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年代-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都把《三枪》当成最大的对手,完全无视了彼此!
好吧,说一下星光场面……
《风云2》到访的媒体最多,毕竟人家砸的都是港星:郭富成、郑伊面、任达华、阿Sa、谢逼王、何佳劲、谭耀文、糖糖悉数到场;
《那些年》有柳亦非、沈梦溪,加上梦溪团队,差不多三十几家媒体到场;
《刺陵》最差……周杰轮没来现场……
其实,没看电影的前提下,只看明星卡司阵容,《风云2》真的是吊打《那些年》……
而且,《风云2》还是风云系列十年重聚,噱头也有!
当然,他们也是最能吹牛逼的:八亿票房!
啧啧,洗洗睡吧……
好吧,看错了,是全亚洲八亿票房,发放超过4000块拷贝……
还是洗洗睡吧——《阿凡达》12月14号提前登录亚洲市场,中国市场比较特殊……
居然还想亚洲市场?
《赤壁》占了一手便宜,还不够?
《风云2》的制作、发行方都是橙天影业……
《刺陵》的导演朱艳萍:“去年《大灌篮》不安于一亿元的票房,为了躲开对手而一闪再闪,闪了《集结号》又来个《长江七号》,一直闪到春节。这次不再闪了,打场硬仗。贺岁档影片里,没有一部弱的,但干这行就不能害怕,死都要死在台上!”
隔天,也就是八号,《三枪》也举办了首映仪式。
《三枪》为了营造热点也是各种玩噱头——阿某亲自演唱主题曲里面的Rap……
张卫平:《三枪》至少四个亿起步!
然后有记者问他:“知道沈梦溪吗?”
“不知道?谁啊?”
“那你知道柳亦非吗?”
“……不认识,怎么回事?”
记者为什么这么问?
因为前段时间,《熊猫大侠》上映的时候,王岳伦一时嘴爽喷了一下《三枪》还有张卫平,记者问张卫平的意见,后者直接甩了句‘王岳伦是谁?’
那态度,真正诠释了‘一某在手,天下我有!’
记者笑了笑:“他俩主演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昨天凌晨上映,首日票房2600万!”
“2600万……这个首日票房可以做文章的地方多了去了……我跟你们说,中国电影还得看艺某!”
“沈梦溪也这么说,他还说过阻挠张一某成为大师最大的障碍就是张卫平!”
没错,就是故意挑事……
这段话是沈梦溪去年,还是前年录制《杨兰访谈录》时候说的……
第三百三十五章 首日即倍杀
“他想多了,我曾经说过,整个新画面公司就是为张一某服务的,有一天一某不拍电影了,我也告别这一行!一某曾说过在世上最让他感激的就是他母亲,他女儿和我!”
张卫平毫不犹豫宣示自己的主权。
“沈梦溪的梦溪公司拥有美国、韩国、日本发行权,可以做到全球同步发行,他一直在邀请一某导演……”
“屁,全球发行,他说就能做到?”
张卫平爆了句粗口……
“你可能不太清楚沈梦溪是谁,他是好莱坞大片《移动迷宫》系列的制片人……《叶问》系列就做到全球同步上映……《那些年》也是中美同步上映,听说美国票房还不错……”
“还美国市场,能在中国市场打赢我们再说吧!”
贺岁档嘛,刺刀都快见红了,还彬彬有礼?
没见陈可欣都开喷了‘我不觉得《三枪》会怎么样,因为科恩兄弟也好,《血迷宫》也好,张一某也好,小沈羊也罢,这些东西加起来对我来说是没有化学作用的。其实内地导演,我最怕的只有一个,就是冯晓刚。’
张卫平这次已经很收着了……
当年炮轰贾章柯装斯文:《三峡好人》拿威尼斯奖有猫腻!
炮轰周闰发:不叫他参加首映就是要封杀他!
大概是知道沈梦溪的底细吧——毕竟中影嘉和院线五十几家影院也不是摆设!
沈梦溪也被问到了《三枪》和张一某,他笑了笑:“这个电影不觉得不像是张一某拍的,倒是挺像张卫平和赵本衫合计的作品!”
问到《刺陵》,他回答的很直接:“朱艳萍这辈子没拍过好电影!”
《风云2》,他则说:“彭氏兄弟拍鬼片还行,一下子给他们3000万美元,我真不知道他们怎么花!”
口气很不屑……
半真半假吧。
8号,《那些年》的排片有60%,9号,只有28%了,剩下的被《刺陵》、《风云2》给分摊了!
很不爽……
就朱艳萍那样的导演,凭什么给他那么多排片?
