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梦幻年代 >

第144部分

我的梦幻年代-第144部分

小说: 我的梦幻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种意义上来讲,《风声》撞上了《大业》不假,可《大业》已经进入第三周了,其他的《麦田》、《狼灾记》、《窈窕绅士》没有一部百度指数过万的,基本就是过来凑个热闹……
  《风声》拿下国庆档票房冠军是可以预见的。
  但也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最大的问题就是‘话题性’不够……
  一帮好演员贡献了一部好作品……
  然后呢?
  没了!
  《风声》还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大片,狼人杀游戏主要依靠的是剧情。
  可是如果看剧情,为什么要去电影院?
  我下载个盗版,自己刷不行吗?
  又不是英文版的……
  所以,需要找话题。
  炒作莲花、周公子不和?
  这个没多大意思,关注的人也不多……
  夸演技,比方说胡戈的演技啥的。
  首映礼,两位导演已经把演员们夸出花了,形容周讯:我感觉她就是天才,对她的表演不能评价,只能体会。我猜她在转世之前的上三辈应该都是做演员的;
  夸莲花:像一个光洁沉郁的尤物,灿烂惊心、摇曳生姿。
  夸胡戈:我原来觉得长得帅的演员就不会演戏,胡戈这次彻底改变了我的偏见,他给我的感觉就像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
  夸奖已经很难调动观众的G点了,那怎么办?
  另辟蹊径……《风声》本来想宣传一下未删减的3小时版本。
  非常巧的,洪簧在一档节目批评《风声》,她说的是:“《风声》里面正面人物没有什么人性,都是给人当垫背的,反面人物更是一帮畜生,它宣扬的这些东西,透着一种莫名其妙的狠和莫名其妙的恶毒!价值取向错误百出,骗广大老百姓足以,骗知识分子不够!”
  这档影评类节目,叫《零点锋云·联盟影评》……
  嗯,就是这个节目,她说出了:‘我被张一某强奸了’……
  堪比‘张一某已死’!
  后来,《零点锋云·联盟影评》就被取消了——因为不敢说真话了,收视率暴跌!
  我说的真话是指有话题的言论,比如‘港片已死’、‘第四代导演已废’甚至包括‘我们的电影最大的障碍就是制度!’
  很有话题性。
  洪簧这么坦诚——骗广大老百姓足矣,骗知识分子不够!
  那就好办了,找了一群营销号,各种撰文反驳她……
  洪簧本质上就是女版矮大紧,显赫家世出来的二流子……
  说两句她的名言:‘忠贞不渝并不比睡5个男人更高尚’还有‘虽然我名花已有主,但希望你来松松土’……
  所以,怼她很容易,毕竟时代变了,江山已经不是过去的江山,特权阶级不存在了!
  大部分反驳她的文章开头就是一句:‘我非常不喜欢洪簧,尽管她有一堆的头衔,但我依然看不上她,因为了不起的并不是她自己,而是她会投胎。’
  这就叫带节奏!
  你看,人家明明只是批评电影,你却把她的家世也拉了进来……
  而且节奏瞬间就带起来了!
  因为《风声》真的挺不错的,构图、色调甚至包括灯光,都各种考究。
  演员阵容称得上一句天团了,除了白小年的扮演者陈潇,其他几位那都是有实力,有知名度的演员……
  连打酱油的配角都是段奕宏、苏大强……
  我们现在知道,《风声》算是周讯、李莲花的一次带着点悲剧色彩的绝唱式演出。
  ——金马封后之后的10年,莲花再无任何国产电影代表作。
  周讯产量颇丰,质量却大多欠佳。
  10年过去,10年间唯一豆瓣破8分的高分作品,依然只有《风声》一部。
  营销号带节奏猛攻洪簧,话题度还是不够……
  观众撕逼影评人没多大意思……
  得有导演下场!
  陈果富会下场吗?
  他可没这么蠢,当然,他也反驳了:她的意思是知识分子、老百姓档次不同?但我宁愿跟老百姓站在一起,电影就是拍给观众看的。
  够了,第二天,营销团队立马有了新话题……


