他唯一的珍贵物品……
最后,直到李说出“I can’t beat it(我撑不住了)”那一句的时候,猝不及防……
李依旧选择回到波士顿,但他说准备换一个多个客房的地方,想着侄子有可能会去看他……
就像寒冬过去,春天会来一样。
看似没有石破天惊的进展,可是,多少有了一些慰藉。
生活就是生活,没那么多鸡汤。
等春天来的时候,就冒出头来,透透气,也挺好的。
电影结束,整个放映厅都很沉默……
甚至还有抽泣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才有观众鼓掌。
……
跟开场时候相反,电影结束,沈梦溪成了采访的重点。
毕竟他是电影的导演!
“生活却注定充满遗憾,除非你能让时间倒流。”
“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被原谅,也不是所有的痛苦都可以被抚平,总有时间也无能为力的事。”
“我很反感所谓的救赎……有些错误,是需要用一生去弥补的……”
“莱昂的表现很精准,李这样的角色不需要展示演技,也不要太多表情……冷漠是对他最好的保护,于无声处听惊雷!”
记者有点多,沈梦溪简单回答了几句,然后赶紧离开……
电影宫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待会还要放映其他参赛电影。
小李也急着回自己住的地方——他住在戛纳不远的一座小岛上……
没办法,大概是想‘过回普通人的生活’,小李的人气太旺了!
就刚刚的开幕式,还没走下轿车,他就引起了众人的沸腾,整个红毯四周发出的高分贝尖叫——被媒体形容为“人气是能用分贝证明的”。
莱昂纳多走出轿车后一度引发骚乱,以至于保安不得不前来救急。
沈梦溪则要参加酒会——不得不去,今晚会举办中国电影之夜闪耀戛纳电影节·庆香港电影百年……
真的就这么长,我没水字数!
杜其峰、梁朝为、舒其、杨子琼、赵巴菲、陈昆等大批明星和香港导演亮相美丽的戛纳海滩……
这个等,包括了《春风沉醉的夜晚》剧组……
沈梦溪也是此行的中国电影人,当然也要参加。
这次活动算是官方牵头:电影频道节目中心,香港电影商会、香港贸易发展局及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联合举办……
他到达现场的时候,有点……意外。
人来的太多了!
跟菜市场似的,老的小的,男的女的,中国的外国的,乌央乌央一大片!
去年也有中国电影之夜,但也没这么多人啊!
沈梦溪环顾四周,压根不知道该干嘛……
“梦溪,这边!”
“……陈昆!”
他赶紧挤过去……
“怎么这么多人?”
“都是来蹭吃蹭喝的……整个戛纳,也就我们有钱办酒会!”
也对,凭借神州结界,华语电影军团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次贷危机?
那是什么?
全球缩紧?
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吗?
记者们包括一些小片商,真的就厚着脸皮进来蹭吃蹭喝了……
他跟陈昆正在吐槽老外的不要脸行径,赵巴菲走了过来:“梦溪,你有时间吗?”
“怎么了?”
“后台那边有很多香港演艺界的前辈们,他们想认识你一下……”
沈梦溪摇头:“我不太想认识他们……”
第二百七十七章 评价还有风波
认识了又能怎么样?
感受他们的蜜汁自信和优越感。
关键是这种自信和优越感体现的不是大气和包容,而是那种娇滴滴的,地域歧视的味道,很小家子气!
所以,沈梦溪不太乐意跟他们打交道……
而且,动辄几百万片酬,有钱请他们,不如多砸一点请葛尤!
最主要,沈梦溪不是一般的内地投资人,他做的都是自己的项目,根据角色找演员,香港演员的高贵,在他面前啥也不是!
赵巴菲:“那太可惜了,梁朝韦、杜其峰都想见见你……”
“你要是觉得可惜,可以让他们来见我。”
“……都是大拿……”
“什么大拿?有莱昂纳多大牌吗?有诺兰大牌吗?我一个金牌投资人,还得去拜见他们?”
赵巴菲不说话了……
沈梦溪看了眼陈昆:“走吧,你不是一直想认识秦浩吗?”
“你跟他很熟?”
“当然,我们公司创业的第一部电视剧《双面胶》,他演男一号……”
……
‘一部大师级别的佳作,它以一种感人至深且完全原创的方式探索爱、失去、救赎!影片将人生的真实和残酷通过极其克制的镜头和表演呈现出来,如同一场欲言又止的倾诉,给人沉痛一击却不至于崩溃,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让人回味。’
——《每日银幕》
‘沈梦溪以无可争议的才华,讲述了一个受尽生活苦难,却还要延续生命的故事,整部电影看似无数个片段组成,但每一个片段都是抽丝剥缕,就像一棵老树的枝丫,那些越长越多的细枝末节,让它更具有生命力,也更接近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真正意义上的叙事!’
——《解放报》
‘莱昂纳多总算碰到一个懂他的导演型——李的生命充满哀伤,人生变故足能够摧毁他的生活,但难能可贵的是相较撕心裂肺,他选择的是平淡的应对,那种无力讲话、无力营生、无力去爱的行为和心理刺痛无数人的心!’
——《综艺》
好吧,最后一个是夸奖莱昂纳多的演技……
不过,《海边的曼彻斯特》确实好评如潮……
影评人从镜头的运用,到大全景与特写的对比,再到人物在镜头画面主体的变化等等,细细的给你掰开磨碎,逐条研究……
盛赞《海边的曼彻斯特》,顺便把沈梦溪夸成了天才导演。
当然啦,主要是今年的电影都很苍白无力……
除了《无耻混蛋》,其他的作品都很……艺术!
没什么可供报道的。
还有《白丝带》,这个主要是因为《白丝带》的导演迈克·哈内克曾凭《钢琴教师》获得过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更把伊莎贝尔·于佩尔――也就是今年评审团的主席,一举捧上了影后的宝座。
伯乐和千里马……
那于佩尔会不会把金棕榈送给为自己的恩师?
谁也不知道!
这种大前提下,大多数媒体都性致缺缺,像《脸》、《明星》、《获奖》,连个报道都没有……
沈梦溪实在无聊,去看了《反基督者》,导演是拉斯·冯·提尔……
一个很先锋,很艺术的导演……
代表作《女性瘾者》两部曲,对沈梦溪来说,拉斯·冯·提尔就代表打真菌……
所以,沈梦溪带着什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