周杰轮+林志灵,两张王牌,都没打出来!
《刺陵》真的是传奇级别的烂片,足矣写进里程碑了,要不是之后出现了《富春山居图》、《封神传奇》之类的挽尊作品,估计能钉在耻辱柱好几年!
……
微博发起了‘你觉得《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里哪个镜头最让人感动?’活动,一堆人踊跃参与。
点赞最高的是沈梦溪的回答:“新婚快乐,我的青春!”
然后是柳亦非的回答:‘那我就继续幼稚下去咯,一定要哦!’
第一天,差不多有八千多人参与,第二天,增加到了两万!
随便吐槽《刺陵》的帖子火了:‘剧情混乱,人物单薄,冒险没险,打斗陈旧,特效粗糙,一条狗绑上摄影机,拍的都比他好!’
一堆人点赞……
宁昊、徐争、胡戈,甚至连韩少、路导演、矮大紧都过来点赞了……
你看,这个时候的微博多好,大家想做啥做啥,也不用解释手滑或者被盗号,就光明磊落!
当然,《那些年》的一条影评也火了:“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爱,它不深刻,甚至肤浅,但因为没有任何尘垢而吹弹即破、丝苦丝甜。这种幼稚是要定格在时光的相框里,用青春做祭奠的只是当时已惘然。因为不圆满,you're the apple of my eye。”
待遇天差地别……
谁让你不是微博的股东?
这次《那些年》跟微博合作,属于电影头一次借助微博作为主要宣传工具!
微博当然尽心尽力……
狙击的就是《刺陵》,后者首日票房接近900万,周杰轮人气无敌!
你想想《大灌篮》有啥剧情,就是周杰轮的《周大侠》的MV,卖了多少票房?
1。13亿!
《刺陵》甭管烂不烂,你就说周杰轮骑摩托帅不帅?
至于《风云2》,直接被无视了……
我们坦白讲,郭富成、郑伊面都不算能扛票房的,《风云2》虽然是《风云雄霸天下》的续集,可是呢,《风云2》真的很烂……
它不是通常意义上讲的烂片,它是没剧情,感觉就是个半成品,匆匆忙忙端上桌……
网友评价:我终于在有生之年找到了比无极还SB的片儿!还是有谢亭锋!
尽管有‘半天劲收500万’的新闻,还有‘在香港,《风云2》预售超过150万,《风云3》已经开始筹备了……’
没什么卵用……
因为《那些年》9号的票房是1600万,倍杀《风云2》……
当然,人家的目标是亚太区同步发行……
……
10号,广州路演,沈梦溪接受接着记者提问,他回答:“有遗憾的青春才是真实的青春嘛!”
“青春片,一定要带着少年人的燃,热血,励志,混着青春的懵懂,暗恋时的小心翼翼,当然,也有成长的上横,也许,在每一个主角身上,都有你曾经的影子。”
“为什么我要亲自出演?这个你得问柳亦非……”
柳亦非接过话:“因为有吻戏,而且是舌吻,他不太愿意我跟其他男人拍吻戏!”
“有网友说‘看了沈佳宜,完全无法做到感同身受,因为我没有被追过’,你怎么看这种观点?”
“电影永远不会是生活,可以无限接近生活,但永远不可能成为生活,艺术是来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我们钟爱青春题材的电影,是想在感叹与欣喜中再触碰年少时的纯真的愿景,《那些年》满足了一切!”
“希望大家来影院看一下《那些年》,我们是一部有诚意的电影!”
最后一句有卖惨的嫌疑……
但是没办法,《三枪》明天就上了……
《那些年》、《刺陵》、《风云2》必须要让院线舍弃一部……
同一时间,三家片方出的通稿:
《刺陵》击败《风云2》两天累积票房1500万;
《风云2》两天票房1400万,刷新魔幻题材票房新纪录;
《那些年》三天票房6300万,独占鳌头。
——第三天票房2100万……
正常情况下,《那些年》已经稳了,口碑、热度都不缺,下一步妥妥提高排片,然后等着票房大卖……
这不是《三枪》明天就上了嘛!
而且,首日院线就给了46%的排片,《那些年》只有20%,《刺陵》12%《风云2》11%,还剩点排片给了《花木兰》还有《豚鼠特工队》……
不能这么坐以待毙!
然后,一个让人意外的消息传了过来——《那些年》香港票房爆了!
上映三天,票房接近700万港币……
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真的没动手
原时空,《那些年》香港票房6186万港币,超过了《功夫》……
而且是首周末1400万,三周5600万……
超过《功夫》是什么意思?