第三百一十二章 话题
  ‘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
  ‘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得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而灵魂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放映厅,伴随着顾小梦的最后独白,《风声》放映结束……
  有人低声抽泣……
  沈梦溪叹了一口气,拉起陷入沉思的柳亦非:“走吧!”
  “这电影拍的真好,不弱于《画皮》!”
  “……没错,构图、服装、美术、灯光全都算话语电影最顶级的。”
  “那跟《画皮》比较呢?”
  “题材都不一样,怎么比?”
  两人边走边聊,小姐姐忽然问:“李宁玉有没有被那个?”
  “……有,先玩弄,再强她,肉体心灵同时摧毁。”
  其实不止,按照剧本描写,武田是在用工具令李宁玉达到高潮,这样,才算真正摧毁了李宁玉的意志……
  “这片子如果划分等级的话,肯定算R级,陈果富对这东西感兴趣,他之前的《双瞳》就有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确实不适合小孩子观影……”
  “那能怎么办?我们已经在海报上写了‘不适合儿童观影’!”
  “我为什么不能演这样的角色?”
  沈梦溪沉默了一下……
  就你还想演《风声》?
  出演《建国大业》都被喷爱国友人……
  好在替她抗雷的更多,毕竟《大业》里的国际友人忒多了点!
  小姐姐的演技……
  肯定有,而且很努力。
  爱看书。
  但有什么用呢?
  用心做了,跟观众满意是两回事!
  作为演员,欠缺敏感,又总是拒绝痛感,套上一层一层的壳,就很容易卡颈了。
  她很适合商业片。
  《风声》,顾小梦、李宁玉太复杂了……
  ……
  第二天,不用到第二天,当天晚上,天涯、贴吧就出现很多讨论帖,内容也挺简单:‘电影是拍给谁看的’?
  是拍个知识分子看的,还是应该面向大众?
  引申一下‘影评人说好的电影才叫好吗?’
  没错,针对的还是洪簧,不过这回有了陈果富的论调。
  ‘刑罚低级趣味?这是战争!战争都是残酷的,确实很黑暗,不描写黑暗的力量怎么能战胜黑暗?片中刑罚都有真实历史考据,这里没有什么趣味可言。如果观众看到酷刑觉得很爽,那我们就错了。但事实是观众反映觉得看了很不舒服。这就说明我们是对的!’
  ‘时光网、豆瓣网,很多网友对这部电影打分很高,认为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华语大片。我觉得这就够了!’
  ‘但要是没有批评的声音,那也太不正常了。我从来不主动去关注这些信息,觉得很浪费时间,也没法判断谁是善意或恶意的,所以宁肯躺在家里沙发上发呆!’
  就一夜之间,网上还有一堆人参与讨论《风声》……
  然后,沈梦溪也加入进来,他在微博上说‘中国电影这个行业,有太多的无知者,作为一个门槛较低、专业性远不如很多主流职业的行业,似乎只要看过几部电影就敢说个1234,你们知道《风声》的构图、色调、打光考究到什么程度吗?’
  ‘其实不只是电影,很多领域都有这么一群人唱衰,每个时代都会有这样的人,一身恶臭,自己下跪,还拉着同胞一起跪下,质问他‘你为什么不跪下’!’
  他参与进来,是因为看到一篇影评——《满清十大酷刑——之风声》,给他恶心坏了……
  《风声》谈的是挽救民族,顾小梦为了信仰,不惜牺牲自己,那篇影评直接类比某些组织洗脑……
  就有时候,你很怀疑这帮人脑子不知道进了什么东西……
  经常感慨,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沙雕?
  是傻逼吗?
  还是单纯想博出位?
  沈梦溪在微博是什么咖位,可想而知,这篇微博一发,一堆人找上他了。
  各种质疑《风声》不合理的地方——《风声》的50个漏洞:
  简单句几个例子:情报已传出,所有此流程人士被押送秘密地点,那个瘸腿清洁工后来也见到他们了,这么大的动静能不说明情况变化很恶劣,情报需延后吗?地下党都这么傻吗?
  换了我是武田,绝对会控制好5个人,好吃好喝供着,只要做好防备,消息不透露出去,等把外面的组织一网打尽以后,回头再好好找内鬼!
  本片严重地侮辱了战时情报人员的智商,一定程度上侮辱了观众的智商。把一个多小时的故事编圆了,有那么难么?
  这些都无所谓,电影嘛,哪有完美无缺的?
  尤其是悬疑类型,你让沈梦溪自己上,他能挑出一百个毛病——光是演员的穿着,他就能挑出一堆错误!
  最受不了的是有人质疑‘情报跟生命那个更重要?’、‘所有地下党人都无私到能牺牲自己绝不牺牲别人?’……
  然后来一句我不信!
  就这些人,号称理性看客,没他们不敢怀疑的,连共产党、毛主席都质疑……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沈梦溪回了一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给我们换来的!这个世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你可以不尊重我,但请你尊重英雄!’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生而为人,希望你们说点人话!’
  发完微博,他把手机放下……
  你根本想象不到这帮人会怎么回复‘被洗脑了’、‘一点常识也没有’……
  然后,电话响了,是电影宣传部门。
  他们敏感的察觉到了什么。
  “我觉得可以把这个话题引爆一下!”
  “怎么引爆?”
  “找几个媒体报道,然后在网上讨论……”
  想了想,沈梦溪道:“可以,但我们的初衷是为了宣传《风声》……”
  “明白!”
  次日,渣浪、搜狐娱乐版头条变成了‘这才过去多少年,就有人开始用“常识”质疑我们的英雄?’