翻译一下:华语片影史第一……
这个记录是《寒战2》打破的。
不止呢,《那些年》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都拿到了不菲的成绩……
当然,柴智屏发行能力太差劲了,只做了这些地区的版权出售……
梦溪公司不一样,韩国、日苯,东南亚同步发行。
三天票房接近400万美元……
于是,通稿修改:《那些年》上映,全亚洲掀起‘青春风暴’,三天票房接近一亿人民币!
此外,还强调了香港票房:三天700万港币,超过《风云2》……
……
梦溪公司发行能力、资源调配能力,在整个行业都是有口皆碑的。
至少可以吊打《风云2》的橙天,《刺陵》的长宏影视。
《刺陵》有中影加持,原本发行方没把《那些年》放在眼里,它认为自己的对手只有《三枪》……
《风云2》也差不多想法,他们也觉得自己的对手只有《三枪》……
没想到《那些年》提前一天上映,强势霸占口碑还有排片,完全压着他们两家打!
输在哪了?
翻看一下沈梦溪路演时候说的话:
“我们的观众是很可爱的,你只要传递的东西被他们理解了、接受了,他们就会自动传播口碑。”
“我们把《那些年》放在贺岁档这个被认为是兵家必争之地的档期,是对全国观众的一个回馈,也是一个最有诚意的选择。”
“一年中重要的电影档期,梦溪公司都不缺席……”
“既然来了,我们也就不谦虚了,《那些年》就是奔着票房冠军来的!”
有点狂啊!
但狂的也有理……
11号,《三枪》上映,他们是下午六点放映的,首日拿下1010万,《那些年》依然占据先手,1200万……
然后,批评‘三枪’开始了:
‘北京晨报’爆料称:3年没拍片,张一某电影的吸金能力退化了一半;
有理有据:《黄金甲》5小时吸金1500万。当时全国银幕数为3034块,张一某单块银幕“吸金量”4900元。而据《三枪》发行方华夏公司昨天发布的数据,《三枪》本月11号上映7小时全国票房1010万。保守估计现在全国银幕数为4600块,张一某单块银幕“吸金量”不到2200元,与3年前相比退化了一半以上。
得出结论:《三枪》票房很难打破《黄金甲》记录……
‘新京报’:喜剧电影的观众和在家看小品的观众心理预期是不一样的,为了证明自己花的钱物有所值,电影观众会尽量吸收甚至放大电影中的每一个笑点,这样一来反而会造成一种心理紧张。同样的一个笑料,可能在电视上会奏效,因为电视观众心理很放松,除了时间以外没什么可损失的。
《三枪拍案惊奇》中对小品、二人转、电视栏目的过度嫁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叙事的节奏!
王岳伦说《三枪拍案惊奇》只是“摄影比较好的《十全九美》”而已,其实现在看来,倒也不无道理,《三枪拍案惊奇》中的小品式笑料的植入和《熊猫大侠》中的网络用语的泛滥在生硬程度上一样的,在本质上都是属于造作的喜剧。
劝一句张一某,你其实可以尝试离开张卫平……
‘南方都市报’:原片中关于人性探讨的部分,也是《血迷宫》这个故事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从根本上就被消解掉了,从而失去了这个故事最有价值的核心。本片最后变成了一个从国外引进零部件,国内组装完成的商品,贴了一堆很吓唬人的标签后,就心急火燎地大规模投放在市场上……
尤其是片中建筑场景几乎就一个地方,人物就那几个,特效几乎没有,我不知道这部电影的成本是多少,但我相信它应该就是一部标准的小成本制作,可这部小成本制作却被包装成了一部大片。
这种行为,两个字就能解释:圈钱!
咳咳,一般来说,阿某的片子上映,口碑有争议算正常,媒体一般形容:两极化!
这次是一边倒的批评!
《黄金甲》还能夸一下演员演技,《三枪》能夸啥?
真的就是‘批评’,围剿在后面呢!
对了,《三枪》上映后,小沈羊人气高涨,有一条通稿是这么写的:星爷重拍《九品芝麻官》,小沈羊有望担任主演……
傻逼,《九品芝麻官》是中国星的版权,星爷有可能重拍吗?
还有,《九品芝麻官》的导演是王景!
发通稿之前,基本资料都不查一下!
……
12号下午,结束武汉路演,沈梦溪一行人准备去长沙。
《那些年》票房大卖就是有理有据的,主创团队兵分三路,沈梦溪、乔杉、林更欣一组;柳亦非、舒倡、马天雨一组,剩下一组是杨青、尹证还有张含芸——她主要负责唱歌……
电影上