第三百一十三章 还是弟弟
  口碑制作、话题之作和现象级作品三者是不同的!
  你像《大业》那就叫现象级……
  没得比,无论话题、媒体宣传资源包括院线支持那都是最顶级的。
  抹黑对手这招不好使——《大业》是政协钦定的项目!
  除了网友自发讨论的帖子……
  算了,豆瓣直接把评分系统都给关了!
  有网友说什么这叫‘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风声》能做的只有动员更多的观众。
  光有口碑不行,得营造话题!
  这波话题带的不错,立刻网上就掀起了一股关于英雄的讨论……
  同样的事情到了西方贵族公爵的孩子,就是振奋人心。
  他还说这一幕永远不会出现在中国?
  双标的够6!
  居然还有一堆簇拥……
  也就还没有颁布,否则,就那句话,足够你蹲个几年的!
  还历史老师?
  ……
  《风声》距离现象级还差了一点……
  尽管票房不错,截止10月7号,上映11天的《风声》票房1。8亿,但是在话题上还是不够。
  总结归纳一下,大概是因为谍战、悬疑类型剧不够主流吧!
  现阶段最主流的还是大片!
  估计总票房很难到3亿了,毕竟关于迈克尔杰克逊的纪录片《就是这样》还有《暮光之城》马上上映……
  按照预测,止步2。8亿应该是比较准确地数据……
  华宜方面已经很满足了!
  《风声》的制作成本是3800万,宣发投资1000万,票房1。2亿以上才有得赚,如今已经盈利了!
  《风声》的演员虽然大牌不少,但没有像李连结、程龙这种能吃掉大半投资的明星,而且有大多数演员都是华宜或者梦溪旗下的,这块的投入不大。
  拍摄时的城堡又不是旅游胜地,而且是开发商赞助的……
  最后看道具服装。
  服装很考究,可能要花些钱,刑具就是忽悠人的,有不是真上刑,搭个架子花不了几个钱……
  宣发这块主要是广告置换,周讯、李莲花、胡戈身上都有代言诶,置换点广告怎么了?
  黄家兄弟满足是因为《风声》是他们上市前的最后一部自己参与制作、发行的电影。
  片子能赚钱,他们当然高兴。
  要不是因为这个,《风声》肯定战贺岁!
  但梦溪公司不太满意……
  《风声》的海外成绩很差,只卖了不到300万美元的海外版权,纯靠内地收益支撑……
  即便能有2。8亿,扣除宣发、制作成本,还得跟华宜五五分账……
  也就说忙活了一年,才赚了不到2000万?
  这盈利率太低了!
  别说跟北美工作室比,就是《温州一家人》赚的也比《风声》多!
  但是,胡戈、陈潇被捧起来了。
  武田这个角色真的是谁演谁是演技派,你只要会说日语,表情冷淡就成;白小年,边缘人物,Gay诶……
  再来一波宣传……
  立马新生代里的代表演员,有演技、有人气的那种。
  ……
  横店,胡戈在接受专访,问的都是关于《风声》里的武田:
  “那阵子其实情绪挺低落的,一直琢磨转型,因为一旦你塑造成功了某一个类型,或者说某一种感觉的人物,之后来找你的戏大部分都是一样的,或者类似的。”
  “去年开始,接了《叶问2》还有《媳妇的美好时代》……演的都是配角。”
  “我本身就很欢麦家老师的小说,当剧组通知我试镜的时候,我还挺诧异,我去演武田,就像让一个日苯人去演中国人是一个道理的。说实话可能一般人都不太可能去接受的,因为很容易被人骂。”
  “……刚刚收到邀请的时候很意外,见面时甚至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